一種空調器管組減震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3:54:57 1
專利名稱:一種空調器管組減震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器管組減震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空調系統中存在大量的管路,空調壓縮機工作時常引起管路震動,產生很大的噪音。為了降低由於壓縮機運行引起的震動,業內人士採用了很多方法,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兩種,第一種是在管路01上裝上膠泥塊02,通過增加管路01重量來減少震動(如圖I 所示);第二種是在管路01上裝上單孔的減震塊03來減少震動(見圖2所示),這兩種方法的減震效果有限,有必要予以改迸。另外,在空調器管組減震圈的裝配過程中,傳統的固定方式採用線扎或鐵絲扎,此種固定方式不僅較為費時,生產效率低,而且時間ー長後線扎容易老化和斷落,影響空調器管組的正常使用。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的ー種新的空調器管組減震裝置,它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減震效果好的特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空調器管組減震裝置包括有一塊狀的減震圈和固定卡,所述的減震圈兩端呈圓弧狀,其中部開設有兩個與空調器管路配合的縱向通孔,減震圈側面開設有與縱向通孔相連的縱向切ロ,減震圈的腰部開設有與固定卡配合的卡槽。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減震圈中部的兩個縱向通孔對稱分布。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固定卡的兩端分別具有一個半圓形卡環,兩個卡環的一端相連,另一端為自由端。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兩個卡環之間的距離小於卡槽兩端之間的長度。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的卡環的自由端通過直線過渡段與向外彎折的圓環狀耳鉤相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減震圈可將相鄰的兩根管路連接在一起,固定卡則可以直接套在減震圈上,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可對減震圈施加圓周方向的抱緊力,令減震圈更貼靠空調器管路,使減震圈的固定和減震效果更好,防止減震圈鬆動和掉落。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ー步的說明圖I為現有的空調器管組減震結構示意圖之ー;圖2為現有的空調器管組減震結構示意圖之ニ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減震圈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卡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3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空調器管組減震裝置包括有一塊狀的減震圈10和固定卡20,減震圈10兩端呈圓弧狀,其中部開設有兩個對稱的與空調器管路配合的縱向通孔11,減震圈10側面開設有與縱向通孔11相連的縱向切ロ 12,以使減震圈10可以產生一定的弾性形變,減震圈10的腰部開設有與固定卡20配合的卡槽13。固定卡20由鋼絲(當然也可為其它具有一定彈性的材料)製成,其兩端分別具有一個半圓形卡環21,兩個卡環21之間的距離小於卡槽13的長度,以使卡環21抱緊減震圈 10,兩個卡環21的一端相連,另一端為自由端。卡環21的自由端通過直線過渡段22與向外彎折的圓環狀耳鉤23相連。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扳動耳鉤23,將固定卡20直接套入減震塊10上的卡槽13內即可,由於兩個卡環21的距離小於卡槽13的長度,兩個卡環21可對卡槽13施加圓周抱緊力,使減震圈10更貼靠空調器管路件,令減震圈10的固定和減震效果更好,防止減震圈10鬆動和掉落。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因此而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是依本實用新型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屬於本實用新型涵蓋的專利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空調器管組減震裝置,包括有一塊狀的減震圈(10)和固定卡(20),其特徵在幹所述的減震圈(10)兩端呈圓弧狀,其中部開設有兩個與空調器管路配合的縱向通孔(11),減震圈(10)側面開設有與縱向通孔(11)相連的縱向切ロ(12),減震圈(10)的腰部開設有與固定卡(20)配合的卡槽(13)。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空調器管組減震裝置,其特徵在幹所述的減震圈(10)中部的兩個縱向通孔(11)對稱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空調器管組減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固定卡(20)的兩端分別具有一個半圓形卡環(21),兩個卡環(21)的一端相連,另一端為自由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器管組減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個卡環(21)之間的距離小於卡槽(13)兩端之間的長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器管組減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卡環(21)的自由端通過直線過渡段(22)與向外彎折的圓環狀耳鉤(23)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空調器管組減震裝置,它包括有一塊狀的減震圈和固定卡,所述的減震圈兩端呈圓弧狀,其中部開設有兩個與空調器管路配合的縱向通孔,減震圈側面開設有與縱向通孔相連的縱向切口,減震圈的腰部開設有與固定卡配合的卡槽。本實用新型的減震圈可將相鄰的兩根管路連接在一起,固定卡則可以直接套在減震圈上,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可對減震圈施加圓周方向的抱緊力,令減震圈更貼靠空調器管路,使減震圈的固定和減震效果更好,防止減震圈鬆動和掉落。
文檔編號F24F13/24GK202403384SQ201120510679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9日
發明者李洪洋, 楊雪豔, 計裕峰, 鍾慧 申請人:蘇州華越金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