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雙線暗挖法隧道襯砌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22:23:01 2
地鐵雙線暗挖法隧道襯砌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鐵雙線暗挖法隧道襯砌結構,包括首尾相連的拱頂和拱底,拱頂的斷面為半圓形,拱底的斷面為半橢圓形,拱頂和拱底均由初期支護和二次襯砌構成複合式襯砌。本發明通過優化隧道襯砌斷面結構形式,改善運營期結構受力,既保證襯砌結構能夠承受水土荷載及其它外加荷載的作用,又儘可能減小結構斷面尺寸及減少襯砌結構配筋量,降低工程造價。
【專利說明】地鐵雙線暗挖法隧道襯砌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隧道類,具體地指一種地鐵雙線暗挖法隧道襯砌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地鐵隧道在施工時,須先開挖出相應的空間,然後在其中修築襯砌。隧道施工時有下列特點:①受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的影響較大;②工作條件差、工作面少而狹窄、工作環境差暗挖法施工對地面影響較小,但埋置較淺時可能導致地面沉陷;④有大量廢土、碎石須妥善處理。
[0003]施工方法的選擇,應以地質、地形及環境條件以及埋置深度為主要依據,其中對施工方法有決定性影響的是埋置深度。埋置較淺的工程,施工時先從地面挖基坑或塹壕,修築襯砌之後再回填,這就是明挖法。
[0004]當埋深超過一定限度後,明挖法不再適用,而要改用暗挖法。暗挖法是在特定條件下,不挖開地面,全部在地下進行開挖和修築襯砌結構的隧道施工方法。暗挖法主要包括:鑽爆法、盾構法、掘進機法、淺埋暗挖法、頂管法、沉管法等。其中尤以淺埋暗挖法和盾構法應用較為廣泛。
[0005]地鐵雙線暗挖法隧道通常採用馬蹄形斷面結構型式,該斷面拱頂由多段圓弧組成,斷面較扁,在水土荷載作用下,會造成運營期結構受力不利。如果要滿足結構受力的要求,通用需加大斷面尺寸和加大結構配筋。這樣做,不僅會增加施工難度,而且會增加工程造價。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受力均勻、工程造價較低的地鐵雙線暗挖法隧道襯砌結構。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設計的地鐵雙線暗挖法隧道襯砌結構,包括首尾相連的拱頂和拱底,拱頂的斷面為半圓形,拱底的斷面為半橢圓形,拱頂和拱底均由初期支護和二次襯砌構成複合式襯砌。
[0008]上述方案中,隧道內還設置有中隔牆。這樣,隧道襯砌結構受力更穩固。
[0009]優選地,拱頂斷面的半圓形的直徑等於拱底斷面的半橢圓形的長軸。這樣,在滿足結構受力要求下,結構斷面尺寸最小,襯砌結構配筋量最少。
[00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優化隧道襯砌斷面結構形式,改善運營期結構受力,既保證襯砌結構能夠承受水土荷載及其它外加荷載的作用,又儘可能減小結構斷面尺寸及減少襯砌結構配筋量,降低工程造價。本發明的斷面形式可廣泛應用於地鐵雙線暗挖法隧道結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地鐵雙線暗挖法隧道襯砌結構安裝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2]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13]如圖1所示的地鐵雙線暗挖法隧道襯砌結構,包括首尾相連的拱頂I和拱底2,隧道內還設置有中隔牆5。拱頂I的斷面為半圓形,拱底2的斷面為半橢圓形。拱頂I斷面的半圓形的直徑等於所述拱底2斷面的半橢圓形的長軸。拱頂I和拱底2均由初期支護3和二次襯砌4構成複合式襯砌。
[0014]地鐵雙線暗挖隧道施工時,先施工初期支護3 ;待具備二次襯砌4的施工條件時,進行二次襯砌施工,施工拱底2的二次襯砌結構和隧底填充,然後利用模板臺車施工拱頂I的二次襯砌結構;待二次襯砌施工完成或具備施工中隔牆5的條件時,進行中隔牆5施工。
[0015]本發明通過優化隧道襯砌斷面結構和二次襯砌結構形式,改善運營期結構受力,既保證襯砌結構能夠承受水土荷載及其它外加荷載的作用,又儘可能減小結構斷面尺寸及減少襯砌結構配筋量,降低工程造價。本發明的斷面形式可廣泛應用於地鐵雙線暗挖法隧道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地鐵雙線暗挖法隧道襯砌結構,包括首尾相連的拱頂(1)和拱底(2),其特徵在於:所述拱頂(1)的斷面為半圓形,所述拱底(2)的斷面為半橢圓形,所述拱頂(1)和拱底(2)均由初期支護(3)和二次襯砌(4)構成複合式襯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鐵雙線暗挖法隧道襯砌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隧道內還設置有中隔牆(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鐵雙線暗挖法隧道襯砌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拱頂(1)斷面的半圓形的直徑等於所述拱底(2)斷面的半橢圓形的長軸。
【文檔編號】E21D11/00GK103899332SQ201210574984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6日
【發明者】裴利華, 石太偉, 林東, 楊均, 周華龍, 曾新平 申請人: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