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背的100個文學常識(每天一點文學常識)
2023-05-05 17:04:54 1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
1、《呂氏春秋》由秦相呂不韋召集門客編撰而成。
2、賈誼的政論散文,標誌著中國散文發展的一個新階段,代表漢初政論散文的最高成就。
3、晁錯,比賈誼稍後的一位重要的漢初政論散文家,代表作《論貴粟疏》,提出務農貴粟的主張。
漢 淮南王墓
6、枚乘的《七發》,標誌著漢大賦的形成。至此之後,主客問答成了大賦的一種固定結構形式。
7、《子虛賦》和《上林賦》是司馬相如的代表作。另外,其《長門賦》寫冷遇嬪妃,成為歷代宮怨作品之祖。
8、楊雄《蜀都賦》開後世「京都賦」先河。班固《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的範例:《西都賦》、《東都賦》。
9、張衡作《二京賦》,以《西京賦》、《東京賦》構成上下篇。
10、《史記》首創以人物傳記來反映歷史的寫法,稱作:紀傳體。
漢 太史 司馬遷祠墓
11、《史記》代表了古代歷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稱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12、《史記》作者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他修史著書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13、《史記》一書記載了: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計三千年左右的歷史。
14、《史記》全書體例分為:十表、八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
15、班固編撰的《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繼《史記》之後又一部史傳文學典範之作。
漢樂府《長歌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6、「樂府」原是音樂機關的名稱,始創於秦朝。
17、西漢與東漢,兩漢樂府詩,實現了由四言詩向雜言詩和五言詩的過渡。
18、郭茂倩編撰的《樂府詩集》,漢樂府民歌多收入此書中的「相和歌辭」、「鼓吹曲辭」和「雜曲歌辭」這三類中。
19、《古詩十九首》代表了漢代文人五言詩的最高成就,被南朝著名文論家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
20、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楊雄、班固、張衡。
一曲鳳求凰,流傳千古「文君夜奔」
對文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並收藏一下,我們周四再見~ (*^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