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駁岸活枝捆生態護岸成型方法
2023-12-09 23:18:41 2
專利名稱::垂直駁岸活枝捆生態護岸成型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態型河道護岸構建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垂直駁岸活枝捆生態護岸成型方法。
背景技術:
:垂直駁岸是常見的河道岸坡形式,尤其在城市河道中應用十分普遍。在本發明之前,現有的河道垂直駁岸的護岸技術主要為硬質型護岸技術。硬質型護岸主要採用漿砌或幹砌塊石、現澆混凝土、預製混凝土塊體等對河道岸坡進行防護。這些結構對於保持岸坡穩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及保障防洪安全具有較佳效果,但也在不同程度上對岸坡的生態、環境和景觀產生了不良影響其硬質材料和封閉結構破壞了河道水陸交錯帶,使得濱岸生物棲息地喪失,動植物難以在此生存繁衍,嚴重破壞了生物多樣性,造成河道水體的自淨能力明顯下降,對以面源形式進入河道的汙染物質難以清除,且其光滑而單調的表觀嚴重影響了河道的景觀效果。為克服硬質型護岸的缺陷,修復河道濱岸帶生態環境,人們開始使用生態型護岸技術,如斜坡式變滲徑面源截留淨化生態護岸組合系統(CN200610096765.5)、景觀型多級階梯式人工溼地護坡成型方法(CN200410065916.1)、帶擋牆的斜坡式生態護岸(CN200710036262.3)、溝渠河流坡岸構造溼地廢汙水處理方法(CN200310106558.X)、浮動式生態護坡方法及基質載體(CN200610038576.2)、框架結構生態河道堤岸的構築方法(CN200810238006.7)、生態型帶孔多邊形混凝土護岸板塊及其在護岸中的應用方法(CN200610148054.8)、生態型混凝土護岸筒體及其在護岸中的應用方法(CN200610148053.3)、用戸蘋恢復退化河岸的工程化方法(CN200410010692.4)等對河道岸坡進行防護,這些技術對穩定岸坡結構有較好效果且使岸坡景觀得到了一定改善,並具有一定的生態和淨汙功能,但這些技術主要應用於斜坡式或複式岸坡中。目前,垂直駁岸的濱水植物修復和生態護岸構建仍是個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就在於克服上述垂直駁岸護坡技術的缺陷,研製一種綜合性效果佳的河道垂直駁岸的生態護岸技術。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沿河道岸坡腳線打一排樁體,在樁體背水一側鋪設土工布,在樁體朝水一側與河床的夾角處鋪設塊石,將柳樹、榿樹或黑楊樹的嫩枝紮成活枝捆,在活枝捆內填充淨化濾料,將活枝捆按與河岸平行的方式放於樁體與河道岸坡之間,用土將活枝捆全部覆蓋;所述河道岸坡為土質河道岸坡時,挖開原河道岸坡,新開挖河岸坡面距樁體12m,並在新開挖河岸坡面鋪設土工布;所述河道岸坡為硬質河道岸坡時,樁體距垂直駁岸O.51.0m;所述樁體為木樁或混凝土仿木樁;所述淨化濾料為礫石、卵石、陶粒和沸石。本發明的優點和效果在於本護岸採用的活枝具有很好的耐淹性能,可迅速生芽並形成植被系統,營造了良好的河岸生物棲息環境,在垂直駁岸前形成了一道綠色屏障,一方面弱化了垂直駁岸單調的視覺效果、美化了河岸景觀,另一方面植物、淨化濾料及其表面附著的微生物對汙染物質具有較好的淨化效果、改善了河道水質。本護岸施工和維護管理都非常方便,十分適用於垂直駁岸的生態修復。本發明在試驗場所試驗實施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通過本發明與硬質垂直駁岸實施效果的現場對比試驗,發現本發明比硬質垂直駁岸對面源汙染具有更顯著的截留淨化效果,如表l所示。表1現場對比試驗結果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下面結合附圖描述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在硬質岸坡河道中使用和在土質河道岸坡河道中使用作出詳細說明。圖1——硬質岸坡河道斷面示意圖。圖2——本發明在硬質岸坡河道中的實施示意圖。圖3——土質河道岸坡河道斷面示意圖。圖4——本發明在土質河道岸坡河道中的實施示意圖。圖中的1是硬質河道岸坡,2是活枝捆,3是淨化濾料,4是樁體,5是塊石,6是土工布,7是覆土,8是活枝根系,9是活枝嫩芽,10是土質河道岸坡,11是開挖線,12是新開挖岸坡。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附圖1、附圖2展示出在硬質岸坡河道中,沿硬質河道岸坡1腳線打一排木樁4,木樁4頂部略高於硬質河道岸坡1頂部,在木樁4背水一側鋪設土工布6,在木樁4朝水一側與河床的夾角處鋪設塊石5,將柳樹的嫩枝紮成活枝捆2,在活枝捆2內填充礫石、卵石、陶粒和沸石3,將活枝捆2按與河岸平行的方式放於木樁4與硬質河道岸坡1之間,用覆土7將活枝捆2全部覆蓋;木樁4距垂直駁岸0.5m。實施本發明方法後,活枝捆2將迅速生長出活枝根系8和活枝嫩芽9,活枝根系8的加固作用進一步保障了岸坡的穩定,活枝嫩芽9成長一年後即可形成茂盛的岸坡植被,在河道岸坡上形成了綠色的自然優美景觀,營造了良好的河岸水陸交錯帶的生物棲息環境,使得濱水植物以及水生生物得以恢復,植物、淨化濾料及其表面附著生物可通過攔截、吸收和降解等作用,對汙染物質進行淨化,對改善河流水質具有良好的效果。實施例2附圖1、附圖2展示出在硬質岸坡河道中,沿硬質河道岸坡1腳線打一排混凝土仿5木樁4,混凝土仿木樁4頂部略高於硬質河道岸坡1頂部,在混凝土仿木樁4背水一側鋪設土工布6,在混凝土仿木樁4朝水一側與河床的夾角處鋪設塊石5,將柳樹和榿樹的嫩枝紮成活枝捆2,在活枝捆2內填充礫石、卵石、陶粒和沸石3,將活枝捆2按與河岸平行的方式放於混凝土仿木樁4與硬質河道岸坡1之間,用覆土7將活枝捆2全部覆蓋;混凝土仿木樁4距垂直駁岸0.75m。實施本發明方法後,活枝捆2將迅速生長出活枝根系8和活枝嫩芽9,活枝根系8的加固作用進一步保障了岸坡的穩定,活枝嫩芽9成長一年後即可形成茂盛的岸坡植被,在河道岸坡上形成了綠色的自然優美景觀,營造了良好的河岸水陸交錯帶的生物棲息環境,使得濱水植物以及水生生物得以恢復,植物、淨化濾料及其表面附著生物可通過攔截、吸收和降解等作用,對汙染物質進行淨化,對改善河流水質具有良好的效果。實施例3附圖1、附圖2展示出在硬質岸坡河道中,沿硬質河道岸坡1腳線打一排木樁4,木樁4頂部略高於硬質河道岸坡1頂部,在木樁4背水一側鋪設土工布6,在木樁4朝水一側與河床的夾角處鋪設塊石5,將柳樹、榿樹和黑楊樹的嫩枝紮成活枝捆2,在活枝捆2內填充礫石、卵石、陶粒和沸石3,將活枝捆2按與河岸平行的方式放於木樁4與硬質河道岸坡1之間,用覆土7將活枝捆2全部覆蓋;木樁4距垂直駁岸1.0m。實施本發明方法後,活枝捆2將迅速生長出活枝根系8和活枝嫩芽9,活枝根系8的加固作用進一步保障了岸坡的穩定,活枝嫩芽9成長一年後即可形成茂盛的岸坡植被,在河道岸坡上形成了綠色的自然優美景觀,營造了良好的河岸水陸交錯帶的生物棲息環境,使得濱水植物以及水生生物得以恢復,植物、淨化濾料及其表面附著生物可通過攔截、吸收和降解等作用,對汙染物質進行淨化,對改善河流水質具有良好的效果。實施例4附圖3、附圖4展示出在土質河道岸坡河道中,沿土質河道岸坡10腳線打一排木樁4,木樁4頂部略高於土質河道岸坡10頂部,在木樁4朝水一側與河床的夾角處鋪設塊石5,挖開原土質河道岸坡IO,沿開挖線11開挖土質河道岸坡10形成新開挖岸坡12,新開挖河岸坡12面距木樁lm,在新開挖河道岸坡12坡面和木樁4背水一側鋪設土工布6,將柳樹的嫩枝紮成活枝捆2,在活枝捆2內填充礫石、卵石、陶粒和沸石3,將活枝捆2按與河岸平行的方式放於木樁4與土質河道岸坡10之間,將從原土質河道岸坡10中挖出的泥土用作覆土7將活枝捆2全部覆蓋。實施本發明方法後,活枝捆2將迅速生長出活枝根系8和活枝嫩芽9,活枝根系8的加固作用進一步保障了岸坡的穩定,活枝嫩芽9成長一年後即可形成茂盛的岸坡植被,在河道岸坡上形成了綠色的自然優美景觀,營造了良好的河岸水陸交錯帶的生物棲息環境,使得濱水植物以及水生生物得以恢復,植物、淨化濾料及其表面附著生物可通過攔截、吸收和降解等作用,對汙染物質進行淨化,對改善河流水質具有良好的效果。實施例5附圖3、附圖4展示出在土質河道岸坡河道中,沿土質河道岸坡10腳線打一排混凝土仿木樁4,混凝土仿木樁4頂部略高於土質河道岸坡10頂部,在混凝土仿木樁4朝水一側與河床的夾角處鋪設塊石5,挖開原土質河道岸坡IO,沿開挖線11開挖土質河道岸坡10形成新開挖岸坡12,新開挖河岸坡12面距混凝土仿木樁1.5m,在新開挖河道岸坡12坡面和混凝土仿木樁4背水一側鋪設土工布6,將柳樹和黑楊樹的嫩枝紮成活枝捆2,在活枝捆2內填充礫石、卵石、陶粒和沸石3,將活枝捆2按與河岸平行的方式放於混凝土仿木樁4與土質河道岸坡10之間,將從原土質河道岸坡10中挖出的泥土用作覆土7將活枝捆2全部覆蓋。實施本發明方法後,活枝捆2將迅速生長出活枝根系8和活枝嫩芽9,活枝根系8的加固作用進一步保障了岸坡的穩定,活枝嫩芽9成長一年後即可形成茂盛的岸坡植被,在河道岸坡上形成了綠色的自然優美景觀,營造了良好的河岸水陸交錯帶的生物棲息環境,使得濱水植物以及水生生物得以恢復,植物、淨化濾料及其表面附著生物可通過攔截、吸收和降解等作用,對汙染物質進行淨化,對改善河流水質具有良好的效果。實施例6附圖3、附圖4展示出在土質河道岸坡河道中,沿土質河道岸坡10腳線打一排木樁4,木樁4頂部略高於土質河道岸坡10頂部,在木樁4朝水一側與河床的夾角處鋪設塊石5,挖開原土質河道岸坡IO,沿開挖線11開挖土質河道岸坡10形成新開挖岸坡12,新開挖河岸坡12面距木樁2m,在新開挖河道岸坡12坡面和木樁4背水一側鋪設土工布6,將柳樹、榿樹和黑楊樹的嫩枝紮成活枝捆2,在活枝捆內填充礫石、卵石、陶粒或沸石3,將活枝捆2按與河岸平行的方式放於木樁4與土質河道岸坡1之間,將從原土質河道岸坡10中挖出的泥土用作覆土7將活枝捆2全部覆蓋。實施本發明方法後,活枝捆2將迅速生長出活枝根系8和活枝嫩芽9,活枝根系8的加固作用進一步保障了岸坡的穩定,活枝嫩芽9成長一年後即可形成茂盛的岸坡植被,在河道岸坡上形成了綠色的自然優美景觀,營造了良好的河岸水陸交錯帶的生物棲息環境,使得濱水植物以及水生生物得以恢復,植物、淨化濾料及其表面附著生物可通過攔截、吸收和降解等作用,對汙染物質進行淨化,對改善河流水質具有良好的效果。權利要求一種垂直駁岸活枝捆生態護岸成型方法,其特徵在於沿河道岸坡腳線打一排樁體(4),在樁體(4)背水一側鋪設土工布(6),在樁體(4)朝水一側與河床的夾角處鋪設塊石(5),將柳樹、榿樹或黑楊樹的嫩枝紮成活枝捆(2),在活枝捆(2)內填充淨化濾料(3),將活枝捆(2)按與河岸平行的方式放於樁體(4)與河道岸坡之間,用覆土(7)將活枝捆(2)全部覆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駁岸活枝捆生態護岸成型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河道岸坡為土質河道岸坡(10)時,挖開原河道岸坡,新開挖河岸坡(12)面距樁體(4)12m,並在新開挖河岸坡(12)面鋪設土工布(6)。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駁岸活枝捆生態護岸成型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河道岸坡為硬質河道岸坡(1)時,樁體(4)距垂直駁岸0.51.0m。4.根據權利要求1、2、3所述的垂直駁岸活枝捆生態護岸成型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樁體(4)為木樁或混凝土仿木樁。5.根據權利要求1、2、3所述的垂直駁岸活枝捆生態護岸成型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淨化濾料(3)為礫石、卵石、陶粒和沸石。全文摘要本發明是垂直駁岸活枝捆生態護岸成型方法,其特徵在於沿河道岸坡腳線打一排木樁或混凝土仿木樁,將柳樹、榿樹或黑楊樹的嫩枝紮成活枝捆,在活枝捆內填充礫石、卵石、陶粒、沸石,將活枝捆按與河岸平行的方式放於木樁或混凝土仿木樁與河道岸坡之間。河道垂直駁岸濱水植物修復和生態護岸構建難的問題。本護岸採用的活枝具有很好的耐淹性能,可迅速生芽並形成植被系統,營造了良好的河岸生物棲息環境,美化了河岸景觀,另一方面植物、淨化濾料及其表面附著的微生物對汙染物質具有較好的淨化效果、改善了河道水質。本護岸施工和維護管理都非常方便,在垂直駁岸的生態修復具有較好轉化應用前景。文檔編號E02D5/26GK101713182SQ20091023404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8日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8日發明者侯俊,王沛芳,王超,錢進申請人:河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