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體式閥杆螺母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09:22:27 1
專利名稱:分體式閥杆螺母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杆螺母,尤其是一種應用於油田中各類油、氣及水管管道的閘板閥的分體式閥杆螺母。
背景技術:
在油氣生產工藝流程中,閘板閥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控制裝置,而閥杆螺母則是閘板閥的重要組成部件。如圖1所示的為一種常用的閥杆螺母1,其本體11(俗稱銅套本體) 及其端部的臺肩12為一體結構,在本體11的另一端有外向內沿杆體依次設有手輪壓帽螺紋13、手輪臺肩14,其內部還設置有絲槓螺紋孔15,請一併參見圖2,在組裝時閥杆螺母1 穿設於閥杆22上,並容置在支架M內側,其臺肩12對應位於支架M的凹槽241處,手輪臺肩14及手輪壓帽螺紋13則分別與手輪25、手輪壓帽沈相匹配。在工作中閥杆螺母1與閘板閥2的支架M相配合,並通過絲槓螺紋孔15與閥杆22的螺紋配合,可對閥杆起到控制導向作用。然而,隨著閘板閥在工作中的長時間使用,需要頻繁的旋動閥杆以進行開關動作, 使得與支架的凹槽相配合的閥杆螺母的臺肩容易過度磨損而變薄,並最終斷裂而導致失去對閥杆的控制,此外,閥杆螺母的絲槓螺紋孔的磨損也會導致閘板閥失效,因此需要經常的更換閥杆螺母。但如圖2所示,由於閥體21與閥蓋23之間通過螺栓連接,且閥蓋23與支架對由多個沿周向間隔設置的連杆27相接並呈一體結構,因此,在上述的閘板閥中,更換閥杆螺母時必須先停止相應生產工藝,放淨系統內壓力,隨後再拆卸手輪壓帽及手輪,並解除閥體與閥蓋之間的連接,以取出閥蓋後進行閥杆螺母的更換作業,如此處理,不僅費時、 費力,還會造成油井停產,導致油氣生產效益受損。有鑑於上述公知技術存在的缺陷,本設計人根據多年從事本領域和相關領域的生產設計經驗,研製出本實用新型的分體式閥杆螺母。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分體式閥杆螺母,其結構簡單,更換時不需要拆卸閥體,快捷方便,以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分體式閥杆螺母,該閥杆螺母包含有—本體,所述本體呈圓柱狀,其一端形成有縮徑部,所述縮徑部一端的外表面設有固定螺紋,所述本體中沿軸向開設有貫通的螺紋孔;兩臺肩,所述臺肩為半圓環形,其內表面與所述本體另一端的外表面相匹配,兩所述臺肩對應套設固定在所述本體的另一端。如上所述的分體式閥杆螺母,其中,各所述臺肩上沿徑向分別開設有至少兩個連接孔,而所述本體上設有與各所述連接孔相對應的螺接孔,所述本體及臺肩通過固定銷釘穿設於各相對的所述連接孔、螺接孔而結合固定。如上所述的分體式閥杆螺母,其中,各所述臺肩的連接孔的數量優選為3個。如上所述的分體式閥杆螺母,其中,所述連接孔沿所述臺肩的周向均布。[0011]在實際使用中,對於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分體式閥杆螺母,通過設置可分離的本體及臺肩,在使用中需要更換本體和/或臺肩時,不需要停止生產流程及拆卸閥體、閥蓋,避免了油氣洩露,安全環保。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與現有結構相比更換作業過程方便快捷,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圖1為現有閥杆螺母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閥杆螺母與閘板閥的裝配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分體式閥杆螺母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沿圖3中A-A線的剖視示意圖,顯示的是本體與臺肩的連接關係,其中,圖中僅示意性的示出一個固定銷釘;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分體式閥杆螺母與閘板閥的裝配示意圖。主要元件標號說明3分體式閥杆螺母 31 本體311 縮徑部312 固定螺紋313 螺紋孔314 螺接孔32 臺肩321 連接孔33 固定銷釘4閘板閥41 閥體42 閥杆43 閥蓋44 支架441 支架凹槽45 手輪46 手輪壓帽47 連杆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分體式閥杆螺母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沿圖3中A-A線的剖視示意圖,顯示的是本體與臺肩的連接關係,其中,圖中僅示意性的示出一個固定銷釘;圖 5為本實用新型的分體式閥杆螺母與閘板閥的裝配示意圖。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分體式閥杆螺母3,其包含有一本體31及兩臺肩 32,所述本體31呈圓柱狀,其一端形成有縮徑部311,所述縮徑部311 —端的外表面設有固定螺紋312,所述本體31中沿軸向開設有貫通的螺紋孔313;所述臺肩32為半圓環形,其內表面與所述本體31另一端的外表面相匹配,兩所述臺肩32對應套設固定在所述本體31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縮徑部311、固定螺紋312及螺紋孔313,與現有閥杆螺母中手輪臺肩、 手輪壓帽螺紋及絲槓螺紋孔的具體設置位置及結構形式分別相同,在此不再贅述。進一步地,各所述臺肩32沿徑向分別開設有至少兩個連接孔321,而所述本體31 上設有與各所述連接孔321相對應的螺接孔314,固定銷釘33穿設於各相對的所述連接孔321、螺接孔314,以將所述本體31及臺肩32結合固定。在實際使用中,當臺肩損壞時,通過旋開固定銷釘33,即可將臺肩32從本體31上拆卸分離並進行更換,簡單方便。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本體31與臺肩32的連接方式不限於以上所述,比如,在其他可行的實施方式中,還可在各所述臺肩32的內表面分別設置有多個定位凸柱,而所述本體31上開設有與各所述定位凸柱相對應的定位凹槽,通過所述定位凸柱嵌合於所述定位凹槽,以將臺肩32套設固定在本體31上。請一併參見圖4,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是,在每個臺肩上分別開設3個連接孔,上述可知,由於所述本體31上的螺接孔314與各連接孔321分別一一對應,在各相對應的連接孔及螺接孔中分別穿設固定銷釘後,可進一步提高本體31與臺肩32之間的連接可靠性, 另外,所述連接孔321優選沿所述臺肩31的周向均布,如此設計,在本體31與臺肩32組接固定後,能保證各固定銷釘33在工作時受力均勻,延長了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壽命。請參見圖5,對於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分體式閥杆螺母,其工作原理在於,將兩臺肩 32通過固定銷釘33緊固至本體31的另一端,以形成本實用新型的分體式閥杆螺母3 ;將分體式閥杆螺母3設置在支架44中,且其臺肩32對應嵌合在支架凹槽441內,而其本體31 則通過螺紋孔313套設在閥杆42上,隨後,即可將手輪45、手輪壓帽46分別組接至縮徑部 311及固定螺紋312處,並將閥蓋43與閥體41固定連接,以完成本實用新型與閘板閥4的裝配。在工作過程中,當臺肩32磨損斷裂需要更換時,首先拆卸手輪壓帽46及手輪45, 並將分體式閥杆螺母3沿閥杆42向下旋進,以將臺肩32移至支架44與閥蓋43之間的空隙處(即各間隔的連杆47之間形成的空間處),隨後,通過上述空隙處旋開固定螺釘33 (臺肩損壞嚴重時也可直接鋸掉),將受損壞的臺肩拆卸,在更換為新的臺肩並由固定銷釘緊固後,再將分體式閥杆螺母3向反方向旋進,即沿閥杆42向上移動,並重新旋進支架44中,之後,再將手輪45、手輪壓帽46依次固定在分體式閥杆螺母3本體的一端上,即可完成本實用新型的更換作業,而無需再拆卸閥蓋43與閥體41,也不會影響正常的生產工藝,更換過程簡單方便。另外,當需要單獨或一併更換分體式閥杆螺母3的本體31時,在將前述過程中的臺肩32拆除後,可直接將本體31沿杆體向上旋移,以將其取出,並將更換的本體31沿閥杆向下旋移,直至支架與閥蓋間的空隙處,之後安裝臺肩32,並迴旋至支架44中,再將手輪 46、手輪壓帽46依次固定在分體式閥杆螺母3的本體上,即可完成更換作業。上述可知,對於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分體式閥杆螺母,當臺肩和/或本體損壞需要更換時,不需要停止生產流程及拆卸閥體、閥蓋,避免了油氣洩露,安全環保;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與現有結構相比更換作業過程方便快捷,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
,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分體式閥杆螺母,其特徵在於,該閥杆螺母包含有一本體,所述本體呈圓柱狀,其一端形成有縮徑部,所述縮徑部一端的外表面設有固定螺紋,所述本體中沿軸向開設有貫通的螺紋孔;兩臺肩,所述臺肩為半圓環形,其內表面與所述本體另一端的外表面相匹配,兩所述臺肩對應套設固定在所述本體的另一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閥杆螺母,其特徵在於,各所述臺肩上沿徑向分別開設有至少兩個連接孔,而所述本體上設有與各所述連接孔相對應的螺接孔,所述本體及臺肩通過固定銷釘穿設於各相對的所述連接孔、螺接孔而結合固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體式閥杆螺母,其特徵在於,各所述臺肩的連接孔的數量優選為3個。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體式閥杆螺母,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孔沿所述臺肩的周向均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分體式閥杆螺母,其包含有一本體,所述本體呈圓柱狀,其一端形成有縮徑部,所述縮徑部一端的外表面設有固定螺紋,所述本體中沿軸向開設有貫通的螺紋孔;兩臺肩,所述臺肩為半圓環形,其內表面與所述本體另一端的外表面相匹配,兩所述臺肩對應套設固定在所述本體的另一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與現有結構相比更換作業過程方便快捷,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F16K3/30GK202228707SQ20112038751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2日
發明者劉飛, 趙奇峰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