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煉爐除塵煙道的製作方法
2023-10-26 14:06:27 1
精煉爐除塵煙道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車間除塵系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精煉爐的除塵系統;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在精煉爐的除塵口增設降溫煙道,降低進入布袋除塵器內煙氣的溫度,減少對布袋除塵器內濾袋的傷害,提高精煉爐整體系統的安全性;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精煉爐除塵煙道,包括精煉爐、布袋除塵器和風機,精煉爐的出塵口與布袋除塵器的吸塵口之間通過降溫煙道相連,布袋除塵器的排塵口與風機的吸氣口之間通過管道相連通,風機的排氣口與煙囪之間通過管道相連,風機通過電機帶動;通過增設「S」型的煙道,經過「S」型煙道的冷卻,進入布袋除塵器的煙氣溫度低,不會因為煙氣的溫度高而灼傷濾袋,進而保護了濾袋,延長了濾袋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 精煉爐除塵煙道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車間除塵系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精煉爐的除塵系統,能夠實現精煉爐排煙管道內煙氣的降溫,避免對布袋除塵器內的濾袋造成傷害,延長布袋除塵器的使用壽命。
【背景技術】
[0002]鋼鐵精煉爐爐體除塵器採用低壓脈衝布袋除塵器,雖然除塵效果良好,但由於從爐體中抽出的煙氣溫度高達200-300°C,經常會燒壞除塵器內的濾袋,導致經常更換濾袋。更換濾袋的前提是停止使用除塵器,必然會影響生產正常運行,而且,管道內的粉塵增大,也會增加生產的危險性,一旦引起粉塵爆炸,後果不堪設想。在維修布袋除塵器時,維修人進入除塵器內更換時,粉塵大且空氣不流通,操作難度大大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在精煉爐的除塵口增設降溫煙道,用於降低進入布袋除塵器內煙氣的溫度,減少對布袋除塵器內濾袋的傷害,提高精煉爐整體系統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精煉爐除塵煙道,包括精煉爐、布袋除塵器和風機,精煉爐的出塵口與布袋除塵器的吸塵口之間通過降溫煙道相連,布袋除塵器的排塵口與風機的吸氣口之間通過管道相連通,風機的排氣口與煙囪之間通過管道相連,風機通過電機帶動。
[0005]其中,所述降溫煙道內設置有多塊隔板,隔板的大小大於降溫煙道內壁橫截面積的一半且小於降溫煙道內壁的橫截面積,相鄰的隔板相對設置,前一塊隔板固定設置在降溫煙道內壁的底部,後一塊隔板固定設置在降溫煙道內部的頂部,相鄰隔板相對設置形成連續的「S」型煙道,以減緩煙氣在降溫煙道內的流動速度,降低管道內煙氣的溫度。
[0006]其中,布袋除塵器包括除塵腔和連接在除塵腔下部的集塵鬥,除塵腔與集塵鬥的內部相連通,經過除塵腔處理後的煙塵,清潔的氣體排出,灰塵沉澱到集塵鬥內,並定期對集塵鬥內的積塵處理,保證生產的穩定運行。除塵腔的上部設置有可調節除塵功率的脈衝閥和提升閥,除塵腔的底部通過多根立柱支撐,除塵腔內設置有袋籠和包裹在袋籠外壁的濾袋,除塵腔的頂端邊沿均設置有欄杆,能夠保證工作人員不會跌落,提高生產安全性,除塵腔外壁的一側設置有將除塵器的上端和下端相連接的扶梯,方便操作人員的維護。
[0007]其中,所述降溫煙道通過支架支撐,所述支架包括多根起支撐作用的立柱,相鄰的立柱之間通過交叉設置的斜杆相連,增加支架的穩定性,立柱豎直設置且其上端與降溫煙道之間通過螺栓活動連接,可拆卸,方便維修。
[0008]其中,所述降溫煙道還連通有冷風管道,所述冷風管道在降溫煙道上的進風口靠近精煉爐設置,對進入降溫煙道內的煙氣及時進行降溫。
[0009]其中,所述電機與布袋除塵器之間通過連接軸相連,所述連接軸通過軸承座支撐,連接軸與軸承座之間通過軸承相連,提高運作的穩定性。
[0010]其中,所述相連的隔板之間均設置有清灰口,清灰口均設置在降溫煙道的底部,及時將降溫煙道內的積塵清理,避免煙塵堵塞和粉塵爆炸。
[0011]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降溫煙道內設置有多塊隔板,隔板的大小大於降溫煙道內壁橫截面積的一半且小於降溫煙道內壁的橫截面積,相鄰的隔板相對設置,前一塊隔板固定設置在降溫煙道內壁的底部,後一塊隔板固定設置在降溫煙道內部的頂部,相鄰隔板相對設置形成連續的「S」型煙道,以減緩煙氣在降溫煙道內的流動速度,降低管道內煙氣的溫度。進入布袋除塵器的煙氣溫度低,不會因為煙氣的溫度高而灼傷濾袋,進而保護了濾袋,延長了濾袋的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精煉爐除塵煙道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圖1中布袋除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為精煉爐,2為布袋除塵器,3為風機,4為降溫煙道,5為電機,6為隔板,7為支架,8為冷風管道,9為清灰口,21為除塵腔,22為集塵鬥,23為支柱,24為欄杆,25為扶梯,71為立柱,72為斜杆。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17]如圖1-2所示,精煉爐I除塵煙道,包括精煉爐1、布袋除塵器2和風機3,精煉爐I的出塵口與布袋除塵器2的吸塵口之間通過降溫煙道4相連,布袋除塵器2的排塵口與風機3的吸氣口之間通過管道相連通,風機3的排氣口與煙囪之間通過管道相連,風機3通過電機5帶動。
[0018]其中,在降溫煙道4內設置有多塊隔板6,隔板6的大小大於降溫煙道4內壁橫截面積的一半且小於降溫煙道4內壁的橫截面積,相鄰的隔板6相對設置,前一塊隔板6固定設置在降溫煙道4內壁的底部,後一塊隔板6固定設置在降溫煙道4內部的頂部,相鄰隔板6相對設置形成連續的「S」型煙道,以減緩煙氣在降溫煙道4內的流動速度,降低管道內煙氣的溫度。進入布袋除塵器2的煙氣溫度低,不會因為煙氣的溫度高而灼傷濾袋,進而保護了濾袋,延長了濾袋的使用壽命。
[0019]其中,布袋除塵器2包括除塵腔21和連接在除塵腔21下部的集塵鬥22,除塵腔21與集塵鬥22的內部相連通,經過除塵腔21處理後的煙塵,清潔的氣體排出,灰塵沉澱到集塵鬥22內,並定期對集塵鬥22內的積塵處理,保證生產的穩定運行。除塵腔21的上部設置有可調節除塵功率的脈衝閥和提升閥,除塵腔21的底部通過多根立柱71支撐,除塵腔21內設置有袋籠和包裹在袋籠外壁的濾袋,除塵腔21的頂端邊沿均設置有欄杆24,能夠保證工作人員不會跌落,提高生產安全性,除塵腔21外壁的一側設置有將除塵器的上端和下端相連接的扶梯25,方便操作人員的維護。
[0020]其中,所述降溫煙道4通過支架7支撐,所述支架7包括多根起支撐作用的立柱71,相鄰的立柱71之間通過交叉設置的斜杆72相連,增加支架7的穩定性,立柱71豎直設置且其上端與降溫煙道4之間通過螺栓活動連接,可拆卸,方便維修。
[0021]其中,所述降溫煙道4還連通有冷風管道8,所述冷風管道8在降溫煙道4上的進風口靠近精煉爐I設置,對進入降溫煙道4內煙氣及時進行降溫。
[0022]其中,所述電機5與布袋除塵器2之間通過連接軸相連,所述連接軸通過軸承座支撐,連接軸與軸承座之間通過軸承相連,提高運作的穩定性。
[0023]其中,所述相連的隔板6之間均設置有清灰口 9,清灰口 9均設置在降溫煙道4的底部,及時將降溫煙道4內的積塵清理,避免煙塵堵塞和粉塵爆炸。
[002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精煉爐I產生的高溫煙氣進入降溫煙道4中,經過冷風管道8的冷卻後,進入到帶有多個隔板6的降溫煙道4中,氣流經過「S」型的煙道後,溫度下降,在進入布袋除塵器2後不會對濾袋造成灼傷,能夠延長濾袋的使用壽命,避免減少維修費用和維修期限。煙氣進入布袋除塵器2後,經過濾袋的過濾,灰塵進入到集塵鬥22中,乾淨的氣體排出,對大氣的汙染小,同時也能保證了車間的安全生產。
[0025]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精煉爐除塵煙道,其特徵在於,包括精煉爐(I)、布袋除塵器(2)和風機(3),所述精煉爐(I)的出塵口與布袋除塵器(2)的吸塵口之間通過降溫煙道(4)相連,布袋除塵器(2)的排塵口與風機(3)的吸氣口之間通過管道相連通,風機(3)的排氣口與煙囪之間通過管道相連,風機(3)通過電機(5)帶動; 所述降溫煙道(4)內設置有多塊隔板(6),相鄰隔板(6)相對設置形成連續的「S」型煙道; 所述布袋除塵器(2)包括除塵腔(21)和連接在除塵腔(21)下部的集塵鬥(22),除塵腔(21)與集塵鬥(22)的內部相連通,除塵腔(21)的上部設置有脈衝閥和提升閥,除塵腔(21)的底部通過多根支柱(23 )支撐,除塵腔(21)內設置有袋籠和包裹在袋籠外壁的濾袋,除塵腔(21)的頂端邊沿均設置有欄杆(24),除塵腔(21)外壁的一側設置有將除塵器的上端和下端相連接的扶梯(2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精煉爐除塵煙道,其特徵在於,所述降溫煙道(4)通過支架(7)支撐,所述支架(7)包括多根起支撐作用的立柱(71),相鄰的立柱(71)之間通過交叉設置的斜杆(72)相連,立柱(71)豎直設置且其上端與降溫煙道(4)之間通過螺栓活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精煉爐除塵煙道,其特徵在於,所述降溫煙道(4)還連通有冷風管道(8 ),所述冷風管道(8 )在降溫煙道上的進風口靠近精煉爐(I)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精煉爐除塵煙道,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5)與布袋除塵器(2)之間通過連接軸相連,所述連接軸通過軸承座支撐,連接軸與軸承座之間通過軸承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精煉爐除塵煙道,其特徵在於,所述相連的隔板(6)之間均設置有清灰口(9),清灰口(9)均設置在降溫煙道(4)的底部。
【文檔編號】B01D46/02GK204188009SQ201420534023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7日
【發明者】常衛兵, 韓兆偉 申請人:交城義望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