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還要走腦 論蘋果粉不腦殘的捷徑
2024-03-28 09:29:06 2
其實一開始我是拒絕寫這個選題的文章,理由很簡單面對民間各路蘋果產品高手,我的確給不出更高深的見解,而且一牽扯到果粉相關的文章所附帶的福利,應該只剩下不愁評論數量了。不管我們是否有意關注,蘋果從來就不缺刺激性新聞,從LOGO不會亮起的12英寸新MacBook發布、到大家津津樂道的12萬元標價Apple Watch限量款,再到年底萬眾期待的新一代iPhone,仿佛我們身邊總有蘋果新品在縈繞,而有關果粉究竟是理性還是任性的話題討論大家更是樂此不疲,那麼各位親你究竟喜愛蘋果的什麼呢?如果果粉可以分級你又屬於哪一級呢?
你為何會購買蘋果設備?
1、買蘋果產品就是為了它的出色做工和外觀設計,同類型中最好。2、蘋果系統操控好,軟體多還好用。
3、因為我的女神/男神用蘋果產品,我也要努力跟緊Ta的腳步!
4、反正也沒有多少錢,喜歡就買了!
不知道大家從上述理由中是否看到某一類蘋果產品愛好者的影子,再或者在親們的工作生活中就有經常以上述口頭禪來解釋,自己為何而買蘋果產品的呢?(為了數據的客觀性,調查將進行一周時間,相關統計結果一周後做具體數據公布,親們不要太著急。)
在我們暫時了解到自己為何喜歡蘋果產品之後,我們來探討什麼樣的表現才能被稱之為果粉呢?簡單從字面意義上看就是「美國蘋果公司電子產品的愛好者,從iPhone開始接觸蘋果,通過情感認同在延伸消費到蘋果的電腦、iPod、iPad,以其對蘋果產品品牌的執著追求而著稱。」(來源:百度百科)也有人總結為,果粉就是只要是蘋果推出的設備都會買,只要出新迭代產品都會買,不僅買而且一定會用,而且會不自覺的維護蘋果產品的口碑。如此看來像我這樣只買過兩三款蘋果設備的人是不能算是真正果粉的,頂多是個初級愛好者。
說到果粉與蘋果愛好者的差別,自然脫離不開要評述下大家口中的蘋果腦殘粉/借蘋果裝逼格的現象。雖然本人不贊成把諸如買蘋果本又裝回Windows系統一族,或者不會使用Mac OS系統中優秀軟體一族統稱為裝13,但實在是想評論下不同級別果粉的心態:(下面七等級果粉劃分是參考某網站相關論壇,只為娛樂切不可對號入座!)
笑談七等級果粉,你屬於哪一級別?
第一級:此等果粉多屬初涉社會,手持低端安卓機/Windows筆記本,但對蘋果產品幾乎到了狂熱的地步,認為蘋果產品是貴族的標誌是神一樣的身份。無奈自己腰包扁扁,只能可望而不可及。
點評?:追求更好的產品,嚮往更美好的生活是沒有錯的,請保持這份熱情,或許就是你邁向成功的動力,再或者是躋身為腦殘粉的特徵。
第二級:此等果粉已經有穩定的收入,但資金周轉困難被稱之為「月光族」。不過他們也會勒緊褲腰帶來買一款心儀很久的蘋果產品(iPhone居多,因為可以隨身攜帶拿出來炫)。然後他們突然感覺自己就成了貴族,成了高富帥,在某些場合從不用正眼去瞧非蘋果以外的其他手機。
點評: 勒緊褲腰帶買奢侈品的中國人也不少,這麼看來,蘋果產品在這些人眼中已經成為奢侈品,失去一款科技產品所應有的價值體現。同時這一級別果粉,應該就是大家口中藉助蘋果產品裝逼格的一類人了。
第三級:此等果粉為專業維修人員,在各大網站經常發表蘋果產品的教程帖,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不少新手果粉。不過畢竟此等果粉的本行是維修,如果向他們請教更深層的問題或牽扯利益關係的事,他們也會示意你用人民幣解決。
點評:以個人興趣愛好來賺錢說出來似乎不好聽,但也不能怪他們,就像我們群組的葉老師經常要面對讓他給Mac本裝Windows系統的同事,費時間、費精力自然不必說,但都只能用無奈來一笑了之。
第四級:此等果粉有穩定的家庭,穩定的收入和興趣愛好,生活樂觀積極,喜愛學習和探索未知領悟,經常在各大網站學習越獄、刷機、降級、解鎖…這些果粉的基本知識,此類人把這些工作當成娛樂,每當學會一樣技巧精神上會異常高興,興致大增。
點評:與上一等果粉有了本質的區別,或許這就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最高層的「自我價值實現需求」的一種表象。
第五級:此等果粉已經超越常人,他們以破解蘋果系統為工作,片面造福新手果粉,被大家成為越獄大神。
點評:真是等級越高離正常人越遠,但蘋果系統的不開源是這類果粉的梗所在。
第六級:此等果粉懂得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蘋果設備對於此等人來說只是一件工具,如同熱水器、微波爐一樣的工具。通常他們也懂得什麼是越獄,但自己的蘋果設備仍是純淨的系統,軟體也是花錢來買。此等果粉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富帥!
點評:只想重複一句原話「此等果粉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富帥!」
第七級:史蒂夫.賈伯斯
點評:硬把賈伯斯當成果粉較高級來看也是醉了,如果說湊齊七個龍珠就能召喚神龍一次, 那麼寫這果粉七等級的編輯是極其渴望賈伯斯復活!
笑談了上面這七類果粉,只為娛樂。接下來我們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果粉也出現了兩種現象,一種就是果粉的入門門檻低了很多,一個就是蘋果產品對於90後或者說現如今的年輕人吸引力在降低。
果粉群體出現了兩種現象不容忽視:
1、人們收入增加以及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得果粉的門檻在降低:
說到成為果粉,之前大家之所以望而卻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兩點,價格+系統。這裡提到的價格只是相對之前人們日常收入而言,不得不承認大多數用戶在選購新本的預算還保持在5000元範疇,因此多數被蘋果本吸引而購買的朋友預算至少是8000元。(不排除勒緊褲腰帶攢2月工資買蘋果本的人群,除非是為了工作/學習的客觀因素,不然個人不建議。)以一款新蘋果MacBook Pro 13中配版(256GB快閃記憶體盤)為例,蘋果香港官網11488港元售價相當於人民幣9300元,與大陸官網低配128GB快閃記憶體盤的9288元售價是一樣的。面對如此誘惑,一直想入手蘋果本本的朋友也就下手了。而且蘋果本的保值性、格調以及新Mac系統的體驗都是附加價值。
說到Mac系統,早在前幾年的確能嫻熟操作的人不算多,特別是只有一個按鍵的滑鼠讓很多Windows擁躉感到費解。但隨著蘋果本使用者越來越多,網際網路的極速發展,現如今隨便在網上找個Mac系統的使用教程/視頻、再或者找個身邊就在用Mac系統的朋友/同事都是相當便捷。而且配合一些有意思的手勢操作,讓很多朋友愛上Mac系統。
有了上述兩點的保證,果粉的入門門檻自然被拉低了很多,也就解釋了微軟官方報告中為何有1%多的Windows用戶已經轉投Mac系統下了。
2、蘋果產品對於年輕人吸引力在降低。
有調查表明蘋果產品在18-34歲人群的吸引力在下降,而從蘋果近來廣告的表現形式也能看出從前那些色彩鮮豔的背景、隨著獨立音樂起舞的年輕人都不復存在了;新一代的蘋果廣告展示的多數是自己產品在商業會議,或周末同孩子在一起時能夠發揮怎樣傑出的作用。遙想最新的iPhone 6 Plus電視廣告中邀請了姜文/姜武這對影視行業的中年人配音,就不難發現蘋果更定位的是針對中青年齡段人群和專業人員。
此外,從編輯部的90後同事來看,他們購買蘋果產品不是因為腦袋一熱就買。比如我們群組的佳輝,雖然他現在用的是蘋果iPhone 5S,但這可不是5S剛推出後就買的。佳輝稱主要是由於整個2014年的手機市場,幾乎沒有哪個安卓手機廠商將一款4.3-4.5英寸尺寸機型定位主打旗艦機。因此,為了更貼合一手掌握的操縱感,佳輝才在14年年底的時候購買了iPhone 5S。
還需提到的一點是,這裡談的是對於年輕人的吸引力在降低,但並不表示年輕人討厭蘋果,只是之前可能給蘋果產品打90分,現在打80分而已。
身邊的真實蘋果粉如何看待蘋果產品:
接下來還是讓我們談下編輯部兩個極具代表的果粉,葉老師和全哥。之前葉老師總出現在我的文章中,他是一個典型的數碼裝備控,器材黨,最近醉心各種戶外手錶中。對於蘋果設備,葉老師有自購的iPad、mini iPad、 iPhone 6 Plus、公司的MacBook Pro,雖然算不上鐵粉,但由於最近喜愛智能手錶因此他表示Apple Watch一旦國內有貨,果斷下手購買。
而葉老師喜歡蘋果產品的原因也簡單,只因同檔次產品中蘋果是做工最好,逼格最高,性價比也最好的(保值指數高)。有多少人支持葉老師呢?
全哥則是編輯部公認的果粉,家中蘋果設備不計其數,而且還主動將蘋果產品分享給家中老人,並教會他們如何操作。或許全哥喜愛蘋果設備,多少是因為他更關注國外科技視頻的緣故,全哥自己說主要是看到國外那些科技狂人都在使用蘋果設備,並能使用出彩,因此自己也極其渴望買回來一用。
面對為何會喜歡蘋果產品,全哥覺得蘋果本子本身的做工 、質感都很優秀,一款蘋果筆記本用上2年後的外觀幾乎和剛買時相差不多,什麼掉漆、磨花等現象很難出現在蘋果本身上,當然系統的優化以及很少產生信息安全問題也是不可小覷的。最後就是保值這點,是其他Windows本所不具備的。
既然上述兩位都是蘋果的準粉絲,那麼問題來了,面對蘋果新MacBook的三大硬傷,有何高見?
1、新MacBook A面的蘋果LOGO不會亮了。
這個問題的提出,潛臺詞就是在黑暗的場景下使用蘋果筆記本時,不會被他人一下子看出來是蘋果本本了。對於這點,全哥覺得無視,因為他買蘋果也不是為了裝逼格的。
2、只有1個USB Type-C埠,不能同時連接U盤、視頻輸出以及充電了。
全哥覺得這的確是個頭疼的問題,但根結倒不是要花錢購買轉接器,而是本為了出差時行李輕便才選的新MacBook,但結果還是要再帶一堆七七八八的線,很是麻煩。
3、性能一般,價格偏貴。
對於總監級別職位的全哥來講,這款新MacBook的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相信主要是全新模具、多重技術創新以及Retina屏幕的加入使得成本上升。對於性能,全哥表示理論上酷睿M處理器可以滿足日常辦公,但他更擔心是否有流暢的網頁瀏覽體驗。
看過全哥對於全新MacBook幾個焦點問題的見解後,有多少與親們的觀點相同呢?為了不顯得全哥是果粉的個例,我們來聽聽葉老師的見解。
1、新MacBook A面的蘋果LOGO不會亮了。
葉老師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很堅決,原話是:」必須就不買了,無法體現逼格了,也就沒必要買蘋果筆記本了!「。但被問及如果日後蘋果推出的蘋果筆記本都不能點亮那個蘋果LOGO,是否會考慮購買呢?葉老師表示」那個時候應該是會買的,因為大家都一樣沒法裝了!「
後面那兩個問題,葉老師均表示不用回答了,因為按照他目前新購本就是替換主力辦公用機的需求目的來看,這款只配備酷睿M處理器的新MacBook在性能上無法滿足需求,更不要說什麼只有1個埠的全新機身設計了。
看過兩位真實果粉面對新MacBook普遍存在的三大詬病見解,不知道親們有無看到自己的影子,其實他們兩位都是從自身需求出發,一個偏理性一個偏任性。對一個事物的喜歡與否往往是不需要理由的,是否使用產品的原生系統也是不可強求。相信只要你不是一味人與亦云的吹捧蘋果,一味認為會用Mac系統就比別人智商高,那麼你就離腦殘果粉遠好幾條街。
總結:
對於果粉如何不被稱為腦殘粉,其實沒有標準化的答案可循,但切記走心也要走腦。走心容易,只要見到蘋果新品發布不免果粉的內心都在澎湃,而走腦則難,有些蘋果產品真的不是適合所有人來使用的。說什麼你喜歡蘋果本的出色做工,其實Windows本近兩年也有長足進步,比如同樣12英寸的Surface Pro 3,更驚豔的窄邊框XPS 13;說什麼你喜歡蘋果產品的從用戶角度出發,但只有1個接口的新MacBook本子是不是誰用誰難受了呢;說什麼喜歡蘋果本本的逼格高,一旦蘋果LOGO不亮了,你就要考慮是否要買了;說什麼喜歡蘋果系統的更優秀軟體體驗,但就算是在成熟iOS系統上還是有偏離國內用戶習慣的問題出現。所以每個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就算你是忠實果粉也不要因此對蘋果產品只有買買買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