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轉爐煙氣除塵系統的灰水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4-03-31 03:19:05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轉爐煙氣除塵系統的灰水處理系統,屬於大氣汙染防治及煤氣冷卻除塵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環保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鋼鐵工業持續協調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2012年10月1日起實施的《鋼鐵工業大氣汚染物排放標淮》(GB28664-2012),對煉鋼企業規定了更加嚴格的大氣汚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和限值。2013年2月27日,國家又決定鋼鐵、水泥等行業均將在不同時段開始執行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2015年1月1日開始,無論新建還是現有企業,其排放濃度都必須達到50mg/m3以下,2013年2月27日,國家決定鋼鐵、水泥等行業在不同時段開始執行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根據國家對環境質量要求愈來愈嚴格的趨勢,目前較多城市和企業已把企業內控煙塵排放濃度定在30mg/Nm3以下。我國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自2015年1月1日已經開始實施, 緊隨其後,各地依據新環保法制訂的種種細化政策將陸續出臺。
目前,傳統的轉爐煙氣除塵淨化與回收系統中所產生的灰水幾乎都是直接將其排放到高架流槽中,造成廢水過多,汙染環境,不夠環保,在除塵淨化過程中用水量大,造成浪費資源。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佔地面積小,能夠對降溫除塵的廢水進行處理,並可再循環使用,避免汙染環境,減少水資源浪費的一種用於轉爐煙氣除塵系統的灰水處理系統。
為此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包括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所述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由上部圓筒和下部倒錐體組成,所述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的上端內壁圓周上設有螺旋弧形旋流導向槽,所述螺旋弧形旋流導向槽的頂端為灰水入口,所述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的中部通過回用水泵與泵站系統相連接,所述泵站系統通過回水管給煙氣除塵中噴槍供水,所述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的下端通過排汙管與高架流槽連接,所述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的下端設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處安裝有排泥輸送機用於輸送沉降濃縮的灰泥。
進一步,所述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的側壁上端設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輸出端與高架流槽相連接。
進一步,所述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的上端設有反衝洗水管,所述反衝洗水管的另一端安裝在泵站系統上。
進一步,所述排汙管上設有控制閥用於控制灰水排放的啟閉。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結構簡單,佔地面積小,灰水在水力作用下沿螺旋弧形旋流導向槽旋切衝入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產生沿切線方向的水力旋流帶動灰水沿筒壁旋轉而產生離心力,在離心力和重力作用下,凝聚的較粗重的顆粒物沉降在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下部的倒錐體內得到濃縮,沉降和濃縮的灰泥通過排泥輸送機送至轉爐灰泥綜合灰水利用;上清液通過回用水泵和泵站系統供給煙氣除塵中噴槍使用;泵站系統通過反衝洗水管對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內壁進行衝洗,,當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內的灰水過多時,通過溢流管溢流到高架流槽中,有效的對灰水進行了處理,並可再循環使用,避免汙染環境,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的俯視圖。
圖中1是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2是螺旋弧形旋流導向槽、3是灰水入口、4是回用水泵、5是泵站系統、6是回水管、7是排汙管、8是高架流槽、9是排泥口、10是排泥輸送機、11是溢流管、12是反衝洗水管、13是控制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用於轉爐煙氣除塵系統的灰水處理系統,包括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1,所述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1由上部圓筒和下部倒錐體組成,所述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1的上端內壁圓周上設有螺旋弧形旋流導向槽2,所述螺旋弧形旋流導向槽2的頂端為灰水入口3,所述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1的中部通過回用水泵4與泵站系統5相連接,所述泵站系統5通過回水管6給煙氣除塵中噴槍供水,所述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1的下端通過排汙管7與高架流槽8連接,所述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1的下端設有排泥口9,所述排泥口9處安裝有排泥輸送機10用於輸送沉降濃縮的灰泥,進一步,所述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1的側壁上端設有溢流管11,所述溢流管11的輸出端與高架流槽8相連接,進一步,所述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1的上端設有反衝洗水管12,所述反衝洗水管12的另一端安裝在泵站系統5上,進一步,所述排汙管7上設有控制閥13用於控制灰水排放的啟閉。
灰水在水力作用下沿螺旋弧形旋流導向槽2旋切衝入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1,產生沿切線方向的水力旋流帶動灰水沿筒壁旋轉而產生離心力,在離心力和重力作用下,凝聚的較粗重的顆粒物沉降在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1下部的倒錐體內得到濃縮,沉降和濃縮的灰泥通過排泥輸送機10送至轉爐灰泥綜合灰水利用;上清液通過回用水泵4和泵站系統5供給煙氣除塵中噴槍使用;泵站系統5通過反衝洗水管12對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1內壁進行衝洗,當水力旋流灰水分離器1內的灰水過多時,通過溢流管11溢流到高架流槽8中,有效的對灰水進行了處理,並可再循環使用,避免汙染環境,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