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如何練胯?
2025-05-05 18:14:24
在很多的太極拳理論中,提到胯的很少,以致許多練太極拳的朋友們忽略了胯,其實在太極拳中胯對發勁有著重要作用,因此練胯也是練習太極拳的一項重要課程,那麼該如何練胯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首先要學會開胯,將胯根打開,以使胯關節鬆開。陳鑫說,「襠勁要開,要虛,襠開然後心氣發動」,襠開就是指「兩大腿根要開」。我們知道,腰部的左右旋轉和腿部的虛實轉換,是靠胯關節的松活來完成的,如果兩個胯關節不打開,而是死頂住骨盆,腰也起不到車軸轉動的作用。
「開胯」的要求,一般有兩層意思:一是機械性開胯。每天要拉胯、壓胯,有正壓、側壓等,再就是拉大馬步。兩膝蓋螺旋外展、平面旋轉,以使大腿根部產生拉力。這樣練習一段時間,可使胯關節和肌肉拉開變長,具有一定韌性。二是內功性開胯。在機械性開胯基礎上,通過意念,兩膝先外展後微微內合,胯根鬆開,用意念引導胯骨部位收束、開放、旋轉、整合起來,帶動全身骨骼運動。比如,在盤架子中做陳式太極拳單鞭勢、斜形拗步勢、前膛拗步勢時,右(左)膝外展旋轉,以身領手,丹田運轉,勢子結束時兩膝微微內合,使胯撐開,上下相隨,外形如城牆之拱門,達到了「胯撐襠圓」的要求。這裡還要注意一個問題。胯開不是胯岔、胯撇、兩腿岔開越大越好,要求的是內開而不是兩腿外形的撇、岔。我們應記住陳鑫的話:「襠開不在大小,即一絲之微亦算得開。蓋心意一開,襠即開矣。腿雖岔三尺寬,不開仍然不開,是在學拳者細心參之。」
其次,行拳、盤架要慢練。慢才能體會內在的氣息運行、骨節的催動。筆者在盤練陳式太極拳一路最慢時達25分鐘。現在行一路拳也要15~20分鐘。盤得這樣慢,是要體會「用骨不用肉」的骨骼的節節催勁,如果盤得快,7。8分鐘練完,是無法體會氣息、骨骼運動的。通過這樣的修煉,再復而快時,才能快得順、快得整、快得渾身都是手。
行拳、盤架、推手、散形皆由丹田統領,以胯根為主宰,帶動周身骨骼節節運動,化則節節分解,發則節節催勁。依靠胯部運動來傳勁發力,外形似乎是手在發勁,實則胯在催動手之勁。比如,陳式太極拳「青龍出水」勢,右手自胸前由上而下弧形向右前上發勁,實際胯在右經左再到右旋轉運動,方能發出右手抖彈之勁。再比如。對方封住我右手並向我發勁,而我雖然被封住右手,但我腰胯隨即向左轉換,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沓,不進則罷,若進必然使對方落空,因為胯的移動已使我的重心變化,而我重心一變,則可相機得勢使對方失去重心而傾斜跌出,這是「松胯活襠」的結果。久而久之,心意合一。由內達外,自然渾然一體。發達。練太極拳者,不大可能練出什麼肌肉,練得出肌肉的就不是太極拳。所以。一般說來,太極高手是最沒有健美的「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