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線的長短應該怎麼選擇?可直接影響魚獲
2025-08-10 01:21:10
在垂釣的過程中,如果想要垂釣大魚不僅僅要注意到線組、釣具、還有餌料的搭配另外還有技巧的應用,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其中子線是釣組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垂釣過程中子線和主線的正確搭配才能確保自己理想的上魚率,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要根據釣場的魚情來改變子線的長短粗細,這直接關乎我們的魚獲大小!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些如何決定子線的長短問題!
一、子線的選擇
1.一般子線的選擇,結節拉力是第一個要件。
拉力值大的高級線,可以使用較細的線徑,而擁有相同的拉力值。這樣就可以增加你中魚的機會。因為在一般正常的情況下,較細的線,一定比粗線有較好的釣況。
2.透明度高而曲折率低,也是相當重要的條件。
雖然,魚的智商沒有釣友高,但是,透明度低而有反光的釣線,其所產生的陰影也較大,會讓魚有「異物感」而提高警覺心,就會降低它們就餌的意願。
二、子線的「長短」問題
長子線。我們拋竿入水後,很多時候是鉛墜和鉤餌差不多時間落水,但是鉛墜會先沉入到水中,然後帶動餌料下沉,這樣子線越長,鉛墜和魚餌的距離越大,就會導致餌料擺動幅度就越大,餌料下降就會慢。也就是說長子線適合釣截口,慢口魚。
短子線。跟長子線特點相反,短子線隱蔽性不好,但是信號傳導迅速。擺動幅度小,魚餌降下也迅速。在實際垂釣中,如果鬧小魚是絕對不能用長子線的,否則魚餌下降慢會被小魚追上。還有由於短子線信號傳遞快,在釣頓的時候應該儘量用短子線,尤其是鉛墜到底的情況,如果不使用短子線,可能魚吃餌又吐餌的整個過程浮漂都一點反應都沒有。
三、子線長短的選擇
線的長短其實也沒有個概念,但是根據垂釣魚種不同大家還是有所公識的,比如釣鯽魚子線一般都不會超過20釐米,除非是釣截口。垂釣大體型的鯉魚、草魚的時候子線需要長點,原因在於長子線比短子線更加結實,一般都在20釐米以上。垂釣鰱鱅的時候子線更需要長點,目的是減慢魚餌下降速度,這樣才好行成立體的誘魚帶。
在採用臺釣的時候,釣友們最好是選擇長一些的子線,其長度在20釐米左右為最佳,之所以臺釣多採用長子線,是因為臺釣多採用雙鉤釣,也就是在子線上拴兩個魚鉤,這樣能夠大幅提高中魚率,但是需要釣友們注意的是,一定要確保子線的質量,一旦兩個魚鉤都上魚的話,其質量不過關,很容易放跑剛上鉤的魚。
在垂釣過程中也要根據垂釣的對象魚進行選擇子線,比如釣友們所釣的魚類在這片水域中密度大或者是對食物需求量大的話,最好是採用短子線,當然也可以使用長子線進行雙鉤釣魚,具體需要釣友們根據自己的需要與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斷。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一些關於子線長短選擇問題的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在子線的選擇上面不僅僅是以上這些技巧,還要注意很多技巧比如水域的深淺、水域的水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