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兒童的症狀有哪些?自閉症的原因介紹 自閉症的治療方法
2025-07-19 20:48:21
自閉症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發育障礙疾病,換自閉症的兒童會出現人們常說的「低能」的症狀,語言障礙、腦子遲鈍、與人的交際變得極其困難等等症狀,而造成兒童自閉症的原因也有許多,家庭遺傳和生長環境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應該如何判斷和治療兒童自閉症呢?下面跟著太極拳小編一起來看看。
自閉症兒童的症狀
1、言語障礙突出
大多數兒童言語很少,嚴重的病例幾乎終生不語,會說會用的詞彙有限,並且即使有的患兒會說,也常常不願說話而寧可以手勢代替。有的會說話,但聲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語重複一些單調的話。有的患兒只會模仿別人說過的話,而不會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交談。
2、不會模仿
「模仿」是孩子學習的最重要工具,孩子就是通過模仿學習說話,學習運用無聲的身體語言、手勢和表情進行溝通的。但是自閉症患兒不懂得模仿。
3、語言遲鈍
大多數兒童語言發展遲緩,甚至嚴重者終身不語。即便有的患兒會說話,也寧願用手勢來代替語言,或者只會機械地模仿別人的語言,並且常常分不清你我。
4、交際困難
缺乏與人交往、交流。孤獨症兒童因其語言能力的限制,常常會「自創」一些非常規的或不符合年齡的溝通方式。比如,用一些怪異的聲音來表達不舒服,重複說某些短語或句子來暗示焦慮。
5、社交障礙
這是自閉症患兒面臨的最大問題。他們對周圍的事物漠不關心,難以體會別人的情緒和感受,也無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自閉症患兒存在「思維盲區」(mind blind),他們似乎認為凡存在於他們自己腦子裡的東西,也一樣存在於別人腦子裡,彼此沒有什麼區別。即他們通常認為自己的感覺就是別人的感覺,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感情。
6、興趣狹窄
自閉症兒童常常在較長時間裡專注於某種或幾種遊戲或活動,如著迷於旋轉鍋蓋,單調地擺放積木塊,熱衷於觀看電視廣告和天氣預報,面對通常兒童們喜歡的 動畫片,兒童電視,電影則毫無興趣,一些患兒天天要吃同樣的飯菜,出門要走相同的路線,排便要求一樣的便器,如有變動則大哭大鬧錶現明顯的焦慮反應,不肯改變其原來形成的習慣和行為方式,難以適應新環境,多數患兒同時還表現無目的活動,活動過度,單調重複地蹦跳、拍手、揮手、奔跑旋轉,也有的甚至出現自傷 自殘,如反覆挖鼻孔、摳嘴、咬唇、吸吮等動作。
7、行為刻板
興趣狹窄,對環境要求嚴格,不容許有絲毫改變。患兒通常會較長時間地專注於某種或某幾種遊戲,經常重複一些固定刻板的動作,甚至有自殘行為。
8、智力障礙
70%的患兒智力落後,但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比較特殊的能力;20%智力在正常範圍,約10%智力超常,表現為對音樂、美術等十分敏感或者記憶力超常等等。但是,令人費解的是,即便患兒能毫不費力地閱讀或背誦,但他無法用他掌握的語言與人正常交流。
導致自閉症的原因有哪些
1、新陳代謝疾病
兒科權威專家指出,某些先天的新陳代謝障礙會造成腦細胞的功能失調和障礙,這樣機會會影響腦神經訊息的傳遞功能,進而導致自閉症的產生。
2、生活環境因素
孩子處於生長發育的時期,對生活的環境比較敏感。長期生活在單調的環境中,得不到相關的認識和教育,就會對外界的其他事物不感興趣,也會導致自閉症的產生。
3、家庭遺傳因素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20%的自閉症患兒中,它的家族可以找到智力低下、語言障礙燈類似於自閉症的症狀。此外,自閉症男孩中,約有10%有染色體脆弱症,因此自閉症是具有一定的遺傳因素在內的。
[NextPage]自閉症的遊戲治療方法
1、遊戲名稱:投球
遊戲目的:鍛鍊手眼協調能力、學習觀察和探索目標。
遊戲準備:廢舊報紙、臉盆或紙簍一個
遊戲活動:在孩子面前將舊報紙揉搓成團狀,吸引 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已經有一定的 動手能力,可以請孩子一起參與揉搓報 紙)。讓報紙球在地上滾動,激發孩子 遊戲的興趣。與孩子一起玩丟球、滾球、 追球、撿球的遊戲。成人示範將紙團投入筐內,然後引導孩子玩「投球」。
遊戲時間:20-3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根據孩子投球的情況,隨時調整距離和筐或盆的大小。
2、遊戲名稱:奇妙的錄音
遊戲目的:感受錄音的奇妙,傾聽自己的聲音,能重複成人所說的詞或句子。
遊戲內容:成人先說幾句簡單的話,並用錄音 機或錄音筆錄下來,然後放給孩子聽,引發孩子的興趣。告訴孩子, 這是「錄音機(錄音筆),它會學我們說話」。然後讓孩子對著錄音機(錄音筆、手機上會說話的湯姆貓效果很好)說一句話,把孩子講的話放出來給孩子聽,觀察 孩子的表情和反應。
遊戲時間:10--2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2-3歲的孩子。為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還可以讓孩子來假裝錄音機,當成人說一句簡單的話後,孩子就要學者重複一遍。
3、遊戲名稱:雙人兩腳走
遊戲目的:鍛鍊孩子手臂力量、平衡能力。
遊戲準備:地板(或場地)上畫好圓圈、曲線、或長方形等、小障礙物若干。
遊戲活動:讓孩子騎在成人脖子上,握緊孩子的雙手,或快或慢、或走或跳,自幼繞行與小障礙物之間。成人從背後用雙手扶住孩子腋下,讓孩子的雙腳站在成人的雙腳上,和孩子一起邊念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一邊沿著畫好的圖形走。
遊戲時間:20-15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成人孩子可以一起往前走或者向後退,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NextPage]4、遊戲名稱:鑽洞洞
遊戲目的:練習手膝著地爬行,設定方向爬行。加強爬行的靈活性。
遊戲準備:孩子喜歡的玩具若干
遊戲活動:在房間的某處放一件孩子喜歡的玩具,引起 孩子先注意。一個成人手腳著地彎下身子做「山洞」,引導孩子鑽過山洞去拿自己喜歡的玩具。孩子拿到玩具後,讓孩子玩一會玩具以鼓勵。
遊戲時間:15-2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選擇適當的區域或空間,讓孩子有開闊、安全的爬行範圍。
5、遊戲名稱:拉拉走走
遊戲目的:練習拉著玩具走路
遊戲準備:一個帶輪子的可以拖拉的玩具
遊戲活動:拿出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告訴孩子玩具的名稱。示範給孩子怎樣拉著玩具走,引導孩子拉著玩具行走。
遊戲時間:20-25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玩具翻到或繩子纏繞時,大人要及時給與幫助,以免孩子發生危險。
6、遊戲名稱:搬運工
遊戲目的:練習下蹲撿物,學習聽指示做動作。
遊戲準備:玩具若干,裝玩具的容器一個。
遊戲活動:將玩具攤放在平面上,成人走開一定距離。請孩子拿一樣玩具走到成人處交給成人(如果孩子已經具備對玩具的認知,成人可以指定孩子拿取某一樣玩具)。孩子完成「任務」時,成人要給與表揚。
遊戲時間:20-25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玩具翻到或繩子纏繞時,成人要及時給與幫助,以免孩子發生危險。
[NextPage]7、遊戲名稱:大吊車
遊戲目的:鍛鍊孩子的手臂力量。
遊戲活動:成人屈肘,讓孩子抓住成人的手臂,成人慢慢將孩子吊起來,再放下。
遊戲時間:10-15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吊起孩子的時候,動作要緩慢,均勻用力。不能持續過長時間,開始的時候,以2秒為宜,再根據孩子的能力延長吊臂時間。
8、遊戲名稱:小飛機
遊戲目的:強化孩子的前庭固有感覺,對平衡能力及本體感幫助很大。
遊戲活動:成人一人抓住孩子的腳、一人抓住孩子的手,抬起後進行左右和上下的搖擺或晃動。孩子可以採取仰臥或俯臥的姿勢。
遊戲時間:10-15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也可以改成成人各握孩子的同側手和腳,進行前後、左右、上下的搖動。同時,注意孩子肌肉緊張的情況,不宜太勉強進行,如果孩子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另外搖擺或晃動的幅度不宜太大。
9、遊戲名稱:抓泡泡
遊戲目的:鍛鍊孩子手眼協調能力,觀察力,追逐能力。
遊戲準備:泡泡瓶一個。
遊戲活動:成人用泡泡瓶吹出泡泡,逗引孩子注意。鼓勵孩子追逐泡泡、並用手去抓泡泡。
遊戲時間:10-15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選擇安全的玩耍區域,以防孩子追逐時發生危險。
[NextPage]10、遊戲名稱:拔蘿蔔
遊戲目的:用身體運動感受節奏,體驗親子遊戲的快樂。
遊戲活動:讓孩子當蘿蔔。寶寶躺在床上,爸爸拎其腿或腳踝往斜上方邊拔邊有節奏地說「嘿呦嘿呦,拔蘿蔔!嘿呦嘿呦,拔蘿蔔!」讓孩子合著節拍反覆彎曲膝蓋、伸直膝蓋。
當說到:「拔出來囉!」時,就拉直孩子的腿。然後媽媽從頭到腳咯吱或輕撫孩子,模仿洗「蘿蔔」的樣子,最後媽媽親親孩子,假裝要吃「蘿蔔」。
遊戲時間:15-25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玩這種模擬遊戲時,孩子的興趣會很高,成人可以經常和孩子玩這種遊戲,遊戲內容可以延伸為「包餃子、摘蘋果、滾皮球」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