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粥 喝對是寶喝錯是草
2025-07-23 18:52:13
秋分將至,一碗暖糯的香粥,能讓身體得到滋養,還能補充營養。粥,是中國人崇尚的五穀養生法裡相當重要的食療方之一,且老少鹹宜。粥的包容性很強,往裡放魚、肉、蛋、奶、豆、蔬都等不同食材,不僅風味不同,功效也不同。而經小編查閱資料發現,不同的人適合喝的粥竟然也不一樣。
秋季養生粥的講究
首先,吃粥需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因人者,除了老、幼、孕產婦、重病和虛極的人,不論粥中如何搭配藥食,都不建議每天單食粥飯。尤其對於年輕人,雖說古人認為粥「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長」,但粥飯滋味淡薄也是客觀事實,不能投年輕人的口味所好,久食反為其所不喜。不同體質者還可食用特色粥,如陽虛者宜食羊肉粥、乾薑粥等以溫陽;陰虛者當食沙參粥、玉竹粥等以補陰。因時者,不同的季節,粥中食材的搭配有不同的重點。唐代醫學家王冰說「春宜涼,夏宜寒,秋宜溫,冬宜熱,此時之宜」,可參!因地者,南甜北鹹,大抵南方屬火,宜涼性粥食;北方屬水,宜溫性粥食。
其次,煮粥也要講搭配。現代人煮粥,喜歡在粥中配用一些藥物,那麼就要注意藥食的搭配。作為養生應用的粥食,應該以米、豆等食物為主,以藥物為輔。養生粥有別於藥粥,後者重在治療,因此偶爾可以多放藥物,平時僅以米粥和胃即可;養生粥在於長久食用,緩緩滋養,因此藥物種類和用量宜少,甚至不用藥物。而對於老年人來說,粥反是很好的養生常食之物,所以《老老恆言》中曹庭棟有言:「粥能益人,老年尤宜。」
再次,養生粥中勿用峻烈之藥。清朝宮繡在《本草求真》中認為:「米雖常食之物,服之不甚有益,而一參以藥投,則其力甚巨,未可等為泛常而忽視之。」也就是說,米粥雖然補瀉作用十分微弱,若在米粥中加入人參,卻會大大加強人參的效果。這本是好事,然而也說明米粥與藥物之間存在著我們尚不能完全了解和掌握的關係。
秋季養生粥的適合人群
1、育齡女性(20~35歲)
推薦粥品:黑米粥、小米粥等
女人最在乎自己的容顏。黑米、小米煮粥,不僅礦物質豐富,還含有花青素、葉黃素、胡蘿蔔素等抗氧化成分,能抗衰老,有助皮膚健康。這類粥膳食纖維高,熱量較低,能潤腸通便、瘦身減肥哦!
據調查,育齡女性中有1/6存在缺鐵問題。黑米粥、小米粥等有一定的補鐵作用,但動物性食品才是血紅素鐵的良好來源。所以平時喝點豬肝粥、瘦肉粥也不錯。
2、熟齡女性(35~50歲)
推薦粥品:大豆粥、酸棗仁粥等
一般來說,這個時期的女性雌激素水平開始下降,身體功能、代謝水平也會呈下降趨勢,還會伴隨一定程度的失眠、煩躁、焦慮問題。大豆富含大豆異黃酮,能安全地補充雌激素,緩解女人的煩惱。和大米一起熬成豆粥,可以提高大豆蛋白的吸收利用率,堪比牛肉哦!
此外,酸棗仁粥、芝麻粥、蓮子粥、茯苓粥有助緩解失眠、煩躁,可常吃。
3、嬰幼兒(1~3歲)
推薦:南瓜粥、胡蘿蔔粥等
三歲以下的小寶寶,腸胃功能還比較嬌弱,對營養素的需求量又比較大,推薦用小米、粳米做粥。小米屬於粗糧中的細糧,營養豐富全面又好消化。南瓜和胡蘿蔔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C和柔軟的膳食纖維,可添加到寶寶的粥裡一起煮。把核桃壓碎後拌到寶寶的粥裡一起吃,可以利用核桃的油脂提高胡蘿蔔素的吸收率,也不會使粥品變得油膩。
4、學齡兒童(4~18歲)
推薦:牛奶粥、堅果粥等
上學時期的孩子發育旺盛,營養素和熱量的需求量都相對較大,尤其是鈣、必需脂肪酸、優質蛋白等,白米粥已不能滿足孩子身體所需。建議把適量花生、核桃、腰果、松子等堅果和粥一起吃,能有效補充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E,也有較好的飽腹感。
把牛奶和粥一起煮,含鈣豐富,能補充能量,消除疲勞,對孩子也是很好的粥品。
5、中老年人(50歲以上)
推薦:魚片粥、海鮮粥等
都說老年人應吃粗糧粥,但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弱,吃多了反而增加身體的負擔。
對於肝腎功能正常的老年人,蛋白質含量高的粥最適合他們喝。因為步入老年,各項身體機能都在下降,身體蛋白質分解得多,合成的少。優質蛋白攝入不足,會使身體各項機能進一步退化。魚片和海鮮都是低脂高蛋白的食物,與粥同煮,也有助消化。
6、辦公室一族
推薦:菠菜粥、山藥粥等
辦公室白領的3大特點:久坐不動、長時間面對電腦、常吃快餐。在外就餐,通常綠葉蔬菜攝入不足,最好自己煮些菠菜粥、油菜粥,把缺失的礦物質、維生素補回來。電腦工作者視力損失很大,可在粥裡加些護眼食物,如深色的黑米、紫米、枸杞、胡蘿蔔等,汲取有益眼睛健康的類胡蘿蔔素、花青素等。而久坐不動使胃腸蠕動變弱,容易導致便秘,可以在粥裡添加薯類,例如芋頭、山藥、地瓜等食材,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7、三高及減肥人士
推薦:粗糧粥、雜豆粥等
粗糧(燕麥、蕎麥、大麥仁、高粱米等)和雜豆(紅豆、綠豆、芸豆、豌豆、鷹嘴豆等),它們的特點是質地緊密、消化速度慢、生糖指數低、膳食纖維含量豐富、飽腹感強,這些因素對於控制體重和三高都是有幫助的。這類粥還有利於膽固醇代謝,蛋白質含量和維生素B含量也非常可觀。一些澱粉豆類還含有豐富的黃酮類保健成分,對於預防和控制慢病都是有幫助的。
常見秋季養生粥的做法
1、長生果粥
粳米100克、花生仁(生)100克、冰糖50克。花生仁洗淨,用冷水浸泡回軟;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乾水分;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和花生仁放入;用旺火煮沸,然後改用小火熬煮成粥;粥將成時以冰糖調好味,再稍燜片刻,即可盛起食用。長生果粥是一道值得推薦的秋季養生食譜,口味香甜,深受美食者們的喜歡。三餐皆可以食用,尤其適合煮給小孩和老人吃。
2、土豆粥
土豆100克,去皮,清洗乾淨,切成小塊,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中醫認為,土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中、益氣調中的功效,此粥適用於胃燥、胃痛、便秘等。
3、梨粥
梨2個,洗淨後連皮切碎,加梗米100克煮粥食用,可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是秋季的保健佳品。
4、胡桃粥
取胡桃仁搗碎同粳米同煮,有補腎、益肺、潤腸的功用。胡桃肉20克、米100克。核桃肉洗淨,放入鍋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轉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常食核桃粥,不僅能補腎,還可以預防陽萎、遺精,有延衰抗老作用。
5、胡蘿蔔粥
取新鮮胡蘿蔔切碎,同粳米共煮,能健胃、補脾,助消化。將胡蘿蔔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因胡蘿蔔中含有胡蘿蔔素,人體攝入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於皮膚乾燥、口唇乾裂者食用。
6、玉米面粥
玉米面50克,精鹽少許,加水適量,煮成糊粥。玉米面粥具有調中開胃、利尿止淋的作用。適用於食欲不振或因三焦氣化不利而引起小便短少,甚至尿道澀通、石淋等病症。
7、白木耳粥
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白木耳粥、具有潤肺止咳、益氣補腎的作用。適用於陰虛內熱燥咳、氣陰兩虛等病症。
8、鮮藕粥
粳米250克,鮮藕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鮮藕具有清熱生津、開胃進食、涼血止血的作用。鮮藕粥適用於肺胃有熱、口渴口臭、咳痰咯血、跌打損傷、淤血滯留等病症。
總結:有些適合全家人喝的粥,比如:小米粥、山藥粥等等,秋季氣候寒涼,喝點粥可以暖胃、養胃,同時也有助於營養的吸收。動手喝起來吧,預防秋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