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撕裂的症狀 跟腱撕裂需要手術嗎?
2025-07-20 23:34:10
跟腱是連結後腳跟和小腿最重要的一條肌腱,長度大約在15釐米左右,是人體最粗的肌腱,但即使是這麼粗大的跟腱也會有斷裂的可能,許多人在運動的時候發生滑倒、被撞擊都有可能出現跟腱撕裂,跟腱撕裂以後人幾乎就沒有辦法站立,許多著名運動員都是毀在了跟腱撕裂上,一起來看看跟腱撕裂應該怎麼辦。
跟腱的作用
跟腱是人體最粗大最強壯的肌腱。跟腱長約15cm,由小腿三頭肌(比目魚肌、腓腸肌內、外頭)的肌腱融合形成。在此過程中,跟腱的腱纖維有90°的扭轉。跟腱的主要功能是屈小腿和蹠屈踝關節,是小腿肌肉力量傳導至足部的最主要的解剖結構。人能夠直立、站穩,能跑、能跳,靠的都是它。
跟腱撕裂的症狀
1、跟腱自發性斷裂
常發生於30~50歲的運動人群,一般在運動時發生。好發部位包括跟腱--跟骨連接處、跟腱--肌腹連接處及肌腱自身組織,位於肌腱止點以上3~4cm的薄弱處,並常發生在單側肢體。斷裂發生時,患者常感到跟部被人打了一棍或踢了一腳,基本上不會出現明顯的疼痛,但立即出現患足不能墊腳站立和跛行的症狀。斷裂發生幾個小時後,患者足跟上方會出現明顯的腫脹淤血,疼痛出現並逐漸加重。蹠肌腱和足母長屈肌腱的存在,可使踝關節處的蹠屈肌發生部分肌力代償現象,即蹠屈肌的肌力未完全減退,患者還可行走,但行走受到一定影響。
2、跟腱外傷性斷裂
多由切割傷或刀砍傷所致,皮膚傷口和跟腱斷裂在同一平面,且斷端較整齊。傷口處疼痛明顯,並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因皮膚完整性遭到破壞,可見斷裂處的組織。患者因疼痛和出血可出現脈搏和血壓的變化,表現為脈搏加快、血壓降低。足部功能出現明顯障礙,故患者不能行走。
跟腱撕裂需要手術嗎
跟腱斷裂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一般來說,醫生會建議跟腱斷裂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因為保守治療主要是讓踝關節處於極度蹠屈位進行石膏固定4周,使跟腱斷端接觸,自行癒合。但是,保守治療跟腱不癒合和再斷裂的發生率很高。而手術治療可以保證跟腱的修復質量,降低再斷裂的發生率。
考慮到保守治療後跟腱不癒合和再斷裂的機率高,因此,雖然手術治療存在手術併發症的可能,醫生一般還是建議患者儘早進行手術縫合。
跟腱撕裂手術的後遺症
手術治療主要是切開縫合跟腱兩側斷端,以縫線將跟腱斷端固定,使其達到充分牢固的接觸,再以石膏固定4~6周,使跟腱斷端達到充分癒合。手術治療的優點在於療效確切,而缺點是切口併發症發生率達10%~20%。術後併發症包括傷口不癒合或延遲癒合、局部感染、皮膚壞死,有些患者甚至還會出現跟腱感染並壞死。
跟腱撕裂的恢復訓練
1、直抬腿練習。仰臥平躺在床上,先用最大力量把腿伸直,之後抬起腿,大概抬到腳後跟離床面15釐米的高度。
2、內側直抬腿。向左邊側身躺好,右腿彎起來,把右腳踩在左腿膕窩後面的床上,幫助支撐和保持身體的穩定。之後伸直左腿,向上抬起來,到腳腕子離開床面10釐米的左右。
3、外側直抬腿。向右邊側躺好,右腿彎起來平放在床面上,幫助穩定身體。之後伸直左腿,向上(就是向右)抬起來,讓兩腿分開,大概到兩腿分開約有兩三腳的距離。每次持續10秒鐘,20次為一組,一天至少兩組,運動員3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