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應於不同螺母直徑的扳手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0:11:20 5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修理及安裝工具,具體涉及一種適應於不同螺母直徑的扳手。
背景技術:
扳手是一種常用的安裝與拆卸工具。傳統結構的扳手通常用碳素結構鋼或合金結構鋼構成,其利用槓桿原理擰轉螺栓、螺釘、螺母和其他螺紋緊持螺栓或螺母的開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在使用時,沿螺紋旋轉方向在柄部施加外力,夾持螺母或螺栓的一端就能擰轉螺栓或螺母。扳手分為活動扳手和死扳手。活動扳手通過手動調節活動扳口的張合度來適應不同直徑大小的螺母,使用範圍廣、更受人們的歡迎。
但現有的活動扳手對於活動扳口的張合度調節一般是通過人工手動操作,如授權公告號為CN 205415441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可調整傾角的活動扳手,包括手柄和扳手頭部,扳手頭部包括固定扳口、活動扳口、容置槽及轉動螺杆,固定扳口設置在頭部的一端,活動扳口的底部設有齒排,轉動螺杆設置在容置槽內,轉動螺杆與齒排嚙合,可使活動扳口滑動,手柄上部設置有可使扳手頭部轉動的嵌合式槽線,並具有蝶形鎖緊螺母,在手柄下部也設置有可轉動的嵌合式槽線,在手柄後端中間設有空心槽孔;固定扳口與活動扳口的咬合面上都設置有防滑齒牙,且固定扳口與活動扳口咬合面不平行,有一個小傾角,張開後形成一個外口大,裡口小的梯形面。該結構的活動扳手通過設置的轉動螺杆、容置槽、齒排、齒排槽這些機械結構來實現調節活動扳口的張合度。雖然結構簡單,但在使用時存在調節操作費力、耗費時間長的缺陷,不利於推廣。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適應於不同螺母直徑的扳手,它能針對不同的螺母來快速調節活動扳口的張合度,操作省力。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適應於不同螺母直徑的扳手,包括用於握持的扳手主體和安裝於扳手主體一端的第一夾持機構,所述第一夾持機構包括伸縮盤、同軸心安裝於伸縮盤外部的動力圓筒和用於驅動動力圓筒旋轉的傳動齒輪,所述動力圓筒的內徑與伸縮盤的外徑之間具有轉動空間、並在轉動空間內間隔設有多條傳動杆,所述傳動杆的一端鉸接於伸縮盤上、其另一端與動力圓筒鉸接;在動力圓筒的一端端部設置有與傳動齒輪相嚙合的齒形,所述傳動齒輪上的轉軸連接有一驅動裝置;所述伸縮盤內周向安裝有多個活動葉片,所述活動葉片的一端固接於伸縮盤的內徑上、另一端作為夾持端。
上述方案中,為使本結構的扳手適用於更多類型的螺母的拆裝,與第一夾持機構相對的扳手主體的另一端端部上安裝有第二夾持機構,所述第二夾持機構包括固定鄂、活動鄂、絲槓螺母機構和圓錐齒輪機構,固定鄂固裝於扳手主體的端部上,圓錐齒輪機構與固定鄂相對、並安裝於扳手主體上,絲槓螺母機構通過軸承水平安裝於圓錐齒輪機構與固定鄂之間、且絲槓螺母機構的轉動端與圓錐齒輪機構連接,所述活動鄂固裝於絲槓螺母機構上的位移螺母上;所述圓錐齒輪機構連接有一驅動馬達。
上述方案中,為使扳手同時具有簡單測量功能,在扳手主體的表面位置標識有刻度線。
上述方案中,為使絲杆的傳動效率更高、更快速,所述絲槓上設置的螺紋為梯形螺紋。
上述方案中,所述驅動裝置可以為微型電機,並在扳手主體上設有用於控制微型電機的電路板,所述電路板上設有啟動按鈕、調節旋鈕和關閉按鈕。
上述方案中,所述微型電機和電路板可以均由同一塊電池供電,所述電池嵌設於扳手主體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設置的第一夾持機構主要由伸縮盤、傳動杆、動力圓筒和活動葉片構成,在使用時,通過驅動裝置帶動傳動齒輪工作,傳動齒輪再帶動動力圓筒的旋轉,通過各傳動杆的同步旋轉來調節伸縮盤上的活動葉片的張合度,從而適應不同直徑螺母的夾持,無需手動操作,既省力又快捷;
2、本實用新型設置的第二夾持機構主要由固定鄂、活動鄂、絲槓螺母機構和用於帶動絲槓螺母機構轉動的圓錐齒輪機構構成,對於拆裝螺母的空間範圍較小時,通過結構簡單、體積小巧的第二夾持機構即可實現對螺母的定位夾持工作,方便快捷、使用範圍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適應於不同螺母直徑的扳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夾持機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為:1、扳手主體,2、傳動齒輪,3、第一夾持機構;3-1、傳動杆,3-2、動力圓筒,3-3、伸縮盤,3-4、活動葉片,4、轉動空間,5、啟動按鈕,6、調節旋鈕,7、關閉按鈕,8、電池,9、絲槓螺母機構,10、軸承,11、活動鄂,12、圓錐齒輪機構,13、固定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解釋說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
在本實施例中,所指代的「多」是指大於或等於3的數量,才稱之為「多」。
如圖1、圖2所示,一種適應於不同螺母直徑的扳手,包括用於握持的扳手主體1和安裝於扳手主體1一端的第一夾持機構3。所述第一夾持機構3包括用於夾持待拆裝螺母的伸縮盤3-3、同軸心安裝於伸縮盤3-3外部的動力圓筒3-2和用於驅動動力圓筒3-2旋轉的傳動齒輪2。其中,
所述動力圓筒3-2的內徑與伸縮盤3-3的外徑之間具有轉動空間4、並在轉動空間4內間隔設有多條傳動杆3-1,所述傳動杆3-1的一端鉸接於活動葉片3-4上、其另一端與動力圓筒3-2鉸接。
在動力圓筒3-2的一端端部設置有與傳動齒輪2相嚙合的齒形,所述傳動齒輪2上的轉軸連接有一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具體為微型電機,並在扳手主體1上設有用於控制微型電機的電路板,所述電路板上設有啟動按鈕5、調節旋鈕6和關閉按鈕7。本實施例中,為減少電池的數量和電池佔用的空間,所述微型電機和電路板均由同一塊電池8供電,所述電池8嵌設於扳手主體1內。
所述伸縮盤3-3內周向安裝有多個活動葉片3-4,所述活動葉片3-4的一端鉸接於伸縮盤3-3的內徑上、另一端作為夾持端。本實施例中,所述活動葉片3-4為6個、並呈扇形結構,且活動葉片3-4的夾持端依次環繞排列、構成一個呈六邊形結構的夾持空間,該六邊形結構的夾持空間即用於夾持標準型螺母或非標準螺母,在使用時夾持空間隨著活動葉片3-4的收縮而進行變化。
與第一夾持機構3相對的扳手主體1的另一端端部上安裝有第二夾持機構,所述第二夾持機構包括固定鄂13、活動鄂11、絲槓螺母機構9和圓錐齒輪機構12,固定鄂13固裝於扳手主體1的端部上,圓錐齒輪機構12與固定鄂13相對、並安裝於扳手主體1上,絲槓螺母機構9通過軸承10水平安裝於圓錐齒輪機構12與固定鄂13之間、且絲槓螺母機構9上的絲杆與圓錐齒輪機構12連接,所述活動鄂11固裝於絲槓螺母機構9上的位移螺母上。所述圓錐齒輪機構12連接有一驅動馬達,該驅動馬達對應連接有一供電電池。
本實施例中,所述絲槓上設置的螺紋具體為梯形螺紋。而在扳手主體1的表面位置標識有刻度線。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
1、當使用第一夾持機構3對螺母進行拆裝時,首先按下啟動按鈕5,驅動裝置工作,傳動齒輪2轉動,然後根據需要操作調節旋鈕6、以控制驅動裝置的輸出力矩,在傳動齒輪2的帶動下動力圓筒3-2旋轉、使得各傳動杆3-1同步旋轉,帶動活動葉片3-4旋轉,進而調節活動葉片3-4圍設成的六邊形結構的夾持空間的大小,當夾持空間恰好夾緊待拆裝的螺母時,按下關閉按鈕7,最後通過人工操作扳手主體,將螺母拆下或擰上。
2、當使用第二夾持機構對螺母進行拆裝時,首先,啟動驅動馬達,圓錐齒輪機構12工作,向絲槓螺母機構9輸出動力,此時絲槓轉動,絲槓上的位移螺母隨著絲槓轉動進行直線移動,安裝於位移螺母上的活動鄂11隨之進行水平移動,當活動鄂11與固定鄂13之間的空間恰好能夾緊待拆裝的螺母時,關閉驅動馬達,活動鄂11被定位,最後通過人工操作扳手主體,將螺母拆下或擰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