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酒小知識
2023-03-29 20:31:54 1
又到一年畢業時,一場接一場的散夥飯沒個結束。
同學們都想借著熱鬧把酒言歡,暫時忘掉畢業的惆悵。既然大家都看重同窗情誼,那就更要愛惜對方與自己的身體。
奉上幾條飲酒小知識,希望大家健康地吃過散夥飯,順利愉快地度過畢業季。 雖說散夥飯是最後的告別,但因為要和不同的人告別,散夥飯也只好連軸轉。
散夥飯的餐桌上,吃通常是次要的,酒才是主角。可這酒喝的時機不對或是喝得過多,讓你快速醉倒耽誤事兒不說,嚴重的還可能危及生命! 空腹喝酒容易醉 酒精不像食物,不需要消化。
如果你空腹喝酒,它就像雪山上流下的雪水,流過幽門峽谷,流到小腸草原,然後吸收入血。酒精最開始會讓大腦興奮,只要半小時或許更短,你就會變得眼紅、頭暈、情緒愉悅、侃侃而談。
即使天生沉默的同學喝一會兒也會變得開朗起來。不過如果喝的酒度數較高,那喝多了酒精會轉為抑制大腦活動,讓人頭暈目眩走不穩,外帶反應遲鈍。
最後,當大腦被高度抑制的時候,人們就或者行為失常,或者乾脆昏睡過去。 所以,友情提醒,如果這天你有特別的話要說,切記在喝醉前把想說的話說完! 千杯不醉,時間是關鍵 吸收和代謝是一個動態的複雜的過程,且具個體差異性。
90%酒精可在0.5-3小時被吸收入血,[2]吸收酒精的90%會在肝臟代謝。健康肝臟1小時能分解13.6克,初次接觸酒精或有肝病的肝臟代謝速度較慢。
計算一下就可以得到,每小時我們能分解335毫升啤酒(5°)、129毫升紅酒(13°)、37毫升白酒(45°)。代謝需要的時間是,一瓶啤酒(600毫升)1.8小時,一瓶紅酒(750毫升)5.8小時,而一瓶白酒(500毫升)要13.5小時。
所以,讓你不那麼快就醉倒的第二個方法:少給肝臟一些負擔,慢慢喝。 離別不止傷感,還傷胃 雖說散夥飯上酒是少不了的,但酒精對胃腸道的損傷很大,最常見的是急性出血性胃炎。
胃黏膜屏障由胃上皮細胞靠近胃腔一側的細胞膜緊密連接構成,阻擋胃腔內的胃酸侵犯黏膜內組織(注意,這是黏膜不是粘液,粘液-碳酸氫鹽屏障是蓋在它上面的那層東西)。酒精具有親酯性和溶脂性,可以直接破壞細胞膜。
高濃度的酒精直接破壞胃黏膜屏障,加上胃酸的腐蝕,最終造成胃黏膜糜爛、出血。 所以,不要因為「感情深」,就「一口悶」,也別上桌就開喝。
先吃著開胃菜聊聊天,製造下氣氛,然後再小酌幾杯。這樣的散夥飯雖然不夠濃烈,卻足夠溫馨,經得起回味。
喝酒太多還是要小心胰腺炎 媒體常常以暴飲暴食易引發急性胰腺炎做威脅,告誡大家不可以吃太多、吃太油、喝太多酒。確實,約5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發病前曾有過暴飲暴食、進食油膩、大量飲酒等情況,但這些都是誘因。
有病因沒誘因,也會發病。但沒病因,偶爾出現一兩次誘因,並不會引發急性胰腺炎。
(但是,這些誘因也都是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長期如此的話,誘因可能會製造出病因引發急性胰腺炎。) 胰腺分泌的胰液是重要的消化液。
胰液中比較特殊的是胰蛋白酶,它先以無活性的酶原形式分泌,在小腸被激活後才發揮作用。當胰腺導管梗阻、痙攣,導致胰液聚積、導管內壓力增高,胰小管和腺泡破裂,胰蛋白酶原就會被組織液激活而出現自身消化,這就是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50%是膽道疾病,且一般是中老年人;12%是高脂血症,(多數患者喜食油膩);8%是酒精作用,主要是慢性酒精中毒,也有少數急性酒精中毒;5%是手術或創傷。還有20%是特發性的,找不到明確病因。
從統計來看,21歲-30歲年齡段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僅佔8.7%,且死亡率僅為2%,低於平均的5%,其他關於急性酒精中毒救治的文章,胰腺炎出鏡亦不多。但是,急性胰腺炎依然是急性酒精中毒的嚴重併發症。
所以畢業季時飲酒還是要控制一下的。 比胰腺炎更要命的是酒後意外 比起胰腺炎,酒醉後外傷其實更常見。
酒醉後運動功能失調可能讓自己摔傷。酒精削弱大腦的理智,打架鬥毆等流血事件也更容易發生。
如果傷到頭部與內臟,造成顱內出血和臟器破裂,後果可能是致命的。 酒醉後的嘔吐也可能讓人喪命。
灑後仰臥入睡,如果發生嘔吐,酒醉的人不能及時起身吐出嘔吐物,會將嘔吐物吸入氣管阻塞氣道造成窒息。大腦對缺氧非常敏感,15秒即可引起昏迷,8-10分鐘腦組織就會不可逆的損傷。
當有人發生窒息時,你除了馬上打120外,及時搶救也是他活下來的關鍵。馬上把他翻身到頭朝下的位置,然後拍背幫助他咳出誤吸的嘔吐物。
拍背時手要撮成船的樣子,利用震動的傳導,更利於呼吸道的異物咳出。當他喝醉睡著時,如果是仰臥或俯臥,要將他的頭偏向一側;若是俯臥的話,要把頭垂出沙發、床的邊沿,這樣如果發生嘔吐的話可以順利流出口外,有效避免吸入嘔吐物造成的窒息。
如果有人喝得特別high,酒精濃度高到抑制了生命中樞,那他會不吵不鬧,安靜地趴/躺在角落,你以為他睡著了,實際上他的呼吸、心跳被抑制,已經昏迷了。等散夥飯結束,才發現他不僅叫不醒,並且全身冰冷、嘴唇微紫、呼吸淺慢。
如果遇到這種危險情況,請立刻打120或者馬上送到最近的醫院。等救護車時,可以考慮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
(來自:果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