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常識教案
2023-03-29 17:28:59 1
給你找到了幾個,你看看 諸葛亮是可以說是三國演義中的主角,和武將趙雲是書中塑造的兩個近乎完人的形象,而諸葛亮更是神化了。
不管從智慧方面還是道德方面。在智慧方面,自三國演義問世來,諸葛亮已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中智慧的象徵。
從一出場的隆中對這一名段,就體現了諸葛亮與眾不同的學識。及後的火燒新野、借東風、智取三城、三氣周瑜、漢中之戰、七擒七縱、空城計等,無一不體現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至於用八陣圖阻止陸遜、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勸告鄧艾的石刻等,更是神乎其神。在道德方面,《出師表》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話,更是諸葛亮一生的寫照。
至於諸葛亮所犯的一些錯誤,經過書中描寫,反更顯出他的人格偉大。失街亭後要求自降三級,對軍中事物管理過於細緻,在軍事上謹小慎微等,都是通過缺點來映襯他的優點的。
總之,諸葛亮不管在能力還是人格上都是近乎完美的形象。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是反面形象,由於《三國演義》的推劉反曹,曹操是以一個奸雄的形象出現的。
最著名的就是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更是將奸雄的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
從刺董卓孟德獻刀、殺恩人呂伯奢一家、挾天子以令諸侯等例子都是他奸雄的表現。同時,曹操還是個文武雙全、極有才幹的人,從招募義兵起家,伐董卓、討呂布、官渡敗袁紹到佔了半個中國,都是他政治能力的體現。
曹操還是個非常重視人才的人,對一些曾是敵對的人能夠重用,如重用賈栩等。特別描寫了對關羽是愛慕有加,戰華雄時贈酒、以及後來的賞金封侯,甚至對出走都採取了寬容的態度,更體現了曹操對人才的愛惜。
曹操還是個極有文採的人,銅雀臺賦詩《短歌行》,充分體現了曹操的文採,所以與他才兒子並稱三曹。總之,曹操的是個有才幹、文武雙全的政治家,但由於書中描寫他的一些奸詐的表現,成了一個「奸雄」。
周瑜,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周瑜這個人可倒了大黴了,被描寫成智短才拙,處處不如諸葛亮的人。但雖然這樣,仍能讓人看一個光彩照人的形象,從十五回出場,到五十七回病故,是一個風流儒雅,瀟灑幹練,卻有意氣用事、頭腦簡單的周瑜形象。
周瑜的風流儒雅,書中描寫不多,倒是蘇軾的那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羽扇綸巾的形象深入人心。
說到才幹,訓練了一流的水軍、用蔣幹將計就計、用黃蓋苦用計、最後用火計破曹,這些都不用說了。但書中為了襯託諸葛亮,對周瑜更多的是一些負面描寫。
首先是對抗曹操上,寫周瑜是動機是狹隘的,是諸葛亮假稱曹操有意「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才使周瑜抗曹。
而且在赤壁之戰中,也僅是發揮了配角作用,處處落於諸葛亮的下風。甚至在人品上也顯得心胸過於狹小,稍有不順就急得吐血,對才華高的諸葛亮嫉妒,下了殺心。
同時,他的死亡也正是由於智力落後於人太多且心胸過狹所致,丟了勝利果實,賠了夫人又拆兵,最後意想天開想賺對方,反而連命都喪了。雖然這些與史實不符,但為了襯託諸葛亮,周瑜這個人物也只好如此「犧牲」了。
劉備,書中的劉備,是一個仁義明君,忠厚長者。但魯迅曾批評:欲顯劉備長厚,似偽。
這一句對於《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是很非常恰當的。周瑜講道:劉備嫋雄之姿,並非長久曲屈人下之人也。
但書中的劉備卻是處處表現得過於忠厚,厚道,倒給人一種偽的感覺。不過,由於書中對劉備的推崇,對劉備的塑造還是正面的。
劉備有武勇的一面,三英戰呂布就可以看出劉備的武藝。但為了體現明君的方面,對劉備的德,是著重刻畫的。
首先,體現了劉備的忠,劉備對漢室的忠心,受漢獻帝衣帶詔,漢室未亡時決不稱帝等。其次,體現了仁,在新野自身難保時堅持攜民渡江等。
第三,體現了義,在兩位結義兄弟遇難後堅持為他們報仇等。第四,體現了厚道。
多次寄人籬下有機會奪取而不取。第五,體現了很重視人才。
最出色的表現就是在趙雲單騎救主後的摔阿鬥,所謂民間諺語中的「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在收買人心方面,小說中還特別會表現劉備的哭,所以有人說,劉備的江山大部分都是哭來的。
但也正因為劉備過於注重這樣一些小德,忽視了一些大德,如在處理關羽和張飛遇難問題上,過於強調兄弟情誼而不顧國家大義,導致了兵敗,使蜀漢元氣大傷,從此不能恢復,興復漢室化為泡影。 關羽,是我國的武聖,與文聖孔子一起,受到國人的推崇。
小說在寫到關羽的正面形象外,也對關羽的缺點提出了批評。主要從個性、武藝、人格這幾個方面進行刻畫的。
武藝上,小說中描寫得單挑場面最多的應該就算是關羽了吧,溫酒斬華雄、賺城斬車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都是對這位武聖人的精彩武藝描寫,其中更有一段關雲長刮骨療毒,「割開皮肉,直至於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
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須臾,血流盈盆。」
寫出了一個鐵漢的形象。同時,作為受到歷代統治者和百姓推崇的武聖,人格是更重要的一方面,關雲長「忠義」這方面體現得尤為出色,卦金掛印護嫂千裡走單騎體現了他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