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鬼故事
花狸貓報恩
話說清朝末年那會兒,戴著紅纓帽子的清兵們燒殺搶掠,洋鬼子們拿著洋槍到處作亂,再加上義和團、地方土匪,百姓們真是民不聊生,到處都是饑寒交迫的難民。雖說外面四處兵荒馬亂,可小籬笆村深處大山之中,就是這個鳥不拉屎的窮地方,百姓日子過得倒也清淨。 那天,大老劉他媳婦要生孩子,接生婆進屋
石佛鎮骨
很多地方都有「鬼娶親」「鬼送親」的傳說,有個故事叫鍾馗嫁妹,說的就是鬼王鍾馗將妹妹嫁給好友為妻的事,除夕夜小鬼送親,吹吹打打,好不熱鬧。 還有前些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某大橋上,白日裡顯出虛空裡的迎親隊伍,各色儀仗齊全,走著走著就消失不見了,當時看到的人有很多,可一直也沒什麼能服眾的
書生救蛇得奇緣
古時候有個姓梁的書生,父母急病離世時,流淚同他交代:我兒,雖然讀書功名是正途,然而通達經濟世事也是男人的立命之本,我和你娘死後,無人照顧你,家中店鋪和錢莊你可要親自經營,不求你光顯門楣,只求你自保無憂,將來子嗣延續。要交君子,勿近小人,切記,切記…… 梁生之後果然遵從父母遺命,
與狐仙義結金蘭
話說在清朝的時候,古城洛陽有個姓丁的公子。而他這個人呢!凡是正經的營生,他是一概的不感興趣,就喜歡那些歪門邪道的東西。憑著祖上辛苦攢下的那點基業,老丁也算是吃喝不愁。 有一天,老丁正在館子裡吃飯,就聽旁邊的一張桌子有人說:「咱們北山的那個狐仙廟,真是有求必應,據說還有人看見過狐
老牛成精
小時候聽我奶奶講過的一個老牛成精的故事,不怕大家笑話,到如今我還不吃牛肉,也不敢去看牛的眼睛,怕得慌! 奶奶小的時候,那可是許多許多年前了,還沒建國,動物也是可以成精的。故事是這麼說的: 那時候家家戶戶都窮,越窮越生,越生越窮,可還是得生,因為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土裡刨食
白仙家下山
在大山裡有一隻小刺蝟,聽說人間的廟宇裡住著神仙,可以幫助自己長生不老,於是便趁著夜色偷偷的來到人世間找神仙。 找來找去,終於發現一個十分氣派的大宅子,於是就高高興興的找了一個洞鑽了進去,到了院子裡一看啊!傻眼了,這裡是什麼廟啊?怎麼儘是高閣畫廊,水塘高臺,假山古樹,花徑通幽,簡
流淚的火狐狸
村裡的大壯年輕膽子大,平時天不怕地不怕的,看到村裡的獵戶進山打獵見天的有肉吃,還有皮子賣。看著羨慕,於是就請人做了杆土槍,也學著獵戶們那樣扛著土槍上山了。 頭次上山打獵也沒經驗,也只是在大山裡瞎撞,全憑運氣而已。不過,這小子也有自己的心眼,就是一路走來都會用刀子在樹上留下記號,
河裡的怪物
鍾子美和馬伯嵩自小相識,兩人行商為生,這次結伴去省城販了些特產,獲利頗豐,歸鄉渡江之時,逢艄公夜祭水神,明日才可坐船過江。也是無事,他們就坐在棧橋處,有滋有味的觀看祭祀。 清風徐來,水波半明半晦,不遠處,駐足觀瞧的還有一對主僕,主人約二十年紀,鍾子美一眼瞧出他是個膏粱子弟。
脫皮換骨
近來,整個縣城,街談巷議,大財主田梁丟了。 田梁家資巨萬,平日喜歡打獵,七日前,城郊狩獵,一馬當先,甩開隨從,去向不明。最後一位見到他的是個信差,信差說,當時已近薄暮,田梁騎一匹神駿,飛馳而過,差點撞到自己。 信差駭得半死,回過神來,那一人一騎,已經深入老林去了。
青山瘡
村中的富戶老王家老頭子去世了,說起這老王家,在我們當地可以說得上是有錢人,家裡人一共弟兄四個,頭腦都很靈活,有倒騰買賣的,有養汽車做運輸的,日子過得相當不錯,家裡早早的就蓋起了大瓦房,可王家的老爺子卻沒命享福。 老爹去世了,王家的哥幾個聚在一起,張羅著喪事,在我們那,誰家喪葬嫁
萬字鎮疫
王名軒,南柳鎮人氏。聽說刻苦讀書的表弟沒有盤纏鄉試,便親自去隔壁鎮,將省吃儉用的十兩銀子相贈,表弟千恩萬謝,說若是中榜,定十倍報答。 王名軒搖頭道:「昔時我也讀過幾年鄉塾,終究因為家貧誤了,現在販些物貨,倒也能養活家裡。可餘暇之餘,總是夢到幼時讀書諸景,確是人生憾事。這點川資也
落眼成翳
在東十裡有個算命先生,常年鎮口擺攤,身形猥瑣,早年因患眼疾,瞎了一隻眼,算命奇準,人們便管他叫瞎半仙。他這人也怪,每日只算一卦,不講究什麼「貴人多付課金,窮戶少收卜錢。」凡來求卦者,只需五十枚大錢,保他一日吃喝即可。 這日一早,來了個農夫,滿面紅光,從皺巴巴的口袋裡排出五十文錢
同流合汙
鹿野家資頗豐,從小立志,要寫一本曠世奇書,弱冠之後,辭別雙親遠行,增長見識。 父母表示贊同,好男兒志在四志。臨行前,父親交給他一面鏡子,說此鏡乃是祖父年輕時,故交清風真人所贈,內蘊元氣,能推演將來之事,可使九次。祖父用了三次,父親也用了三次,剩餘三次交給鹿野,逢要事難以決斷時,
狐狸娘的報復
說個小時候聽過的故事,狐狸娘的報復: 這事兒可是有年頭了,得是四五十年前吧,南山屯的光棍張大滿娶了個媳婦過門,第二天就嚷嚷著人不對,要退婚! 可那個年月,訂了親以後退親事,都要被人戳斷脊梁骨,更別提已經娶進門睡過一晚的媳婦兒了!張大滿被他爹娘用掃帚亂打了一通,他總算是不敢
詭玉
古時,山間有小鎮名喚白塔鎮,唯有一戶富貴人家,家主乃一禿頂白鬍子老頭,頗為刁鑽刻薄,鎮民私底下喚之禿老刁。也不知是否蒼天無眼,那禿老刁為人不義,卻富貴非常,甚是奇怪。 時逢大旱,禿老刁越發的喜愛出門閒逛,瞧著一眾鄉民餓得面如土灰,樂得拍手叫好。倘若碰上幾個欠了自己地租的,禿老刁
馭蟻
李衝幼年頑劣,其母管教無方,只得將兒子送入歸隱山磨練,拜隱山方士為師。那李衝甚是聰慧,十八歲便盡得師父真傳,青出於藍。 早年間還聽說他混得不錯,在郡都置下大宅,綾羅綢緞穿不盡,丫鬟奴僕數不清。不過三年光景,回鄉卻成了半身不遂,悽慘得不堪入目。 李母泣涕漣漣,捶胸頓足,質問
舊巷棺材鋪
民國時期,各地都流行土葬,即使是達官貴人也囑咐家裡人注意風水,一定要葬在寶地,這樣不僅僅對死去的人好,而且也對後代子孫好。因為土葬盛行,所以棺材更是不可或缺的東西了,孫家就是靠棺材發家致富的。舊街是雙溪鎮最小的最舊的一條街,平時誰也不願意靠近舊街,但是一到家裡有什麼倒黴的時候,或者有
深淵詛咒
午夜,一輪圓月早已靠近了西山,我跟著龍五,石三、唐四等幾個夥伴,趁著月色悄悄的摸進了野人山。一路上我顯得特別興奮,因為等我們進過了天坑洞,我就可以向其他人證明我的膽量,甚至可以譏諷那些長輩們「膽小如鼠」,故意把天坑洞說成是通往地獄深淵的大門,是亡靈進出陰陽兩界的必經之路。 夜色
張木匠走陰
傍晚時分,天色有點陰沉,陰雲密布,感覺是要下雨的節奏。小籬笆村的張木匠吃過晚飯,到院子裡看了看天,準備關院門回屋早早的睡覺。 「張先生……張先生請等等!」不遠處駛來一輛馬車,馬車邊往這邊來,上面的人邊喊著。 馬車來到張木匠院子門口停下了,從車上跳下倆人。張木匠看了看來人後
康知縣過陰
康景年為臨縣邑令,近日,為件案子忙得焦頭爛額。有個浪蕩子叫董升德,街逢一個姑娘,調戲無度,姑娘性子剛烈,早上被哥嫂數落,上街前又和鄰居絆了嘴,於是一時想不開,回家後投繯而亡。姑娘之死,跟浪蕩子有莫大關係,按照律例,只須將這惡徒押入監裡重罰即可。但此子的身份卻有些不一般,是上司布政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