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民間鬼故事

古代鬼故事之越獄

    [ 紅館 ]    木偶在地板上發出「踢踢撻撻」的聲音,晉良偷偷躲在門後看著。    玩木偶的是個老頭,鶴髮童顏,眉心有顆紅痣——這裡就是紅館,那老頭是紅辰翁,木偶世家第八代傳人。    「來,到這裡玩。」紅辰翁忽然回頭,朝晉良招了招手。晉良愣一下,想逃,但他身後,一隻綿軟的手猛地攥

鄉村鬼故事之奇異道法

    這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故事。有一年,天大旱,一連七七四十九天滴雨未見。田裡幹得開了坼,莊稼幹得能點火,老百姓幹得連牛屎水都沒有喝。    眼見老百姓都有快要乾死了,鄉長開始著急,但他能有什麼辦法?天大由天,天不下雨,誰奈他何?    這時一個老人向鄉長獻了一計:請個師公求雨,也許會有作

聊齋鬼故事之鏡中美人

    俞遜,字抑之,是淮上人,入贅到揚州某巨室做女婿。    他的妻子,沈氏,姿態容貌,十分豔美,又善於裝扮,心裡對自己的美也頗為自負,認為天下的美人,大概也和她差不多了。    自從招贅俞遜進門之後,夫妻間的感情倒是十分融洽和諧,從來沒有什麼爭吵,或者是越軌的事發生,親戚之中,夫妻之間不

聊齋故事之女鬼報恩

    高郵縣生員鄧兆羆,在家裡造了一間精巧雅致的書房,房裡四周都擺滿了圖書,早晚暢遊書海,除了談吐風雅的好朋友,別人很難得進去。    一天,深秋的天空,天高雲淡,鄧兆羆讀了一會兒書,想休息一下,就叫小書僮橫笛吹曲,自己也唱歌相和,接著,便高興地喝酒,不知不覺已喝得微微醉了。    他感覺

明清奇聞異事之尺郭

    自古以來,希望自己長生不老修仙成佛之人多不勝數。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凡夫俗子,皆有為其痴迷不能自拔者,而能得成大道之人卻是聞所未聞,可世人依然猶如飛蛾投火前赴後繼,旁門左道層出不窮,其中尤以道家最盛。乾隆年間河南商丘有一富戶,家主田忠福年紀雖輕卻篤信長生之術,經常四處搜尋長生秘訣,可試了

明清奇聞異事之尋父

    雲南建水,雖處偏僻之地,卻有滇南鄒魯之稱,號曰「文獻名邦」。自萬曆年間開建建州府學,因此城中尚文之風濃厚,數十年來人才輩出,多不勝數。在城西有座始建於洪武年的文廟,佔地廣闊,建築精緻,規模僅次於山東曲阜的孔廟,更是當地文人士子心中的聖地,每逢鄉試會試之前,便會蜂擁而至,鼎香膜拜,虔誠

明清奇聞異事之紫煙

    山花爛漫,春風醉人,正是三月好風光。河北燕南古道上,兩匹駿馬由北向南緩緩而來。馬上二人一著青衫,一著灰袍,皆是滿面風塵之色。那青衫客年約三旬,相貌清秀,只是神情有些落寞,而那灰袍人卻是個濃眉大眼身材健碩的少年,約莫十七八歲,背後還背著一個行囊,騎在馬上不住東張西望,似乎對山中的一切倍

新聊齋之張五助鬼差

    知縣某人,患了恐懼症,日夜恐懼不安,常叫全家十幾人,點著蠟燭,通宵守在他的旁邊,然而,一夜之中,還是會有好幾次,從夢中驚醒,這樣已有一個多月了。    作坊之中,有個叫張五的熱播,已有四十多歲了,開了一間豆腐作坊,向來以賣豆腐為生,做這一行,常常得早早起來做好,天亮了,好開門叫賣,張

深山奇遇記

    柳溝某村,有兩兄弟進山打柴。一到山裡,各自忙著打柴,老二走入深山之中去了,要回去的時候,老大到處叫喊,都不見老二回應,他要各處找了一遍,都沒見老二的蹤影。他著慌了,就趕忙跑回去稟告他的父親。老翁又驚訝又惱氣,說:「你明知道你弟弟幼弱,不叫他在你身邊,加以防護,任由他獨自一個人在一邊,

聊齋故事之女鬼索命

    李伯瑟先生曾對閒齋氏先生講過一件有關他表弟的事,可是他的表弟早已不在人世了。    他的表弟康生,向來以才貌雙全而聞名。但是人家知道的只是他的才貌,而不知道他的品性。    康生剛二十二歲,當地的巨紳單氏聽了他的名聲,就把他請到家裡去教書。    單氏祖上三世都是做大官的,在郡縣裡,

招魂烏鴉

    一、烏鴉襲人    民國年間,在大名縣的東盤鄉出了一件怪事── 一個剛剛入土兩天的老太太的墳被挖開了,這個老太太名叫趙香梅。    趙香梅從小患有小兒麻痺症,她的丈夫曾經是個採藥人,二十八歲那年她丈夫因病去世後,她就跟兒子潘石頭相依為命,家裡的日子過得非常貧苦。幾年前,潘石頭因跟人打

白毛殭屍

    下面說的這個鬼故事,都是老一輩的人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故事真實與否,因年代久遠,已無從考究。說的是清朝順治年間從山東往關外撥民所發生的恐怖殭屍故事。    山東的哪個府哪個縣具體的地名誰也說不清,暫且叫宋家莊吧,莊裡住著一戶姓李的一個三口之家,夫妻二人和一個不到三歲的孩子。    因

陰陽道人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述的是我的家鄉一個陰陽道人的故事,所謂陰陽道人就是可以通曉陰間陽的事務,在民間也被稱之為陰陽先生,正所謂 手掌陰陽界,腳踏乾坤冥,一雙陰陽眼,洞穿人世間,四象八卦,法鎖妖魔,唯我陰陽道人,雲遊四方。歷朝歷代均有這樣的奇人,他們的故事也廣為民間流傳,至今也有這樣的人在民

新聊齋之除夕來客

    民國二十八年,日照縣西北有一座大山叫奎山,山中有個小村叫靠山屯,村裡只有十來戶人家。有一個村民名叫王六根,平日裡靠幾畝薄地種些玉米、紅薯度日。農閒季節,他就會扛上一桿傳了三代的土銃,上山去打獵。奎山裡邊動物不多,只有些狐狸、狗獾、野兔之類的小動物,王六根的槍法不錯,每次上山都會有所收

聊齋鬼故事之靈狐

    1972年,我們家養了兩隻蘆花雞,一家人的零用,全靠這兩隻蘆花雞下的蛋來換。    一個冬日,我們一家人剛睡下不久,就聽到外邊的雞窩裡出來一陣咯咯的雞叫,那聲音很急促,父親一下子爬了起來,說:「壞了壞了,『那東西』來了!」    我知道,那東西指的是野狐狸。我們這裡地處深山,常有狐狸

斷魂戲臺

    東漢靈帝時期,在當時的都城洛陽有一個戲班,班主姓董。董班主有兩個得意弟子,一個是大師兄如海,英俊瀟灑,唱念做打樣樣精通;另一個是小師妹如雲,如花似玉,唱腔圓潤悅耳。這對師兄妹青梅竹馬,在舞臺上配合起來天衣無縫,很受觀眾歡迎。    一天,王爺劉叢請他們去唱戲。董班主聽說過這位王爺,因

黃河鬼棺之謎

    一、吸血鬼棺    故事發生在民國十二年。石牛縣在黃河岸邊,縣長名叫孫禹。孫禹在貪官眾多的民國官場上可算得上是一個好官。    這天,他乘著早春二月黃河水枯之際,領著全縣的百姓正給黃河河道清淤。    將堆積在黃河河道中的淤泥清理乾淨,不僅可以使汛季的黃河之水順利通過石牛縣,那清出的

夜半鬼吹簫

    明朝萬曆年間,下邳城有個名叫李為善的員外,家中良田千頃,騾馬成群,是下邳城的首富。每遇歉收年,李員外總會搭上幾間粥棚,舍粥舍糧,下邳城無人不誇李員外是大善人。因此,人們又都叫他李善人。    這年秋後,李善人請來泥瓦工匠幾十口子,在離自家老宅不遠處蓋起了紅牆碧瓦的新宅院,四周還拉起了

血濺藏魂傘

    一、鬼盜屍    每到農閒時節,吃過晚飯,我姥爺劉長山都會去村口的那棵老槐樹下納涼,擺龍門陣。而姥爺說得最多的,是他的爺爺劉羅鍋,是做收陰人行當的!    大清鹹豐年間,來自山東泰安的陳、劉、張等三戶人家輾轉數千裡,一頭扎進莽莽蒼蒼的長白山腹地,插旗為界,安家落戶,並取名三家窪。他們

破滅的升仙計

    聽老人說,早年間,渤海邊上的漁戶早上趕海的時候,經常會看見霧茫茫的海上,有蝦兵探到水上換氣,兩根長蝦須子豎起來跟桅杆那麼粗,高高的立在海面上。還有蟹將浮出海面曬殼,巨大的背甲露出來,跟座青瓦瓦的小島似的。這些駐紮在海裡的蝦兵蟹將,常年守著這些關隘,就是防著那些妖魔邪祟過了天塹,成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