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襯衫前門襟的翻折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02 15:26:16
一種襯衫前門襟的翻折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襯衫前門襟的翻折裝置,用於將襯衫前門襟的面料的兩側進行翻折,所述翻折裝置包括兩側相互連接的一底板和一面板,所述兩側相互連接的底板和面板的兩端分別形成一第一開口和一第二開口,所述底板與所述面板相互連接的兩側分別向下翻折至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形成自所述第一開口向所述第二開口逐漸向內傾斜的兩條翻折通道,所述面料穿設於所述底板與所述面板之間,所述面料的兩側自所述第一開口向所述第二開口沿所述翻折通道進行翻折。採用翻折裝置代替人工來翻折前門襟面料,通過翻折裝置兩側向下翻折的翻折通道逐漸引導面料兩側進行翻折,再利用熨燙裝置加以壓燙定形,提高了襯衫前門襟的熨燙效率及成形質量。
【專利說明】一種襯衫前門襟的翻折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襯衫前門襟的翻折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襯衫前門襟在採用熨鬥熨燙前,需要先將襯衫前門襟面料的兩側進行翻折,然後進行壓燙,從而製成形狀齊整的襯衫前門襟。目前,翻折面料的工序都是由工人手工操作的,耗時耗力,效率低下,翻折的效果也不佳,導致襯衫前門襟不齊整。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能夠自動翻折襯衫前門襟翻邊,提高熨燙效率和熨燙質量的襯衫前門襟的翻折裝置。
[0004]為實現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襯衫前門襟的翻折裝置,用於將襯衫前門襟的面料的兩側進行翻折,所述翻折裝置包括兩側相互連接的一底板和一面板,所述兩側相互連接的底板和面板的兩端分別形成一第一開口和一第二開口,所述底板與所述面板相互連接的兩側分別向下翻折至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形成自所述第一開口向所述第二開口逐漸向內傾斜的兩條翻折通道,所述面料穿設於所述底板與所述面板之間,所述面料的兩側自所述第一開口向所述第二開口沿所述翻折通道進行翻折。
[0005]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以上技術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採用一翻折裝置代替人工來翻折襯衫前門襟的兩側面料,翻折裝置的兩端分別形成一第一開口和一第二開口,通過翻折裝置兩側向下翻折的翻折通道逐漸引導兩側面料向下再向內翻折,最終使得兩側面料貼合於中間面料的底部,再利用熨燙裝置加以壓燙定形,提高了襯衫前門襟的熨燙效率及成形質量。翻折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在使用時,僅需將面料的端部至第一開口穿設於翻折裝置內,並通過翻折通道至翻折裝置的第二開口穿出,自動翻折成形。
[000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於,於所述第一開口處將所述底板向外延伸形成一導入部,所述導入部的兩側分別向上彎折形成一擋板,所述面料設置於所述導入部上,所述面料的兩側設置於所述兩擋板之間。導入部的寬度適配於翻折前的面料寬度,導入部兩側的擋板用於引導面料進入所述翻折裝置的第一開口。
[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於,於所述第二開口處將所述底板向外延伸形成一定形部,所述定形部的兩側與所述面板之間設有間隙,並且所述定形部的兩側自所述第二開口逐漸向外傾斜延伸。定形部的寬度適配於翻折後的面料寬度,便於翻折後的面料進一步導出翻折裝置的第二開口,並進行定形。
[000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於,沿所述翻折通道在所述面板的中部開設有一引導槽,用於引導所述面料兩側沿所述翻折通道移動,並便於面料在底板與面板之間進行對中。
[000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在於,所述翻折裝置的中部向上拱起,形成自所述第一開口至所述第二開口方向向下延伸的弧形拋面。當翻折裝置放置在操作平臺上進行面料翻折操作時,翻折裝置的中部與操作平臺之間形成空隙,避免了翻折裝置緊貼操作平臺,便於面料移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襯衫前門襟的翻折裝置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翻折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翻折裝置的另一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3]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翻折裝置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0014]圖5是圖4的仰視圖。
[0015]圖6是圖4的左視圖。
[0016]圖7是圖4的右視圖。
[0017]圖8是圖7的A-A剖面圖。
[0018]圖9是圖4的前視圖。
[0019]圖10是圖9的B-B剖面圖。
[0020]圖11是圖9的C-C剖面圖。
[0021]圖12是圖9的D-D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3]首先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襯衫前門襟的翻折裝置12用於代替人工對襯衫前門襟的面料11的兩側進行翻折,配合圖2?圖5所示,翻折裝置12包括一底板121和一面板122,底板121的兩側與面板122的兩側相互連接,並且,如圖6和圖7所示,底板121和面板122未連接的兩側分別形成一第一開口 131和一第二開口 132,進一步結合圖8?圖12所示,底板121與面板122相互連接的兩側同時向下翻折至底板121的下表面,在翻折過程中底板121與面板122之間始終存在間隙,足以使面料11通過,在翻折裝置12的兩側分別形成一條翻折通道14,翻折通道13自翻折裝置12的第一開口 131向第二開口 132逐漸向內傾斜靠攏,使第一開口 131開口的寬度適配於翻折前的面料11的寬度,第二開口132的寬度適配於翻折後的面料11的寬度。在使用時,首先將翻折前的面料11自翻折裝置12的第一開口 131穿設於底板121與面板122之間,然後使面料11自翻折裝置12的第一開口 131向第二開口 132移動,移動過程中,面料11的兩側沿翻折裝置12兩側的翻折通道14逐漸向下再向內翻折,並於第二開口 132穿出翻折裝置12,完成面料11的翻折。再用熨燙裝置對翻折完成的面料11加以壓燙定形,即完成了襯衫前門襟面料的熨燙工序,操作簡單,大大提高了熨燙效率和襯衫前門襟的成形質量。
[0024]進一步的,於翻折裝置12的第一開口 131處將底板121向外延伸形成一導入部15,導入部15的寬度等於翻折前的襯衫前門襟面料11的寬度,並且導入部15的兩側分別向上彎折形成一擋板151,翻折前的面料11在進入翻折裝置12的第一開口前,先放置於該導入部15上,面料11的兩側限制於導入部15兩側的擋板151之間,使面料11沿導入部15進入第一開口 131,並自第一開口 131穿設於底板121與面板122之間。
[0025]於翻折裝置12的第二開口 132處將底板121向外延伸形成一定形部16,定形部16的兩側與面板122之間留有間隙,便於面料11從第二開口 132穿出翻折裝置12。定形部16的兩側自第二開口 132逐漸向外傾斜延伸,延伸端部的寬度等於翻折後的面料11的寬度,用於對翻折後的面料11進行預定形,便於後續熨鬥熨燙,有助於提高襯衫前門襟的成形質量。
[0026]配合圖8和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翻折裝置12中部向上拱起,整體形成自第一開口 131至第二開口 132方向向下延伸的弧形拋面,當翻折裝置放置在操作平臺上進行面料翻折時,翻折裝置的中部與操作平臺之間形成空隙,避免了翻折裝置緊貼操作平臺而造成面料移動不便。並且在面板122的中部沿翻折通道14開設有一引導槽17,當面料11穿設於底板121與面板122之間後,便於透過該引導槽17對面料11進行移動和對中控制,使面料11中線沿引導槽17移動,從而保證面料11的兩側更好地沿翻折通道14自翻折裝置12的第一開口 131向第二開口 132移動。當面料11在翻折裝置12內發生褶皺時,亦可通過該引導槽17對褶皺的面料進行調整,使面料能平整順利地移動至第二開口 132,提高襯衫前門襟的成形質量。
[0027]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範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襯衫前門襟的翻折裝置,用於將襯衫前門襟的面料的兩側進行翻折,其特徵在於:所述翻折裝置包括兩側相互連接的一底板和一面板,所述兩側相互連接的底板和面板的兩端分別形成一第一開口和一第二開口,所述底板與所述面板相互連接的兩側分別向下翻折至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形成自所述第一開口向所述第二開口逐漸向內傾斜的兩條翻折通道,所述面料穿設於所述底板與所述面板之間,所述面料的兩側自所述第一開口向所述第二開口沿所述翻折通道進行翻折。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折裝置,其特徵在於:於所述第一開口處將所述底板向外延伸形成一導入部,所述導入部的兩側分別向上彎折形成一擋板,所述面料設置於所述導入部上,所述面料的兩側設置於所述兩擋板之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折裝置,其特徵在於:於所述第二開口處將所述底板向外延伸形成一定形部,所述定形部的兩側與所述面板之間設有間隙,並且所述定形部的兩側自所述第二開口逐漸向外傾斜延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折裝置,其特徵在於:沿所述翻折通道在所述面板的中部開設有一引導槽,用於引導所述面料兩側沿所述翻折通道移動。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折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翻折裝置的中部向上拱起,形成自所述第一開口至所述第二開口方向向下延伸的弧形拋面。
【文檔編號】D05B35/08GK203960535SQ201420350672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6日
【發明者】毛海燕, 徐新春, 康敏, 李曄敏 申請人:上海海螺服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