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工件成型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4:05:11

本實用新型涉及成型模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衝壓成型、衝裁落料一體式的工件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工件成型模具是對工件進行衝壓成型、衝裁落料的加工工具。衝壓成型是通過衝壓設備中的衝壓端子對於工件待加工位置衝擊,以實現工件壓製成型。衝裁落料是利用衝模工序使工件的部分材料與另一部分材料分離的一種加工工序。
現有技術中工件成型模具常採用衝壓成型裝置和衝裁落料裝置兩臺設備分別對工件進行加工,在提高生產成本的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效率。並且現有工件成型模具缺乏對廢料進行分類回收的裝置,在工件成型過程中會產生固定在一起的不同材料組成的混合廢料,每次進行工件成型工作後都需要人工對廢料進行清掃、再將混合廢料分割後進行分類,在提高了生產成本的同時還影響了生產效率。
特別針對於接線端子的成型,接線端子是用於電線電纜連接電器設備的連接件,其一端與電器設備相連,另一端與電線電纜相連。在端子成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固定在一起的銅鋁混合廢料,每次進行端子成型工作後都需要人工對廢料進行清掃、再將銅鋁混合廢料分割後進行分類,邊角料的回收極為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需要衝壓成型裝置和衝裁落料裝置分別對工件進行加工成型,具有生產成本高和生產效率低的缺點。從而提供一種集合衝壓成型和衝裁落料的工件成型模具。
工件成型模具,包括:
對應設置的上模架和下模架,所述上模架能夠朝所述下模架滑移;
送料滑塊,用於運送被加工件,設置在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之間;
上模板與下模板,分別設置在所述上模架和所述下模架上,所述上模板隨所述上模架向所述下模板滑移,在與所述下模板合模後完成對所述被加工件的衝壓成型;
衝裁落料組件,設置在所述上模架上側,在所述上模板與所述下模板完成合模後,所述衝裁落料組件繼續向下滑移對所述被加工件進行衝裁落料。
所述衝裁落料組件包括固定板和設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可拆卸設置的裁刀,所述裁刀的形狀與所述被加工件需要被衝裁部分形狀相適配。
所述裁刀的長度不小於所述上模架、上模板和下模板在衝壓成型時相疊加的長度之和。
所述上模架、上模板和下模板上均設有與所述裁刀相對應的衝裁通孔,所述衝裁通孔的形狀與所述裁刀的形狀相適配。
工件成型模具還包括分料板,設置在所述下模板下側,用於對衝裁落料中產生的混合廢料進行分離。
所述分料板和下模架上均設有用於所述混合廢料落料的落料通孔。
所述分料板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落料通孔內的、用於對所述衝裁落料中產生的混合廢料進行切割分離的切刀。
所述下模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落料通孔內、用於對被切割分離的所述混合廢料進行分隔的隔板。
工件成型模具還包括設置於所述衝裁落料組件上側、用於驅動所述衝裁落料組件的驅動模柄。
所述下模板設有用於引導所述送料滑塊滑動送料的滑軌,所述滑軌的滑動方向上設有與所述送料滑塊配合卡接的定位槽。
所述上模架和上模板之間設有彈性緩衝墊。
所述上模架設有導向孔,所述導向孔與設置在所述下模架上的導向柱對應設置。
所述被加工件為接線端子,設置在所述送料滑塊上的進料口邊緣設有與所述接線端子相適配的弧形固定板。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工件成型模具,通過一臺加工設備就可以完成衝壓成型和衝裁落料兩道工序,不需要分別購置兩臺加工設備,降低了成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工件成型模具,衝裁落料組件包括固定板和裁刀,裁刀為與被加工件需要被衝裁部分相適配的形狀,可以根據不同需要更換成不同形狀的刀頭。
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工件成型模具,設有對衝裁落料中過程中產生的混合廢料進行切割分離的分料結構,自動完成邊角料的回收、提高了生產效率;
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工件成型模具,分料板上設有用於衝裁落料後的混合廢料掉落的落料通孔,以及設置在落料通孔內對混合廢料進行切割分離的切刀,混合廢料在裁刀的推動下壓入分料板內完成混合廢料的分離工作,具有分料速度快、結構簡單和可靠性高的優點。
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工件成型模具,下模板設有用於引導送料滑塊滑動送料的滑軌,滑軌上設有與送料滑塊配合卡接的定位槽,起到對送料滑塊的引導和限位固定的作用。
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工件成型模具,上模架和上模板之間設有彈性緩衝墊,用於緩衝模具衝壓動作後的衝擊力,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
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工件成型模具,上模架和下模架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導向孔和導向柱,引導上模架帶動與其固定相連的上模板與設置在下模架上的下模板合模完成衝壓成型工作。
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工件成型模具,被加工件為接線端子,送料滑塊的進料口邊緣設有與接線端子相適配的弧形固定板,對接線端子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接線端子在成型過程中末端發生變形。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分料功能的工件成型模具裝配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衝裁落料組件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模架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模架俯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下模板俯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送料滑塊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下模架俯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分料板俯視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加工成型的接線端子俯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上模架;2-下模架;3-送料滑塊;4-上模板;5-下模板;6-衝裁落料組件;7-分料板;8-固定板;9-裁刀;10-衝裁通孔;11-落料通孔;12-切刀;13-驅動模柄;14-滑軌;15-定位槽;16-隔板;17-導向孔;18-導向柱;19-接線端子;20-弧形固定板;21-進料口;22-彈性緩衝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徵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衝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實施例1
獨立權利要求1記載了
一種工件成型模具,如圖1所示,包括:
對應設置的上模架1和下模架2,所述上模架1能夠朝所述下模架2滑移;
送料滑塊3,用於運送待加工的接線端子19,設置在所述上模架1和下模架2之間;
上模板4與下模板5,分別設置在所述上模架1和所述下模架2上,所述上模板4隨所述上模架1向所述下模板5滑移,在與所述下模板5合模後完成對待加工的接線端子19的衝壓成型;
衝裁落料組件6,設置在所述上模架1上側,在所述上模板4與所述下模板5完成合模後,所述衝裁落料組件6繼續向下滑移對待加工的接線端子19進行衝裁落料。
上述工件成型模具,通過一臺加工設備就可以完成衝壓成型和衝裁落料兩道工序,不需要分別購置兩臺加工設備,降低了成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具體地,如圖2所示,所述衝裁落料組件6包括固定板8和設置在所述固定板8上的裁刀9,所述裁刀9的形狀與待加工的接線端子19需要被衝裁部分形狀相適配。
上述工件成型模具,衝裁落料組件包括固定板和裁刀,裁刀為與待加工的接線端子19需要被衝裁部分相適配的形狀,可以根據不同需要更換成不同形狀的刀頭。
具體地,如圖1所示,所述裁刀9的長度不小於所述上模架1、上模板4和下模板5在衝壓成型時相疊加的長度之和。
具體地,如圖3、圖4和圖5所示,所述上模架1、上模板4和下模板5上均設有與所述裁刀9相對應的衝裁通孔10,所述衝裁通孔10的形狀與所述裁刀9的形狀相適配。
具體地,如圖8所示,還包括分料板7,設置在所述下模板5下側,用於對衝裁落料中產生的混合廢料進行分離。
上述工件成型模具,設有對衝裁落料中過程中產生的混合廢料進行切割分離的分料板,自動完成邊角料的回收、提高了生產效率。
具體地,如圖7和圖8所示,所述分料板7和下模架2上均設有用於所述混合廢料落料的落料通孔11。
具體地,如圖8所示,所述分料板7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落料通孔11內的、用於對所述衝裁落料中產生的混合廢料進行切割分離的切刀12。
上述分料板上設有用於衝裁落料後的混合廢料掉落的落料通孔,以及設置在落料通孔內對混合廢料進行切割分離的切刀,混合廢料在裁刀的推動下壓入分料板內完成混合廢料的分離工作,具有分料速度快、結構簡單和可靠性高的優點。
具體地,如圖7所示,所述下模架2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落料通孔11內、用於對被切割分離的所述混合廢料進行分隔的隔板16。
具體地,還包括設置於所述衝裁落料組件6上側、用於驅動所述衝裁落料組件6的驅動模柄13。
具體地,如圖5和圖6所示,所述下模板5設有用於引導所述送料滑塊3滑動送料的滑軌14,所述滑軌14的滑動方向上設有與所述送料滑塊3配合卡接的定位槽15。
上述工件成型模具,下模板設有用於引導送料滑塊滑動送料的滑軌,滑軌上設有與送料滑塊配合卡接的定位槽,起到對送料滑塊的引導和限位固定的作用。
具體地,如圖1所示,所述上模架1和上模板4之間設有彈性緩衝墊22。
上述工件成型模具,上模架和上模板之間設有彈性緩衝墊,用於緩衝模具衝壓動作後的衝擊力,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
具體地,如圖3和圖7所示,所述上模架1設有導向孔17,所述導向孔17與設置在所述下模架2上的導向柱18對應設置。
上述上模架和下模架分別設有相互配合的導向孔和導向柱,引導上模架帶動與其固定相連的上模板與設置在下模架上的下模板合模完成衝壓成型工作。
具體地,如圖9所示,設置在所述送料滑塊3上的進料口21邊緣設有與所述接線端子19相適配的弧形固定板20。
上述送料滑塊的進料口邊緣設有與接線端子相適配的弧形固定板,對接線端子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接線端子在成型過程中末端發生變形。
實施例2
一種工件成型模具,如圖1所示,包括:
對應設置的上模架1和下模架2,所述上模架1能夠朝所述下模架2滑移;
送料滑塊3,用於運送待加工的接線端子19,設置在所述上模架1和下模架2之間;
上模板4與下模板5,分別設置在所述上模架1和所述下模架2上,所述上模板4隨所述上模架1向所述下模板5滑移,在與所述下模板5合模後完成對待加工的接線端子19的衝壓成型;
衝裁落料組件6,設置在所述上模架1上側,在所述上模板4與所述下模板5完成合模後,所述衝裁落料組件6繼續向下滑移對待加工的接線端子19進行衝裁落料。
上述工件成型模具,通過一臺加工設備就可以完成衝壓成型和衝裁落料兩道工序,不需要分別購置兩臺加工設備,降低了成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具體地,如圖2所示,所述衝裁落料組件6包括固定板8和設置在所述固定板8上的裁刀9,所述裁刀9的形狀與待加工的接線端子19需要被衝裁部分形狀相適配的中間設有柱狀刀頭的U形刀。
上述工件成型模具,衝裁落料組件包括固定板和裁刀,裁刀為與待加工的接線端子19需要被衝裁部分相適配的形狀,可以根據不同需要更換成不同形狀的刀頭。
具體地,如圖1所示,所述裁刀9的長度不小於所述上模架1、上模板4和下模板5在衝壓成型時相疊加的長度之和。
具體地,如圖3、圖4和圖5所示,所述上模架1、上模板4和下模板5上均設有與所述裁刀9相對應的衝裁通孔10,所述衝裁通孔10的形狀與所述裁刀9的形狀相適配。
具體地,如圖8所示,還包括分料板7,設置在所述下模板5下側,用於對衝裁落料中產生的混合廢料進行分離。
上述工件成型模具,設有對衝裁落料中過程中產生的混合廢料進行切割分離的分料板,自動完成邊角料的回收、提高了生產效率。
具體地,如圖7和圖8所示,所述分料板7和下模架2上均設有用於所述混合廢料落料的落料通孔11。
具體地,如圖8所示,所述分料板7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落料通孔11內的、用於對所述衝裁落料中產生的混合廢料進行切割分離的切刀12。
上述分料板上設有用於衝裁落料後的混合廢料掉落的落料通孔,以及設置在落料通孔內對混合廢料進行切割分離的切刀,混合廢料在裁刀的推動下壓入分料板內完成混合廢料的分離工作,具有分料速度快、結構簡單和可靠性高的優點。
具體地,如圖7所示,所述下模架2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落料通孔11內、用於對被切割分離的所述混合廢料進行分隔的隔板16。
具體地,還包括設置於所述衝裁落料組件6上側、用於驅動所述衝裁落料組件6的驅動模柄13。
具體地,如圖5和圖6所示,所述下模板5設有用於引導所述送料滑塊3滑動送料的滑軌14,所述滑軌14的滑動方向上設有與所述送料滑塊3配合卡接的定位槽15。
上述工件成型模具,下模板設有用於引導送料滑塊滑動送料的滑軌,滑軌上設有與送料滑塊配合卡接的定位槽,起到對送料滑塊的引導和限位固定的作用。
具體地,如圖9所示,設置在所述送料滑塊3上的進料口21邊緣設有與所述接線端子19相適配的弧形固定板20。
上述送料滑塊的進料口邊緣設有與接線端子相適配的弧形固定板,對接線端子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接線端子在成型過程中末端發生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