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V型槽定位式軸承外圈軸徑檢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8:42:06 2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軸承外圈直徑進行單件或自動化檢測的裝置,具體的說是把軸承放置在該檢測裝置的V型槽內利用百分表(千分表)對軸承外圈進行軸頸尺寸自動檢測。
背景技術:
軸承是一種具有高度互換性的標準部件,它具有摩擦力小、啟動容易、潤滑簡單、便於更換等優點。一般軸承由外圈、內圈、滾動體、保持架等組成,軸承外圈通常固定在軸承座或機器的殼體上,起支承滾動體的作用。軸承外圈精度質量的高低會影響軸承的傳動以及迴轉精度,通常企業生產中軸承外圈的檢測採用首件檢測以及裝配前檢測的方式進行,這樣就會造成在實際生產中不能有效地監測軸承外圈的質量高低,造成軸承外圈殘次品的增加同時降低了軸承的質量,所以設計一款能夠在生產車間和檢測線同時能夠對軸承外圈進行時時檢測的裝置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V型槽定位式軸承外圈軸徑檢測裝置,利用千分尺的微調,對軸承外圈尺寸進行時時檢測。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V型槽定位式軸承外圈軸徑檢測裝置,包括底座、圓柱導軌、V型滑座、支撐座、圓導柱、千分尺,所述底座的形狀為矩形,底座的中部設有若干階梯孔,所述底座的兩側均勻分布著若干螺紋孔,所述底座的下端設有梯形限位板,所述梯形限位板的上端設有兩個圓形盲孔,圓形盲孔左右對稱分布,兩圓形盲孔中間設有限位圓柱,所述底座的上端還設有第二螺紋孔,所述圓柱導軌上設有若干第三螺紋孔,通過螺栓與底座兩側的螺紋孔相連接,所述圓柱導軌外表面的一側設有凸稜,所述V型滑座的中部設有V型凸起,V型凸起上設有V型槽,所述V型滑座的上端設有通孔,所述V型滑座的左右兩側設有凹槽,與所述圓柱導軌上的凸稜相接觸,所述支撐座的形狀為梯形,支撐座的上端設有兩個盲孔,盲孔左右對稱分布,兩個盲孔之間設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撐座上還設有第四螺紋孔,通過螺釘與底座上端的第二螺紋孔固定連接,所述千分尺包括頂杆、固定部位和旋轉調節部位,所述圓導柱上設有圓柱形彈簧,圓導柱穿過圓柱形彈簧、圓形盲孔、通孔和盲孔。
作為優選,所述千分尺的固定部位與所述第二通孔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採用機械加工的方式進行零件製造然後裝配成型,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千分尺的微調,對軸承外圈尺寸進行時時檢測,同時該裝置可以放置在自動化檢測線或單獨設備支撐座上進行軸承外圈的檢測。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底座的一種結構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底座的一種結構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底座的一種結構全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圓柱導軌的一種結構主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圓柱導軌的一種結構俯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圓柱導軌的一種結構全剖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V型滑座的一種結構主視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V型滑座的一種結構俯視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V型滑座的一種結構左視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支撐座的一種結構主視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支撐座的一種結構俯視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支撐座的一種結構左視圖;
圖13是本實用新型支撐座的一種結構仰視圖;
圖14是本實用新型圓導柱的一種結構主視圖;
圖15是本實用新型圓導柱的一種結構左視圖;
圖16是本實用新型千分尺的一種結構主視圖;
圖17是本實用新型千分尺的一種結構左視圖;
圖18是本實用新型彈簧的一種結構主視圖;
圖19是本實用新型彈簧的一種結構俯視圖;
圖20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裝配圖;
圖2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裝配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一種V型槽定位式軸承外圈軸徑檢測裝置,如圖1-21所示,包括底座1、圓柱導軌2、V型滑座3、支撐座4、圓導柱5、千分尺6等組成。底座1的階梯孔11可通過螺栓與自動化檢測裝置進行連接,底座1採用矩形結構12且具有一定的厚度,底座1兩側均勻分布著若干螺紋孔13,梯形限位板16具有一定的厚度,圓形盲孔14用於放置圓導柱5,限位圓柱15可限制V型滑座3的位置,避免V型滑座3與梯形限位板16進行碰撞而損壞該檢測裝置起到安全保護的作用,螺紋孔13可與圓柱導軌2的第三螺紋孔23通過螺栓進行連接,圓柱導軌採用矩形結構22,圓柱導軌外表面的一側設有凸稜21,凸稜21與V型滑座3採用線接觸的形式有效地避免了阻滯並減少了摩擦力,凸稜21與V型滑座3通過凹槽33、35配合實現V型滑座3的滑動,V型滑座3中間位置有一V型凸起34,該V 型凸起34的V型槽36部分用於放置軸承外圈,V型槽36可以製作成不同的角度,實現軸承外圈與V型槽36之間的定位,通孔31與圓導柱5配合實現V型滑座3的導向滑動,支撐座4採用一種梯形方式41,第二通孔42放置千分尺的固定部位62,兩者之間採用過盈配合形式進行連接,兩個盲孔43與圓導柱5之間實現配合關係,實現V型滑座3在圓導柱5的作用下實現導向,第四螺紋孔44通過螺釘與第二螺紋孔18進行固定連接,千分尺6通過第二通孔42與固定部位62之間進行緊固連接,旋轉調節部位63可實現頂杆61的伸縮,從而頂杆61能夠頂住V型滑座3實現上下移動,便於調整放置在V型凸起結構34的V型槽36內的軸承外圈的高度,彈簧7為一圓柱形彈簧,彈簧7通過內圓柱孔71放置在圓導柱5上,當千分尺6的頂杆61頂住V型滑座3時彈簧7在彈力的作用下達到定位的目的。
應用時,把底座1的階梯孔11通過螺栓可固定在旋轉盤或直線導軌座上,底座1與圓柱導軌2通過螺釘進行連接調整兩圓柱導軌2的平行度,把圓導柱5放置在圓形盲孔14內,安裝彈簧7,把V型滑座3通過通孔31穿過圓導柱5,V型滑座3通過圓柱導軌2、圓導柱5達到傳動與導向的目的,然後通過螺栓連接把支撐座4安裝在底座1上,千分尺6通過第二通孔42與固定部位62之間進行緊固連接,當檢測軸承外圈時把百分表固定在機座上,把檢測軸承外圈的標準件放置V型槽36內,百分表(千分表)的測頭找到軸承外圈的最高點位置時調整百分表(千分表)的錶盤到零位,然後把待檢測的軸承外圈放置在V型槽36內,當百分表(千分表)的測頭檢測到軸承外圈的最高點時既可以測量出該軸承外圈與標準件之間的偏差量,從而實現軸承外圈尺寸檢測的目的。
採用機械加工的方式進行零件製造然後裝配成型,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千分尺的微調,對軸承外圈尺寸進行時時檢測,同時該裝置可以放置在自動化檢測線或單獨設備支撐座上進行軸承外圈的檢測。
最後,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應認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