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顯示模組和顯示裝置、以及一種透明光學膠層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1:05:11 3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顯示模組和顯示裝置、以及一種透明光學膠層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顯示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對顯示裝置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手機等顯示裝置都在向超薄、窄邊框的方向發展,為實現超薄設計,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的厚度越來越薄。
如圖1和2所示,現有一種顯示模組的主要結構包括:依次設置的顯示面板01、透明膠層03和蓋板02,其中,顯示面板01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偏光片04、液晶盒05和第二偏光片06,液晶盒05包括對盒設置的陣列基板07和彩膜基板08,以及填充於陣列基板07和彩膜基板08之間的液晶層(圖中未示出)。在顯示面板01的端子側,陣列基板07包括超出彩膜基板08的邊緣的電連接區09,該電連接區09用於設置驅動晶片010、與驅動晶片010連接的電路板011,以及位於驅動晶片010兩側的泡棉012。在顯示裝置中,泡棉012支撐於蓋板02和陣列基板07的電連接區09之間,使陣列基板07的電連接區09不易發生破損。
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在於,當對上述顯示模組進行機械測試時,由於泡棉具有較好的彈性,受到擠壓時泡棉極易變形,使泡棉的支撐作用欠佳,極易導致陣列基板的單層區破損;此外,現有填充泡棉工序需要人工作業,導致顯示面板的生產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模組和顯示裝置、以及一種透明光學膠層結構,以提高顯示裝置的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包括依次設置的顯示面板、粘合層和板層結構,所述粘合層用於粘接所述顯示面板和所述板層結構,其中:
所述顯示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超出所述第二基板邊緣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粘合層設置;
所述板層結構包括超出所述第二基板邊緣且與所述第一延伸部位置相對的第二延伸部;
所述粘合層包括延伸至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間的支撐部。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模組,粘合層的支撐部延伸至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間,相比現有技術,支撐部填充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間的間隙,能夠較佳地支撐保護第一延伸部,從而提高了顯示裝置的產品品質;此外,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間不需要人工貼附泡棉,從而提高了顯示裝置的生產效率。
較佳的,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設置於所述第一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二延伸部一側的驅動晶片和第一電路板,所述驅動晶片和所述第一電路板電連接,所述粘合層具有與所述驅動晶片和所述第一電路板位置相對的避空區。採用該結構設計,粘合層的避空區避開了驅動晶片和第一電路板,從而減少了對驅動晶片和第一電路板的擠壓。
可選的,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設置於所述驅動晶片和所述第一電路板遠離所述第一延伸部一側的第二電路板,所述第二電路板與所述第二基板電連接,所述支撐部位於所述第二電路板和第二延伸部之間。採用該結構設計,第二電路板與第二基板電連接,粘合層的支撐部與第二電路板共同支撐於板層結構和第一延伸部之間,能夠較好地支撐保護第一延伸部。
較佳的,所述支撐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延伸部設置的凸臺結構。採用該凸臺結構,可以填充板層結構與第一延伸部之間的間隙,從而提高支撐部的支撐作用。
優選的,所述凸臺結構包括兩個凸臺單元,分別設置於所述驅動晶片的兩側。
可選的,所述凸臺結構與所述第二基板平行的截面形狀包括方形、圓形或三角形。
可選的,所述板層結構為蓋板;或者,所述板層結構為觸摸面板。
可選的,所述粘合層為透明光學膠層。
較佳的,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覆蓋所述第一電路板且避開所述驅動晶片的電路板保護層。該電路板保護層覆蓋第一電路板,可以在顯示面板進行搬運或測試時防止第一電路板被刮損或擠壓。
較佳的,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設置於所述第二基板與所述粘合層之間的偏光片。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如前述任一技術方案所述的顯示模組。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粘合層的支撐部延伸至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間,相比現有技術,支撐部填充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間的間隙,能夠較佳地支撐保護第一延伸部,從而提高了顯示裝置的產品品質;此外,顯示面板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間不需要人工貼附泡棉,從而提高了顯示裝置的生產效率。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透明光學膠層結構,包括用於粘接顯示面板與板層結構的膠層本體,其中:
所述顯示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超出所述第二基板邊緣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側設置有驅動晶片和第一電路板,所述驅動晶片和所述第一電路板電連接,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膠層本體設置;
所述板層結構包括超出所述第二基板邊緣且與所述第一延伸部位置相對的第二延伸部;
所述膠層本體包括延伸至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間的支撐部,且所述膠層本體具有與所述驅動晶片和所述第一電路板位置相對的避空區。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透明光學膠層結構應用於顯示模組時,透明光學膠層的支撐部延伸至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間,相比現有技術,支撐部填充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間的間隙,能夠較佳地支撐保護第一延伸部,從而提高了顯示裝置的產品品質;此外,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間不需要人工貼附泡棉,從而提高了顯示裝置的生產效率。
較佳的,所述支撐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延伸部設置的凸臺結構。
優選的,所述凸臺結構包括兩個凸臺單元,分別設置於所述驅動晶片的兩側。
可選的,所述凸臺結構與所述第二基板平行的截面形狀包括方形、圓形或三角形。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顯示模組的局部俯視圖;
圖2為圖1中a-a截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顯示模組的局部俯視圖;
圖4為圖3中b1-b1截面示意圖;
圖5為圖3中b2-b2截面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二顯示模組的局部俯視圖;
圖7為圖6中c1-c1截面示意圖;
圖8為圖6中c2-c2截面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四的一透明光學膠層結構的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四的另一透明光學膠層結構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現有技術部分:
01-顯示面板;02-蓋板;03-透明膠層;04-第一偏光片;
05-液晶盒;06-第二偏光片;07-陣列基板;08-彩膜基板;
09-電連接區;010-驅動晶片;011-電路板;012-泡棉。
本發明部分:
11-顯示面板;12-第一基板;13-第二基板;14-粘合層;
15-第一延伸部;16-驅動晶片;17-第一電路板;18-支撐部;
19-避空區;110-板層結構;111-第二電路板;112-電路板保護層;
113-凸臺結構;114-偏光片;115-第二延伸部;21-膠層本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提高顯示裝置的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模組和顯示裝置、以及一種透明光學膠層結構。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以下舉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3至圖5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了一種顯示模組,包括依次設置的顯示面板11、粘合層14和板層結構110,粘合層14用於粘接顯示面板11和板層結構110,其中:
顯示面板11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3,第一基板12包括超出第二基板13邊緣的第一延伸部15,第二基板13靠近粘合層14設置;
板層結構110包括超出第二基板13邊緣且與第一延伸部15位置相對的第二延伸部115;
粘合層14包括延伸至第一延伸部15和第二延伸部115之間的支撐部18。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模組,粘合層14的支撐部18延伸至第一延伸部15和第二延伸部115之間,相比現有技術,支撐部18填充第一延伸部15和第二延伸部115之間的間隙,能夠較佳地支撐保護第一延伸部15,從而提高了顯示裝置的產品品質;此外,第一延伸部15和第二延伸部115之間不需要人工貼附泡棉,從而提高了顯示裝置的生產效率。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板層結構110可以為蓋板,也可以為觸摸面板。
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較佳的,顯示面板11還包括設置於第一延伸部15靠近第二延伸部115一側的驅動晶片16和第一電路板17,驅動晶片16和第一電路板17電連接,支撐部18具有與驅動晶片16和第一電路板17位置相對的避空區19。採用該結構設計,粘合層14的避空區19避開了驅動晶片16和第一電路板17,從而減少了對驅動晶片16和第一電路板17的擠壓。
請繼續參照圖4所示,顯示面板11還包括設置於驅動晶片16和第一電路板17遠離第一延伸部15一側的第二電路板111,第二電路板111與第二基板13電連接,支撐部18位於第二電路板111和第二延伸部115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電路板111與第二基板13電連接,粘合層14的支撐部18與第二電路板111共同支撐於板層結構110和第一延伸部15之間,能夠較好地支撐保護第一延伸部15。
如圖4和圖5所示,較佳的,顯示面板11還包括第一電路板17且避開驅動晶片16的電路板保護層112。該電路板保護層112覆蓋第一電路板17,可以在顯示面板11進行搬運或測試時防止第一電路板17被刮損或擠壓。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顯示面板11還包括設置於第二基板13與粘合層14之間的偏光片114。在本實施中,支撐部18填充於板層結構110與第一延伸部15之間,從而形成封閉的空間,支撐保護第一延伸部15。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粘合層14的材質可以採用光學粘合劑,例如,在本發明的可選實施例中,粘合層14為透明光學膠層。
實施例二
如圖6至圖8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了一種顯示模組,包括依次設置的顯示面板11、粘合層14和板層結構110,粘合層14用於粘接顯示面板11和板層結構110,其中:
顯示面板11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3,第一基板12包括超出第二基板13邊緣的第一延伸部15,第二基板13靠近粘合層14設置;
板層結構110包括超出第二基板13邊緣且與第一延伸部15位置相對的第二延伸部115;
粘合層14包括延伸至第一延伸部15和第二延伸部115之間的支撐部18。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模組,粘合層14的支撐部18延伸至第一延伸部15和第二延伸部115之間,相比現有技術,支撐部18填充第一延伸部15和第二延伸部115之間的間隙,能夠較佳地支撐保護第一延伸部15,從而提高了顯示裝置的產品品質;此外,第一延伸部15和第二延伸部115之間不需要人工貼附泡棉,從而提高了顯示裝置的生產效率。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板層結構110可以為蓋板,也可以為觸摸面板。
如圖7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較佳的,顯示面板11還包括設置於第一延伸部15靠近第二延伸部115一側的驅動晶片16和第一電路板17,驅動晶片16和第一電路板17電連接,支撐部18具有與驅動晶片16和第一電路板17位置相對的避空區19。採用該結構設計,粘合層14的避空區19避開了驅動晶片16和第一電路板17,從而減少了對驅動晶片16和第一電路板17的擠壓。
如圖6和圖7所示,較佳的,顯示面板11還包括覆蓋第一電路板17且避開驅動晶片16的電路板保護層112。該電路板保護層112覆蓋第一電路板17,可以在顯示面板11進行搬運或測試時防止第一電路板17被刮損或擠壓。
如圖8所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較佳的,支撐部18具有朝向第一延伸部15設置的凸臺結構113。該凸臺結構113可以填充板層結構110與第一延伸部15之間的間隙,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支撐部18的支撐作用。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優選的,凸臺結構113包括兩個凸臺單元,分別設置於驅動晶片16的兩側。採用該結構設計,工藝操作較為簡便。
凸臺結構113與第二基板13平行的截面形狀不限,例如可以為方形、圓形或三角形。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顯示面板11還包括設置於第二基板13與粘合層14之間的偏光片114。在本實施中,支撐部18填充於板層結構110與第一延伸部15之間,從而形成封閉的空間,支撐保護第一延伸部15。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粘合層14的材質可以採用光學粘合劑,例如,在本發明的可選實施例中,粘合層14為透明光學膠層。
實施例三
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如實施例一或實施例二的顯示模組。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粘合層14的支撐部18延伸至第一延伸部15和第二延伸部115之間,相比現有技術,支撐部18填充第一延伸部15和第二延伸部115之間的間隙,能夠較佳地支撐保護第一延伸部15,從而提高了顯示裝置的產品品質;此外,第一延伸部15和第二延伸部115之間不需要人工貼附泡棉,從而提高了顯示裝置的生產效率。
實施例四
如圖9所示,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透明光學膠層結構,包括用於粘接顯示面板11與板層結構110的膠層本體21,其中:
顯示面板11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3,第一基板12包括超出第二基板13邊緣的第一延伸部15,第一延伸部15靠近第二基板13的一側設置有驅動晶片16和第一電路板17,驅動晶片16和第一電路板17連接,第二基板13靠近膠層本體21設置;
板層結構110包括超出第二基板13邊緣且與第一延伸部15位置相對的第二延伸部115;
膠層本體21包括延伸至第一延伸部15和第二延伸部115之間的支撐部18,且膠層本體21具有與驅動晶片16和第一電路板17位置相對的避空區19。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透明光學膠層結構應用於顯示模組時,透明光學膠層的支撐部18延伸至第一延伸部15和第二延伸部115之間,相比現有技術,支撐部18填充第一延伸部15和第二延伸部115之間的間隙,能夠較佳地支撐保護第一延伸部15,從而提高了顯示裝置的產品品質;此外,第一延伸部15和第二延伸部115之間不需要人工貼附泡棉,從而提高了顯示裝置的生產效率。
如圖10所示,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較佳的,支撐部18具有朝向第一延伸部設置的凸臺結構113。該凸臺結構113可以填充板層結構110與第一延伸部15之間的間隙,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支撐部18的支撐作用。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優選的,凸臺結構113包括兩個凸臺單元,分別設置於驅動晶片16的兩側。
凸臺結構113與第二基板13平行的截面形狀不限,例如可以為方形、圓形或三角形。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