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增強幹涉式調製器的色彩偏移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17:29:16
專利名稱:用於增強幹涉式調製器的色彩偏移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機電系統(MEMS)和類似裝置,例如靜態幹涉式裝置。
背景技術:
微機電系統包括微機械元件、激活器和電子元件。可使用沉積、蝕刻和/或其它蝕 刻掉襯底和/或已沉積材料層的部分或者添加層以形成電裝置和機電裝置的微加工工藝 來產生微機械元件。一種類型的MEMS裝置稱為幹涉式調製器。如本文所使用,術語幹涉式 調製器或幹涉式光調製器指的是一種使用光學幹涉原理選擇性地吸收且/或反射光的裝 置。在某些實施例中,幹涉式調製器可包含一對導電板,其中之一或兩者可能整體或部分透 明且/或具有反射性,且能夠在施加適當電信號時進行相對運動。在特定實施例中,一個板 可包含沉積在襯底上的固定層,且另一個板可包含通過氣隙與固定層分離的金屬薄膜。如 本文更詳細描述,一個板相對於另一個板的位置可改變入射在幹涉式調製器上的光的光學 幹涉。在另一實施例中,兩個板均相對於彼此固定以形成幹涉式堆疊。這些裝置具有廣泛 範圍的應用,且在此項技術中,利用且/或修改這些類型裝置的特性以使得其特徵可被發 掘用於改進現有產品和創建尚未開發的新產品,將是有益的。
發明內容
在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組合件,其包括幹涉式調製器堆疊,其包括吸收器 層,其至少部分透射入射光;反射層,其相對於所述吸收器層固定;以及間隔物層,其安置 於所述吸收器層與所述反射層之間且在所述幹涉式調製器堆疊內界定幹涉式間隙;以及紋 理化層,其安置於所述吸收器層的與所述反射層相對的側上。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光學結構,其包括顯示器元件,其中所述顯示器元件 所反射的光波長依據觀看角度而變;以及上覆層,其包括具有大致隨機紋理的表面,其中所 述紋理化表面形成具有第一折射率的第一材料與具有第二折射率的第二材料之間的邊界, 且其中所述顯示器元件所反射的光在所述紋理化表面處折射以改變所述顯示器元件上的 有效觀看角度。在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顯示器元件,其包括幹涉式調製器,所述幹涉式調製 器包括吸收器;以及反射器,其下伏於所述吸收器層下方;以及額外層,其包含至少一個 光學特徵,所述額外層上覆於所述幹涉式調製器的均勻部分上方,其中所述吸收器層與所 述反射器分離大致均勻的距離,其中從所述均勻部分中的第一點反射到觀看者的光包含第 一峰值波長的光,且從所述均勻部分中的第二點反射到所述觀看者的光包含第二峰值波長 的光,所述第一峰值波長不同於所述第二峰值波長,其中所述第一或第二峰值波長的光均不包含另一者的諧波。在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光學結構,其包括用於幹涉式調製光的裝置,其中所述調製裝置所反射的色彩依據觀看角度而改變;以及用於折射所述調製裝置所反射的光以 改變所述調製裝置上的有效觀看角度的裝置。
專利或申請案文件含有以色彩實行的至少一個圖式。專利局將根據要求且收取必 要費用來提供本專利或專利申請公開案的具有彩色圖式的複本。圖1是描繪幹涉式調製器顯示器的一個實施例的一部分的等角視圖,其中第一幹 涉式調製器的可移動反射層處於鬆弛位置,且第二幹涉式調製器的可移動反射層處於激活 位置。圖2是說明併入有3X3幹涉式調製器顯示器的電子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系統框 圖。圖3是圖1的幹涉式調製器的一個示範性實施例的可移動鏡位置對所施加電壓的 圖。圖4是可用以驅動幹涉式調製器顯示器的一組行和列電壓的說明。圖5A說明圖2的3X3幹涉式調製器顯示器中的顯示數據的一個示範性幀。圖5B說明可用以寫入圖5A的幀的行和列信號的一個示範性時序圖。圖6A和圖6B是說明包含多個幹涉式調製器的視覺顯示器裝置的實施例的系統框 圖。圖7A是圖1的裝置的橫截面。圖7B是幹涉式調製器的替代實施例的橫截面。圖7C是幹涉式調製器的另一替代實施例的橫截面。圖7D是幹涉式調製器的又一替代實施例的橫截面。圖7E是幹涉式調製器的額外替代實施例的橫截面。圖8是包含接合到襯底的紋理化層壓板的幹涉式調製器堆疊的橫截面。圖9A是沉積於襯底上的幹涉式調製器堆疊的橫截面。圖9B和圖9C說明在兩個不同觀看角度處的圖9A的結構的頻譜響應。圖9D是說明當觀看角度改變時由圖9A的結構反射的色彩的色度圖。圖IOA是具有接合到其的紋理化層壓板的幹涉式調製器堆疊的橫截面,其中所述 紋理化層壓板包括稜鏡結構。圖IOB是圖10的結構的俯視圖。圖11是具有包括接合到其的稜鏡結構的層壓板的幹涉式調製器堆疊的替代實施 例的橫截面。圖12A是具有包括接合到其的球面透鏡結構的層壓板的幹涉式調製器堆疊的橫 截面。圖12B是圖12A的結構的俯視圖。圖12C是具有包括接合到其的兩個球面透鏡的層壓板的幹涉式調製器堆疊的替 代實施例的橫截面。
圖13A到圖13D是包含幹涉式調製器陣列和紋理化層的組合件的替代實施例的橫 截面。圖14A是說明隨著間隔物高度改變的針對與圖9A的結構類似的結構的第一級和 第二級色彩的改變的色度圖。圖14B是說明依據觀看角度而變的第二級色彩的色彩改變的色度圖。圖14C是說明依據觀看角度而變的第一級色彩的色彩改變的色度圖。
圖14D是說明當與用於創建圖14B的間隔物相比而增加間隔物材料的折射率時圖 9A的堆疊的色彩改變的色度圖。圖15A和圖15B是具有半透射性的幹涉式調製器堆疊的實施例。圖15C是描繪圖15A的結構的吸收器側上的透射色彩與反射色彩的色度圖。圖15D是描繪圖15A的結構的反射器側上的透射色彩與反射色彩的色度圖。圖16是在幹涉式調製器陣列的每一側上包含紋理化層的雙側組合件的橫截面。圖17A到圖17B是其中物體懸置在粘合劑層內的組合件的橫截面。圖18A是包含集成前燈的組合件的橫截面。圖18B是包含單獨後燈的組合件的橫截面。圖18C是包含集成後燈的組合件的橫截面。圖19是說明用於設計包含定位於幹涉式調製器與觀看者之間的紋理化層的幹涉 式調製器裝置的示範性過程的流程圖。圖20是上覆於上面形成有幹涉式調製器的調製器襯底上方的紋理化玻璃層的俯 視彩色照片。圖21是在不同角度處獲取的圖20的紋理化玻璃層和幹涉式調製器襯底的彩色照 片。圖22是上覆於瓦片式調製器襯底上方的紋理化玻璃層的俯視彩色照片。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詳細描述針對於本發明的某些特定實施例。然而,本發明可以許多不同方式 來實施。在本描述內容中參看了附圖,在附圖中所有相同部分用相同標號表示。如從以下描 述中將了解,所述實施例可實施在經配置以顯示不論運動(例如,視頻)還是固定(例如, 靜止圖像)的且不論文字還是圖畫的圖像的任何裝置中。更明確地說,預期所述實施例可 實施在多種裝置或組件中或與多種裝置或組件相關聯,所述多種裝置或組件包括但不限於 建築或美學結構,例如瓦片或其它裝飾面板或者塗層。在其它實施例中,其可結合顯示器裝 置來使用,所述顯示器裝置包括但不限於無線裝置、手持式或可攜式計算機、腕錶、時鐘或 者電子廣告牌或標誌。在某些實施例中,在美學上需要利用幹涉式調製器的色彩偏移性質以提供所要的 光學輸出。此光學輸出可通過在觀察者與幹涉式調製器之間定位紋理化層來修改。靜態幹 涉式調製器可用於某些實施例中。圖1中說明包含幹涉式MEMS顯示器元件的一個幹涉式調製器顯示器實施例。在 這些裝置中,像素處於明亮狀態或黑暗狀態。在明亮(「接通」或「開啟」)狀態下,顯示器 元件將大部分入射可見光反射到用戶。當在黑暗(「斷開」或「關閉」)狀態下時,顯示器元件將極少的入射可見光反射到用戶。依據實施例而定,可顛倒「接通」和「斷開」狀態的光反射性質。MEMS像素可經配置以主要以選定色彩進行反射,從而允許除黑色和白色以外的 彩色顯示器。圖1是描繪視覺顯示器的一系列像素中的兩個鄰近像素的等角視圖,其中每一像 素包含MEMS幹涉式調製器。在一些實施例中,幹涉式調製器顯示器包含這些幹涉式調製器 的行/列陣列。每一幹涉式調製器包括一對反射層,其定位成彼此相距可變且可控制的距 離以形成具有至少一個可變尺寸的諧振光學間隙。在一個實施例中,可在兩個位置之間移 動所述反射層中的一者。在第一位置(本文中稱為鬆弛位置)中,可移動反射層定位成距 固定部分反射層相對較大的距離。在第二位置(本文中稱為激活位置)中,可移動反射層 定位成較緊密鄰近所述部分反射層。依據可移動反射層的位置而定,從所述兩個層反射的 入射光相長地或相消地進行幹涉,從而針對每一像素產生全反射狀態或非反射狀態。圖1中的像素陣列的所描繪部分包括兩個鄰近幹涉式調製器12a和12b。在左側 幹涉式調製器12a中,說明可移動反射層14a處於距包括部分反射層的光學堆疊16a預定 距離處的鬆弛位置中。在右側幹涉式調製器12b中,說明可移動反射層14b處於鄰近於光 學堆疊16b的激活位置中。如本文所引用的光學堆疊16a和16b (統稱為光學堆疊16)通常包含若干熔合層, 所述熔合層可包括例如氧化銦錫(ITO)等電極層、例如鉻等部分反射層和透明電介質。因 此,光學堆疊16是導電的、部分透明的且部分反射的,且可(例如)通過將上述層的一者或 一者以上沉積到透明襯底20上來製造。部分反射層可由部分反射的多種材料(例如,各種 金屬、半導體及電介質)形成。部分反射層可由一個或一個以上材料層形成,且所述層中的 每一者可由單一材料或材料組合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光學堆疊16的層經圖案化成為平行條帶,且如下文中進一步描 述,可在顯示器裝置中形成行電極。可移動反射層14a、14b可形成為沉積金屬層的一系列 平行條帶(與行電極16a、16b正交),所述金屬層沉積在柱18和沉積於柱18之間的介入犧 牲材料的頂部上。當蝕刻去除犧牲材料時,可移動反射層14a、14b通過所界定的間隙19而 與光學堆疊16a、16b分離。例如鋁等高度導電且反射的材料可用於反射層14,且這些條帶 可在顯示器裝置中形成列電極。在不施加電壓的情況下,間隙19保留在可移動反射層14a與光學堆疊16a之間, 其中可移動反射層14a處於機械鬆弛狀態,如圖1中的像素12a所說明。然而,當將電位 差施加到選定的行和列時,形成在相應像素處的行電極與列電極的交叉處的電容器變得帶 電,且靜電力將所述電極拉在一起。如果電壓足夠高,那麼可移動反射層14變形且被迫抵 靠光學堆疊16。光學堆疊16內的介電層(在此圖中未說明)可防止短路並控制層14與 16之間的分離距離,如圖1中右側的像素12b所說明。不管所施加的電位差的極性如何,表 現均相同。以此方式,可控制反射像素狀態對非反射像素狀態的行/列激活在許多方面類 似於常規LCD和其它顯示器技術中所使用的行/列激活。圖2到圖5B說明在顯示器應用中使用幹涉式調製器陣列的一個示範性工藝和系 統。圖2是說明可併入有本發明各方面的電子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系統框圖。在所 述示範性實施例中,所述電子裝置包括處理器21,其可為任何通用單晶片或多晶片微處理器(例如 ARM、Pentium 、pentium II ,Pentium III ,Pentium IV ,Pentium Pro、8051、MIPS 、 Power PC ,ALPHA ),或任何專用微處理器(例如數位訊號處理器、微控制器或可編程門 陣列)。如此項技術中常規的做法,處理器21可經配置以執行一個或一個以上軟體模塊。 除了執行作業系統外,所述處理器可經配置以執行一個或一個以上軟體應用程式,包括網 絡瀏覽器、電話應用程式、電子郵件程序或任何其它軟體應用程式。在一個實施例中,處理器21還經配置以與陣列驅動器22通信。在一個實施例中, 所述陣列驅動器22包括將信號提供到顯示器陣列或面板30的行驅動器電路24和列驅動 器電路26。在圖2中以線1-1展示圖1中說明的陣列的 橫截面。對於MEMS幹涉式調製器, 行/列激活協議可利用圖3中說明的這些裝置的滯後性質。可能需要(例如)10伏的電位 差來致使可移動層從鬆弛狀態變形為激活狀態。然而,當電壓從所述值減小時,可移動層在 電壓降回10伏以下時維持其狀態。在圖3的示範性實施例中,可移動層直到電壓降到2伏 以下時才完全鬆弛。因此,在圖3中所說明的實例中,存在約3到7V的經施加電壓窗口,在 所述窗口內,裝置在鬆弛狀態或激活狀態中均是穩定的。此窗口在本文中稱為「滯後窗口,, 或「穩定窗口」。對於具有圖3的滯後特性的顯示器陣列,可設計行/列激活協議以使得在 行選通期間,已選通行中待激活的像素暴露於約10伏的電壓差,且待鬆弛的像素暴露於接 近零伏的電壓差。在選通之後,所述像素暴露於約5伏的穩態電壓差以使得其保持在行選 通使其所處的任何狀態中。在此實例中,每一像素在被寫入之後經歷3到7伏的「穩定窗 口」內的電位差。此特徵使圖1中說明的像素設計在相同的施加電壓條件下在激活或鬆弛 預存在狀態下均是穩定的。因為幹涉式調製器的每一像素(不論處於激活還是鬆弛狀態) 本質上是由固定反射層和移動反射層形成的電容器,所以可在滯後窗口內的一電壓下保持 此穩定狀態而幾乎無功率消耗。本質上,如果所施加的電壓是固定的,那麼沒有電流流入像 素中。在典型應用中,可通過根據第一行中所要組的激活像素斷言所述組列電極來產生 顯示幀。接著將行脈衝施加到行1電極,從而激活對應於所斷言的列線的像素。接著改變 所述組已斷言列電極以對應於第二行中所要組的激活像素。接著將脈衝施加到行2電極, 從而根據已斷言的列電極而激活行2中的適當像素。行1像素不受行2脈衝影響,且保持 在其在行1脈衝期間被設定的狀態中。可以連續方式對整個系列的行重複此過程以產生 幀。通常,通過以每秒某一所要數目的幀的速度連續地重複此過程來用新的顯示數據刷新 且/或更新所述幀。用於驅動像素陣列的行和列電極以產生顯示幀的廣泛種類的協議也是 眾所周知的且可結合本發明使用。圖4、圖5A和圖5B說明用於在圖2的3X3陣列上創建顯示幀的一個可能的激活 協議。圖4說明可用於使像素展現圖3的滯後曲線的一組可能的列和行電壓電平。在圖4 實施例中,激活像素涉及將適當列設定為-Vbias且將適當行設定為+ Δ V,其分別可對應於_5 伏和+5伏。鬆弛像素是通過以下方式來實現的將適當列設定為+Vbias,且將適當行設定為 相同的+ Δ V,從而在像素上產生零伏電位差。在行電壓保持在零伏的那些行中,不管列處於 +Vbias還是-Vbias,像素在任何其最初所處的狀態中均是穩定的。同樣如圖4中所說明,將了 解,可使用具有與上述電壓的極性相反的極性的電壓,例如,激活像素可涉及將適當列設定 為+Vbias且將適當行設定為V。在此實施例中,釋放像素是通過以下方式來實現的將適 當列設定為-Vbias,且將適當行設定為相同的- AV,從而在像素上產生零伏電位差。
圖5B是展示施加到圖2的3X3陣列的一系列行和列信號的時序圖,所述系列的 行和列信號將產生圖5A中說明的顯示器布置,其中被激活像素為非反射的。在對圖5A中 說明的幀進行寫入之前,像素可處於任何狀態,且在本實例中所有行均處於0伏,且所有列 均處於+5伏。在這些所施加的電壓的情況下,所有像素在其現有的激活或鬆弛狀態中均是 穩定的。在圖5A的幀中,像素(1,1)、(1,2), (2,2), (3,2)和(3,3)被激活。為了實現此 目的,在行1的「線時間」期間,將列1和2設定為-5伏,且將列3設定為+5伏。因為所有 像素均保持在3到7伏的穩定窗口中,所以這並不改變任何像素的狀態。接著用從0升到 5伏且返回零的脈衝選通行1。這激活了(1,1)和(1,2)像素且鬆弛了(1,3)像素。陣列 中的其它像素均不受影響。為了視需要設定行2,將列2設定為-5伏,且將列1和3設定為 +5伏。施加到行2的相同選通接著將激活像素(2,2)且鬆弛像素(2,1)和(2,3)。同樣, 陣列中的其它像素均不受影響。通過將列2和3設定為-5伏且將列1設定為+5伏來類似 地設定行3。行3選通設定行3像素,如圖5A中所示。在對幀進行寫入之後,行電位為零, 且列電位可保持在+5或_5伏,且接著顯示器穩定在圖5A的布置中。將了解,可將相同程 序用於數十或數百個行和列的陣列。還將了解,用於執行行和列激活的電壓的時序、序列和 電平可在上文所概述的一般原理內廣泛變化,且以上實例僅為示範性的,且任何激活電壓 方法均可與本文描述的系統和方法一起使用。圖6A和圖6B是說明顯示器裝置40的實施例的系統框圖。顯示器裝置40可為 (例如)蜂窩式電話或行動電話。然而,顯示器裝置40的相同組件或其稍微變化形式也說 明例如電視和可攜式媒體播放器或裝飾面板等各種類型的顯示器裝置。此類顯示器裝置可 能不包括(例如)揚聲器、麥克風或調節硬體,且可能可使用下文所論述的某些其它組件來 以無線方式控制。顯示器裝置40包括外殼41、顯示器30、天線43、揚聲器45、輸入裝置48和麥克風 46。外殼41通常由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眾所周知的多種製造工藝中的任一者形成,所述工 藝包括注射模製和真空成形。另外,外殼41可由多種材料中的任一者製成,所述材料包括 (但不限於)塑料、金屬、玻璃、橡膠和陶瓷或其組合。在一個實施例中,外殼41包括可移除 部分(未圖示),所述可移除部分可與其它具有不同色彩或含有不同標記、圖畫或符號的可 移除部分互換。如本文中所描述,示範性顯示器裝置40的顯示器30可為包括雙穩態顯示器在內 的多種顯示器中的任一者。在其它實施例中,如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眾所周知,顯示器30 包括例如如上所述的等離子、EL、OLED, STN IXD或TFT IXD等平板顯示器或例如CRT或其 它電子管裝置等非平板顯示器。然而,出於描述本實施例的目的,如本文中所描述,顯示器 30包括幹涉式調製器顯示器。圖6B中示意性說明示範性顯示器裝置40的一個實施例的組件。所說明的示範性 顯示器裝置40包括外殼41且可包括至少部分封閉在所述外殼41中的額外組件。舉例來 說,在一個實施例中,示範性顯示器裝置40包括網絡接口 27,所述網絡接口 27包括耦合到 收發器47的天線43。收發器47連接到處理器21,處理器21連接到調節硬體52。調節硬 件52可經配置以調節信號(例如,對信號進行濾波)。調節硬體52連接到揚聲器45和麥 克風46。處理器21也連接到輸入裝置48和驅動器控制器29。驅動器控制器29耦合到幀緩衝器28且耦合到陣列驅動器22,所述陣列驅動器22又耦合到顯示器陣列30。根據特定 示範性顯示器裝置40設計的要求,電源50將功率提供到所有組件。 網絡接口 27包括天線43和收發器47以使得示範性顯示器裝置40可經由網絡與 一個或一個以上裝置通信。在一個實施例中,網絡接口 27也可具有某些處理能力以減輕對 處理器21的要求。天線43是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已知的用於發射和接收信號的任何天線。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天線根據IEEE 802. 11標準(包括IEEE 802. 11(a)、(b)或(g))來 發射和接收RF信號。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天線根據藍牙標準來發射和接收RF信號。在 蜂窩式電話的情況下,所述天線經設計以接收CDMA、GSM、AMPS或其它用於在無線手機網絡 內通信的已知信號。收發器47預處理從天線43接收到的信號,使得處理器21可接收所述 信號並進一步對所述信號進行處理。收發器47還處理從處理器21接收到的信號以使得可 經由天線43從示範性顯示器裝置40發射所述信號。在替代實施例中,收發器47可由接收器代替。在又一替代實施例中,網絡接口 27 可由可存儲或產生待發送到處理器21的圖像數據的圖像源代替。舉例來說,所述圖像源可 為數字視頻光碟(DVD)或含有圖像數據的硬碟驅動器,或產生圖像數據的軟體模塊。處理器21大體上控制示範性顯示器裝置40的全部操作。處理器21接收例如來 自網絡接口 27或圖像源的壓縮圖像數據等數據,並將所述數據處理成原始圖像數據或處 理成易被處理成原始圖像數據的格式。處理器21接著將經處理的數據發送到驅動器控制 器29或發送到幀緩衝器28以供存儲。原始數據通常是指識別圖像內每一位置處的圖像特 性的信息。舉例來說,這些圖像特性可包括色彩、飽和度和灰度級。在一個實施例中,處理器21包括微控制器、CPU或邏輯單元以控制示範性顯示器 裝置40的操作。調節硬體52通常包括放大器和濾波器,以用於將信號發射到揚聲器45,且 用於從麥克風46接收信號。調節硬體52可為示範性顯示器裝置40內的離散組件,或可並 入在處理器21或其它組件內。驅動器控制器29直接從處理器21或從幀緩衝器28取得由處理器21產生的原始 圖像數據,並適當地重新格式化所述原始圖像數據以供高速發射到陣列驅動器22。具體來 說,驅動器控制器29將原始圖像數據重新格式化為具有類似光柵的格式的數據流,使得其 具有適於在顯示器陣列30上進行掃描的時間次序。接著,驅動器控制器29將經格式化的 信息發送到陣列驅動器22。儘管驅動器控制器29 (例如IXD控制器)通常與系統處理器 21相關聯而作為獨立的集成電路(IC),但可以許多方式實施這些控制器。其可作為硬體嵌 入處理器21中,作為軟體嵌入處理器21中,或以硬體形式與陣列驅動器22完全集成。通常,陣列驅動器22從驅動器控制器29接收經格式化的信息且將視頻數據重新 格式化為一組平行波形,所述波形以每秒多次的速度被施加到來自顯示器的x_y像素矩陣 的數百且有時數千個引線。在一個實施例中,驅動器控制器29、陣列驅動器22和顯示器陣列30適用於本文描 述的任意類型的顯示器。舉例來說,在一個實施例中,驅動器控制器29是常規顯示器控制 器或雙穩態顯示器控制器(例如,幹涉式調製器控制器)。在另一實施例中,陣列驅動器22 是常規驅動器或雙穩態顯示器驅動器(例如,幹涉式調製器顯示器)。在一個實施例中,驅 動器控制器29與陣列驅動器22集成。此實施例在例如蜂窩式電話、手錶和其它小面積顯 示器等高度集成系統中是常見的。在又一實施例中,顯示器陣列30是典型的顯示器陣列或雙穩態顯示器陣列(例如,包括幹涉式調製器陣列的顯示器)。輸入裝置48允許用戶控制示範性顯示器裝置40的操作。在一個實施例中,輸入裝置48包括例如QWERTY鍵盤或電話鍵區等鍵區、按鈕、開關、觸敏屏幕或壓敏或熱敏薄膜。 在一個實施例中,麥克風46是用於示範性顯示器裝置40的輸入裝置。當使用麥克風46將 數據輸入到所述裝置時,用戶可提供聲音命令以用於控制示範性顯示器裝置40的操作。電源50可包括此項技術中眾所周知的多種能量存儲裝置。舉例來說,在一個實施 例中,電源50是例如鎳鎘電池或鋰離子電池等可再充電電池。在另一實施例中,電源50是 可再生能源、電容器或太陽能電池,包括塑料太陽能電池和太陽能電池塗料。在另一實施例 中,電源50經配置以從壁式插座接收功率。在某些實施例中,如上文中所描述,控制可編程性駐存在驅動器控制器中,所述驅 動器控制器可位於電子顯示器系統中的若干位置中。在某些實施例中,控制可編程性駐存 在陣列驅動器22中。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了解,上述優化可實施在任何數目的硬體和/ 或軟體組件中且可以各種配置實施。根據上文陳述的原理而操作的幹涉式調製器的結構的細節可廣泛變化。舉例來 說,圖7A到7E說明可移動反射層14及其支撐結構的五個不同實施例。圖7A是圖1的實 施例的橫截面,其中金屬材料條帶14沉積在垂直延伸的支撐件18上。在圖7B中,可移動 反射層14在系鏈32上僅在隅角處附接到支撐件。在圖7C中,可移動反射層14從可包含 柔性金屬的可變形層34懸置下來。所述可變形層34直接或間接地連接到圍繞可變形層34 的周邊的襯底20。這些連接在本文中稱為支柱。圖7D中說明的實施例具有支柱插塞42, 可變形層34擱置在所述支柱插塞42上。如圖7A到7C所示,可移動反射層14保持懸置在 間隙上方,但可變形層34並不通過填充可變形層34與光學堆疊16之間的孔而形成所述支 柱。而是,支柱由平坦化材料形成,其用於形成支柱插塞42。圖7E中說明的實施例是基於 圖7D中所展示的實施例,但也可適於與圖7A到7C中所說明的實施例以及未展示的額外實 施例中的任一者一起發揮作用。在圖7E中所示的實施例中,已使用金屬或其它導電材料的 額外層來形成總線結構44。這允許信號沿著幹涉式調製器的背面進行路由,從而消除許多 原本可能必須形成在襯底20上的電極。在例如圖7中所示的那些實施例等實施例中,幹涉式調製器充當直接觀看裝置, 其中從透明襯底20的前側觀看圖像,所述側與上面布置有調製器的一側相對。在這些實施 例中,反射層14以光學方式遮蔽處於反射層的與襯底20相對的側上的幹涉式調製器的部 分,其包括可變形層34。這允許對遮蔽區域進行配置和操作而不會負面影響圖像質量。此 遮蔽允許圖7E中的總線結構44,其提供使調製器的光學性質與調製器的機電性質分離的 能力,例如尋址或由所述尋址產生的移動。這種可分離的調製器結構允許選擇用於調製器 的機電方面和光學方面的結構設計和材料且使其彼此獨立而起作用。此外,圖7C到7E中 所示的實施例具有源自反射層14的光學性質與其機械性質脫離的額外益處,所述益處由 可變形層34執行。這允許用於反射層14的結構設計和材料在光學性質方面得以優化,且 用於可變形層34的結構設計和材料在所要的機械性質方面得以優化。將了解,雖然上文論述的幹涉式調製器的實施例涉及具有可移動層的幹涉式調製 器,但其它實施例也是可能的。明確地說,可提供靜態幹涉式調製器,其包括第一部分反射 層和至少部分反射的第二層,其通過由光透射性材料(例如介電材料)界定的幹涉式間隙分離。將了解,第二反射層可為部分反射的,或可為完全反射的,這取決於實施例。為方便 起見,第一部分反射層將在本文中稱為部分反射層,且第二反射層將稱為反射層,且所述兩 個層一起可統稱為反射層,但將了解,使用術語反射層不希望排除部分反射層。類似地,部 分反射層可替代地稱為吸收器。在此靜態幹涉式調製器中,不需要選擇或包括導電材料以用作電極,因為所述靜 態幹涉式調製器不希望為可以靜電方式激活的。類似地,反射層不需要彼此電隔離,因為不 需要跨越所述兩個層施加電壓。因此,可使用非導電材料來形成反射層,且可使用導電材料 來界定幹涉式間隙。在替代實施例中,靜態幹涉式調製器可包含氣隙來代替光透射性層。在 另外實施例中,靜態幹涉式調製器可與可激活幹涉式調製器相同,且可簡單地不被激活。將 了解,然而,除了下文論述的另外可能優點以外,使用固體材料來界定氣隙還可提供額外的 穩定性。
特定幹涉式調製器所反射的波長依據上面入射光的初始反射層與第二反射層之 間的光學路徑長度而變。因此,此光學路徑將依據入射角度與觀看角度而改變,因為光學 路徑將在以與法線成角度觀看時增加,其中光學路徑長度隨著與法線所成的角度增加而增 力口。因此,即使對於靜態幹涉式調製器,也可通過相對於觀察者傾斜幹涉式調製器以改變觀 看角度來更改所反射波長。圖8說明示範性靜態幹涉式調製器結構100,其包含形成於襯底102上的幹涉式堆 疊110,所述襯底102接合到層壓材料120。幹涉式堆疊110包含靜態幹涉式調製器結構, 其包括吸收器112、反射器116和間隔物114,所述間隔物114控制吸收器112與反射器116 之間的幹涉式間隙的大小。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幹涉式調製器堆疊經配置以通過襯底102來觀看。襯底102 因此理想地包含光透射性材料,例如玻璃、聚碳酸酯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在某些 實施例中,吸收器112可包含具有恰當厚度的例如鉬、鉻或鈦等材料以反射一部分入射光 且使一部分入射光透射穿過其中,但將了解,可使用其它材料。間隔物114可包含介電層, 例如具有所要厚度的氧化矽、氧化鋅或氧化鋁,且可具有部分或完全反射的厚度,但還可使 用其它材料。反射器116可包含(例如)鋁或金,但還可使用其它合適的反射材料。雖然所說明的實施例經配置為可從襯底側觀看,但倘若反射器116和吸收器112 的位置被顛倒,那麼堆疊110將經配置為可從相反側觀看。在此實施例中,反射器116和襯 底102可包含具有足夠機械強度的單個反射層。與上文論述的有源幹涉式調製器(其中反射器可能可朝向吸收器以靜電方式激 活,或反之亦然)相反,例如調製器堆疊110等靜態幹涉式調製器可能不以靜電方式驅動。 因此,與有源幹涉式調製器相比,較廣範圍的材料可能適合用於靜態幹涉式調製器。舉例來 說,間隔物層114不需要包含介電材料,且吸收器112和反射器116不需要包含導電材料。 反射116層和吸收器層112兩者也可在不考慮其機械柔性的情況下進行選擇。幹涉式調製器堆疊110所反射的光由光線130a、130b和130c展示。所述光所採 用的變動路徑是由於其所穿過的各種層的折射率引起的。光線130a從幹涉式調製器反射 且以與法線成角度132a行進穿過襯底102,襯底102具有折射率W。在到達襯底102與層 壓板120 (其具有折射率N2)之間的邊界後,光發生折射且以角度132b沿光線130b行進。 類似地,在到達層壓板120與空氣或其它介質(在其中觀看結構100且其具有折射率N3)之間的邊界後,光再次發生折射且沿光線130c行進到觀看者。當從一種介質傳遞到下一介質時發生的折射量可由斯涅耳定律確定Nxsin( e x) = Nysin( e y)其描述當光從介質x傳遞到介質y中時所述兩種材料的折射率Nx、Ny與入射角 9 X和折射角e x之間的關係。所述角度是在入射點處從法線測量的,其中法線正交於兩種 介質之間的邊界。因此,光從具有較高折射率的介質傳遞到具有較低折射率的介質中,折射 角將大於入射角。如果入射角或兩個折射率之間的差足夠高,那麼光將發生全內反射,且不 傳遞到具有較低折射率的介質中。觀看幹涉式結構100所處的角度將改變朝向觀看者反射的光的光學路徑,從而在 與法線所成的角度增加時增加光學路徑且因此增加幹涉式腔的有效高度。此光學路徑長度 變化將影響峰值反射波長,從而改變觀看者所見的可見光的色彩。幹涉式調製器的有效觀 看角度將由此折射更改。因此,堆疊材料和厚度、襯底材料以及層壓板材料和設計的選擇可 用以更改所感知的色彩。圖9A說明形成於襯底102上的示範性幹涉式堆疊110。為簡單起見,本實施例中 不使用層壓板120。在此特定實施例中,襯底102包含具有折射率1. 61的PET,吸收器112 包含80人鉬層,間隔物114包含4200 A氧化矽層,且反射器116包含50C人鋁層。從幹涉式 調製器堆疊110以角度132d觀看光線130d。當沿著法線(132d = 0° )觀看幹涉式調製器 堆疊時,第二級反射率峰值位於約640nm (紅光)處,且第三級反射率峰值位於約430nm (藍 光)處,從而產生所感知的品紅色。圖9B中說明頻譜響應。當從襯底內以非零角度觀看圖9A的裝置時,反射率峰值將偏移。隨著角度132d 增加,反射率峰值偏移到較短波長。圖9C說明當以與法線成25°角度(132d = 25° )觀 看時圖9A的裝置的頻譜響應。圖9D是當角度132d從點134a處的0°改變為點134b處 的50°時觀看者從襯底內所見的各種色彩的說明,其在CIE 1931色彩空間色度圖上展示。 色度圖描繪依據其色度而與其亮度無關的色彩。圖9D還說明可見光的有效邊界136以及 sRGB空間的邊界。如可見,隨著觀看角度132d增加,這例如通過相對於觀看者傾斜所述裝置或通過 觀看相對於裝置移動,觀看者所見的感知色彩將顯著變化。雖然開始為品紅色且循環回通 過品紅色,但觀看者所感知的色彩將從品紅色移動且通過例如綠色和藍色等色彩。通過改變幹涉式堆疊中的材料的厚度和組成,可產生當以特定觀看角度觀看時的 特定色彩。在其它實施例中,如下文中將更詳細論述,反射器可為至少部分透射的,且頻譜 響應可在從任一側觀看時依據觀看角度而變化。另外,在觀看者與幹涉式堆疊110之間施加層壓板120可用以修改由於觀看角度 引起的色彩偏移範圍。在特定實施例中,其中層壓板為大致平坦的,層壓板可用以限制角度 色彩偏移範圍。在例如圖8的結構100等結構中,其中襯底102和層壓板120包含具有折 射率1.61的PET,如果以45°角度(使得132c = 45° )觀看結構100,那麼角度132a和 132b將為大概26. 1°。如果角度增加到幾乎90° (即,平面結構100的最大角度),那麼 角度132a和132b將僅增加到大概38. 4。這可顯著減小在觀看角度變化時的頻譜響應的改 變速率並且限制當觀看角度改變時所感知的潛在色彩範圍。在其它實施例中,層壓板120和襯底102的折射率可能是不同的。在這些實施例中,角度132a和132b將由於在層壓板120與襯底102之間的邊界處發生折射而不同。在 一個實施例中,層壓板可包含具有折射率1. 61的PET,且襯底可包含具有折射率1. 54的玻 璃。在此實施例中,假定使用具有與所述兩個層中的一者相同的折射率的折射率匹配粘合 劑,那麼當角度132c為45°時,角度132b為26. 1°,且角度132a為27. 4°。因為層壓板 120的折射率大於下伏襯底102的折射率,所以光當從襯底傳遞到層壓板時在法線方向上 發生折射,且當從層壓板傳遞到外部介質(例如,空氣)時折射離開法線。在某些實施例中,此色彩偏移可能是在美學上合乎需要的,且幹涉式調製器的色 彩偏移性質可以各種方式利用。明確地說,在某些實施例中,可提供一種組合件,其中例如 具有非平面表面的層壓板等紋理化表面定位於觀察者與幹涉式調製器之間,以便更改從幹 涉式調製器反射的至少一部分光的路徑。明確地說,將了解,原本將在遠離觀看者的方向上 反射的光現在可能由於紋理化表面的形狀而朝向觀看者反射,如下文中將更詳細描述。觀 看者因此可在與紋理化表面的形狀有關的圖案中觀察到一定範圍的色彩。在某些實施例中,層壓板220可包含以與幹涉式調製器成非零角度定向的表面。 圖10A說明包含此類表面的幹涉式結構200的實施例。結構200包含接合到層壓板220的 幹涉式調製器堆疊110,所述層壓板220包含呈稜鏡條帶222的形式的光學特徵,所述稜鏡 條帶222具有與幹涉式調製器堆疊110成非零角度定向的表面222a。為簡單起見,所說明 的實施例不包括襯底,但將了解,在其它實施例中,例如襯底102(見圖8)等襯底可安置於 層壓板120b與幹涉式堆疊110之間。第一光線230a的光以與堆疊110成角度232a離開幹涉式調製器堆疊110,且在 層壓板220的平面部分處穿過層壓板而朝向觀看者,其中所述光發生折射且以與法線成角 度232b沿著光線230b朝向觀看者行進。第二光線的光230c以與堆疊110成角度232c離 開幹涉式調製器堆疊110且穿過稜鏡條帶222的成角度表面222a傳遞離開層壓板220而 朝向觀看者,其中所述光發生折射且以與法線成角度232d沿著光線230d朝向觀看者行進。 可以看到,雖然到達觀看者的所述兩個光線的光230c和230d沿著平行路逕行進,但所述兩 個光線(由光線230a和230b展示)的初始路徑不是平行的。因此,當在圖8所示的位置和角度處觀看結構200時,光線230b的光將由觀看者 感知為如同以與法線成角度232a觀看非層壓式幹涉式堆疊110將所見的色彩,且光線230d 的光將被感知為如同以與法線成角度232c觀看堆疊110將所見的色彩。圖10B說明觀看 者將見到的圖案,其中稜鏡條帶222呈現為第一色彩,且稜鏡條帶222之間的層壓板220的 若干部分呈現為第二色彩。在特定實施例中,堆疊110可包含先前相對於圖9A所論述的堆疊,其中吸收器112 包含80人鉬,間隔物114包含4200 A氧化矽,且反射器116包含500人鋁。層壓板220包含 具有折射率1. 61的PET層,且也包含PET的襯底102 (未圖示)可安置於層壓板220與堆 疊110之間。層壓板220的上表面包含10mm寬且間隔開10mm的稜鏡條帶,其中成角度表 面222a以與層壓板220的平面部分成30°角度定向。當以45°角度觀看結構200 (即,角 度232b和232d為45° )時,角度232a將為26. 1°,且角度232c將為39. 3°。因此,條 帶222將呈現具有近似470nm的峰值波長的藍色,且條帶222之間的空間將呈現具有大概 560nm的峰值的綠色。因為此特定堆疊具有圖9D所示的頻譜響應,所以觀看者在任何給定位置處所見的色彩由沿著表示當堆疊的觀看角度改變時所見的色彩範圍的色彩路徑的點給出。在此特 定實施例和定向中,條帶222的色彩由色度圖上的點134c處的色彩給出,且條帶之間的區 域中的層壓板的色彩由點134c處的色彩給出。隨著結構200的觀看角度改變,條帶和其之 間的空間的色彩將沿著圖9D所示的色彩路徑而改變。在某些實施例中,例如稜鏡條帶222等特徵可能可由站在所要距離處的觀看者辨 別,使得可觀察到特定圖案。在其它實施例中,所述特徵中的一些或全部可具有某種大小或 密度,使得個別特徵不是可個別辨別的。在此實施例中,那些區域可引起色彩混合或擴散效 應,例如彩色顯示器中用以通過利用多個組件像素(例如具有基色的組件像素)來顯示特 定色彩的效應。在這些實施例中,朝向觀看者反射的光可能具有無法由獨立的幹涉式調製器堆疊 產生的波長成分。舉例來說,倘若上文所論述的特徵以小得多的尺度來形成,或倘若觀看者 位於足夠遠離所述結構處,那麼所得光將是來自所述結構的各個部分的藍色和綠色波長的 組合。明確地說,光可在470nm和560nm兩者處具有峰值。具有此波長成分的光無法僅使 用上文論述的特定堆疊來形成,但在層壓板上或層壓板內包括光學特徵使得此類波長組合 成為可能。圖11說明包含呈稜鏡條帶222的形式的光學特徵的結構200b的另一實施例。與 圖10A的實施例(其中稜鏡條帶222的表面中的一者大致垂直於幹涉式堆疊110)相反,圖 11的實施例包含具有以與幹涉式堆疊110成比較淺角度定向的另一平面表面222b的稜鏡 條帶。以角度232e離開堆疊110的光線230e在表面222b處發生折射且以與法線成角度 232f沿著光線230f離開層壓板220。由於表面222a和222b相對於襯底而定位的相對較 淺角度,兩者均可在廣泛範圍的角度上看到,從而當從廣泛範圍的角度觀看時產生三種色 彩的混合。在其它實施例中,可使用包含彎曲或以其它方式連續變化的表面的光學特徵。圖 12A說明包括幹涉式調製器堆疊110和層壓板320的結構300,所述層壓板320包含成彎曲 表面的形式的光學特徵,例如球面透鏡結構322。可以看到,光線330a以角度332a離開幹 涉式堆疊110且在球面透鏡結構322的邊緣處發生折射,從而以與法線成角度332b沿著光 線330b朝向觀看者行進。以不同於角度332的角度332c離開堆疊110的光線330c穿過球 面透鏡結構322的不同部分且發生折射以便以角度332d沿著光線330d朝向觀看者行進, 其中角度332d大致平行於角度332b。與包含可呈現為具有大致恆定色彩的離散區域的成角度平面表面的稜鏡結構相 反,彎曲或連續可變表面將呈現為色彩梯度。圖12B說明包含正球面透鏡結構322的結構 300的俯視圖。在此實施例中,當以某一角度觀看時,正球面透鏡結構322的鄰近於觀看者 的部分將比透鏡結構322的遠離觀看者的側上的部分展現更多的角度色彩偏移。透鏡結構的高度(或在可採用層壓板中的圓化凹陷形式的負透鏡結構的情況下, 深度)也影響色彩偏移的程度。圖12C說明包含球面透鏡特徵322和324的結構300b的 另一實施例,其中透鏡324比透鏡322淺。可以看到,光線330e離開堆疊100所處的角度 332e與光線320f離開堆疊110所處的角度332f之間的差小於角度332a與332c之間的 差,且淺透鏡結構324上的角度色彩偏移將小於透鏡322所展現的角度色彩偏移。在其它實施例中,可使用刻面特徵來代替稜鏡或彎曲結構,且可使用此類特徵的任何組合。舉例來說,單個光學特徵可包含平面表面與彎曲表面兩者。稜鏡結構可相對於 彼此以不同角度定向,使得在不同位置和觀看角度處觀看到不同表面。任何類型的光學特 徵可為離散的、透鏡狀的,布置成圖案或預定義形狀或圖像或者隨機布置以獲得美學效果。此組合件可在廣泛多種應用中使用。在某些應用中,所述組合件可在建築、設計和 構造領域中使用,且可集成到建築材料中或用作設計元素。舉例來說,包含此類組合件的瓦 片可用於構造。同樣,包含此組合件的牆板可用於構造或設計。此組合件可集成到多種設 計元素中,例如集成在框架的背景中。呈所要形狀的幹涉式調製器可用於此組合件中以提 供在美學上令人愉快且引人注目的標誌。預期廣泛多種其它使用且是可能的。圖13A到圖13D以橫截面說明包括定位在鄰近於支撐幹涉式調製器陣列的襯底處 的紋理化玻璃層的潛在結構。圖13A中可以看到,組合件400a包含調製器襯底102,其支 撐幹涉式調製器陣列或堆疊410。紋理化層420a(例如上文所論述的層壓板)經由粘合劑 408緊固到襯底102的與幹涉式調製器陣列410相對的側。雖然經展示為具有隨機紋理,但 將了解,同樣可使用採用本文中論述的光學特徵的規則圖案。在某些實施例中,紋理化層可 具有大致隨機圖案,使得觀察者不能立即辨別出紋理中可能存在的任何圖案。在圖13A所說明的實施例中,紋理化層420a僅在單側上被紋理化,所述單側在 所說明的實施例中為位於遠離幹涉式調製器陣列處的那側,但在其它實施例中,紋理化層 420a可被顛倒,使得折射變化更改幹涉式調製器陣列410所反射的光的有效光學路徑。在 圖13B中,可以看到,組合件400b與圖13A的組合件400a的不同之處在於層420b的紋理 化側在面向調製器襯底102的那側上被紋理化。在圖13C中,可以看到,紋理化層420c在 兩側上被紋理化。在圖13D中,層420d的紋理可為微紋理,其看起來大致平坦,且在替代實 施例中,可在層內包含紋理,例如通過在層420d內包括空氣或其它氣泡。此類紋理化層(不管是大致隨機的還是包含規則圖案)的效果可用以提供所述組 合件所反射的色彩圖案。在某些實施例中,與經設計以提供均勻色彩或最小化依據觀看角 度而變的色彩偏移的校正層相反,這些色彩圖案可能可容易由觀看者辨別,以便提供令人 愉快的光學效果。如上文所述,這些色彩圖案可在稜鏡特徵的情況下包含相異色彩區段,或 可在彎曲特徵或大致隨機紋理的情況下包含色彩梯度。紋理化層420a和其它紋理化層可包含多種材料中的任一者,包括但不限於玻璃 和聚合物。除了本申請案中其它地方所論述的光學特徵,此類層還可包含子層或條痕,且可 在某些實施例中為液態或半液態的,且可通過額外層固持在恰當位置。層420a和其它紋理 化層可在某些實施例中不覆蓋整個幹涉式調製器陣列或整個幹涉式調製器,以便利用來自 紋理化材料的邊緣的美學效果。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僅提供紋理化粘合劑層來代替單獨的紋理化層和粘合劑。可 因此提供光透射性粘合劑層,對其進行壓印,且接著將其固化以形成所要形狀。在其它實施 例中,粘合劑層可能不延伸越過襯底102與紋理化層420a和420b之間的整個區域,且可能 存在位於紋理化層與襯底的若干部分之間的氣隙。在特定實施例中,尤其當紋理化層包含 鄰近於襯底的紋理化層(如圖13B中所示)時,可僅在紋理化層接觸或靠近襯底的地方放 置粘合劑。在其它實施例中,可使用機械組件來將相對於調製器襯底緊固紋理化表面,例如 夾具或其它扣件,或者所述兩者可相對於彼此獨立地固持在恰當位置。在某些實施例中,如下文將更詳細描述,結構內的某些層(例如,粘合劑或反射表面中的一者或兩者)可能被褪色或上色以便進一步影響透過其中的光的波長。組合件的色 彩偏移特性可因此以加成方式增強或改變,因為除了幹涉式調製器陣列的色彩以外,觀察 者所見的色彩還受紋理化層和粘合劑的色彩影響。作為實例,結合綠色紋理化玻璃使用的 品紅色幹涉式調製器將在所得圖案的若干部分中產生白色。在某些實施例中,紋理化層的紋理可在本質上為隨機的,例如包括有空氣氣泡的 「雨點玻璃」或建築玻璃。在其它實施例中,如上文所述,紋理可具有特定圖案或特定光學性 質,例如槽紋玻璃。在特定實施例中,紋理可包含(例如)透鏡設計,例如上文論述的類型 的透鏡結構。在某些實施例中,此透鏡設計可為傳統透鏡或菲涅耳透鏡以允許使用較平坦 的紋理化層。如上文所描述,透鏡可經設計以在某些角度處產生特定色彩偏移或控制色彩 偏移範圍。透鏡可經設計以在特定觀看角度處產生圖像或圖案。在其它實施例中,稜鏡或 全息結構可用作紋理化層或補充紋理化層。如上文所述,在某些實施例中,粘合劑可與鄰近層折射率匹配,以便最小化粘合劑 層與折射率匹配的鄰近層之間的邊界處的折射。然而,在其它實施例中,粘合劑層可包含不 同於鄰近層的折射率的折射率,從而在每一邊界處產生折射。在某些實施例中,粘合劑經選 擇以具有小於調製器襯底的折射率的折射率,以便防止或最小化朝向幹涉式調製器陣列引 導的光的全內反射。然而,通過改變粘合劑層的折射率及所得全內反射角度,可以所要方式 改變組合件的色彩偏移特性。通過控制全內反射角度,幹涉式調製器所反射的光的最大光 學路徑可得以控制,進而控制色彩偏移。在某些實施例中,幹涉式調製器陣列可安置在紋理化層的背表面上。然而,將了 解,通過提供與紋理化表面相異的調製器襯底,可在可用於紋理化表面的材料方面獲得較 大靈活性。明確地說,紋理化表面可在玻璃層的情況下在將損害或破壞幹涉式調製器的溫 度下回火,以便提供額外結構強度。在某些實施例中,紋理化層可為用於組合件的主要結構 支撐件。任何合適的現成紋理化玻璃可因此用於製造所述組合件。此外,在層在兩側上被 紋理化的情況下,可能難以塗覆紋理化表面以便形成幹涉式調製器陣列。在某些實施例中, 紋理化層可包含玻璃層,其厚度為約2. 3mm或更大,但將了解,所述層的大小可依據組合件 的成分和既定用途而顯著變化。舉例來說,在紋理化層包含接合到襯底的層壓板的實施例 中,紋理化層或襯底中的一者可包含比較厚的層,其提供機械強度,從而允許將較薄層用作 另一層。 雖然描述為陣列,但將了解,任何數目的幹涉式調製器元件可提供於襯底上,包括 少至單個幹涉式調製器延伸越過所述襯底的部分或全部。另外,雖然將幹涉式調製器陣列 104描繪為位於襯底102的與紋理化表面和粘合劑相對的側上,但將了解,靜態幹涉式調製 器陣列104可提供於襯底的與紋理化表面相同的那側上。靜態幹涉式調製器結構的剛性可 準許紋理化層直接粘附到幹涉式調製器陣列。在此實施例中,可能需要顛倒部分反射層與 反射層的位置,使得部分反射層定位於反射層與紋理化表面之間。此外,如上文所述,在此 實施例中,調製器襯底不需要反射光,且可包含任何合適的透射性或不透明材料。
在某些實施例中,可提供單個幹涉式調製器結構,其可延伸越過襯底的部分或全 部。在其它實施例中,可提供具有不同光學間隙的靜態幹涉式調製器的瓦片式結構,且紋理 化玻璃可用以將各種色彩摻合在一起且模糊瓦片的邊緣。在替代實施例中,可提供具有變 動光學間隙的單個幹涉式調製器結構,例如通過沉積具有變動厚度的介電間隔物層。此類可變厚度幹涉式調製器的厚度變化範圍可被控制,以便提供所要色彩。在其它實施例中,不 同的幹涉式調製器可具有相同的光學間隙,但可在材料選擇上變化,以在不同幹涉式調製 器之間提供不同的色彩特性(在法線角度處和在偏離法線角度處的表觀色彩)。然而,雖然本文中所論述的實施例主要相對於靜態幹涉式調製器結構來論述,但 將了解,其可與例如圖1的幹涉式調製器16等有源幹涉式調製器結構一起使用。然而,在 某些方面中,這些實施例可不同於例如幹涉式調製器顯示器等裝置。舉例來說,如果所述裝置正用作建築玻璃或類似裝飾組件,那麼所述裝置不需要 具有與顯示器相同的解析度。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將像素製作得非常大,且在某些實施例 中,可同時驅動多個或甚至所有像素。在特定實施例中,可同時在第一狀態與第二狀態之間 驅動整個陣列。刷新速率在裝飾應用中也可比在顯示器中慢得多,從而允許使用較不複雜 的驅動器電路以及使用可將幹涉式調製器的激活減緩到顯示器中可能無法接受的程度的 材料。即使在不需要觀看者能夠辨別圖案的組件的實施例中,也可將組件或像素製作得 比在顯示器中大得多。可這樣做是因為觀看者可站在遠離例如建築玻璃等實施例的距離比 他們將遠離顯示器的距離遠得多,且因為紋理化玻璃可模糊具有均勻色彩的像素或區域之 間的邊界。二十-二十視力被界定為分辨分開1弧分角度的空間圖案的能力。在5m的距離 處,具有20-20視力的觀看者能夠看到1. 5mm或大概17像素/英寸的特徵分離,但在50cm 的距離處,可觀看分離為大概0. 15mm或175像素/英寸。另外,因為可同時尋址陣列的較大部分,所以可降低驅動器、總線連接和尋址系統 的複雜性。層遮蔽可能是較不必要的,同樣例如總線連接層或支撐結構等未遮蔽組件可能 在大規模實施例中較不顯眼。雖然在色彩狀態與黑暗狀態之間進行切換的幹涉式調製器可 用於此類實施例中,但在兩個不同色彩之間進行切換的雙色幹涉式調製器可能在某些應用 中更合乎需要。將了解,幹涉式間隙的厚度可經修改以界定觀察者可觀看到的圖案內所反射的潛 在色彩範圍,因為可能色彩的範圍取決於氣隙。因此,可使用特定尺寸來界定圖案內可觀看 到的特定所需色彩範圍。在廣泛範圍的色彩合乎需要的特定實施例中,幹涉式間隙的厚度 可經選擇以便提供第一級紅色或第二或較高級色彩。第二級色彩將通常提供跨越裝置的較 廣範圍的色彩偏移,以及較飽和的色彩,這在某些實施例可能是合乎需要的。圖14A說明展 示圖9B的堆疊的依據間隔物層從900 A到4500 A的變化而變的軸上第一級色彩502與第 二級色彩504的改變的色度圖500。由間隔物層的厚度改變引起的軸上色彩偏移等同於由 歸因於針對某些間隔物厚度的觀看角度改變的光學路徑增加引起的色彩改變。可以看到, 在色度圖外側上的第二級色彩504展現比靠近圖內部的第一級色彩502大的飽和度。還可 看到,較短路徑長度改變上的快速或顯眼色彩過渡的區域可提供依據觀看角度而變的視覺 上較敏銳的色彩偏移,且可提供觀看者可觀察到的廣泛範圍的色彩。舉例來說,如果間隔物 厚度經選擇以使得所得的第二色彩級由色彩506給定,那麼等同於增加觀看角度的間隔物 層增加將產生快速且相異的色彩改變,從而提供視覺上引人注意的效果。圖14B和圖14C更詳細地比較說明針對較高級色彩的增加效果,其展示在觀看角 度從0° (軸上)改變為25°時兩個不同堆疊的可見色彩範圍。圖14B說明針對具有包含 3400 A氧化矽層的間隔物層的堆疊的色度圖,其產生第二級綠色的軸上峰值色彩(525nm)。相反地,圖14C說明針對具有包含1620 A氧化矽層的間隔物層的堆疊的色度圖,其產生第一 級綠色的軸上峰值色彩(525nm)。可以看到,對於相同的觀看角度變化,第二級綠色堆疊提 供比第一級綠色堆疊的色彩偏移512多得多的色彩偏移510。幹涉式調製器堆疊110的性質還可通過改變內部所含有的層的成分而改變。舉例 來說,如果圖14B的間隔物層用包含2500人氧化鋅層(其具有比氧化矽高的折射率)的間 隔物層來替代,從而產生具有與圖14B的堆疊相同的軸上色彩(處於525nm的第二級綠色) 的堆疊。然而,可以看到,當觀看角度從0° (軸上)變化到25°時,色彩514的變化小於 當在圖14B中間隔物層包含氧化矽時的變化。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依據觀看角度而變的 色彩偏移可通過增加間隔物層的折射率而減小。可做出對各種層(包括吸收器、反射器和 襯底)的其它修改以改變光學堆疊的性質,且還可使用多層或多腔結構來更改幹涉式堆疊 的頻譜輸出。另外,兩個層的反射率可經選擇以提供至少半透射性的幹涉式調製器。透射的程 度可依據所要的應用而更改。在特定實施例中,幹涉式調製器陣列的僅一部分可為透明的, 且反射部分可形成所要形狀,或反之亦然。圖15A說明可充當透射性幹涉式調製器結構的結構600的一個實施例。結構600 包含上面形成有幹涉式堆疊610的襯底102,以及形成在每一側上的紋理化層壓板620a和 620b。堆疊包括80人鉬吸收器612、4200 A氧化矽間隔物614和反射器616,所述反射器616 包含部分透明厚度的鋁,其可在一些實施例中介於約30 A與120人之間。在特定實施例中, 反射器616可包含80人鋁層,其將具有大概20%到25%的峰值透射。圖15B說明經稍微修 改的結構600b,其中堆疊610包括位於反射器616與紋理化層壓板620b之間的額外間隔物 層618。在某些實施例中,此額外層618可提供對裝置的額外色彩控制,或可在半透明和反 射性幹涉式調製器堆疊兩者上使用以提供對鄰近堆疊的物理保護。例如結構600等半透射性幹涉式調製器結構從吸收器側和反射器側兩者處反射 特定色彩。隨著反射器616的厚度減少,從吸收器側反射的色彩的飽和度也減少,且從反射 器側反射的色彩的飽和度增加。除了所反射色彩以外,色彩還將透射穿過幹涉式堆疊610。 在以上實施例中,所透射的色彩類似於從吸收器側反射的色彩,而從反射器側反射的色彩 將為大致互補的。在某些實施例中,半透射性幹涉式調製器結構可經配置以從兩側反射大 致相同的色彩。這可例如通過使用對稱的調製器堆疊來進行,其中吸收器和反射器包含具 有相同厚度的相同材料。舉例來說,一個此調製器堆疊在間隔物層的每一側上包含具有介 於30 A與120人之間的厚度的鋁層。在此實施例中,將從兩側反射大致相同的色彩,且所透 射的色彩可為近似互補的。圖15C是說明在間隔物層614從2000人變化到3700人時圖15A的裝置的吸收器 側上的所透射色彩630和所反射色彩632的色度圖。可以看到,吸收器側上的所透射色彩 630和所反射色彩632的改變是相似的。圖15D是說明裝置的反射器側上的所透射色彩630 和所反射色彩634是大概彼此互補的色度圖。可提供雙側幹涉式調製器,其包含第一部分反射性或吸收器層、界定第一幹涉式 間隙的第一間隔物層、反射層、界定第二幹涉式間隙的第二間隔物層以及第二部分反射性 或吸收器層。因此,從每一側,雙側幹涉式調製器如上文相對於單側幹涉式調製器所述那樣 起作用。雖然材料和厚度可為相似或相同的以在兩側上提供相似的光學響應,但厚度或材
19料在其它實施例中可為不同的以在每一側上提供不同的光學響應。另外,此雙側幹涉式調 制器的一側或兩側可包含如上文論述的紋理化層。在某些實施例(例如圖16所描繪的組合件700)中,可提供雙側組合件,其包含調 制器襯底102和紋理化層720,所述紋理化層720經由粘合劑層108粘附到調製器襯底102 的每一側。在一個實施例中,調製器襯底可包含光透射性襯底,其中雙側幹涉式調製器定位 在調製器襯底的一側上。在其它實施例中,調製器襯底可包含位於調製器襯底的每一側上 的幹涉式調製器陣列(未圖示)。在其它實施例中,調製器陣列可包含位於調製器襯底的一 側上的單個半透射性幹涉式調製器陣列。雖然被描繪為包含在設計和定向上類似於圖13A 的紋理化層的紋理化層,但將了解,圖13A到13D中任一者的紋理化層和定向以及任何其它 合適的紋理化層可結合此實施例和以下實施例來使用。在另一實施例中,一個或一個以上物體可懸置在幹涉式調製器的前方。在特定實 施例(例如圖17A的組合件800a和圖17B的組合件800b)中,此類物體804可懸置在粘合 劑層108內,或可抵靠著紋理化層820的內部表面而懸置。在特定實施例中,這些物體可為 半透明的,使得其可從後面由幹涉式調製器陣列所反射的光照射。在特定實施例中,這些物 體可為裝飾性的、半透明的或透明的,且可為多種多樣的物體中的任一者,包括但不限於例 如微球體或裝飾性薄片或紙張等物體。在此實施例中,對物體804的照射可與觀看角度無 關,使得用相對恆定色彩的光照射物體,而周圍區域的色彩隨著觀看角度而變化。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向幹涉式調製器陣列提供照射。圖18A到18C說明可結合各 種組合件結構使用的照明系統的各種實施例。在圖18A中,可以看到,組合件900a包括安 置於粘合劑層108與調製器襯底102之間的前燈光引導層904,其可包含位於襯底的每一側 上的幹涉式調製器或堆疊且經配置以使得從前燈散射或反射的光將由幹涉式調製器或堆 疊調製且反射或透射到觀看者。在所說明的實施例中,光引導層904位於紋理化層920下 方,使得紋理化層不幹涉前燈的操作。在其它實施例中,前燈可在光學上與襯底102分離。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提供雙側裝置,如上文論述,其中在襯底102的每一側上具有前燈引導 層 904。如將了解,前燈光引導層904可經配置以沿著層904的長度透射光,且可包含例如 墨點、漫射體和稜鏡或全息膜等結構,其經配置以朝向幹涉式調製器陣列反射光。在其它實 施例中,前燈可經配置以將光反射遠離幹涉式調製器陣列,以提供不同效果。粘合劑層108 優選地包含具有比前燈層904低的折射率的材料,以便促進光經由全內反射沿層904向下 傳播。在某些實施例中,這可為低折射率壓敏粘合劑。在其它實施例中,紋理化層920可包 含低折射率材料。圖18B說明替代組合件900b,其中調製器襯底102為至少部分光透射性的,且其中 幹涉式調製器陣列或堆疊(未圖示)是半透明的。在此實施例中,可提供安置於幹涉式調 制器陣列或堆疊後面的光源914以穿過幹涉式調製器提供光且照射組合件。類似地,圖18C說明適合與半透明調製器堆疊或陣列一起使用的另一組合件。在 圖18C中,可以看到,組合件900c在結構上類似於圖18B的組合件900b,不同之處只是後燈 採用類似於圖18A的前燈光引導層904的後燈光引導層916的形式。後燈層916經配置以 將光反射穿過調製器襯底和半透明幹涉式調製器陣列。後燈還可用以增加幹涉式調製器或 堆疊在鄰近後燈的那側上反射的光,使得後燈本質上充當將光透射穿過幹涉式調製器或堆疊的後燈以及照射堆疊或陣列的鄰近側的前燈兩者。在某些實施例中,上文描述的照明組件可經配置以輸出全色(白色)光。在其它 實施例中,照明組件可經配置以輸出單色(彩色)光。舉例來說,在某些實施例中,光源可 經配置以輸出具有對應於幹涉式堆疊或調製器的軸上峰值波長的波長的光。在此實施例 中,幹涉式堆疊或調製器所反射的光的量隨著觀看角度增加且峰值反射波長移動遠離光源 的波長而逐漸變少。在另一實施例中,可使用除了幹涉式調製器或堆疊的軸上峰值以外的 波長,例如對應於特定離軸觀看角度處的峰值的波長,使得亮度隨著觀看者移動遠離法線 而增加。在其它實施例中或結合以上實施例,可使用彩色或染色層來提供類似效果。舉例 來說,透射某些波長的光多於其它波長的光的層可用以強調或最小化在特定觀看角度處反 射的色彩。在某些實施例中,包含幹涉式調製器陣列的調製器襯底可提供為待通過最終用戶 而與所要粘合劑和紋理化層集成的組件。因為待由組合件反射的圖案和色彩可受其它組件 的成分、大小和形狀顯著影響,所以最終用戶可非常自由地配置組合件以提供所要光學輸 出。在另外實施例中,調製器襯底可連同關於用以完成組合件的合適組件的信息以及用於 組裝所述組件的指令一起提供在封裝中。所提供的信息可包括(例如)可由所出售的調製 器襯底反射的潛在色彩的範圍以及關於可用特定粘合劑或紋理化層獲得的較多有限範圍 的信息。可向所懸置物體提供的大致恆定照射的成分也可包括在此信息中。此外,還可包 括關於特定組件針對給定用途的合適性的信息,例如關於可較適合於(例如)室外使用的 嚴酷條件的粘合劑或紋理化層的信息。在另外實施例中,所提供的封裝可包括要使用的粘合劑。此粘合劑可單獨封裝,或 可預施加到調製器襯底,且可(例如)通過剝離層或其它保護性封裝來保護。在要使用經 顯著紋理化的層且紋理化層與襯底之間沒有氣隙是合乎需要的實施例中,使用單獨封裝的 粘合劑而非預施加的粘合劑可能是合乎需要的。在其它另外實施例中,此調製器襯底可包 括集成照明,例如前燈或後燈光引導層。在其它實施例中,可提供合適的紋理化層。用於設計裝飾性幹涉式調製器裝置的工藝流程1000的一個實施例可如下進行。 所述工藝在步驟1010處開始,其中可選擇軸上色彩。因為軸上色彩表示幹涉式調製器堆疊 (或收縮式幹涉式調製器)的最短光學路徑,所以軸上色彩將界定幹涉式調製器結構所產 生的可能色彩的一個限度,且可用以界定各種層的合適成分和厚度。然而,如下文中將更詳 細論述,後續設計考慮將致使重訪或修改對軸上色彩的選擇。所述工藝接著移動到步驟1020,其中確定幹涉式調製器結構的類型。如果裝置將 為背光式的,那麼將使用半透明幹涉式調製器。如果將從多側觀看裝置,那麼將使用半透明 幹涉式調製器或雙側幹涉式調製器。如果將僅從單側觀看裝置且不需要為背光式的,那麼 將通常使用單側幹涉式調製器,但也可使用雙側或半透明幹涉式調製器。工藝接著移動到步驟1030,其中確定所要色彩飽和度。如果需要較少色彩飽和度, 那麼將使用選定軸上色彩的第一級色彩。如果需要較大色彩飽和度,那麼使用選定軸上色 彩的第二或較高級。工藝接著移動到步驟1040,其中確定所要的色彩偏移量。如果需要大量色彩偏移, 那麼可使用具有高剖面和與幹涉式堆疊或調製器成陡峭角度的表面的表面紋理特徵,且可
21使用可離散觀看的紋理特徵。另外,可使用具有低折射率的間隔物材料。如果色彩偏移非常 重要,那麼可使用對選定色彩的修改以拾取靠近歸因於觀看角度或間隔物厚度的色彩變化 最大值的色彩。如果需要少量色彩偏移,那麼可做出相反設計選擇,其使用具有低剖面和淺 角度的光學特徵、使用具有高折射率的間隔物材料且使用靠近色彩變化最小值的色彩。另 外,可能需要使用位於層壓板或其它紋理化層內的嵌入式特徵而非表面特徵。最後,工藝移動到步驟1050,其中選擇紋理或光學特徵以提供所要的色彩變化效 果。如果需要具有大致恆定色彩的離散區域,那麼可使用具有平面表面的特徵,例如上文論 述的稜鏡條帶。如果需要逐步的色彩改變,那麼可使用例如上文論述的球面透鏡特徵等特 徵或圓化隨機圖案。雖然以上工藝流程陳述了裝飾性特徵設計中的示範性步驟,但將了解,可做出其 它步驟和設計決策,且可省略以上步驟中的某些步驟。舉例來說,可預期使用有源幹涉式調 制器結構連同此結構的細節。圖20到圖22是說明上文描述的色彩偏移特性的彩色照片。圖20是上覆於上面 形成有幹涉式調製器的調製器襯底上方的紋理化玻璃層的俯視彩色照片,所述圖片是在大 致平行於調製器襯底的法線的角度處獲取的。在此實施例中,所述幹涉式調製器經形成具 有第二級紅色和第三級藍色的組合。圖21是在幾乎平行於調製器襯底的角度處獲取的圖 20的紋理化玻璃層和幹涉式調製器襯底的彩色照片。請注意,所感知色彩取決於光相對於 觀看者的角度以及觀看者相對於紋理化玻璃層和幹涉式調製器的表面的角度。舉例來說, 從紋理化玻璃的邊緣的反射呈現為黃色,透過紋理化玻璃的邊緣觀看到的色彩展示綠色與 紫色的彩色斑點,而從紋理化玻璃的頂部表面所見的色彩展示黃色、金色、紅色、綠色與紫 色的變動色澤。圖22是上覆於瓦片式調製器襯底上方的紋理化玻璃層的俯視彩色照片,其 說明幹涉式調製器瓦片的邊界的模糊化。儘管以上詳細描述已展示、描述並指出應用於各種實施例的本發明的新穎特徵, 但將了解,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的情況下做出對所說明的裝置或 工藝的形式和細節的各種省略、替代和改變。舉例來說,上文論述的類型的紋理化層可結合 任何顯示器裝置來使用,其中所反射的色彩依據觀看角度而變化。如將認識到,本發明可以 不提供本文中所陳述的全部特徵和益處的形式來實施,因為一些特徵可與其它特徵分開地 使用或實踐。
權利要求
一種組合件,其包含幹涉式調製器堆疊,其包含吸收器層,其至少部分地透射入射光;反射層,其相對於所述吸收器層固定;以及間隔物層,其安置於所述吸收器層與所述反射層之間且在所述幹涉式調製器堆疊內界定幹涉式間隙,以及紋理化層,其安置於所述吸收器層的與所述反射層相對的側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件,其中所述紋理化層經配置以使得所述組合件反射多 個色彩的圖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件,其中所述組合件所反射的所述色彩圖案可由觀察者 辨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件,其中所述色彩圖案依據觀看角度而改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件,其中所述間隔物層具有大致恆定厚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件,其中所述紋理化層包含光學特徵,所述光學特徵經 配置以更改幹涉式調製器堆疊的至少一部分的有效觀看角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組合件,其中所述光學特徵包含稜鏡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組合件,其中所述光學特徵包含球面透鏡。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組合件,其中所述襯底包含位於鄰近所述幹涉式堆疊處的第 一表面和位於所述襯底的與所述幹涉式堆疊相對的側上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襯底的所述 第一表面包含所述光學特徵。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組合件,其中所述襯底包含位於鄰近所述幹涉式堆疊處的 第一表面和位於所述襯底的與所述幹涉式堆疊相對的所述側上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襯底 的所述第二表面包含所述光學特徵。
11.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組合件,其中紋理化層包含平面外表面,且其中所述光學特 徵安置於所述紋理化層內。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件,其額外包含安置於所述紋理化層與所述吸收器層 之間的襯底,其中所述襯底經由粘合劑接合到所述紋理化層。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組合件,其中所述粘合劑包含具有與鄰近層大致相同的折 射率的材料。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組合件,其中所述粘合劑包含安置於所述粘合劑內的光學結構。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件,其中所述組合件內的所述層中的至少一者是有色的。
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件,其中所述反射層至少部分地透射入射光。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組合件,其中所述吸收器和所述反射器包含大致相同的材 料和厚度。
18.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組合件,其額外包含安置於所述幹涉式調製器堆疊的鄰近 所述反射層的側上的第二紋理化層。
19.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組合件,其額外包含安置於所述幹涉式調製器堆疊的鄰近所述反射層的所述側上的光引導層,其中所述光引導層經配置以朝向所述幹涉式調製器堆 疊反射光。
2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件,其額外包含安置於所述紋理化層與所述吸收器層 之間的光引導層,其中所述光引導層經配置以朝向所述吸收器層反射光。
2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件,其中所述幹涉式調製器堆疊經配置以在垂直於所 述幹涉式調製器堆疊的角度處觀看時反射處於可見光範圍內的至少第二級色彩。
22.一種光學結構,其包含顯示器元件,其中所述顯示器元件所反射的光波長依據觀看角度而變;以及上覆層,其包含具有大致隨機紋理的表面,其中所述紋理化表面形成具有第一折射率 的第一材料與具有第二折射率的第二材料之間的邊界,且其中所述顯示器元件所反射的光 在所述紋理化表面處折射以改變所述顯示器元件上的有效觀看角度。
23.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學結構,其中所述顯示器元件經配置以使得隨著所述觀 看角度增加,所述觀看角度的增加將導致顯著的色彩偏移。
24.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學結構,其中所述紋理化表面包含相對於所述顯示器元 件以非零角度定向的大致平面區。
25.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學結構,其中所述紋理化表面包含彎曲區。
26.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學結構,其中所述紋理化表面不包含可由觀察者立即辨 別的圖案。
27.—種顯示器元件,其包含幹涉式調製器,所述幹涉式調製器包含吸收器;以及反射器,其下伏於所述吸收器層下方;以及額外層,其包含至少一個光學特徵,所述額外層上覆於所述幹涉式調製器的均勻部分 上方,其中所述吸收器層與所述反射器分離大致均勻的距離,其中從所述均勻部分中的第 一點反射到觀看者的光包含第一峰值波長的光,且從所述均勻部分中的第二點反射到所述 觀看者的光包含第二峰值波長的光,所述第一峰值波長不同於所述第二峰值波長,其中所 述第一或第二峰值波長的光均不包含另一者的諧波。
28.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顯示器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峰值波長對應於所述幹涉式調 制器在第一觀看角度處反射的峰值波長,且所述第二峰值波長對應於所述幹涉式調製器在 第二觀看角度處反射的峰值波長,其中所述第一角度不同於所述第二角度。
29.一種光學結構,其包含用於幹涉式調製光的裝置,其中所述調製裝置所反射的色彩依據觀看角度而改變;以及用於折射所述調製裝置所反射的光以改變所述調製裝置上的有效觀看角度的裝置。
30.根據權利要求29所述的光學結構,其中所述調製裝置包含幹涉式調製器。
31.根據權利要求29所述的光學結構,其中所述折射裝置包含具有大致隨機紋理的表
全文摘要
幹涉式調製器所反射的色彩可依據觀看角度而改變。因此,可通過相對於觀察者旋轉所述幹涉式調製器來觀看到一定範圍的色彩。通過將紋理化層放置在觀察者與幹涉式調製器之間,所述觀察者可觀看到包括所述範圍的色彩的圖案,且因此可從單個觀看角度觀看到所述範圍的色彩。
文檔編號G02B5/28GK101809471SQ200880101189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31日
發明者喬納森·C·格裡菲斯, 埃裡克·沃辛頓, 戈拉芙·塞蒂, 馬尼什·科塔裡 申請人:高通Mems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