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內胎輪圈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19:14:11
專利名稱:一種無內胎輪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輪製造技術領域,是一種在輻條鋼絲輪圈上開創性地 安裝無內胎輪胎的技術,具體地說是一種無內胎輪圈。
背景技術:
自從二輪自動車問世以來,在二輪自動車上所用的車輪主要有鋼絲輻條 車輪和模壓車輪兩種。鋼絲輻條車輪具有一種古典美,再加上它彈性好,重 量輕,比起模壓車輪駕駛時穩定性能好等優點,所以,在二輪自動車中獲廣 泛使用,連美國的巡洋快艇摩託、越野摩託至今還在使用鋼絲輻條車輪。
但是,由於鋼絲輻條車輪的鋼圈上設置有固定鋼絲輻條用的限位安裝 孔,不能保證密封,所以其上不能安裝無胎輪胎,只能安裝帶內胎的輪胎。
在這樣的背景下,問世了專利文件l中所記載的《無內胎專用輪圏》(實
開昭6 2 - 1 4 5 8 0 l號公告)。在這種無內胎專用輪圈的鋼圈上設置有 一圈凹槽,圍繞凹槽槽底的主壁鋼板上焊設有一圏副壁鋼板。這樣,可以使 "無內胎專用輪圈"的鋼圈不會漏氣,有效解決了在該發明的無內胎專用輪 圈上安裝設置無內胎輪胎後的密封性問題。但是,為了保證"無內胎專用輪 圈"的鋼圈密封性能,在主壁鋼板和副壁鋼板之間必須整圈焊接、且要求做 到絕對無縫隙,這不僅焊接難度高、而且很費時和費力;此外, 一旦副壁鋼 板焊接設置在凹槽槽底的主壁鋼板上後,如果再要調節鋼絲的鬆緊或更換鋼 絲的話,就必須把整圈的副壁鋼板拆卸下來,然後再焊上去,那是一件很困 難和麻煩的事。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能確保鋼絲輻條車輪不會漏氣的無內 胎輪圈。
本實用新型的無內胎輪圈是通過在鋼絲輻條車輪的輪圏鋼圈主體的中 間位置上設置一圈由槽底和左右側壁構成的凹槽,在凹槽的槽底上按需間隔 設置鋼絲輻條的限位安裝孔,在中間凹槽的左右內側壁上分別焊接設置限位 搭扣板,然後將較厚較寬的帶狀密封材料充填覆蓋設置在整圈凹槽內及鑲嵌 設置在左右內側壁和限位搭扣板之間的整圈環形空間內,由密封材料的中間 部分封住安裝設置在凹槽槽底限位安裝孔上的鋼絲固定螺帽周圍的氣隙空 間,並由限位搭扣板扣住密封材料左右兩側的近邊沿部分,製成整體密封的 無內胎輪圈。
所述的密封材料釆用的是即使受到輪胎的空氣壓力也不會變形的耐壓 材料。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的無內胎輪圈應用於二輪自動車上時,所述
的密封材料,最保守的計算,每平方釐米至少要求能承受7公斤壓力,最好 是十公斤。所述的密封材料可以是橡膠、合成樹脂,也可以是金屬、木材等 混合而成的合成材料。最好是抗折撓的、與限位搭扣板上的扣壓彎頭互扣密 封、具有優良密封性能的矽酮材料。
所述的密封材料可以預先做成便於整圈鑲嵌設置在鋼圈凹槽內的圓環 狀或條帶狀。密封材料能被扣壓限位在輪圈鋼圈凹槽上左右限位搭扣板前部 邊沿之下,並且能整圈覆蓋整個凹槽。
此外,本實用新型在製造工藝上要求限位搭扣板上的扣壓彎頭與密封材 料緊密相扣,使密封材料緊緊地包圍住凹槽裡鋼絲條的固定螺帽。本實用新型的無內胎輪圈具有以下幾個結構特點 一、輪圈的鋼圈主體 的中間部位上設置有一圈凹槽,在凹槽的槽底上安裝設置有若干個固定鋼絲
條的螺帽;二、凹槽的左右側壁上設置有上帶扣壓彎頭的彎凸狀限位搭扣板;
三、密封材料整圈充填覆蓋設置在凹槽內,並由左右限位搭扣板上的扣壓彎 頭可靠地限位扣壓住密封材料的左右兩側的近邊沿部分。
本實用新型的無內胎輪圈上所使用的密封材料,它的寬度最好比凹槽的 寬度、左右限位搭扣板上的扣壓彎頭之間的間距均略寬一些,雖然安裝設置 後會略顯彎曲,但正好緊緊包圍住突出的固定螺帽。
本實用新型的輪圈所使用的密封材料與鋼圈左右側壁上的限位搭扣板 之間用不著焊死,可以隨意拆卸,並且能確保安裝上無內胎輪胎後不會漏氣。
本實用新型的專用輪圈上裝配設置的無內胎輪胎,即使是使用在美國的 巡洋快艇摩託、越野摩託上,也能確保不會漏氣。
基於上述構思的本實用新型無內胎專用輪圈,由於密封材料以略寬於凹 槽、且以整圈鑲嵌充填設置和緊緊包圍住凹槽槽底上突出的固定螺帽的形式 覆蓋設置在凹槽內,限位搭扣板的根部邊沿以固定焊接的形式可靠地設置在 凹槽的左右側壁上,並由設置在限位搭扣板前部邊沿上的扣壓彎頭限位扣壓 住密封材料的兩側近邊沿部分,使密封材料被可靠地限位於凹槽內,不會脫 落,而且密封材料以活動裝配和由限位搭扣板加以可靠限位的形式設置在凹 槽內,允許按需拆卸,明顯存在結構合理且簡單、安裝方便且工作可靠、維 護和保養簡便和成本低等諸多優點,為在古典、美觀的鋼絲輪圈上配置性能 優異和使用方便的無內胎輪胎帶來了新的技術突破,因而具有明顯的技術先 進性、很強的實用性和可貴的巿場應用前景。
圖l是無內胎輪胎安裝在本實用新型的鋼絲輪圈上的結構剖視圖2是圖1中主要部分的放大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安裝限位搭扣板的工藝說明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安裝鋼絲幅條螺帽的工藝說明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密封材料的安裝說明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密封材料的鑲嵌、扣壓工藝說明圖。
圖中
A.輪圈B.無內胎輪胎 C.輪轂D.鋼絲輻條Da.外羅紋E.螺帽 Ea.內羅紋 11.鋼圈 12.鋼圈主體13.密封材料 14.凹槽 14a.槽底14b.側壁 15.限位安裝孔15a.圓形凹槽 16.凸緣 17.限位搭扣板17a.前部邊沿17b.根部邊沿 17c.扣壓彎頭18.彎凸部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典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在圖1和圖2中,本實用新型的無內胎輪圈A由鋼圈11、輪轂C和連接 設置在鋼圈11和輪轂C之間、整體呈輻射狀排列的鋼絲輻條D構成,鋼圈 11的上方用虛線圍畫出的部分是無內胎輪胎B,特徵在於鋼圈11由鋼圏主 體12和密封材料13構成,其中鋼圈主體12由硬質金屬材料製成,由設 置在中間的凹槽14和位於凹槽14兩側、上帶凸緣l6的左右法蘭盤構成, 所述的凹槽14由整圈狀槽底14a和整環狀左右側壁14b構成,在槽底"a 上設置有鋼絲輻條的限位安裝孔15,在左右兩側壁Mb與法蘭盤的交接處設 置有外凸狀彎凸部18,凹槽l4的左右兩側接近凸出部IS的側壁l僕上分別焊接設置有彎凸狀限位搭扣板17。
鋼圈主體U上設置在中間的凹槽14向中心軸方向下凹,設置在凹槽14 的左右兩側的法蘭盤上的凸緣16向輪胎B —側的方向彎折。
限位搭扣板17主體呈彎折狀,根部邊沿17b呈翹彎狀、固定焊接設置 在凹槽"的側壁14b上,前部邊沿17a向設置有鋼絲螺帽E的限位安裝孔 l5的槽底"a —側彎曲,上面設置有一朝凹槽14下方彎折的扣壓彎頭17c。
另夕卜,彎凸狀限位搭扣板17彎曲的根部邊沿17b與凸出的彎凸部18的 交接處要求平滑,不能有朝上(輪胎B方向)隆起,使凸出的彎凸部18與 凹槽側壁14b之間形成一個平滑的過渡。
所述的密封材料13主體呈較寬較厚的條帶狀或圓環狀,其寬度大於凹 槽14的寬度及兩個彎凸狀限位搭扣板17之間的間距寬度。
所述的密封材料13每平方釐米至少要能承受7公斤壓力,在一般情況 下,無內胎輪胎B每平方釐米要承受1 0公斤的壓力,因此,選用在l 0公 斤壓力下不破損的矽酮材料較好。
由於密封材料13可以彎曲,設置在凹槽14槽底的螺帽上方時呈凸起狀 態,密封材料13的中間部分可完全充填覆蓋在整圈凹槽14內,其左右兩側 接近邊沿的部分由扣壓彎頭17c壓扣限位、鑲嵌設置在凹槽14的兩側壁14b 與彎凸狀限位搭扣板17之間的整圈環形空間內。
以上說明的是鋼圈11的結構,以下通過圖3 圖6來介紹它的製造工藝。
首先,介紹彎凸狀限位搭扣板17的製造工藝,如圖3所示,這是一個 未安裝無內胎B的鋼圈主體12,上面安裝設置有彎凸狀限位搭扣板l乙圖3是安裝彎凸狀限位搭扣板17的工藝說明。圖中符號12,是安裝彎 凸狀限位搭扣板17之前的輪圈主體。
所述的彎凸狀限位搭扣板17,其前部邊沿17a位於鋼圏主體12的靠中 間一側,朝所述的凹槽14的槽底14a方向,其根部邊沿17b固定焊接在凹 槽14的左右側壁14b上。
此外,所述的彎凸狀限位搭扣板17的形狀可以有兩種 一種是整圈環 狀,另一種是片狀,由若干片組成, 一片一片間隔斷續地焊接設置在凹槽14 的左右側壁14b上。
鋼圈主體12包括彎凸狀限位搭扣板17在內,都應該進行表面電鍍處理 (不再圖示說明)。
關於電鍍處理,應該從鋼圈主體12的材質、外形美觀及防鏽的角度考 慮,同時,還要結合二輪自動車的車型考慮,然後決定如何進行電鍍處理。 鋼圈主體12的材質因車型而異,有時也可以省去這道工序。
鋼絲螺帽E的安裝工藝如圖4所示,在鋼圈主體12的凹槽14的槽底14a 上間隔設置有一圏限位安裝孔15,鋼絲螺帽E安裝在相應的限位安裝孔15 上。
鋼絲螺帽E從鋼圈11的外面插入所述的螺帽限位安裝孔15中,並固定 在螺帽限位安裝孔15的圓形凹槽15a內。螺帽E上設置有內羅紋Ea,與此 相對應的鋼絲輻條的近端部上設置有外羅紋Da,螺帽擰在鋼絲輻條上, 一邊
調節張力, 一邊擰緊螺帽。
密封材料13的安裝工藝如圖5所示。密封材料13整圈鑲嵌設置在鋼圈 11的凹槽14內,並位於和它相對應的限位搭扣板17下面(參照圖中虛線所示的符號13)。
將密封材料13安裝在限位搭扣板17裡側時的設置方法可以因人而異, 也可以適當地使用工具進行安裝。
圖5是密封材料的安裝說明圖。
密封材料13安裝在限位搭扣板17和凹槽14的槽底14a之間時,密封 材料13向凹槽槽底14a鋪開時呈現出微微隆起狀態。
密封材料13充填覆蓋在凹槽槽底14a時,它的下表面和螺帽E頭部相 緊密接觸,相互間幾乎不存在空隙。
最後是鑲嵌、扣壓工藝,密封材料13覆蓋鑲嵌在凹槽14裡,並緊貼凹 槽14的左右兩側壁14b。密封材料13橫向的左右兩側邊沿伸進限位搭扣板 17裡面,如圖6,特別是圖6的放大圖所示。密封材料13左右兩側的近邊 沿部分緊緊地扣壓在限位搭扣板17的扣壓彎頭17a的下面(參照圖中箭頭 的位置)。這樣,就進一步提高了密封材料13、凹槽側壁14b、限位搭扣板 17之間的密封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限位搭扣板17部分地壓住密封材料13,其扣壓彎頭17c 陷入並扣進密封材料13中,這樣不僅進一步提高了密封材料13、凹槽側壁 14b、限位搭扣板17之間的密封性能,而且也防止了密封材料13從限位搭 扣板17中意外地脫落。
依照上述工藝流程,鋼圈11的製造形態就完成了。按照眾所周知的辦 法,鋼圏11的外圈法蘭盤上便就可以安裝無內胎輪胎B 了。
另外,簡單地介紹一下,如何在輪圈11上方便地安裝無內胎輪胎B的 工藝流程。但不再用圖解贅述。將無內胎輪胎B的橫向邊緣一邊繞著鋼圈11,塞入鑲有凹狀密封材料 13的凹槽14內。與此相對應,無內胎輪胎B的另一邊緣塞入鋼圈11的一側
凸緣16裡側的法蘭盤上,然後,將先前塞入凹槽14裡面的一邊緣再移位塞
入鋼圈11另 一側的凸緣16裡側的法蘭盤上。
經過上述工藝流程,完成了在鋼圈ll上安裝無內胎輪胎B的工藝流程。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限位搭扣板17焊接設置在凹槽14的惻壁14b上的
位置不能高於凸出部18 (安裝無內胎輪胎B的一邊)。
因為,只有這樣,密封材料13才能很容易地成彎曲狀,鑲入限位搭扣
板17的裡面和凹槽14的側壁14b之間的環形空間內。在安裝無內胎輪胎B
的時候,限位搭扣板17、密封材料13也不會礙事,更不會從凹槽側壁14b
上脫落出。
在鋼圏11上方便地安裝上無內胎輪胎B之後,由於在空氣的壓力下, 密封材料13就會和凹槽14、槽底14a、側壁14b緊緊地結合在一起。密封 材料13沿著凹槽14的凹陷部位向上呈微凸狀。(參見圖l、圖2。)
也就是說,密封材料13幾乎將整個下面槽底14a壓得死死的,也可以 說把鋼絲輻條的螺帽E等部位頂壓住。
由於受到空氣的壓力,即使密封材料13受到擠壓,也就是說朝著限位 搭扣板17脫落的方向擠壓也沒有關係,如上所說,密封材料13會緊緊地固 定在凹槽14等部位上。因此,這項技術能確保密封材料13和鋼圈11緊貼 限位,不會從限位搭扣板17中脫落出來。
鋼絲輻條車輪有一種古典美,再加上它彈性好,重量輕,在駕駛時比模 壓車輪穩定性能好,所以,在以古典風格的摩託為主的二輪自動車中有著較廣的應用巿場,連美國的巡洋快艇摩託、越野車型的摩託也在使用著鋼絲輻 條車輪。
另一方面,無內胎的輪胎由於不會一下子漏氣,所以, 一直作為主流產 品,在輪胎中得到廣泛地應用。
由於本鋼圈11的實用新型綜合了輻條鋼絲輪圈的優點,安裝了無內胎 的輪胎B,在確保輪胎氣體密封性能的狀態下, 一舉兩得,既能得到無內胎 的輪胎B的實惠,又能得到輻條鋼絲輪圈A的優點。
綜上所說,本實用新型的輪圈的製造方法不需另起爐灶,可在現有的鋼 圈上進行加工改制出本實用新型輪圏上的鋼圈ll;現有的輻條鋼絲輪圈只能 安裝帶內胎的輪胎,而本實用新型的輪圈則完全不同,無論是古典風格的摩
託,或者是老式摩託,都能在輻條鋼絲輪圈A上安裝無內胎的輪胎B;密封 材料13用不著通過焊接固定在鋼圈主體12上,可以自由拆卸,因此,本實 用新型的輪圈,在維修時,既可以方便地更換鋼絲輻條D,也可以方便地調 節它的張力;本實用新型的鋼圈ll,如上所說,由於密封材料13和凹槽14 緊密相扣,再加上離心力的作用,垃圾和鐵鏽很難從外部進入鋼圈11的凹 槽14中,再加上兩側的限位搭扣板17之間有一層密封材料阻隔,即使垃圾、 鐵鏽進入鋼圈11的凹槽14內,也進不了無內胎的輪胎B,因而很安全。 本項實用新型的輪圈不局限於上述範圍,還有更廣泛的應用。比如,不
光是美國式、越野式的摩託車車型,還有山地摩託車、自行車等其他車輛上。
權利要求1.一種無內胎輪圈,由鋼圈(11)、輪轂(C)和連接設置在鋼圈(11)和輪轂(C)之間、整體呈輻射狀排列的鋼絲輻條(D)構成,其特徵在於鋼圈(11)由鋼圈主體(12)和密封材料(13)構成,其中鋼圈主體(12)由硬質金屬材料製成,由設置在中間的凹槽(14)和位於凹槽(14)兩側、上帶凸緣(16)的左右法蘭盤構成,所述的凹槽(14)由整圈狀槽底(14a)和整環狀左右兩側壁(14b)構成,在槽底(14a)上設置有鋼絲輻條的限位安裝孔(15),在左右兩側壁(14b)與法蘭盤的交接處設置有外凸狀彎凸部(18),凹槽(14)的左右兩側接近凸出部(18)的側壁(14b)上分別焊接設置有彎凸狀限位搭扣板(17)。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內胎輪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鋼圈主體(12) 上設置在中間的凹槽(14)向中心軸方向下凹,設置在凹槽 (14)的左右兩側的法蘭盤上的凸緣(16)向輪胎(B) —側的方向彎折。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內胎輪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限位搭扣板(17)主體呈彎折狀,根部邊沿(17b)呈翹彎狀、固定焊接設置在 凹槽(14)的側壁(Mb)上,前部邊沿(17a)向設置有鋼絲螺帽(E)的限位安裝孔(15)的槽底(14a) —側彎曲,上面設置有一 朝凹槽(14)下方彎折的扣壓彎頭(17c)。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內胎輪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材料(13) 主體呈較寬較厚的條帶狀或圓環狀,其寬度大於凹槽(14) 的寬度及兩個彎凸狀限位搭扣板(17)之間間距的寬度。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內胎輪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材料(13)的中間部分完全充填覆蓋在整圈凹槽(14)內,其左右兩側接近邊沿的部分由扣壓彎頭(17C)壓扣限位、鑲嵌設置在凹槽(14) 的兩側壁(14b )與彎凸狀限位搭扣板(1 7 )之間的整圈環形空間內。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內胎輪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限位搭扣板(17)呈整圈環狀。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內胎輪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限位搭扣板(17)呈一片一片間隔斷續地焊接設置在凹槽(14)的左右側壁(14b) 上的片狀。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內胎輪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密封材料由 具有良好的抗折撓性、每平方釐米至少能承受7公斤壓力的矽酮材 料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內胎輪圈,通過在鋼圈主體上設置凹槽,在槽底上設置鋼絲安裝孔,在凹槽的左右側壁上焊接上帶扣壓彎頭的限位搭扣板,並在整圈凹槽內及左右內側壁和限位搭扣板之間的整圈環形空間內充填覆蓋和鑲嵌設置密封材料,使鋼圈整體密封,成為可供裝配無內胎輪胎的輪圈。由於扣壓彎頭限位扣壓作用,使密封材料被可靠限位於凹槽內,確保密封、不會脫落,而且密封材料以活動裝配的形式設置,允許按需拆卸,明顯具有結構科學合理且簡單、安裝方便且工作可靠、維護和保養簡便和成本低等諸多優點,為在鋼絲輪圈上配置無內胎輪胎提供了方便。
文檔編號B60B21/06GK201128352SQ20072017654
公開日2008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06年10月25日
發明者藤井博實 申請人:藤井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