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切換的蜂窩通信系統、裝置及方法
2023-05-03 19:45:46 2
專利名稱::用於切換的蜂窩通信系統、裝置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領域涉及蜂窩通信系統中通信資源的利用,且尤其但不排他地涉及蜂窩通信系統中的同步切換。
背景技術:
:當前,第三代蜂窩通信系統開始大量出現,進一步增強了提供給行動電話用戶的通信服務。最廣泛採用的第三代通信系統基於碼分多址(CDMA)和頻分雙工(FDD)或時分雙工(TDD)技術。在CDMA系統中,通過在相同的載頻上和相同的時間間隔中向不同用戶分配不同擴頻碼和/或擾碼獲得用戶分離。這與時分多址(TDMA)系統相反,在時分多址系統中,用戶分離通過向不同用戶分配不同時隙而實現。另外,TDD提供相同載頻以用於上行鏈路傳輸以及下行鏈路傳輸兩者,上行鏈路傳輸即經由無線服務基站從移動無線通信單元(常稱為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到通信基礎設施的傳輸,下行鏈路傳輸即經由服務基站從通信基礎設施到移動無線通信單元的傳輸。在TDD中,載頻在時域細分為一系列時隙。單一載頻在一些時隙期間被指派給上行鏈路傳輸且在另一些時隙期間被指派給下行鏈路傳輸。使用該原理的通信系統的一示例是通用移動電信系統(UMTS)。CDMA且尤其是UMTS的寬帶CDMA(WCDMA)模式的進一步描述可以在編者為HarriHolma和AnttiToskala、出版社為Wildy&Sons、出版年為2001年且ISBN為0471486876的名為"WCDMAforUMTS"的文獻中找到。現在參考圖l,示出了如2007年5月7-11日在日本神戶舉辦的第58屆TSG-RANWG2會議的R2-072847——"Draftlminutes"中協定的異步網絡中的LTE內切換過程的消息序列圖IOO。在RAN2ft58協定的方法描述了用戶設備(UE)110、源eNodeB115和目標eNodeB120之間的通信。該方法有利於UE使用具有專用資源的無競爭過程接入目標小區。根據所協定的過程,UE執行信號質量測量且在消息130中將這些測量發送到源eNodeB115。源eNodeB115然後啟動切換(HO)進程135且向目標eNodeB120發送H0請求消息140(通過UE無線接入網絡(RAN))。目標eNodeB120執行準入控制145且在準入控制進程145期間分配專用前導碼給目標小區中的RACH接入。分配的專用前導碼消息在使用新小區專用的無線網絡臨時標識符(C-RNTI)的切換(HO)請求應答(ACK)消息150中被從目標eNodeB120發送到源eNodeB115,且此後在切換(HO)命令消息155中被發送到UE110。UE110然後發送應答消息160到源eNodeB115,該源eNodeB115準備用於在上行鏈路(UL)和下行鏈路(DL)兩個方向中轉發的數據165。準備的數據然後從源eNodeB115轉發170到目標eNodeB120。UE100然後能夠使用分配的專用前導碼執行到目標eNodeB120的RACH接入175,目標eNodeB120使用指示定時提前量(TA)和UL授權細節的RACH響應進行回復180。UE然後發送HO確認消息185到目標eNodeB120,該目標eNodeB120回復以進一步的ACK消息190。因而這是異步切換,因為在接入之前UE不與新小區同步。前導碼空間被分成兩個部分,即專用前導碼和隨機前導碼。對於正常RACH接入,UEIIO從隨機前導碼部分隨機選擇前導碼且通過非同步RACH信道發送所選前導碼175。僅隨機前導碼部分內的前導碼需要在小區中廣播。專用前導碼總是由網絡(eNodeB)分配給UEllO。現在參考圖2,消息序列圖200說明沒有可用前導碼以專用於UE210接入,或者目標eNodeB220不分配用於目標小區中的RACH接入的專用前導碼的情況。這裡,UE210經由基於競爭的非同步RACH接入而接入到目標eNodeB22,且響應於此,目標eNodeB220發送HO請求ACK消息250到源eNodeB215,該源eNodeB215進而發送HO命令255到UE210,而不攜帶專用前導碼。關於在該過程中使用的競爭方面,比如,當兩個或更多個UE選擇了相同前導碼時,這些UE將監聽相同的RACH應答180。然而,目標eNodeB220僅能夠檢測最強信號。因此,將為具有最強信號的UE計算TA。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競爭UE都接收到該TA且假設它是其自己的TA。在執行定時較準之後,競爭UE然後在調度的資源上發送它們的唯一標識符。注意,典型地,在相同的UL資源上有多於一個的UE在進行發送,由此導致進一步衝突。然而,如果eNodeB正確接收和解碼由一個UE發送的信號175,則eNodeB在消息180中發送該UE的唯一ID。所有競爭UE監聽消息180中的發送消息。如果該唯一ID匹配UE的相應標識符(ID),則該UE成功地接入了該小區。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失敗的UE通過發送另一隨機選擇的前導碼而重複從消息275開始的過程,而再次啟動RACH接入。如果調度的發送消息280不能被目標eNodeB220正確接收,比如由於資源衝突,步驟285的競爭消息不可行。在這種情況下,UE在計時器期滿之後再次啟動RACH過程。而且,如果基於專用前導碼(非競爭)的接入失敗,UE210將在非同步RACH信道275上使用隨機選擇的前導碼接入目標小區。在這種情況下,UE210發送調度的傳輸280到目標eNodeB220,該目標eNodeB220在最後確認和ACK傳輸185、190之前使用競爭決議步驟285進行應答。因而,協定的異步H0過程需要UE110、210在非同步RACH信道上接入新小區。HO負載是總RACH負載的重要成分。在2007年1月15-19日在義大利索倫託的RAN2#56bis中由Samsung提出的標題為"LTEcellload/RACHloadestimations"的文檔中,根據在R2-07025中Samsung提供的RACH負載分析,50-70%的RACH負載是切換之後的小區接入導致的。已知這種切換過程中的RACH負載的減小對無線效率方面總是有益的。上述已知現有技術在DL定時不同步的異步網絡中處理切換。與之對照,在同步網絡中,下行鏈路(DL)傳輸被同步(即,DL幀定時在不同eNodeB在相同時間發生)。然而,定時提前量(TA)是UE用於調節UL傳輸所需的定時校準。在同步切換中,UE能夠先於新小區中的小區接入獲得與新小區的UL同步。在同步網絡中,UE能夠基於源小區中的TA以及從源和目標小區接收的信號之間的時差計算定時提前量。在異步網絡中,如果給予UE源和目標小區之間的時差,該UE能夠計算TA。總而言之,基於UE的具體位置和UE的速度,UE發送的波形(UL傳輸)如果在相同時間發送,將在不同時間被eNodeB接收。為了校正這點(即,為了確保UL傳輸將在相同的時隙被eNodeB接收),eNodeB對每個UE排序以在不同時間發送,這被稱為定時提前量。因而,在同步和異步網絡中,UE都要求UL時間較準。在正常操作中,在無線網絡中,eNodeB基於UE發送的信號計算TA。計算的TA然後被發送到UE,使得UE能夠適當地調節其UL發送定時。在同步網絡中,可以由UE計算(在切換(HO)操作期間的)目標網絡中的TA,而不涉及任何目標eNodeB。這是基於來自源eNodeB和目標eNodeB的信號之間的接收的定時差以及源小區採用的當前TA(對於UE已知)實現的。在異步網絡中,該計算僅在UE被提供以源小區和目標小區之間的DL幀時差時可行。因而,為了澄清同步網絡中的切換過程,UE能夠基於來自新和舊小區的接收信號之間的相對時差計算對於新目標eNodeB的定時提前量。這是已知TDD-UMTS網絡中使用的機制。因此,在同步網絡中,可以在接入之前獲得與新小區的同步,且因而避免了經由非同步信道接入新小區。UE在小區接入之前獲得該新小區的UL同步信息的切換被稱為"同步切換"。現在參考圖3,消息序列圖300示出同步切換過程的情況。在MBMS單頻網絡(MBSFN)操作(不管網絡是時分雙工(TDD)還是頻分雙工(FDD))中,小區是DL幀同步的。在同步網絡中,可以由UE310簡單地基於用於源eNodeB315的TA和來自目標eNodeB320和源eNodeB315的接收信號之間的相對時差來計算目標小區中的定時提前量。類似於在TDD-UMTS系統中使用的算法也可被設計為用於3GPPLTE標準。UE310能夠在接入之前獲得與目標小區的UL時間同步,且避免了非同步RACH接入,且因此減小了目標小區中的RACH負載。在異步網絡中,僅當源小區和目標小區之間的DL幀差異被UE所知曉時,目標小區中的定時提前量才可以通過UE310計算。避免目標小區中的RACH接入的一種可能的方法是針對目標eNodeB320使用經由源eNodeB315在HO請求ACK消息350和後續HO命令355上發送信號的分配來分配UL信令信道(SCH)資源。在圖3的消息序列圖300中示出了無線網絡中這種基於UE的TA計算方案中涉及的信號發送流程。因而,在從源eNodeB315接收HO請求140之後,目標eNodeB320分配C-RNTI且在HO請求ACKUL-SCH消息350上向源eNodeB315指派資源。在接收切換命令355之後,UE310從現有小區脫離且與新(目標)小區同步。然後,切換確認消息185在分配的UL-SCH資源上發送。該過程是簡單的。然而,以這種方式,UL-SCH資源的分配可能導致無線資源的浪費。因而,在這種情況下,HO命令可以花費若干混合自動重發請求(HARQ)的發送來被UE310正確接收。在這種方式中,UL-SCH資源可能需要被保留以較長時期以用於HO確認消息185,這從無線效率角度看是不希望的。備選地,用於H0確認消息185的傳輸的起始計時器可以被目標eNodeB320設置。在這種情況下,應考慮在X2接口上最差情況延時和最大HARQ傳輸延時來設置起始時間,該X2接口是兩個eNodeB之間的接口。因而,對於一些傳輸,H0中斷時間395可能不必要地過大。在圖4所示的消息序列圖400中示出用於無線網絡中同步HO過程的另一方法,該方法由Motorola在R2-070214中以標題為"Contentionandcontention-freeintra-LTEhandovers,,的文檔提出。此處,在從源eNodeB415接收HO請求140之後,目標eNodeB420分配C-RNTI且指派用於HO請求ACK消息450中的CQI報告和調度請求信道的專用資源。目標eNodeB420經由源eNodeB415在HO命令消息455中將該信息傳輸到UE410。在同步到目標eNodeB420之後,UE410通過在分配的專用資源上發送CQI報告475或調度請求(SR)消息來接入目標小區。目標eNodeB420因而在第1層/第2層控制信道(UL授權)消息480中向UE410分配專用資源。類似於圖3中示出的過程,圖4的消息序列圖400也依賴於在目標小區中的專用資源上的UE通信。然而,如圖所示,在圖4中使用CQI/SR資源450、455,而不是圖3中的UL-SCH資源350、355。因而,CQI/SR資源空間可以可視化為碼和時間空間,其中CQI/SR報告還可以是周期性的或是觸發性的。在周期性報告的情況下,以周期模式為UE410分配碼和時間資源。從UE410的視角,分配的CQI/SR信道在給定時間專用於UE410,因此,能進行無競爭的CQI報告和調度請求。CQI報告輔助關於DL傳輸的鏈路適配。因此,CQI報告僅在主動傳輸中對UE是有用的。取決於其在LTE連接狀態的活動水平,UE410可分為兩種模式。如果UE410處於RRC連接狀態,且主動地參與通信,則UE410被認為處於short—DRX或連續狀態。對於RRC連接但不主動地參與通信的UE,其狀態被認為是long_DRX狀態。實際上,存在巨大數目(幾千個)的long_RX狀態的UE,而僅約200-400個UE可能處於short—DRX或連續接收模式中。因而,實際中,圖4中提出的方法在為以long_DRX狀態工作的UE分配專用CQI/SR信道方面是低效的。而且,由於在HO命令中使用的大消息長度,CQI信道資源的分配還可能顯示一定程度的無線資源的浪費。而且,在UE410花費長時間來接入新(目標)小區的情況下,專用CQI/SR資源的提前分配也可能導致無線資源的浪費。因而,當前切換技術,尤其是被提議在無線網絡中用於同步切換的那些技術是次優選的。因此,解決無線網絡中同步切換問題的改善機制應是有利的;尤其是減小或移除RACH負載的機制。
發明內容因此,本發明目的在於單獨或以任意組合方式減輕、緩解或消除上述缺點中的一個或多個。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從第一基站切換到第二基站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在第一基站,從要被切換到第二基站的無線訂戶通信單元接收應答消息;以及響應於該應答消息,向該第二基站發送調度請求消息,從而為要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的後續切換確認消息請求信道。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採用本發明概念通過在UL授權消息中只是將該控制信道(可以是L1/L2控制信道)告知該UE,而無需通過專用信道的UE接入,避免了依賴於RACH或用於H0接入的專用資源的需要。根據本發明的可選特徵,調度請求消息的發送可以在數據包從第一基站到第二基站的數據轉發之前發送。以這種方式,用於轉發的數據的準備不需要在調度請求消息的傳輸之前完成。因此,由於數據處理導致的延遲可以減小。根據本發明的可選特徵,調度請求消息的發送可以與從第一基站到第二基站的數據轉發相結合。以這種方式,由於數據處理導致的延遲可以減小。根據本發明的可選特徵,切換命令消息可以包含用於在第二基站支持的通信小區中使用的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的標識符(C-RNTI)。以這種方式,UE可以使用在第二基站中清晰分配的C-RNTI標識。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提供切換過程的可接受的中斷時間。本發明例如可以通過在無線網絡中執行更平滑和/或更可靠的同步切換過程而允許通信系統中通信資源的改善利用。本發明例如可以通過在無線網絡中執行更平滑和/或更可靠的同步切換過程實現終端用戶可覺察的改善性能。由於例如在無線網絡中的更平滑和/或更可靠的同步切換過程,本發明還可以提供改善的吞吐量速率。根據本發明的可選特徵,本發明概念可應用於同步網絡,其中無線訂戶通信單元能夠在小區接入到新小區之前獲得與新小區的UL同步。在這種同步網絡中,無線訂戶通信單元能夠基於源小區的TA和從源和目標小區接收的信號之間的時差來計算定時提前量(TA)。根據本發明的可選特徵,如果源和目標小區之間的時差被提供到無線訂戶通信單元,且無線訂戶通信單元能夠計算TA,則本發明概念可應用於異步網絡。本發明可以允許蜂窩通信系統更有效地執行切換。本發明可以與諸如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蜂窩通信系統或長期演進3GPP蜂窩通信系統的一些現有通信系統相兼容。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從第一基站切換到第二基站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在第二基站處,從該第一基站接收調度請求消息,從而為要從所述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的後續切換確認消息請求信道;以及響應於該調度請求消息,調度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以用於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切換(H0)確認消息到該第二基站。根據本發明的可選特徵,該方法還包含發送控制信道消息到無線訂戶通信單元以告知無線訂戶通信單元該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以這種方法,控制信道,例如L1/L2控制信道,可用於將共享信道(UL-SCH)資源分配給UE給定(短)持續期,這在無線網絡中的同步切換過程中典型地僅增加lmsec的延時。有利地,Ll/L2控制信道的使用確保資源被所有UE監控。根據本發明的可選特徵,該方法還可以包含在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上從無線訂戶通信單元接收切換確認消息。以這種方法,UL-SCH資源可以在小時間尺度內在大量UE之間共享。根據本發明的可選特徵,切換確認消息的接收還可以包含並發地從無線訂戶通信單元接收信道質量信息(CQI)。以這種方式,與已知基於CQI/SR的切換過程(如圖4所示)相比,不再在所有情況(1ong—DRX狀態)下都需要所有CQI/SR信道。因而,本發明概念防止不必要的信道配置以及稀有CQI/SR信道資源的不必要使用。根據本發明的可選特徵,切換確認消息的接收還可以包括並發地從無線訂戶通信9單元接收調度請求。根據本發明的可選特徵,該方法還可以包含通過響應於接收切換確認消息啟動從第一基站到第二基站的通信路徑切換來完成HO過程。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從第一基站切換到第二基站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在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處,從該第一基站接收切換命令消息以及在用於與該第二基站通信的控制信道上接收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該方法還包括在該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上發送切換確認消息到該第二基站;以及發送上行鏈路數據到該第二基站支持的小區中的該第二基站。根據本發明的可選特徵,該方法還包含使用同步網絡的特性計算第二基站支持的小區中的通信的定時提前量。以這種方式,UE在接入之前與第二基站UL同步,因此避免了在非同步RACH信道上的接入。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種能夠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切換到第二基站的基站。該基站包含用於從要被切換到第二基站的無線訂戶通信單元接收應答消息的邏輯。該基站還包括用於響應於該應答消息,向該第二基站發送調度請求消息,從而為要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的後續切換確認消息請求信道的邏輯。根據本發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種能夠在無線網絡中從第一基站接收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的通信切換的基站。該基站包含用於從該第一基站接收調度請求消息,從而為要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的後續切換確認消息請求信道的邏輯。該基站還包括用於響應於該調度請求消息,調度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以用於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切換(HO)確認消息到該第二基站的邏輯。根據本發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種能夠在無線網絡中從第一基站切換到第二基站的無線訂戶通信單元。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包含用於從該第一基站接收切換命令消息的邏輯;用於在與該第二基站通信的控制信道上接收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的邏輯;用於在該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上向該第二基站發送切換確認消息的邏輯;以及用於向該第二基站支持的小區內的第二基站發送上行鏈路數據的邏輯。根據本發明的第七方面,提供用於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從第一基站切換到第二基站的邏輯。該邏輯包含可執行程序代碼,該程序代碼可操作為從要被切換到第二基站的無線訂戶通信單元接收應答消息;以及響應於該應答消息,向該第二基站發送調度請求消息,從而為要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的後續切換確認消息請求信道。根據本發明的第八方面,提供用於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從第一基站切換到第二基站的邏輯。該邏輯包含可執行程序代碼,該程序代碼可操作為從該第一基站接收調度請求消息,從而為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的後續切換確認消息請求信道;以及響應於該調度請求消息,調度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以用於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切換(HO)確認消息到該第二基站。根據本發明的第九方面,提供用於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從第一基站切換到第二基站的邏輯。該邏輯包含可執行程序代碼,該程序代碼可操作為從該第一基站接收切換命令消息;在用於與該第二基站通信的控制信道上接收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在該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上向該第二基站發送切換確認信息;以及向該第二基站支持的小區中的第二基站發送上行鏈路數據。根據本發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種蜂窩通信系統,該系統包含能夠在無線網絡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切換到第二基站的基站。該基站包含用於從要被切換到第二基站的無線訂戶通信單元接收應答消息的邏輯;以及用於響應於該應答消息,向該第二基站發送調度請求消息,從而為要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的後續切換確認消息請求信道的邏輯。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種蜂窩通信系統,該系統包含能夠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切換到第二基站的基站。該基站包含用於從該第一基站接收調度請求消息,從而為要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的後續切換確認消息請求信道的邏輯;以及用於響應於該調度請求消息,調度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以用於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切換(HO)確認消息到該第二基站的邏輯。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種蜂窩通信系統,該系統包含能夠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切換到第二基站的基站。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包含用於從該第一基站接收切換命令消息的邏輯;用於在與該第二基站通信的控制信道上接收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的邏輯;用於在該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上向該第二基站發送切換確認消息的邏輯;以及用於向該第二基站支持的小區內的第二基站發送上行鏈路數據的邏輯。本發明的這些和其他方面、特徵和優點將從以下描述的(多個)實施例顯現且得以闡述。圖1示出已知無線網絡中LTE內異步切換過程的消息序列圖。圖2示出已知無線網絡中LTE內異步切換過程的消息序列圖。圖3示出已知無線網絡中LTE內同步切換過程的消息序列圖。圖4示出已知無線網絡中LTE內同步切換過程的消息序列圖。參考附圖,僅以舉例的方式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附圖中圖5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改變的無線通信系統的一些元件的概覽。圖6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無線網絡中LTE內同步切換過程的消息序列圖。圖7示出可被採用以執行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處理功能性的典型計算系統。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的描述集中於可應用於演進的UMTS(通用移動通訊系統)蜂窩通信系統且尤其是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系統中以時分雙工(TDD)模式工作的演進的UTRAN(UMTS陸地無線接入網絡(UTRAN))的發明實施例。不過,應當意識到,本發明不限於這種具體蜂窩通信系統,還可以應用於其他蜂窩通信系統。現在參考圖5,大致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無線通信系統500。在該實施例中,無線通信系統500可以兼容於且包含能夠在通用移動通訊系統(UMTS)空中接口上操作的網絡元件。具體而言,實施例涉及用於當前討論的3GPP中的演進的UTRAN(E-UTRAN)無線通信系統的系統架構。這也稱為長期演進(LTE)。該架構包括無線接入網(RAN)和核心網(CN)元件,核心網504耦合到諸如網際網路11和公共交換電話網絡的外部網絡502。RAN的主要組件是經由SI接口連接到CN504且經由Uu接口連接到UE520的eNodeB(演進的NodeB)510、520。eNodeB510、520控制和管理無線資源相關功能。NodeB510、520系列典型地執行網絡的較低層處理,執行諸如介質訪問控制(MAC)、格式化數據塊以用於傳輸以及物理髮送傳輸塊到UE525的功能。CN504具有兩個主要組件服務aGW(服務接入網關)506和匪E(移動管理實體)508。服務aGW506控制U平面(用戶平面)通信,其中流量分發管理由服務aGW針對RRC連接的用戶管理。匪E508控制c平面(控制平面)通信,其中用戶移動性、承載建立以及QoS支持由匪E508處理。E-UTRANRAN基於下行鏈路(DL)中的OFDMA(正交頻分多址)和上行鏈路(UL)中的SC-FDMA(單載波頻分多址)。在E-UTRAN中使用的無線電幀格式和物理層配置的其他信息可以在TS36.211(3GPPTS36.211v.1.1.1(2007—05),"3GPPTechnicalspecificationgroupradioaccessnetwork,physicalchannelsandmodulation(release8),,)中找到。節點B501無線連接到UE525。每個節點_B包含操作地耦合到相應信號處理邏輯514、524的一個或更多個收發器單元512,522。類似地,每個UE包含操作地耦合到信號處理邏輯529(為清晰目的,詳細示出了一個UE)且與支持其相應地點區域中的通信的節點B通信的收發器單元527。系統包含很多其他UE和節點B,為清晰起見,這些其他組件未被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UE525且尤其是收發器單元527和信號處理邏輯529的操作被修改為從支持UE將正移入的小區中的通信的目標eNodeB接收控制信道消息,例如L1/L2控制信道消息,如參考圖6進一步詳細描述。UE525且尤其是收發器單元527和信號處理邏輯529的操作已被進一步修改為使用在分配的UL授權信道上發送到目標eNodeB(經由源(服務)eNodeB)的切換確認消息來響應Ll/L2控制信道消息,如參考圖6進一步詳細描述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諸如源eNode-B510的基站,且尤其是收發器單元512和信號處理邏輯514的操作被修改為將調度請求消息605從UE525所處的通信小區發送到UE525將移入的通信小區,如參考圖6進一步詳細描述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諸如目標eNode-B520的基站,且尤其是收發器單元522和信號處理邏輯524的操作被修改為從源eNodeB接收調度請求消息且響應於此,將Ll/L2控制信道消息從UE將移入的通信小區發送到UE525,如參考圖6進一步詳細描述的。目標eNode-B520且尤其是收發器單元522和信號處理邏輯524的操作還被修改為識別在Ll/L2控制信道消息中分配的UL信道上從UE發送的HO確認消息且響應於此,發送ACK消息到UE525,如參考圖6進一步詳細描述的。現在參考圖6,示出消息序列圖600,該消息序列圖600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的切換(HO)過程。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圖6中的H0過程中涉及的步驟利用已知H0過程中的常規操作130、135、140、350、355、450、455。在執行準入控制之後,目標eNodeB620分配將在目標小區中使用的C-RNTI。該信息經由源eNodeB615通過HO請求ACK消息350、450和HO命令消息355、455傳送到UE610。在接收HO命令的HARQACK160之後,源eNodeB615發送調度請求消息650到目標eNodeB620。值得注意,消息650是新消息,其在常規HO過程中不被看到。該消息650傳送一指示UE610已經在源小區中正確地接收了H0命令355、455且UE610已經準備建立到目標小區的連接。在接收HO命令ACK160之後,源eNodeB615準備要轉發170到目標eNodeB620的數據(UL和DL)165。值得注意,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用於UL和DL通信的數據轉發按照在RAN2#58的LTE中協定的。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與數據轉發之前相比,調度請求消息的發送可以與從第一基站到第二基站的轉發數據組合發送。在接收調度請求消息650之後,目標eNodeB620在UL-SCH上分配資源給UE610且調度授權在Ll/L2控制信道680之上發送,其中目標小區中的C-RNTI用於識別目標小區中的UE610。在本發明的備選實施例中,消息680可以直接在調度請求消息650之後啟動。UE610在所分配的UL-SCH資源上發送HO確認消息685。在本發明的又一備選實施例中,可以預見,如有需要,呼叫質量信息(CQI)和/或調度請求消息650可以被HO確認消息685捎帶確認(piggyback)。在該實施例中,CQI可用於發現用於DL傳輸的最佳子載頻。所以,基於CQI,eNodeB調度器能夠通過選擇用於DL數據傳輸的最佳頻帶執行鏈路修改。為了允許DL鏈路修改,可以預見,在本發明的該實施例中,CQI可以捎帶到UL數據有效載荷(在該實施例中是HO確認消息685)。在該實施例中,調度請求可用於告知eNodeB:UE610具有待發送的UL數據。如果在HO確認消息被發送的同時UE610具有待發送的UL數據,可以預見,調度請求還可以被捎帶到UL數據有效載荷中。值得注意,因為SC-CDMA的單載波屬性以及CQI/SR信道資源與UL-SCH分離,UE610不能在CQI/SR信道上並發地發送UL數據和CQI。SC-CDMA的單載波屬性要求UL傳輸在頻域連續。用於CQI/SR信道的頻率資源與被設計為用於上行鏈路共享信道(UL-SCH)的頻率資源分離。因此,UE不允許同時在CQI/SR信道和UL-SCH上發送。可以預見,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該過程可以不依賴於HO接入的專用資源。因此,在本發明的該實施例中,該過程可以提供用於同步網絡的無線高效HO過程。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例如在UE以long_DRX狀態操作時發生UE切換的情況中,可以預見,不需要建立CQI/SR信道。因而,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UE可以在切換操作完成之後立即過渡到1ong—DRX狀態。因此,就這方面而言,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導致long_DRX狀態中的UE切換的較小信令開銷。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例如在UE以short_DRX狀態操作時發生UE切換的情況中,例如,在接收H0確認消息685之後,目標eNodeB—620可以建立CQI/SR信道。因而以short_DRX狀態操作的UE610以與long_DRX狀態相同的方式被處理。在接收HO確認消息685之後,目標eNodeB620配置short_DRX操作所需的信道。在這種情況下,CQI/SR信道以及short_DRX周期可以在目標eNodeB620中被配置。信道配置可以通過無線資源管理(RRM)邏輯被設置且可以不同於在源eNodeB615使用的配置。在接收HO確認消息685之後,UE610被附加到目標eNodeB620,且目標eNodeB620變成源eNodeB615。為了更好地理解此處描述的一些實施例提供的一個優點,讓我們考慮HO中斷時間,有時被稱為U-平面中斷時間。HO中斷時間包含4個主要分量[OO95](a)無線層處理,(b)ULRRC信令,(c)DLRRC信令,以及(d)數據轉發延時。無線層處理延遲可以定義為UE610的H0命令的接收到由目標eNodeB620提供的UL資源分配之間的延遲。因而,無線層處理包含頻率同步延時、DL同步延時、UL資源請求和定時提前量獲取延時。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意識到頻率同步延時和DL同步延時在此前圖1至4和圖6中描述的過程中全都相同。可以假設,UE已經在測量期獲取了頻率同步和DL同步,且因此可以使用定時偏移將目標小區DL定時與源小區DL定時相關。因此,對於異步網絡,這種延時典型地被認為是小於lmsec的量級。與之對照,對於同步網絡,目標小區中的DL定時基本與源小區DL定時相等。因此,在同步網絡中,來自該分量的延時影響為0msec。關於UL資源請求引入的中斷時間和定時提前量(TA)獲取延時,該中斷時間依賴於應用的相應過程。在圖l和圖2的通過接入RACH獲得TA的已知異步網絡中,延時包含(i)等待RACH接入時隙(如果假定RACH間隔為5msec,該值典型地為2.5msec的量級),(ii)TA前導碼的傳輸(典型地為lmsec的量級),(iii)接收TA和用於H0確認消息的UL資源授權(典型地為7.5msec的量級)。因此,總UL資源和TA獲取延時典型地是llmsec的量級。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意識到這是最好情況方案,在最好情況下,假設對於H0命令的傳輸沒有重傳,且假設在RACH信道上沒有競爭。如果發生了重傳延時或由於競爭引入了延時,總UL資源和TA獲取延時將增加。—般而言,如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意識,U-平面活動的恢復通過無線資源控制(RRC)信令觸發。HO確認消息的接收可以觸發DLU-平面活動的恢復。後續HO確認ACK消息可以觸發ULU-平面活動的恢復。如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意識,RRC信令延時包含無線傳輸延時、處理延時和解碼延時。在最佳方案中,這典型地可以是5msec的量級。而且,如果假設30%的HARQ傳輸,則平均延時可以增加到典型的6.5msec的量級。然而,如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意識,30%的錯誤率對於時間苛刻的消息是不實用的。因而,在實際方案中,錯誤率應被考慮為遠小於30%。而且,數據轉發延時包含eNodeB處理延時和X2接口上的傳輸延時。這可以假設平均為5msec。另外,CQI/SR信道間隔可以假設為5msec。因此,用於CQI/SR信道的等待時間是2.5msec。CQI/SR信道的傳輸和解碼認為是2msec。由於Ll/L2控制信道的傳輸和解碼導致的延時被假設為是2msec的量級。由於ACK/NACK的傳輸和解碼導致的延時被假設為2msec的量級。基於上述延時分量,用於不同過程的UL和DL中的總中斷時間可以如表1所示那樣計算。表l:中斷時間分析14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在圖1的異步處理中,如果UE到達目標eNodeB中可以通過接收到專用前導碼來唯一識別,則HO確認步驟180可以省略。如果情況如此,圖1所描述的過程中的DL和UL中斷等於12msec。然而,仍然需要HO確認消息的接收,且中斷時間則在DL和UL中分別為17.5msec和18.5msec。值得注意,表1中的延時計算依賴於(i)用於圖1的過程的RACH信道配置;(ii)用於圖4的過程的CQI/SR信道配置;以及(iii)用於圖6的過程的X2接口上的傳輸延時。根據LTE中的當前協定規範,在UE切換到新小區之後,源eNodeB轉發所有DLPDCP服務數據單元(SDU)到目標eNodeB,這些DLPDCP服務數據單元的SN未被該UE應答。目標eNodeB然後再次發送源eNodeB轉發的所有DLPDCPSDU並對它們區分優先級。在UL中,切換時,源eNodeB轉發亂序接收的上行鏈路PDCPSDU到目標eNodeB。UE然後重發未被源eNodeB成功接收的ULPDCPSDU。因而,僅成功地按順序接收的PDCPSDU被轉發到服務aGW。考慮上述協定,在UL和DL中,PDCPSDU被轉發到目標eNodeB。因而在目標eNodeB執行PDCPSDU的重排序或區分優先級。因此,在應用層看到的實際的中斷取決於X2接口上的轉發延時。換句話說,U-平面中斷等於如表1中示出的中斷時間和X2接口上數據轉發延時的最大值。例如,如果數據轉發延時(包括用於轉發準備)是15msec,則在表l中示出的所有過程中,中斷時間應為15msec。儘管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描述了用於諸如UTRA3GPP的未來演進(當前被稱為"長期演進"(LTE))的無線同步網絡的同步切換,可以預見,本發明概念不限於該實施例,且可以應用於任意無線網絡。可以預見,上述發明概念目標在於提供如下優點其中的一個或多個(i)採用本發明概念,通過僅是在UL授權消息中將Ll/L2控制信道告知UE,避免了依賴於RACH或用於H0接入的專用資源的需要。(ii)Ll/L2控制信道可用於將共享信道(UL-SCH)資源分配給UE—給定(短)持續時間,這在同步網絡的切換過程中典型地僅增加lmsec的延時。該實施例有利地利用以下事實L1/L2控制信道被所有UE監控。通過C-RNTI識別被授予資源的UE,在L1/L2控制信道中指示該C-RNTI。以這種方式,UL-SCH資源可以在較小時間規模內在大量UE之間共(iii)與基於專用前導碼的H0接入(如圖l所示)相比,本發明概念減小了用於實現相同競爭概率所需的RACH資源。就這方面而言,值得注意,在現有技術切換過程中,在單個RACH信道資源中可以存在'64'個正交RACH前導碼。這意味著如果這些前導碼其中一些被保留以用於專用目的,可用於隨機選擇的前導碼數目減小。因此,如果RACH信道資15源保持相同,則現有技術中的過程中的競爭概率增加。否則,為了將競爭可能性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為RACH信道分配的資源需要增加,這使得現有技術過程低效。(iv)與切換之後的基於競爭的RACH接入(如圖2所示)相比,HO負載增加了RACH上的負載。上面相同的解釋對於競爭概率和所需的RACH資源是有效的。另外,由於在圖2中應用的競爭,現有技術切換過程中斷時間也增加。這是因為,如果發生衝突,UE應等待且稍後重試接入。當採用此前描述的本發明概念時,這些缺點可以避免。(v)與經由HO命令的資源分配(如圖3所示)相比,本發明概念節省了被浪費的無線資源。這是因為,因為在現有技術系統中,在資源分配的時間,目標eNodeB不知道UE到達的時間,資源需要提前保留。因而,分配應針對最差情況的UE。因此,保留的資源不能被分配給另一UE,直到切換UE接入了目標eNodeB為止。因此,現有技術無線資源被低效地使用。(vi)與基於CQI/SR的HO接入(如圖4所示)相比,再也不是在所有情況(long_DRX狀態)都需要所有CQI/SR信道。因而,本發明概念防止不必要的信道配置和稀有SQI/SR信道資源的不必要的使用。(vii)採用本發明概念提供可接受的中斷時間。圖7說明可被採用以執行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處理功能性的典型計算系統700。這種類型的計算系統可以在NodeB(具體而言,NodeB的調度器)、諸如GGSN的核心網元件以及RNC中使用。相關領域技術人員還將意識到如何使用其他計算機系統或體系結構來執行本發明。當合宜於或適用於給定應用或環境時,計算系統700例如可以代表臺式機、膝上或筆記本計算機、手持計算裝置(PDA、行動電話、掌上電腦等)、大型機、伺服器、客戶機或任意其他類型的專用或通用計算裝置。計算系統700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諸如處理器704。處理器704可以使用諸如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或其他控制邏輯的通用或專用處理引擎實施。在該示例中,處理器704連接到總線702或其他通信介質。計算系統700還可以包括用於存儲被處理器704執行的信息和指令的主存儲器708,諸如隨機存取存儲器(RAM)或其他動態存儲器。主存儲器708還可用於存儲處理器704執行指令的執行過程中的臨時變量或其他中間信息。計算系統700同樣可以包括耦合到總線702以用於存儲用於處理器704的靜態信息和指令的只讀存儲器(ROM)或其他靜態存儲裝置。計算系統700還可以包括信息存儲系統710,該信息存儲系統例如可以包括介質驅動712和可移動存儲接口720。介質驅動712可以包括驅動或其他機制來支持固定或可移動存儲介質,諸如硬碟驅動、軟盤驅動、磁帶驅動、光碟驅動、壓縮盤(CD)或數字視頻驅動(DVD)讀取或寫入驅動(R或RW)、或者其他可移動或固定介質驅動。存儲介質718例如可以包括硬碟、軟盤、磁帶、光碟、CD或DVD或被介質驅動714讀取和寫入的其他固定或可移動介質。如這些示例所述,存儲介質718可以包括其中存儲有特定計算機軟體或數據的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在備選實施例中,信息存儲系統710可以包括用於允許電腦程式或其他指令或數據被裝載到計算系統700的其他類似組件。這種組件例如可以包括可移動存儲單元722和接口720,諸如程序盒和盒接口、可移動存儲器(例如,快閃記憶體或其他可移動存儲模塊)和存儲槽以及允許軟體和數據從可移動存儲單元718傳送到計算系統700的其他可移動存儲單16元722和接口720。計算系統700還可以包括通信接口724。通信接口724可用於允許軟體和數據在計算系統700和外部裝置之間傳送。通信接口724的示例可以包括數據機、網絡接口(諸如乙太網或其他NIC卡)、通信埠(例如,通用串行總線(USB)埠)、PCMCIA槽和卡等。經由通信接口724傳輸的軟體和數據可以是能被通信接口724接收的電、電磁以及光學信號或其他信號的形式。這些信號可以經由信道728提供到通信接口724。這些信道728可以承載信號且可以使用無線介質、電線或電纜、光纖光學組件或其他通信介質實施。信道的一些示例包括電話線、蜂窩電話鏈路、RF鏈路、網絡接口、局域或廣域網以及其他通信信道。在本文檔中,術語"電腦程式產品"、"計算機可讀介質"等可以一般地用於表示諸如存儲器708、存儲裝置718或存儲單元722的介質。這些和其他形式的計算機可讀介質可以存儲處理器704使用的一個或多個指令以使得處理器執行專門操作。當被執行時,這種指令總稱為"電腦程式代碼"(以電腦程式或其他組織形式進行組織),使得計算系統700執行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功能。注意,代碼可以直接使得處理器執行具體操作、可被編譯以使得處理器執行具體操作、和/或與其他軟體、硬體和/或固件元件(例如執行標準函數的庫)組合以完成此操作。在使用軟體實施元件的實施例中,軟體可以存儲在計算機可讀介質中且例如使用可移動存儲驅動714、驅動712或通信接口724將其裝載到計算系統700。當被處理器704執行時,控制邏輯(在該示例中,為軟體指令或電腦程式代碼)使得處理器704執行此處所述的本發明的功能。應當意識到,為清晰起見,上面的描述參考不同功能單元和處理器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然而,很明顯,可以使用不同功能單元、處理器或域之間功能性的任何合適的分布而不偏離本發明。例如,示為被多個分離的處理器或控制器執行的功能性可以通過同一個處理器或控制器執行。因此,對於具體功能單元的參引僅被看作是對用於提供所述功能性的合適裝置的參引,而並不代表嚴格邏輯或物理結構或組織。本發明的各方面可以以包括硬體、軟體、固件或其任意組合的任意合適的形式實施。本發明可選地至少可以部分地實施為運行在一個或多個數據處理器和/或數位訊號處理器上的計算機軟體。因而,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元件和組件可以物理地、功能地和邏輯地以任意合適方式實施。實際上,功能性可以在單個單元、多個單元中實施或者作為其他功能單元的一部分實施。儘管結合一些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本發明並不旨在限制為此處提及的具體形式。而是,本發明的範圍僅由權利要求限定。另外,儘管特徵可能看上去是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意識到,根據本發明,所述實施例的各種特徵可以組合。而且,儘管獨立列出,例如可以通過單個單元或處理器實施多個裝置、元件或方法步驟。另外,儘管各個特徵可能被包括在不同權利要求中,這些特徵可以被有利地組合、且在不同權利要求中的包括並不暗示特徵的組合不具有特徵和/或優勢。而且,在一種類別的權利要求中包括特徵並不暗示這種類別的限制,而是,在合適時,該特徵可以等同地應用於其他權利要求類別。而且,權利要求中的特徵的順序並不暗示特徵必須執行的任何具體順序,且尤其是方法權利要求中的各個步驟的順序並不暗示步驟必須以該順序執行。另外,單數的引用並不排除複數。因而,對於"一"、"一個"、"第一"、"第二"等的引用並不排除多個。權利要求一種用於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從第一基站切換到第二基站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在第一基站從要被切換到第二基站的無線訂戶通信單元接收應答消息;以及響應於該應答消息,向該第二基站發送調度請求消息,從而為要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的後續切換確認消息請求信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數據包從該第一基站到該第二基站的數據轉發之前發送所述調度請求消息。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發送調度請求消息與從該第一基站到該第二基站轉發數據相結合。4.根據任一前述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還包含發送切換命令消息到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其中,所述切換命令消息包含用於要在該第二基站支持的通信小區中使用的所述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的標識符(C-RNTI)。5.根據任一前述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在基於共享信道操作的無線網絡中採用。6.根據任一前述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蜂窩通信系統中採用。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在長期演進3GPP蜂窩通信系統中採用。8.—種用於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從第一基站切換到第二基站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在第二基站處進行從該第一基站接收調度請求消息,從而為要從所述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的後續切換確認消息請求信道;以及響應於該調度請求消息,調度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以用於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切換(HO)確認消息到該第二基站。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數據包從該第一基站到該第二基站的數據轉發之前接收該調度請求消息。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發送調度請求消息與從該第一基站到該第二基站轉發數據相結合。11.根據權利要求8至10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還包含發送控制信道消息到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以將該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通知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切換命令消息包含要在該第二基站支持的通信小區中使用的所述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的標識符(C-RNTI)。13.根據權利要求8至12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還包含在該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上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接收切換確認消息。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切換確認消息還包含並發地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接收信道質量信息(CQI)。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切換確認消息還包含並發地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接收調度請求。16.根據權利要求8至15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還包含通過響應於接收該切換確認消息啟動從該第一基站到該第二基站的通信路徑切換,來完成HO過程。17.根據權利要求8至16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在基於共享信道操作的無線網絡中採用。18.根據權利要求8至17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蜂窩通信系統中採用。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在長期演進3GPP蜂窩通信系統中採用。20.—種用於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從第一基站切換到第二基站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在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處進行從該第一基站接收切換命令消息;在用於與該第二基站通信的控制信道上接收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在該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上發送切換確認消息到該第二基站;以及發送上行鏈路數據到該第二基站支持的小區中的該第二基站。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切換命令消息包含用於要在該第二基站支持的通信小區中使用的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的標識符(C-RNTI)。22.根據權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還包含在小區接入之前獲得與該第二基站支持的通信單元的上行鏈路同步。23.根據權利要求20至22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發送切換確認消息還包含並發地向該第二基站發送信道質量信息(CQI)。24.根據權利要求20至23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發送切換確認消息還包含並發地向該第二基站發送調度請求。25.根據權利要求20至24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在基於共享信道操作的無線網絡中採用。26.根據權利要求20至25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蜂窩通信系統中採用。27.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在長期演進3GPP蜂窩通信系統中採用。28.—種基站,能夠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切換到第二基站,該基站包含用於從要被切換到第二基站的無線訂戶通信單元接收應答消息的邏輯;以及用於響應於該應答消息,向該第二基站發送調度請求消息,從而為要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的後續切換確認消息請求信道的邏輯。29.—種基站,能夠在無線網絡中從第一基站接收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的通信切換,該基站包含用於從該第一基站接收調度請求消息,從而為要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的後續切換確認消息請求信道的邏輯;以及用於響應於該調度請求消息,調度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以用於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切換(HO)確認消息到該基站的邏輯。30.—種無線訂戶通信單元,能夠實現無線網絡中從第一基站到第二基站的切換,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包含用於從該第一基站接收切換命令消息的邏輯;用於在與該第二基站通信的控制信道上接收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的邏輯;用於在該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上向該第二基站發送切換確認消息的邏輯;以及用於向該第二基站支持的小區內的第二基站發送上行鏈路數據的邏輯。31.用於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從第一基站切換到第二基站的邏輯,該邏輯包含可執行程序代碼,該程序代碼可操作為從要被切換到第二基站的無線訂戶通信單元接收應答消息;以及響應於該應答消息,向該第二基站發送調度請求消息,從而為要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的後續切換確認消息請求信道。32.用於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從第一基站切換到第二基站的邏輯,該邏輯包含可執行程序代碼,該程序代碼可操作為從該第一基站接收調度請求消息,從而為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的後續切換確認消息請求信道;以及響應於該調度請求消息,調度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以用於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切換(HO)確認消息到該第二基站。33.用於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從第一基站切換到第二基站的邏輯,該邏輯包含可執行程序代碼,該程序代碼可操作為從該第一基站接收切換命令消息;在用於與該第二基站通信的控制信道上接收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在該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上向該第二基站發送切換確認信息;以及向該第二基站支持的小區中的第二基站發送上行鏈路數據。34.—種蜂窩通信系統,該系統包含能夠在無線網絡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切換到第二基站的基站,該基站包含用於從要被切換到第二基站的無線訂戶通信單元接收應答消息的邏輯;以及用於響應於該應答消息,向該第二基站發送調度請求消息,從而為要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的後續切換確認消息請求信道的邏輯。35.—種蜂窩通信系統,該系統包含能夠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切換到第二基站的基站,該基站包含用於從該第一基站接收調度請求消息,從而為要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的後續切換確認消息請求信道的邏輯;以及用於響應於該調度請求消息,調度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以用於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切換(HO)確認消息到該第二基站的邏輯。36.—種蜂窩通信系統,該系統包含能夠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切換到第二基站的基站,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包含用於從該第一基站接收切換命令消息的邏輯;用於在與該第二基站通信的控制信道上接收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的邏輯;用於在該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上向該第二基站發送切換確認消息的邏輯;以及用於向該第二基站支持的小區內的第二基站發送上行鏈路數據的邏輯。全文摘要描述了一種用於在無線網絡中將無線訂戶通信單元從第一基站切換到第二基站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在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處從第一基站接收切換命令消息。在第一基站處,該方法包含響應於從無線訂戶通信單元發送的應答消息向該第二基站發送調度請求消息。該方法還包含在該第二基站處,響應於該調度請求消息調度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以用於無線通信訂戶單元向該第二基站發送切換(HO)確認消息;以及在該至少一個上行鏈路調度資源(UL-SCH)上從該無線訂戶通信單元接收切換確認消息。文檔編號H04W72/00GK101766042SQ200880100888公開日2010年6月30日申請日期2008年5月29日優先權日2007年6月21日發明者C·沃拉爾申請人:Ip無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