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水系統和具有其的淨水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1:19:51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淨水系統和具有其的淨水器。
背景技術:
目前淨水器大多用戶購機回家後售後都會對過濾裝置的多個濾芯進行單獨手動衝洗一次,由於用戶對淨水器技術的了解程度不夠,必須由售後進行衝洗,增加售後安裝程序及售後安裝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淨水系統,所述淨水系統可實現對過濾裝置的自動衝洗,以提高淨水系統的便利性。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具有所述淨水系統的淨水器。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淨水系統,所述淨水系統具有進水口、濃縮水出水口和純水出水口,包括: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具有多級濾芯,所述過濾裝置包括第一進口、廢水出口和純水出口;廢水流路,所述廢水流路連通所述廢水出口和所述濃縮水出水口;純水流路,所述純水流路連通所述純水出口和所述純水出水口;衝洗流路,所述衝洗流路的一端與所述純水流路相連,所述衝洗流路的另一端與所述濃縮水出水口相連通;衝洗控制閥,所述衝洗控制閥設在所述衝洗流路上以控制所述衝洗流路的打開或關閉。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淨水系統,衝洗流路的一端與純水流路相連,衝洗流路的另一端與濃縮水出水口相連,不僅可實現對過濾裝置的衝洗以提高淨水系統的清潔程度,而且衝洗後的水可經過純水流路流向濃縮水出水口排出,不需要設置多餘的管路或其它的出水口來排出衝洗水,使得淨水系統管路連接緊湊,同時通過淨水系統即可實現過濾裝置的自動清洗,用戶不需要對過濾裝置的濾芯進行手動清洗。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淨水系統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徵: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過濾裝置包括:前置濾芯,所述前置濾芯與所述進水口相連,所述第一進口設在所述前置濾芯上;反滲透濾芯,所述反滲透濾芯分別與所述前置濾芯和所述廢水流路連通,所述廢水出口設在所述反滲透濾芯上;後置複合濾芯,所述後置複合濾芯分別與所述反滲透濾芯和所述純水流路相連,所述純水出口設在所述後置複合濾芯上。
可選地,所述淨水系統還包括:進水閥和增壓泵,所述進水閥和所述增壓泵設在所述前置濾芯和所述後置複合濾芯之間。
可選地,所述衝洗流路的一端與所述純水流路相連,所述衝洗流路的另一端與所述廢水流路相連。
可選地,所述淨水系統還包括:常閉電磁閥,所述常閉電磁閥設在所述廢水流路上且位於所述衝洗流路與所述廢水流路的連接點和所述反滲透濾芯之間。
可選地,所述淨水系統還包括:第一單向閥,所述第一單向閥設在所述反滲透濾芯和所述後置複合濾芯之間。
可選地,所述淨水系統還包括:淨水流路,所述淨水流路的一端與所述前置濾芯的出口相連,所述淨水流路的另一端與所述淨水出水口相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淨水系統還包括:流量開關,所述流量開關設在所述純水流路上以控制所述純水流路的流量。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淨水系統還包括:第二單向閥,所述第二單向閥設在所述衝洗流路上且位於所述控制閥和所述濃縮水出水口之間以引導所述衝洗流路的水流向所述濃縮水出水口。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實施例的淨水器包括上述實施例的淨水系統。
由於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淨水系統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因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淨水器也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即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淨水器,通過設置上述淨水系統,可實現對過濾裝置的自動衝洗,提高淨水系統的乾淨程度,淨水器初次使用或長時間為使用時,不需要用戶將濾芯拆除進行手動清潔,通過控制淨水系統即可實現對過濾裝置的有效衝洗。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淨水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0:淨水系統;
1:過濾裝置,11:前置濾芯,12:反滲透濾芯,13:後置複合濾芯,14:第一進口,15:廢水出口,16:純水出口;
2:廢水流路,21:濃縮水出水口,22:常閉電磁閥,23:廢水電磁閥;
3:純水流路,31:純水出水口,32:流量開關,33:第一單向閥;
4:衝洗流路,41:衝洗控制閥,42:第二單向閥;
5:淨水流路,51:淨水出水口;
6:增壓泵,61:進水閥;
7:進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徵。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彼此可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淨水系統100,淨水系統100具有進水口7、濃縮水出水口21和純水出水口31。
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淨水系統100包括過濾裝置1、廢水流路2、純水流路3、衝洗流路4和衝洗控制閥41。
具體地,過濾裝置1具有多級濾芯,過濾裝置1包括第一進口14、廢水出口15和純水出口16;廢水流路2連通廢水出口15和濃縮水出水口21;純水流路3連通純水出口16和純水出水口31;衝洗流路4的一端與純水流路3相連,衝洗流路4的另一端與濃縮水出水口21相連通;衝洗控制閥41設在衝洗流路4上以控制衝洗流路4的打開或關閉。
換言之,淨水系統100具有進水口7、濃縮水出水口21和純水出水口31,進水口7與自來水水源相連,自來水可通過進水口7通入淨水系統100,淨水系統100的濃縮水通過濃縮水出水口21排出,淨水系統100的產生的純水流向純水出水口31。
過濾裝置1可以包括多級濾芯,這樣,原水可通過過濾裝置1進行多級過濾以提高淨水系統100的過濾效果。過濾裝置1初次使用或長時間位使用時,過濾裝置1的多級濾芯過濾的水中可能會含有大量的細菌或顆粒。例如,多級濾芯中可以包括活性炭濾芯,活性炭濾芯在初次使用過濾時,活性炭濾芯過濾後的水中會帶有活性炭顆粒,由此,需要對活性炭濾芯進行衝洗,以提高淨水系統100的清潔度。
過濾裝置1可以包括第一進口14、廢水出口15和純水出口16,其中,第一進口14與進水口7相連,廢水出口15與濃縮水出水口21相連,純水出口16與純水出水口31相連。具體地,廢水出口15通過廢水流路2與濃縮水出水口21相連,純水出水口31通過純水流路3與純水出口16相連。由此,自來水通過進水口7流向第一進口14,通過過濾裝置1過濾後產生的廢水通過廢水出口15流向濃縮水出水口21以排出淨水系統100,過濾裝置1過濾後產生的純水通過純水出口16流向純水出水口31以供用戶使用。
衝洗流路4的一端與純水流路3相連,衝洗流路4的另一端與濃縮水出水口21相連,衝洗控制閥41設在衝洗流路4上以控制衝洗流路4的通道。衝洗控制閥41在淨水系統100正常過濾使用時處於關閉狀態,在淨水系統100處於衝洗狀態時,衝洗控制閥41打開以連通衝洗流路4與濃縮水出水口21,從而將衝洗後的水從濃縮水出水口21排出。可選地,衝洗控制閥41可以為進水電磁閥,淨水系統100處於衝洗狀態時,進水電磁閥打開,淨水系統100處於正常制水狀態時,進水電磁閥關閉。
這樣,在淨水系統100初次使用或長期未使用時,自來水通過第一進口14進入過濾裝置1,並通過多級濾芯進行過濾,例如,自來水可經過第一級濾芯過濾後流向第二級濾芯,通過第二級濾芯過濾後流向第三級濾芯,然後流向下一級濾芯。自來水在多級過濾的過程中可實現對初次使用或長期未使用的過濾裝置1的衝洗,同時衝洗後的水從最後一級的濾芯經過純水流路3流出,也可保證對最後一級的濾芯的衝洗,淨水系統100處於衝洗狀態時,衝洗控制閥41打開,衝洗後的衝洗水經過純水流路3流向衝洗流路4,並通過衝洗流路4流向濃縮水出口排出。
由此,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淨水系統100,衝洗流路4的一端與純水流路3相連,衝洗流路4的另一端與濃縮水出水口21相連,不僅可實現對過濾裝置1的衝洗以提高淨水系統100的清潔程度,而且衝洗後的水可經過純水流路3流向濃縮水出水口21排出,不需要設置多餘的管路或其它的出水口來排出衝洗水,使得淨水系統100管路連接緊湊,同時通過淨水系統100即可實現過濾裝置1的自動清洗,用戶不需要對過濾裝置1的濾芯進行手動清洗。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過濾裝置1可以包括前置濾芯11、後置複合濾芯13和反滲透濾芯12。前置濾芯11與進水口7相連,第一進口14設在前置濾芯11上,反滲透濾芯12分別與前置濾芯11和廢水流路2連通,廢水出口15設在反滲透濾芯12上,後置複合濾芯13分別與反滲透濾芯12和純水流路3相連,純水出口16設在後置複合濾芯13上。
如圖1所示,反滲透濾芯12設在前置濾芯11和後置複合濾芯13之間,第一進口14設在前置濾芯11上且與進水口7相連通。廢水出口15設在反滲透濾芯12上且與廢水流路2相連,純水出口16設在後置複合濾芯13上且與純水流路3相連。這樣,淨水系統100處於衝洗狀態時,衝洗控制閥41打開,自來水經過前置濾芯11、反滲透濾芯12和後置複合濾芯13後流向純水流路3,並流向濃縮水出水口21。這樣,通過反滲透濾芯12過濾後的純水可對後置複合濾芯13進行衝洗,衝洗後的水通過與反滲透濾芯12連通的廢水出水口排出。
由此,不僅可實現對前置濾芯11和反滲透濾芯12的清洗,後置複合濾芯12初次使用時會有部分活性炭顆粒流出,也可實現對後置複合濾芯13的有效衝洗,而且衝洗後的水通過反滲透濾芯12的廢水出水口排出,從而可實現淨水系統100的自動衝洗功能而不需要用戶對後置濾芯進行手動清洗,提高用戶使用便利性,同時淨水系統100也不需要設置多餘的管路或其他的管道排出衝洗水,使得淨水系統100結構更加合理緊湊。
如圖1所示,淨水系統100還可以包括:進水閥61和增壓泵6,進水閥61和增壓泵6設在前置濾芯11和後置複合濾芯13之間。通過進水閥61可控制前置濾芯11和後置複合濾芯13之間的水流流通,通過增壓泵6可以為淨水系統100的水流流動提供動力。在如圖1所示的示例中,進水閥61和增壓泵6可設在前置濾芯11和反滲透濾芯12之間。
可選地,衝洗流路4的一端可與純水流路3相連,衝洗流路4的另一端與廢水流路2相連,即衝洗流路4通過廢水流路2與濃縮水出水口21相連。這樣,衝洗水通過純水流路3流向衝洗流路4,並通過衝洗流路4流向廢水流路2並流向濃縮水出水口21排出。從而方便衝洗流路4、純水流路3和廢水流路2之間的管路連接。
有利地,淨水系統100還可以包括:常閉電磁閥22,常閉電磁閥22設在廢水流路2上且位於衝洗流路4與廢水流路2的連接點和反滲透濾芯12之間。反滲透濾芯12內產生的廢水需要排出時,常閉電磁閥22打開,廢水流路2處於流通狀態,反滲透濾芯12產生的廢水經過廢水流路2從濃縮水出水口21排出。淨水系統100處於衝洗狀態時,常閉電磁閥22處於關閉狀態,以防止淨水衝洗產生的廢水流向反滲透濾芯12。在如圖1所示的示例中,淨水系統100還可以包括廢水電磁閥23,廢水電磁閥23設在常閉電磁閥22和廢水出口15之間以控制廢水流路2的通斷。
可選地,淨水系統100還可以還包括:第一單向閥33,第一單向閥33設在反滲透濾芯12和後置複合濾芯13之間。通過第一單向閥33可實現水從反滲透濾芯12向後置複合濾芯13的單向流動,防止後置複合濾芯13的水逆流向反滲透濾芯12。
可選地,淨水系統100還可以還包括:淨水流路5,淨水流路5的一端與前置濾芯11的出口相連,淨水流路5的另一端與淨水出水口51相連。由此,通過淨水流路5可將前置濾芯11過濾後的水導向淨水出水口51,並通過淨水出水口51流出以供用戶使用,實現淨水系統100不同過濾程度的水的製備。這樣,用戶可根據需要選擇過濾程度不同的水,以減少不必要的過濾過程和成本。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淨水系統100還可以包括:流量開關32,流量開關32設在純水流路3上以控制純水流路3的流量,從而有利於對純水流量的控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淨水系統100還可以包括:第二單向閥42,第二單向閥42設在衝洗流路4上且位於控制閥和濃縮水出水口21之間以引導衝洗流路4的水流向濃縮水出水口21。通過第二單向閥42可實現水流從衝洗流路4向濃縮水出水口21的單向流動,同時防止濃縮水出水口21的水逆流向衝洗流路4,同時也可防止過濾裝置1產生的廢水反流向衝洗流路4並流向純水流路3,以保證純水流路3的清潔度。
下面參考附圖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淨水系統100的一個具體示例,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說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制。
如圖1所示,淨水系統100具有進水口7、濃縮水出水口21和純水出水口31。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淨水系統100包括前置濾芯11、後置複合濾芯13、反滲透濾芯12、廢水流路2、純水流路3、衝洗流路4、衝洗控制閥41、第一單向閥33、第二單向閥42、進水閥61、常閉電磁閥22、增壓泵6、淨水流路5和淨水出水口51。
如圖1所示,反滲透濾芯12設在前置濾芯11和後置複合濾芯13之間,第一進口14設在前置濾芯11上且與進水口7相連通。廢水出口15設在反滲透濾芯12上且與廢水流路2相連,純水出口16設在後置複合濾芯13上且與純水流路3相連。這樣,淨水系統100處於衝洗狀態時,衝洗控制閥41打開,自來水經過前置濾芯11、反滲透濾芯12和後置複合濾芯13後流向純水流路3,並流向濃縮水出水口21,這樣,通過反滲透濾芯12過濾後的純水可對後置複合濾芯13進行衝洗,衝洗後的帶有活性炭顆粒的水通過與反滲透濾芯12連通的濃縮水出水口21排出。
由此,不僅可實現對後置複合濾芯13的衝洗,而且衝洗後的水通過反滲透濾芯12的濃縮水出水口21排出,從而可實現淨水系統100的自動衝洗功能而不需要用戶對後置複合濾芯13進行手動清洗,提高用戶使用便利性,同時淨水系統100也不需要設置多餘的管路或其他的管道排出衝洗水,使得淨水系統100結構更加合理緊湊。
衝洗流路4的一端與純水流路3相連,衝洗流路4的另一端與廢水流路2相連,即衝洗流路4通過部分廢水流路2與濃縮水出水口21相連。這樣,衝洗水通過純水流路3流向衝洗流路4,並通過衝洗流路4流向廢水流路2並流向濃縮水出水口21排出。從而方便衝洗流路4、純水流路3和廢水流路2之間的管路連接。流純水流路3上設有流量開關32以控制純水流路3的流量,從而有利於對純水流量的控制。
淨水流路5的一端與前置濾芯11的出口相連,淨水流路5的另一端與淨水出水口51相連。由此,通過淨水流路5可將前置濾芯11過濾後的水導向淨水出水口51,並通過淨水出水口51流出以供用戶使用,實現淨水系統100不同過濾程度的水的製備。這樣,用戶可根據需要選擇過濾程度不同的水,以減少不必要的過濾過程和成本。
如圖1所示,進水閥61和增壓泵6設在前置濾芯11和反滲透濾芯12之間。通過進水閥61可控制淨水系統100的進水,通過增壓泵6可以為淨水系統100的水流流動提供動力。
常閉電磁閥22設在廢水流路2上且位於衝洗流路4與廢水流路2的連接點和反滲透濾芯12之間。反滲透濾芯12內產生的廢水需要排出時,常閉電磁閥22打開,廢水流路2處於流通狀態,反滲透濾芯12產生的廢水經過廢水流路2從濃縮水出水口21排出。淨水系統100處於衝洗狀態時,常閉電磁閥22處於關閉狀態,以防止淨水衝洗產生的廢水流向反滲透濾芯12。如圖1所示,淨水系統100還可以包括廢水電磁閥23,廢水電磁閥23設在常閉電磁閥22和廢水出口15之間以控制廢水流路2的通斷。
第一單向閥33設在反滲透濾芯12和後置複合濾芯13之間。通過第一單向閥33可實現水從反滲透濾芯12向後置複合濾芯13的單向流動,防止後置複合濾芯13的水逆流向反滲透濾芯12。第二單向閥42,第二單向閥42設在衝洗流路4上且位於衝洗控制閥41和濃縮水出水口21之間以引導衝洗流路4的水流向濃縮水出水口21。通過第二單向閥42可實現水流從衝洗流路4向濃縮水出水口21的單向流動,同時防止濃縮水出水口21的水逆流向衝洗流路4,同時也可防止過濾裝置1產生的廢水反流向衝洗流路4並流向純水流路3,以保證純水流路3的清潔度。
由此,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淨水系統100,可實現對前置濾芯11、反滲透濾芯12尤其是後置複合濾芯13的衝洗,衝洗後產生的廢水通過純水流路3、衝洗流路4以及廢水流路2流向濃縮水出水口21,從而可實現對淨水系統100的自動衝洗功能,不需要用戶單獨對後置複合濾芯13進行衝洗,保證淨水系統100的清潔度。
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具有上述實施例的淨水系統100的淨水器。
由於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淨水系統100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因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淨水器也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即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淨水器,通過設置上述淨水系統100,可實現對過濾裝置1的自動衝洗,提高淨水系統100的乾淨程度,淨水器初次使用或長時間為使用時,不需要用戶將濾芯拆除進行手動清潔,通過控制淨水系統100即可實現對過濾裝置1的有效衝洗。
可選地,淨水器上可設有衝洗鍵,衝洗鍵與淨水系統100相連,通過衝洗鍵的可控制淨水系統100的衝洗狀態,例如,當淨水器初次使用或長時間未使用時,用戶按下衝洗鍵,淨水器處於衝洗狀態,衝洗控制閥41打開,淨水系統100進行自動衝洗,從而可實現淨水器的自衝洗功能,不需要用戶對過濾裝置1進行手動衝洗。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徵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徵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高於第二特徵。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小於第二特徵。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徵進行結合和組合。
儘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