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面向運營商o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
2023-04-24 03:00:16 4
一種面向運營商o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面向運營商O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涉及基於網絡管理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選取信息模型中的複雜性指標和耦合性指標進行分別評分,將評分獲得的複雜性指標評分值和耦合性指標評分值相加後得到綜合評分,綜合評分分值越高說明信息模型的質量越高。該評價方法完全適用於中國電信運營商的客觀評價,此評價方法更加客觀,評價過程不需要人工參與。為電信運營商的網絡資源數據的統一描述、模型化管理以及資源數據的共享標準、運營支撐系統的優化實現起著指導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面向運營商O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基於網絡管理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確切地說涉及一種面向運營 商0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新一代網絡的蓬勃發展,網絡管理系統所需管理的對象成為了一個複雜巨系 統,其涵蓋面包括了網絡中幾乎所有的實體,例如網路設備、應用程式、伺服器系統等。同時 管理系統本身也是複雜巨系統、被管系統和管理系統之間亦有著複雜的關係,在這樣的網 絡管理環境下,對網管信息進行模型設計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工作。而信息模型的好壞直 接影響著網絡管理的信息質量,並進一步影響整個網絡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0003] 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是網絡管理基礎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目前的網絡管理方法和 系統還沒能很好地解決信息模型質量評價問題。在新一代網絡的網絡管理中,這個問題將 會顯得更加突出。該問題不解決,有關信息模型的研究、開發及建設中的許多問題都難以進 行。例如,缺少指標對已有信息模型進行評價,缺少指標對多個信息模型進行評價比較以確 定哪個更適合投入使用,缺少指標或方法對實施的建模過程進行控制等等。可以說,信息模 型質量評價研究的現實需求是極為迫切的,同時,該研究也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
[0004] 運營支撐系統(0SS)作為一個綜合的業務運營和管理平臺,包含了網絡管理系統, 是感知網絡運營狀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0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的評價方法,對運營支撐系 統的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0005] 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是對信息模型整體的系統的度量和評測,對信息模型的完善、 運營支撐系統的優化實現起著重要作用。於是,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成為一種必要。它可以 用於: (1)估計使用不同管理信息模型的管理系統的集成難度:兩個管理信息模型在主要主 題域表現越是不同,則使用它們的系統越難以集成。一些情況下,集成將幾乎不可實現。
[0006] (2)為已知模型案例選擇一個最合適的管理信息模型:評價體系將提供一個核對 表,它被用來找出特定模型案例的需求是否可以用備選的管理信息模型來滿足。
[0007] (3)為管理信息模型的設計提供一個框架:通過介紹一組一致的術語,並強調在不 同管理信息模型間潛在的分歧點,可以幫助構建新的符合目標且用其它方案更易集成的管 理信息模型。評價體系可被視為設計新管理信息模型的模版,同時又可以增強已經存在的 模型。從不同的視角出發,評價策略又有如下用途:首先,研究者想對模型的特性有一個更 好的理解,以分類和提高其信息模型。其次,使用者想把評價做為實踐工具來選擇相應的管 理信息模型。再次,模型開發者想了解各種不同模型的優缺點。這將引導他們設計出更好 的網管信息模型來。最後,既然沒有一種模型是對所有情況都適合的,我們就需要知道什麼 時候用一個普遍的模型,什麼時候又要用一個具體的模型。而信息模型的評價便為我們提 供了整合這些信息的可行途徑。
[0008] 目前,有關網絡管理信息模型質量評價的研究仍然處於理論研究階段。有關網絡 管理信息模型質量的評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TRS (Technical Review Session)方法 此方法為 EURESCOM (European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Strategic Studies in Telecommunication,歐洲電信開發與政策研究學會)評價TMN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Network,電信管理網)信息模型的方法,其從以下幾個視點進行評價:語法、 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建議 Χ· 722 及 GDMO (Guidelines for Definition of Managed Objects,被管對象定義指南)的正確使用、GDMO的合理智能應用, 以及目標的適用性等方面。其中重點在於面向GDM0的質量評價方法。
[0009] 2、基於GDM0的評價方法 GDMO (Guidelines for Definition of Managed Objects)是一組用於定義管理信息 模型的標準。國外作者Przemyslaw Czamecki,和Andrzej Jajszczyk等人基於GDMO 架構提出了一套比較標準來評價3個基於GDMO的管理信息模型(MM) :NMF網絡模型、 ITU-TM. 3100[104]模型以及ETSI G0M模型,並以一個簡單的SDH網絡作為例子進行分析。 該論文中提出了一個指標體系,由分為A、B、C、D、E五個類別的24個指標組成,用於管理 信息模型的評價對比。
[0010] 3、通用的評價模型 作者吳格含、孟洛明和邱雪松於2003年12月在刊名為《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的期刊上 發表了"網絡管理信息模型質量定義及評價模型"的期刊文獻,其中對網絡管理信息模型質 量進行了定義,公開了質量模型中質量評價的指標,該信息模型質量評價體系共分為三級 (L1-L3),質量評價方法是對各層各類的評價指標值進行綜合,最終形成全面的評價結果。
[0011] 4、面向NG0SS的信息模型評價體系 結合新一代運營支撐系統的特點與需求,一個用以全面的、完備的模型綜合評價體系, 該評價指標體系遵從 NG0SS (New Generation Operations Systems and Software,新一 代運營系統與軟體)的4個視圖:由業務視圖評測信息模型對於運營需求的滿足程度;系 統視圖則完成模型本身特性的度量;實現視圖用於檢驗模型的有效性,對實現方面的支持; 部署視圖評價運行時的相關指標。對信息模型的評價可以從不同的視圖出發,具體運營系 統最終信息模型的選擇依賴於其側重點。
[0012] 5、本體評價策略 國外學者Wand和Weber等人提出了用本體的概念來評價信息模型的方法。他們認為在 本體構架和模型構架間應該存在一對一的映射,其基本理念是通過基於本體構架的匹配來 評價已有方法的構架。使用本體模型來做評價的優勢之一是至少它是源於一個堅實的理論 基礎的,具有一定通用性,但強調的是信息模型的語法、本體的完整性和清晰度,尚缺乏0SS 信息模型結合的成功評估案例。
[0013] 6、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層次分析法) 一種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決策方法。它將問題層次化、數量化,並依據一定的步驟來得 到決策結論。
[0014] 上述幾種方法,與本申請最接近的是第3種方法,但是,該第3種方法仍然不適 用於中國運營商網絡管理信息模型的客觀評價,如果直接應用該方法,會存在以下技術問 題: (1)、客觀評價能力不足。該模型中的很多指標為主觀指標,即:評價過程需要相關專家 參與,評價分數來源於專家的主觀打分,在實際應用中不具備自動化分析、自動化評分的客 觀評價能力。
[0015] (2)、存在難以實際應用的概念性指標。該模型包含若干概念性指標,S卩:這些評價 指標雖然已經被定義,但缺乏評價細則和評分規則的詳細設計,在實際應用中不具備可操 作性。
【發明內容】
[0016]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客觀評價能力不足、存在難以實際應用的概念性 指標"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面向運營商0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該評價 方法完全適用於中國電信運營商的客觀評價,此評價方法更加客觀,評價過程不需要人工 參與。為運營商的網絡資源數據的統一描述、模型化管理以及資源數據的共享標準、運營支 撐系統的優化實現起著指導作用。
[0017] 本發明是通過採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面向運營商0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其特徵在於:選取信息模型中的復 雜性指標和耦合性指標進行分別評分,將評分獲得的複雜性指標評分值和耦合性指標評分 值相加後得到綜合評分,綜合評分分值越高說明信息模型的質量越高。
[0018] 針對多個信息模型,分別將各個信息模型所得的綜合評分值相比,評分高的信息 模型質量更高。
[0019] 所述複雜性指標的評分由四個質量度量組成,分別是:信息模型的冗餘度評分,信 息模型中的所有管理對象類的複雜度評分,信息模型的繼承樹的深度寬度比評分,和信息 模型的包含樹的深度評分,將這四個評分相加後取均值,即獲得所述複雜性指標的評分。
[0020] 所述繼承樹是指信息模型的管理對象類之間的繼承關係的圖形表示,有繼承關係 的管理對象類形成的樹形結構,是面向對象中的專業術語; 所述包含樹是指管理對象類實例之間包含關係的圖形表示,是面向對象中的專業術 語。
[0021] 所述信息模型的冗餘度評分的具體方法為: 1)計算信息模型被管資源數量SC與信息模型中的管理對象類數量CC的比值P,計算 公式為:
【權利要求】
1. 一種面向運營商O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其特徵在於:選取信息模型中的 複雜性指標和耦合性指標進行分別評分,將評分獲得的複雜性指標評分值和耦合性指標評 分值相加後得到綜合評分,綜合評分分值越高說明信息模型的質量越高。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面向運營商0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其特徵在 於:針對多個信息模型,分別將各個信息模型所得的綜合評分值相比,評分高的信息模型質 量更高。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面向運營商0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其特 徵在於:所述複雜性指標的評分由四個質量度量組成,分別是:信息模型的冗餘度評分,信 息模型中的所有管理對象類的複雜度評分,信息模型的繼承樹的深度寬度比評分,和信息 模型的包含樹的深度評分,將這四個評分相加後取均值,即獲得所述複雜性指標的評分。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面向運營商0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其特徵在 於:所述信息模型的冗餘度評分的具體方法為: 1) 計算信息模型被管資源數量SC與信息模型中的管理對象類數量CC的比值P,計算 公式為:
其中,被管資源數量SC為管理功能所關心的那部分網路資源,管理對象類數量CC為利 用面向對象方法對管理功能所涉及的網絡資源抽象出來的對象的數量; 2) 信息模型的冗餘度評分RS的計算公式如下:
獲得的RS值用於判定信息模型是否存在冗餘,RS取值為0或1 ; RS=1,則說明該信息 模型存在冗餘,RS=0則說明不存在冗餘。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面向運營商0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其特徵在 於:所述信息模型中的所有管理對象類的複雜度評分的具體方法為: 將所有η個管理對象類內部的元素計數,得到Rp R2,…,Rn,按如下公式計算管理對象 類的複雜度K:
其中,氏代表第i個管理對象內部元素的和;D為方差,表示信息模型中的所有管理對 象類的建模粒度是否基本在同一等級上,即離散程度;R為η個管理對象內部元素的均值, 表示建模粒度一致性程度;Κ越大,即標準差越接近管理對象的平均水平,表示建模粒度一 致性程度越好; 所述元素包括屬性、動作和通知,所述管理對象類的複雜度即建模粒度一致性,建模粒 度指的就是面向對象中一個類的成員的多少,越多則越細。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面向運營商O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其特徵在 於:所述信息模型的繼承樹的深度寬度比評分的具體方法為: 1) 計算繼承樹的深度寬度比DB :
其中Η表示繼承樹的深度,W表示繼承樹的最大寬度; 2) 取一個對於用戶來說合適的理想深度寬度比DBO, DBO的建議取值範圍為0. 1-0. 3, 計算繼承樹的深度寬度比評分DS :
DS的值用於反應所計算的深度寬度比與用戶所希望的值之間的接近程度;DB表示繼 承樹的深度寬度比。
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面向運營商O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其特徵在 於:所述信息模型的包含樹的深度評分的具體方法為: 包含樹的評分ITS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η表示信息模型中包含樹的深度,D是一個預設的包含樹深度最優值,取值範圍 為1-5, η越接近於D,則包含樹的深度越合理,ITS評分越高;反之,η偏離D越遠,則說明包 含樹的深度越不合理,ITS評分越低;ITS的值用於反應所計算的包含樹深度與預設最優值 的值之間的接近程度。
8.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面向運營商O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其特徵在 於:所述四個評分相加後取均值,即獲得所述複雜性指標的評分的具體公式為:
其中:RS表示信息模型的冗餘度評分,K表示管理對象類的複雜度評分,DS表示繼承樹 的深度寬度比評分,ITS表示信息模型的包含樹的深度評分,CS表示複雜性指標評分。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面向運營商O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其特徵在 於:所述耦合性指標的評分由一個質量度量組成,即類間耦合度,對類間耦合度的評分即為 耦合性指標的評分,其具體方法為: 1) 找出與某個管理對象類有關聯關係的管理對象類的個數RE ; 所述有關聯關係是指類間的強依賴關係,表現在代碼層面,被關聯類B以類的屬性的 形式出現在關聯類A中,或者是關聯類A引用了一個類型為被關聯類B的成員變量; 2) 對信息模型中每一個管理對象類採用步驟1)方法,得到REP RE2,…REn,以R表示整 體的類間耦合度量值:
其中:REi表示信息模型中,與第i個管理對象類有關聯關係的管理對象類的個數,η表 示信息模型中管理對象類的總數量; R越小越好,對類間耦合度的評分計算方法如下: COS=l-R/n 其中:COS表示類間耦合度的評分,也即耦合性指標評分,R為步驟2)所述公式計算得 到的整體類間耦合度量值,η表示信息模型中管理對象類的總數量。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面向運營商0SS域的信息模型質量評價方法,其特徵在 於:將評分獲得的複雜性指標評分值和耦合性指標評分值相加後得到綜合評分的具體公式 是: C0M=CS+C0S 其中:COM表示綜合評分,CS表示複雜性指標評分,COS耦合性指標評分。
【文檔編號】G06Q10/06GK104091226SQ201410268975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7日
【發明者】黃鸝聲, 魏麗紅, 聶宇田, 王燁, 馮瑞軍, 田曉霞 申請人:電子科技大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