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拼接式注塑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7:08: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領域。
背景技術:
現在許多廠家的產品都會進行模塊化設計,許多零件會做成大致相同的結構,僅有細微差別,例如許多注塑品就經常出現多個產品形狀基本一致,一種產品上沒開孔,另一種產品上開有通孔或槽或設置有凸塊的情況,目前,針對這種情況,通常需要對應各種不同的產品分別設計和製造不同的注塑模具,開模的成本較高,也較為費時,並且當需要生產不同產品時需要整個的更換相應的注塑模具,操作非常複雜費時,會降低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有效降低開模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拼接式注塑模具。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拼接式注塑模具,包括一模具主體,模具主體內設置有至少一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內壁上開設有至少一鑲孔,所述的鑲孔內可拆換的插設有一鑲件。
優選的,還包括至少一嵌塊,所述的模具主體內具有至少一模腔,所述的嵌塊可拆卸設置在模具主體內並與所述模腔的內壁一起圍成所述的成型腔,所述的鑲孔設置在嵌塊上。
優選的,所述的鑲件呈條狀,其後部設置有一側向凸起的定位部,嵌塊的後部開設有與所述定位部相匹配並與所述鑲孔相連通的定位槽;所述鑲件的後壁與模具主體的內壁抵接且定位部的前壁與定位槽的前內壁抵接而使模具主體和嵌塊一起將鑲件夾緊固定在嵌塊上。
優選的,所述模腔的內壁上開設有與嵌塊的後部相匹配的安裝槽,嵌塊的後部插設在所述的安裝槽內。
優選的,所述的模具主體上開設有與所述嵌塊的後端對齊的至少一安裝通孔,嵌塊的後壁上開設有與所述安裝通孔對齊的安裝螺孔,還包括與所述的安裝通孔和安裝螺孔相適配的鎖緊螺釘,所述鎖緊螺釘的杆部穿過安裝通孔後螺接在安裝螺孔內以將嵌塊拉緊固定在模具主體上。
優選的,所述鑲件的前部可穿過鑲孔延伸至成型腔內。
優選的,所述的模具主體內設置有若干冷卻水道、一第一集水腔和一第二集水腔,所述的第一集水腔同時與各冷卻水道的進水口連通,第二集水腔同時與各冷卻水道的出水口連通,所述的第一集水腔和第二集水腔可與外界水路連通。
優選的,所述的模具主體上設置有一第一集水塊和一第二集水塊,所述的第一集水腔設置在第一集水塊內,第一集水塊的外壁上開設有可與外界水路連接以將第一集水腔與外界水路連通的至少一第一連接口;第二集水腔設置在第二集水塊內,第二集水塊的外壁上開設有可與外界水路連接以將第二集水腔與外界水路連通的至少一第二連接口。
優選的,所述的第一集水塊和第二集水塊均可拆卸設置在模具主體上。
優選的,所述的第一集水腔通過若干第一連接管與冷卻水道的進水口連通,第一集水塊和模具主體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連接管相適配的第一快插接頭;第二集水腔通過若干第二連接管與冷卻水道的出水口連通,第二集水塊和模具主體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第二連接管相適配的第二快插接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於本實用新型中在成型腔的內壁上開設有鑲孔,並且在鑲孔內可拆換的插設有鑲件,通過更換不同形狀和長度的鑲件,即可改變成型腔的形狀,相應的可以在成型品上成型出通孔、凹槽、凸塊等結構,無需對多種相似產品分別開模,結構簡單,易於使用,能夠有效降低開模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
圖3是圖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鑲件和嵌塊的分解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鑲件和嵌塊另一視角的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5,一種拼接式注塑模具,包括一模具主體10,模具主體10內設置有至少一成型腔,成型腔的內壁上開設有至少一鑲孔11,鑲孔11內可拆換的插設有一鑲件20。由於本實用新型中在成型腔的內壁上開設有鑲孔11,並且在鑲孔11內可拆換的插設有鑲件20,通過更換不同形狀和長度的鑲件20,即可改變成型腔的形狀,相應的可以在成型品50上成型出通孔、凹槽、凸塊等結構,無需對多種相似產品分別開模,結構簡單,易於使用,能夠有效降低開模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鑲件20的前部可穿過鑲孔11延伸至成型腔內以在成型品50上成型呈通孔或凹槽,也可內陷在鑲孔11內而相應的在成型品50上成型出凸塊,鑲件20前部的形狀可以根據需要靈活改變以相應的在成型品50上成型出對應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至少一嵌塊12,模具主體10內具有至少一模腔,嵌塊12可拆卸設置在模具主體10內並與模腔的內壁一起圍成成型腔,鑲孔11設置在嵌塊12上,通過更換不同形狀的嵌塊12,可以靈活改變成型腔的形狀,相應的能夠生產更多種不同形狀的成型品50,進一步擴大了本實用新型的適用範圍。鑲件20呈條狀,其後部設置有一側向凸起的定位部21,嵌塊12的後部開設有與定位部21相匹配並與鑲孔11相連通的定位槽13;鑲件20的後壁與模具主體10的內壁抵接且定位部21的前壁與定位槽13的前內壁抵接而使模具主體10和嵌塊12一起將鑲件20夾緊固定在嵌塊12上,從而能夠防止鑲件20出現滑動和錯位,並能防止鑲件20在出模過程中被成型品50帶出,能夠有效保證產品質量。
模腔的內壁上開設有與嵌塊12的後部相匹配的安裝槽14,嵌塊12的後部插設在安裝槽14內,便於對嵌塊12進行定位,防止嵌塊12出現錯位,也便於嵌塊12的安裝和使用。模具主體10上開設有與嵌塊12的後端對齊的至少一安裝通孔15,嵌塊12的後壁上開設有與安裝通孔15對齊的安裝螺孔16,還包括與安裝通孔15和安裝螺孔16相適配的鎖緊螺釘(圖中未示出),鎖緊螺釘的杆部穿過安裝通孔15後螺接在安裝螺孔16內以將嵌塊12拉緊固定在模具主體10上,結構簡單,便於加工和裝配,能夠方便的對嵌塊12進行拆裝更換操作,方便使用,當然,實際應用中,嵌塊12也可採用卡扣等其他常用結構固定在模具主體10上。
模具主體10內設置有若干冷卻水道、一第一集水腔和一第二集水腔,第一集水腔同時與各冷卻水道的進水口連通,第二集水腔同時與各冷卻水道的出水口連通,第一集水腔和第二集水腔可與外界水路連通,本實用新型中採用了第一集水腔對各冷卻水道的進水口進行集成,同時採用了第二集水腔對各冷卻水道的出水口進行集成,這樣,在對本注塑模具進行安裝或更換時,便只需將外界水路與第一集水腔和第二集水腔連接即可,拆裝和使用非常快速、方便,能夠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
本實施例中,模具主體10上設置有一第一集水塊30和一第二集水塊40,第一集水腔設置在第一集水塊30內,第一集水塊30的外壁上開設有可與外界水路連接以將第一集水腔與外界水路連通的至少一第一連接口31;第二集水腔設置在第二集水塊40內,第二集水塊40的外壁上開設有可與外界水路連接以將第二集水腔與外界水路連通的至少一第二連接口41,第一連接口31和第二連接口41可以方便的與外界水路連接,方便使用,也便於本注塑模具的加工和裝配,也方便在現有的模具上推廣使用,當然,實際應用中也可在模具主體10內增設孔或者槽來座位第一集水腔和第二集水腔,並不局限於此,本實施例中的第一連接口31和第二連接口41均採用了常用的內螺紋接口結構,方便與冷卻水路的管道連接。另外,可使第一集水塊30和第二集水塊40均可拆卸安裝在模具主體10上,這樣便於針對不同的使用需求拆裝更換不同的第一集水塊30和第二集水塊40,方便使用,本實施例中,第一集水塊30和第二集水塊40通過若干螺釘可拆卸安裝在模具主體10上,當然,實際應用中第一集水塊30和第二集水塊40也可通過卡扣等其他常用連接結構可拆卸安裝在模具主體10上,並不局限於此。
第一集水腔通過若干第一連接管32與冷卻水道的進水口連通,第一集水塊30和模具主體10上分別設置有與第一連接管32相適配的第一快插接頭33;第二集水腔通過若干第二連接管42與冷卻水道的出水口連通,第二集水塊40和模具主體10上分別設置有與第二連接管42相適配的第二快插接頭43,這樣無需藉助外界工具即可方便、快速的對第一連接管32和第二連接管42進行拆裝,能夠有效提高拆裝效率,方便使用,快插接頭在本領域內應用廣泛,其結構和原理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在此不另作詳述。當然,實際應用中,也可將第一集水腔和第二腔直接扣裝在模具主體10上並與冷卻水道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對齊並連通來進行連接,並不局限於此。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