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記錄介質和記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12:04:21 1
專利名稱:光記錄介質和記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記錄介質和一種形成記錄介質的記錄裝置。
背景技術:
在一種例如DVD-R和DVD-RW的可記錄光記錄介質上,在已寫入的地址寫入新的信息數據時,在結合部分形成連接區域。用於讀取已寫入跟隨連接區域之後的數據區域的信息數據的同步數據被寫入連接區域。
然而,連接區域形成在這樣一可記錄的記錄介質上的事實導致一個問題,即出現在記錄格式上與例如象DVD-ROM這樣的不可記錄的只讀記錄介質不兼容的可能性。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記錄格式上與可記錄的光記錄介質兼容的只讀光記錄介質,以及用於形成該只讀光記錄介質的記錄裝置和方法。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在其跡道上具有記錄數據的光記錄介質,在跡道上包括多個數據塊區域,其中每一數據塊區域包括主數據塊,其用作為對主數據的誤差校正單元,並且被分成預定數量的主數據片斷,每一主數據片斷具有用於標識主數據的數據;和多個連接區域,每一連接區域具有偽數據,並被插在多個數據塊區域之間;其中當跡道上的連接區域相鄰時候,相鄰連接區域的偽數據的記錄型式(pattern)彼此各不相同。
根據本發明,用於在光記錄介質的跡道上記錄數據的記錄裝置包括用於在跡道上形成多個數據塊區域的主數據記錄裝置,其中每一數據塊區域包括主數據塊,其用作為對主數據的誤差校正單元,並且被分成預定數量的主數據片斷,每一主數據片斷具有用於識別主數據的數據;和用於插入連接區域的連接數據記錄裝置,其中每一連接區域在跡道上的多個數據塊區域之間具有偽數據;其中當跡道上的連接區域相鄰時,連接數據記錄裝置以彼此不同的記錄型式形成相鄰連接區域的偽數據。
根據本發明,用於在光記錄介質的跡道上記錄數據的記錄方法,包括步驟在跡道上成型多個數據塊區域,其中每一數據塊區域包括主數據塊,主數據塊用作為對主數據的誤差校正單元,並且被分成預定數量的主數據片斷,每一主數據片斷具有用於識別主數據的數據;並插入連接區域,其中每一連接區域在跡道上的多個數據塊區域之間具有偽數據;其中當跡道上的連接區域相鄰時,相鄰連接區域的偽數據以彼此不同的記錄型式形成。
圖1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記錄裝置結構的框圖。
圖2是表示圖1裝置中的隨機值發生器結構的框圖。
圖3是表示ECC塊數據結構的圖表。
圖4是表示一個扇區的記錄信號數據結構的圖表。
圖5是表示在ECC塊之間連接區域的圖表。
圖6是表示在跡道上每一連接區域位置的圖表。
圖7是表示在相鄰跡道部分上緊密放置的連接區域的圖表。
圖8是表示排列於ECC塊之間的包括地址數據的連接區域的圖表。
圖9是表示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記錄裝置的結構的框圖。
圖10是表示作為本發明的另外一個實施例的記錄裝置的結構的示意圖。
圖11是表示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記錄裝置的結構的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將參照附圖並結合實施例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初始盤記錄裝置。記錄裝置在DVD-ROM的初始記錄盤1上記錄信息,並且包含主時鐘發生器11,PLL電路12,記錄信號產生電路13,光調製器14,記錄致動器15,主軸馬達16,伺服控制器17,主控制器18主時鐘發生器11產生主時鐘信號,並且將主時鐘信號提供給PLL電路12和伺服控制器17。主時鐘信號和表示主軸馬達16旋轉頻率的頻率信號FG提供給伺服控制器17。伺服控制器17執行對主軸馬達馬達16的旋轉控制,這樣頻率信號FG就與主時鐘信號同步,也就是,它執行主軸伺服控制。
PLL電路12產生基於主時鐘信號的記錄時鐘信號。記錄信號產生電路13包括數據產生部分20,ECC塊產生電路21,隨機值發生器22,定時電路23,開關電路24,調製器25,同步相加電路26。數據產生部分20輸出被記錄的信息數據(主數據)和對應信息數據的地址數據。ECC塊產生電路21輸出基於信息數據和地址數據的適用於ECC(誤差校正碼)塊的扇區數據。隨機值發生器22產生用於連接區域的隨機數據。響應於記錄時鐘信號,定時電路23產生用於每一個ECC塊的定時信號。根據定時信號,開關電路24選擇性地輸出ECC塊中的信息數據和隨機數據的其中一個。調製器25對從開關電路24輸出的數據執行8-16調製。同步相加電路26把具有14T同步模式的同步碼與調製數據相加以輸出記錄信號。主控制器18與PLL電路12的輸出時鐘同步地控制記錄信號產生電路13內部的部件20至26。
根據從記錄信號產生電路13輸出的記錄信號,光調製器14調製雷射,並且把調製的雷射提供給記錄致動器15。記錄致動器15把雷射照射到由主軸馬達16旋轉的初始記錄盤1上,這樣就實現了曝光。
如圖2所示,隨機值發生器22包括存儲器31,11個D觸發器電路32至42,和一個加法器44。11位的初始值預先存儲在存儲器31中,而且在初始記錄盤1的記錄操作開始時響應來自主控制器18的指令,每一位都被提供給D觸發器電路32至42。每一個D觸發器電路32至42具有預置輸入,並且與初始值相應的位分別被從存儲器31提供給那些預置輸入。響應時鐘,每一D觸發器電路32至42從輸出Q輸出提供給輸入D的數據的一位。D觸發器電路32至42通過加法器44連接成環狀。也就是說,加法器44連接在觸發器電路32和33之間,並且觸發器電路42的輸出Q與加法器44連接並且與觸發器電路32的輸入D連接。加法器44把觸發器電路32的輸出Q數據和觸發器電路42的輸出Q數據相加,並且把相加的結果提供給觸發器電路33的輸入D。用於連接區域的具有8位的數據從D觸發器電路35至42的輸出Q輸出。連接區域數據是信息數據片斷的偽數據。
根據本發明,下面是對初始盤的記錄裝置操作的說明。
基於所要記錄的信息數據和地址數據,ECC塊產生電路21連續地產生並且輸出91位元組的數據片斷。
如圖3所示,在DVD格式中,一ECC塊具有16個扇區。每一個扇區具有13行×182位元組的數據結構。每行91位元組組成一個數據片斷,所以,每行具有2個數據片斷(91位元組×2)。
數據片斷通過開關電路24提供給調製器25。經過8-16調製之後,數據片斷被提供給同步相加電路26。同步相加電路26把包含14T同步模式的同步碼(32位)和具有182位元組(1456位)的已調製的數據片斷相加,以產生記錄信號。同步碼是8個碼SY0至SY7中的一個,並且用作為用於識別每一扇區中數據位置的識別數據。
圖4闡明了一個扇區的記錄信號的數據結構。同步碼(SY0至SY7)位於已調製的數據片斷之前,並且每一行中安排有2對同步碼和數據片斷。
另一方面,在記錄開始的時候,初始值從存儲器31輸出到隨機值發生器22中的11個D觸發器電路32至42。D觸發器電路32至42中每一個輸出對應初始值的比特值。D觸發器電路35至42的輸出值因此用作為連接區域數據。此後,無論何時提供一個時鐘信號,D觸發器電路32至42中的每一個讀每一D觸發器電路或者連接到每一個輸入端的加法器44的輸出值,並且D觸發器電路35至42輸出作為連接區域的8位(1位元組)。舉例來說,當時鐘提供給用於每一連接區域的D觸發器32至42的時鐘端子C時,連接區域數據在每一時鐘通過加法器44的相加操作被更新。連接區域數據是上面所述的數據片斷的偽數據,並且由91位元組組成。對1個連接區域,生成91×2位元組的連接區域數據。
在中繼來自ECC塊產生電路21的1個ECC塊部分的數據片斷之後,開關電路24響應定時信號執行轉換操作。因此,開關電路24變成一種狀態,在此狀態中來自隨機值發生器22的輸出數據被中繼給調製器25。從隨機值發生器22提供連接區域數據經開關電路24給調製器25。經過8-16調製之後,連接區域數據提供給同步相加電路26。同步相加電路26把包含14T同步模式的連接區域同步碼和具有182位元組(1456位)的已調製的連接區域數據相加,以產生記錄信號。一行中的第1個同步碼是SYX,第2個同步碼是SYY。同步碼SYX和SYY的每一個都具有與同步碼SY0至SY7不相同的型式,並且代表連接區域。
如圖5所示,連接區域形成在ECC塊(數據塊區域)之間,包括安排在ECC塊(n-1)和ECC塊(n)之間的兩個同步幀。
從記錄信號產生電路13輸出的記錄信號,在光調製器14中調製雷射,並且在調製之後把雷射提供給記錄致動器15。記錄致動器15把雷射照射到由主軸馬達旋轉的初始記錄盤1的記錄部分上,這樣就實現了曝光。
經過由初始記錄盤1製造母盤之後,大量光碟可以通過對母碟片的壓印複製獲得。
以圖6所示,例如,連接區域形成在光碟的每一跡道部分上。進一步的,如圖7所示,在任意相鄰跡道部分之間,連接區域可以一個緊臨另一個地形成。然而,如上所述,由於隨機值發生器22產生的隨機值被用作連接區域數據,因此相鄰跡道部分的連接區域的數據型式各不相同。例如,圖7所示的相鄰連接區域的數據型式,第1型式,第2型式以及第3型式相互不同。
為了準確地讀取記錄在光碟上的信息,在記錄跡道上執行用於控制讀取光束的跟蹤控制。對於如DVD-ROM這樣的高密光碟可以使用相差方法進行跟蹤控制。在相差方法中,根據在被劃分成了四個分區的光電檢測器中相對的光接收部分的光接收信號的總和信號之間的差產生跟蹤誤差信號,它表示光束照射位置和記錄跡道之間的誤差。在利用相差方法的情況下,當相鄰跡道部分之間的相關性(correlation)強的時候,那麼跟蹤誤差信號包含來自相鄰跡道部分的串擾成份,因此跟蹤控制變得不穩定。如果在相鄰跡道部分中存在相鄰的連接區域時候,那麼這些連接區域的數據型式各不相同,因此可以減少相鄰跡道部分的相關性。所以即使使用相差方法用於跟蹤控制,也能獲得穩定的跟蹤控制。
隨機值發生器22可能使用當前地址數據(其用來指示相鄰數據區域的地址)作為初始值。也就是說,如圖1的虛線所示,地址數據可以提供給隨機值發生器22,當到達第一連接區域時,地址數據可以從預置輸入輸入到D觸發器電路32-42,以產生連接區域數據。進一步的,在存儲器31中也能準備多個初始值,並且能夠根據地址數據選擇多個初始值中的一個。
如果地址數據用作初始值,那麼地址數據也可以隨同隨機值發生器22的隨機連接區域數據一起被記錄。例如圖8所示,同步碼SYX至SYY,地址數據和連接區域數據按此次序被安排在連接區域的2個同步幀內。如果事先已知對應初始值的隨機值發生器22的隨機值產生型式,那麼就能夠讀出地址數據和連接區域數據,並且能基於地址數據和連接區域數據之間的關係,將連接區域數據用作為有用數據。
進而,如圖9所示,能夠把隨機值發生器22和具有與發生器22相同構造的隨機值發生器28串聯進一步的,如圖10所示,作為產生連接區域數據的結構,也能夠使用隨機值發生器22,擾頻電路29和存儲器30。擾頻電路29包含異—或電路,八位擾頻數據事先寫入存儲器30。在擾頻電路29中獲得擾頻數據和由隨機值發生器22產生的每個連接區域的連接區域數據的異—或值,而且該值被用作為最終連接區域數據。
圖10示出了另一個記錄信號產生電路13的結構的例子。在圖10中的連接區域數據產生部分,象圖9所示的構造那樣,能夠把隨機值發生器22和隨機值發生器28串聯。另外,如圖10的虛線所示,還可以把地址數據提供給隨機值發生器22,而且能在記錄開始時候,把地址數據用作初始值。
圖11示出了另外一個記錄信號產生電路13的結構的例子。在圖11的記錄信號產生電路13中,ECC塊產生電路21,調製器25,同步相加電路26和開關電路24按照順序相連,並且開關電路24設置在同步相加電路26的下一級。隨機值發生器22和調製器22a配置成產生連接區域數據的構造。從隨機值發生器22輸出的連接區域數據已經被調製器22a進行8-16調製之後,數據被提供給開關電路24。按照從定時電路23輸出的定時信號,開關電路24選擇性地把同步相加電路26的輸出數據或者調製器22a的輸出數據提供給光調製器14。所以,沒有任何同步碼加在連接區域數據上,因此,在盤1跡道上的ECC塊之間形成的連接區域只具有連接區域數據,而且它是不包括同步碼的偽數據。
在上面描述的記錄裝置中,連接數據記錄裝置以各自不同的記錄型式形成相鄰連接區域的偽數據。在光記錄介質中,位於一個跡道的相鄰跡道部分上的連接區域的偽數據的記錄型式各不相同。所以能為諸如DVD-ROM的只讀、不可記錄光記錄介質和諸如DVD-RW的可記錄光記錄介質提供記錄格式的兼容性。結果是,記錄介質播放器能設計成簡單的構造。
權利要求
1.一種在其跡道上具有已記錄的數據的光記錄介質,在所述跡道上包括多個數據塊區域,其中每一區域包括用為主數據的誤差校正單元的主數據塊,並且該主數據塊被分成預定數目的主數據片斷,其中每一主數據片斷具有識別主數據的數據;並且每一連接區域具有偽數據並且其插入所述多個數據塊區域之間;其中當所述跡道上連接區域相鄰時,相鄰連接區域的偽數據的記錄型式各不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記錄介質,其中偽數據具有與所述主數據片斷相同的長度,而且其中每一所述連接區域包括所述偽數據以及相加到偽數據上的用於識別連接區域的數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記錄介質,其中對於每一所述連接區域,基於相鄰數據塊區域的地址數據產生作為隨機值的偽數據,並且與地址數據一同被記錄。
4.一種用於在光記錄介質的跡道上記錄數據的記錄裝置,包括用於在跡道上形成多個數據塊區域的主數據記錄裝置,每一個數據塊區域中包括主數據塊,其用作為主數據的誤差校正單元,並且主數據塊被分成預定數目的主數據片斷,,其中每一主數據片斷具有識別主數據的數據;和用於插入連接區域的連接數據記錄裝置,每一連接區域在所述跡道上的所述多個數據塊區域之間具有偽數據;其中所述連接數據記錄裝置在所述跡道上的連接區域相鄰時,形成記錄型式彼此不同的相鄰連接區域的偽數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記錄裝置,其中通過所述連接數據記錄裝置插入的每一個所述連接區域包含與所述主數據片斷具有相同長度的偽數據和相加到該偽數據上的用於識別連接區域的數據。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記錄裝置,其中所述連接數據記錄裝置包括隨機值發生器,其用於產生作為每一所述連接區域的偽數據的隨機值。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記錄裝置,其中所述連接數據記錄裝置包括第一隨機值發生器,當在所述光記錄介質上開始數據的記錄時,其產生一隨機值作為初始值,以及第二隨機值發生器,其根據每一連接區域的初始值產生一隨機值作為偽數據。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記錄裝置,其中所述連接數據記錄裝置包括隨機值發生器,其根據每一連接區域的相鄰數據塊區域的地址信息,產生作為偽數據的隨機值。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記錄裝置,其中所述連接數據記錄裝置形成所述連接區域,每一連接區域包括地址數據以及基於地址數據的偽數據。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記錄裝置,其中所述連接數據記錄裝置包括隨機值發生器,其為每一連接區域產生隨機值,和擾頻電路,其根據隨機值和預定擾頻數據為每一連接區域產生偽數據。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記錄裝置,其中所述擾頻電路是異或電路。
12.一種用於在光記錄介質的跡道上記錄數據的記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跡道上形成多個數據塊區域,其中每一數據塊區域包括用作為主數據的誤差校正單元的主數據塊,而且其被分為預定數量的主數據片斷,其中每一主數據片斷具有識別主數據的數據;和插入連接區域,每一連接區域在所述跡道上的多個數據塊區域之間具有偽數據;其中當所述跡道上的連接區域相鄰時,形成記錄型式彼此不同的相鄰連接區域的偽數據。
全文摘要
一種具有跡道的光記錄介質,在其跡道上記錄有數據,其跡道包括多個數據塊區域,每一數據塊區域包括主數據塊,主數據塊被分為預定數量的主數據片斷,其中每一主數據片斷具有識別主數據的數據,以及連接區域,每一連接區域具有插入數據塊區域之間的偽數據。當所述跡道上連接區域相鄰時,相鄰連接區域的偽數據的記錄型式各不相同。進一步的,提供一種在記錄介質上形成數據塊區域和連接區域的記錄裝置。
文檔編號G11B7/00GK1675691SQ03819180
公開日2005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02年8月12日
發明者富田吉美 申請人:先鋒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