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及其製備和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3:05:41 1
一種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及其製備和應用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及其製備和應用,其為下述製備方法所得產物,包括如下步驟:(1)將白藜蘆醇粉末置於坩鍋中,在氣體保護下於管式爐中進行煅燒;(2)煅燒結束後,管式爐溫度降至常溫,即得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不含載體和有機溶劑,藥物含量高達100%;2)改善其水溶性低,生物利用度差的缺陷;產品形貌為針狀或帶狀,寬度為0.2~0.5μm;產品在水中的溶解度為30~50μmol/L;3)產品對人宮頸癌細胞HeLa的IC50值為0.1~0.2μmol/mL,對人肝癌細胞HepG2的IC50值為0.2~0.3μmol/mL。
【專利說明】一種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及其製備和應用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及其製備和應用。
【背景技術】
[0002]白藜蘆醇化學名為3,4』,5-三羥基二苯乙烯,是植物在遇到不利條件下自然產生的抗毒素,在葡萄、虎杖和花生等72種植物中存在。白藜蘆醇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如調節脂蛋白代謝,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減少前列腺素的產生等。白藜蘆醇最引人注目的藥物活性是其較強的抗腫瘤作用,對多種腫瘤具有很高的抑制活性,目前成為最有潛力的天然抗腫瘤藥物,近年來人們還發現該物質對糖尿病具有潛在的治療作用。因此白藜蘆醇在醫藥、保健品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市場價值極高。儘管白藜蘆醇的藥物活性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但其疏水性強,在水中幾乎不溶解,導致其體內生物利用度低,嚴重影響了其在臨床上的廣泛使用。
[0003]當藥物的尺寸降到微納米範圍時,由於具有較小的粒徑和巨大的比表面積,能增加難溶藥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也能增加藥物與胃腸道壁的接觸,從而促進藥物的吸收,提高難溶藥物的生物利用度。目前已報導的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非常少,且這些微納米藥物均含惰性載體。如中國專利CNlO 157929IA公布了一種白藜蘆醇磷脂複合物納米乳液,該納米白藜蘆醇採用磷脂做為載體,且製備過程添加多元醇;中國專利CN101317832A公布了一種白藜蘆醇口服納米給藥體系,該體系採用小麥醇做為載體,製備過程需添加有機溶劑和表面活性劑(或穩定劑);中國專利CN103040754A公布了一種白藜蘆醇納米脂質體,該體系需脂類膜材做載體,製備過程也需加入有機溶劑。在上述已公布的微納米白藜蘆醇中,惰性載體的加入會帶來許多不利因素:1.在納米藥物體系中載體的質量通常高於藥物,降低了體系中藥物的有效含量;2.載體通常會有副作用或不利影響:3.載體的合成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而提供一種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及其製備,所述的白藜蘆醇藥物的水溶性及抗癌活性明顯提高,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在製備抗腫瘤產品及保健品方面的應用。
[0005]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其形貌為針狀或帶狀,平均寬度為0.2~0.5 μ m,水中的溶解度為30~50 μ mol/L,其為下述製備方法所得產物,包括如下步驟:
[0006](I)將白藜蘆醇粉末置於坩鍋中,在氣體保護下於管式爐中進行煅燒;
[0007](2)煅燒結束後,管式爐溫度降至常溫,即得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
[0008]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保護氣體為氬氣、氦氣、氮氣和二氧化碳中的至少一種。
[0009]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保護氣體的流速為60~ISOsccm (標況毫升/分鐘)。
[0010]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煅燒溫度為80~260°C。[0011]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煅燒時間為30~200min。
[0012]所述的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3](I)將白藜蘆醇粉末置於坩鍋中,在氣體保護下於管式爐中進行煅燒;
[0014](2)煅燒結束後,管式爐溫度降至常溫,即得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
[0015]所述的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作為人宮頸癌抗腫瘤藥物或人肝癌抗腫瘤藥物的應用。
[0016]本發明所提供的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具有以下優點:
[0017]I)不含載體和有機溶劑,藥物含量高達100%,避免了載體帶來的不良影響;
[0018]2)通過藥物形貌和尺寸的改變,從而改善其水溶性低,生物利用度差的缺陷;產品形貌為針狀或帶狀,寬度為0.2~0.5 μ m ;產品在水中的溶解度為30~50 μ mol/L,是未煅燒白藜蘆醇的4~7倍; [0019]3)產品對人宮頸癌細胞HeLa的IC5tl值(抑制率為50%所需的藥物濃度)為0.1~
0.2 μ mol/mL,對人肝癌細胞IfepG2的IC5tl值為0.2~0.3 μ mol/mL,與未煅燒白藜蘆醇相比,IC50值下降40~50%。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白藜蘆醇原料的掃描電鏡圖;
[0021]圖2是實施例1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的掃描電鏡圖;
[0022]圖3是實施例2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的掃描電鏡圖;
[0023]圖4是實施例3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與白藜蘆醇原料的紅外圖譜。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下列實施例包含的內容。
[0025]實施例1
[0026]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27]將白藜蘆醇原料粉末(購自阿拉丁,純度為99%)平鋪放在坩堝中,將坩鍋置於石英管中,調節氮氣流速為60SCCm,溫度為150°C,於管式爐中煅燒30min,待溫度降至常溫時回收樣品,即可得到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
[0028]附圖1是採用Hitachi S480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拍攝的白藜蘆醇原料粉末的掃描電鏡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原料形貌呈塊狀或棍狀,雜亂,尺寸較大,最大寬度在2μπι以上。
[0029]附圖2是實施例1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的掃描電鏡圖,從圖中可知,產品形貌為帶狀,與原料白藜蘆醇相比,形貌均一,寬度減小,平均寬度為0.5μηι。
[0030]實施例2
[0031]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2]將白藜蘆醇原料粉末平鋪放在坩堝中,將坩鍋置於石英管中,調節氮氣流速為120sCCm,溫度為180°C,於管式爐中煅燒60min,待溫度降至常溫時回收樣品,即可得到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
[0033]附圖3是實施例2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的掃描電鏡圖,從圖中可知,產品形貌為針狀或帶狀,與原料相比,尺寸明顯減小,平均寬度為0.3μπι。
[0034]實施例3
[0035]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6]將白藜蘆醇原料粉末平鋪放在坩堝中,將坩鍋置於石英管中,調節氮氣流速為120sCCm,溫度為180°C,於管式爐中進行煅燒90min,待溫度降至常溫時回收樣品,即可得到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
[0037]微納米白藜蘆醇和白藜蘆醇原料的紅外光譜對比 [0038]實施例3的微納米白藜蘆醇和白藜蘆醇原料的紅外光譜,採用ThermoNicolet520紅外光譜儀測定,見附圖4。由圖可知經煅燒後的微納米白藜蘆醇與原料白藜蘆醇相比,譜圖沒有發生明顯變化,表明煅燒過程未破壞藥物化學結構。
[0039]實施例4
[0040]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41]將白藜蘆醇原料粉末平鋪放在坩堝中,將坩鍋置於石英管中,調節氬氣流速為ISOsccm,溫度為215°C,於管式爐中進行煅燒30min,待溫度降至常溫時回收樣品,即可得到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
[0042]微納米白藜蘆醇和白藜蘆醇原料體外水溶性對比
[0043]將實施例1~4方法製備的微納米白藜蘆醇與白藜蘆醇原料在水中攪拌48小時,用0.45 μ m的濾膜過濾除掉未溶解的固體,採用Shimadzu UV-2550紫外可見光度計測定溶液中白藜蘆醇的含量,結果見表1。由表可知白藜蘆醇原料經煅燒後得到的微納米白藜蘆醇溶解性得到了明顯地提高。
[0044]
_表1微納米白藜蘆醇在水中的溶解性_
樣品_白藜蘆醇原料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溶解度(μιηοΙ/L)__482_44A_35.0
[0045]微納米白藜蘆醇和白藜蘆醇原料體外抗腫瘤實驗對比
[0046]供試樣品:按照實施例1和2方法製備的微納米白藜蘆醇
[0047]方法:選擇人宮頸癌細胞HeLa作為受試細胞株,應用不同濃度微納米白藜蘆醇和白藜蘆醇原料作用於細胞48小時,採用MTT法觀察藥物對腫瘤細胞生長的抑制,實驗重複三次,結果採用抑制50%細胞生長所需的微納米白藜蘆醇濃度表示,即IC5tl值,見表2。
[0048]表2微納米白藜蘆醇對HeLa細胞的IC5tl值
樣品白藜蘆醇原料實施例1 實施例2
[0049]-1Csdfl'lXnmol/mL)0.240.110.14
[0050]由表可知微納米白藜蘆醇對HeLa細胞的生長抑制作用顯著高於白藜蘆醇原料,抑制50%細胞生長所需的微納米白藜蘆醇濃度為0.11~0.14ymol/mL,而所需白藜蘆醇原料濃度為0.24 μ mol/mL。
[0051 ] 微納米白藜蘆醇和白藜蘆醇原料體外抗腫瘤實驗對比[0052]供試樣品:按照實施例1和2方法製備的微納米白藜蘆醇
[0053]方法:選擇人肝癌細胞H印G2作為受試細胞株,應用不同濃度微納米白藜蘆醇和白藜蘆醇作用於細胞48小時,採用MTT法觀察藥物對腫瘤細胞生長的抑制,實驗重複三次,結果採用抑制50%細胞生長所需的微納米白藜蘆醇濃度表示,即IC5tl值,結果見表3。
[0054]表3微納米白藜蘆醇對IfepG2細胞的IC5tl值
【權利要求】
1.一種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其形貌為針狀或帶狀,平均寬度為0.2~0.5 μ m,水中的溶解度為30~50 μ mol/L,其為下述製備方法所得產物,包括如下步驟: (1)將白藜蘆醇粉末置於坩鍋中,在氣體保護下於管式爐中進行煅燒; (2)煅燒結束後,管式爐溫度降至常溫,即得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保護氣體為氬氣、氦氣、氮氣和二氧化碳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保護氣體的流速為60~180sccm (標況毫升/分鐘)。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煅燒溫度為80~260°C。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煅燒時間為30 ~200min。
6.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白藜蘆醇粉末置於坩鍋中,在氣體保護下於管式爐中進行煅燒; (2)煅燒結束後,管式爐溫度降至常溫,即得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保護氣體為氬氣、氦氣、氮氣和二氧化碳中的至少一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 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保護氣體的流速為60~180sccm (標況毫升/分鐘)。
9.根據權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煅燒溫度為80~260°C。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煅燒溫度為150~215°C。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煅燒時間為30~200min。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煅燒時間為30~90min。
13.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載體微納米白藜蘆醇藥物作為人宮頸癌抗腫瘤藥物或人肝癌抗腫瘤藥物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K31/05GK103690487SQ201310691998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7日
【發明者】呂中, 楊浩, 陳嶸 申請人:武漢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