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保健茶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2-01 21:39:11 4
本發明涉及一種單劑量的功能茶的生產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由功能性成分提取物顆粒及茶葉組成的功能茶的生產方法。
技術背景
茶是東西方普遍接受的日常飲料,具有日常保健的作用。但普通的茶還不能適應人們隨社會發展而提出的更多健康需求,如:1、增強免疫力;2、輔助降血脂功能;3、輔助降血糖功能;4、抗氧化功能;5、輔助改善記憶功能;6、緩解視疲勞功能;7、促進排鉛功能;8、清咽功能;9、輔助降血壓功能;10、改善睡眠功能;11、促進泌乳功能;12、緩解體力疲勞功能;13、提高缺氧耐受能力功能;14、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功能;15、減肥功能;16、改善生長發育功能;17、增加骨密度功能;18、改善營養性貧血功能;19、對化學肝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20、祛痤瘡功能;21、祛黃褐斑功能;22、改善皮膚水分功能;23、改善皮膚油分功能;24、調節腸道菌群功能;25、促進消化功能;26、通便功能;27、對胃黏膜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等。因此,功能性茶應運而生。其特徵在於,包括功能性成分和茶葉(或其提取物)兩大類成分。有的功能性茶直接採用功能性成分,甚至中藥,製成類似茶使用方法而不具有茶葉形態的製劑,如午時茶顆粒,衝服。或直接採用液體形式分裝,直接飲用。還有保留茶葉形態的功能性茶,其生產上一般採用將功能性成分以提取液形式噴灑或吸附在茶葉上,再乾燥,而後分裝成單次使用劑量的方法生產。該方法存在提取液吸附損失和不均勻的問題。因此,需要一種既能保留傳統茶葉形態和使用方式,又含有功能性成分,而且能夠保證每次使用時成分重量和比例一致的功能性茶生產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功能性茶生產方法的不足,公開了一種保健茶及其生產方法,
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保健茶,所述保健茶,包括功能性成分和茶葉,所述功能性成分的製備方法如下:取功能性原料,經加工製成顆粒;所述保健茶是將該顆粒和茶葉按比例混合而成,其中所述功能性原料選自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藥,所述顆粒和茶葉的重量比例為1-10:1-10,優選的顆粒和茶葉的重量比例為1-5:1-5,更優選的,顆粒和茶葉的重量比例為1-3:1-3,最優選的,顆粒和茶葉的重量比例為2-3:2-3。所述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藥選自: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薊、山藥、山楂、馬齒莧、烏梢蛇、烏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龍眼肉(桂圓)、決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餘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蠣、芡實、花椒、赤小豆、阿膠、雞內金、麥芽、昆布、棗(大棗、酸棗、黑棗)、羅漢果、鬱李仁、金銀花、青果、魚腥草、姜(生薑、乾薑)、枳椇子、枸杞子、梔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櫞、香薷、桃仁、桑葉、桑椹、桔紅、桔梗、益智仁、荷葉、萊菔子、蓮子、高良姜、淡竹葉、淡豆豉、菊花、菊苣、黃芥子、黃精、紫蘇、紫蘇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棗仁、鮮白茅根、鮮蘆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人參、人參葉、人參果、三七、土茯苓、大薊、女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貝母、川芎、馬鹿胎、馬鹿茸、馬鹿骨、丹參、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門冬、天麻、太子參、巴戟天、木香、木賊、牛蒡子、牛蒡根、車前子、車前草、北沙參、平貝母、玄參、生地黃、生何首烏、白及、白朮、白芍、白豆蔻、石決明、石斛、地骨皮、當歸、竹茹、紅花、紅景天、西洋參、吳茱萸、懷牛膝、杜仲、杜仲葉、沙苑子、牡丹皮、蘆薈、蒼朮、補骨脂、訶子、赤芍、遠志、麥門冬、龜甲、佩蘭、側柏葉、制大黃、制何首烏、刺五加、刺玫果、澤蘭、澤瀉、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羅布麻、苦丁茶、金蕎麥、金櫻子、青皮、厚樸、厚樸花、薑黃、枳殼、枳實、柏子仁、珍珠、絞股藍、胡蘆巴、茜草、蓽茇、韭菜子、首烏藤、香附、骨碎補、黨參、桑白皮、桑枝、浙貝母、益母草、積雪草、淫羊藿、菟絲子、野菊花、銀杏葉、黃芪、湖北貝母、番瀉葉、蛤蚧、越橘、槐實、蒲黃、蒺藜、蜂膠、酸角、墨旱蓮、熟大黃、熟地黃、鱉甲。
優選的,所述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藥選自:人參、紅景天、三七、土茯苓、丹參、五味子、天麻、白朮、白芍、石決明、石斛、當歸、紅花、西洋參、麥門冬、刺五加、苦丁茶、絞股藍、黨參、益母草、銀杏葉、黃芪。
最優選的,所述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藥選自:人參、紅景天、三七、西洋參、麥門冬、刺五加、苦丁茶、絞股藍、黨參、銀杏葉、黃芪。
本發明所述功能性成分的製備方法如下:取功能性原料,用選自:粉碎、壓榨、煅燒、研磨、過篩、滲漉、萃取、水提、醇提、酯提、酮提、層析的方法得到活性物質,再將該活性物質加工成穩定的,乾燥的,經過衝泡可以溶解或混懸的顆粒。
優選的,所述功能性成分的製備方法如下:取功能性原料,用選自:滲漉、水提、醇提的方法得到活性物質。
最優選的,所述功能性成分的製備方法如下:取功能性原料,用選自:水提、醇提的方法得到活性物質,再經過濾,或溶劑替換或吸附分離等方式精製,再濃縮、乾燥、幹法顆粒而成;或取濃縮物加可溶性輔料製備可塑性團塊,製備顆粒,乾燥而成。
本發明所述茶葉選自綠茶、紅茶、烏龍茶、黑茶、黃茶、白茶、花茶。本發明最優選的保健茶,製備方法如下:取人參,洗淨,烘乾,破碎成粗粉,分別以6倍、4倍50%乙醇低溫回流1小時,提取液分別過濾,合併回收乙醇,真空濃縮至1.10±0.02,過濾,再真空濃縮至1.30±0.02,濃縮液加蔗糖粉適量,混和,製成握之成團、觸之即散的團塊,用搖擺顆粒機製成細顆粒,烘乾至水分7%以下,採用重量法,每2g裝入一個鋁塑膜複合袋中,然後裝入3g烏龍茶,再熱塑封口。
或本發明最優選的保健茶,製備方法如下:
取紅景天,洗淨,烘乾至水分10%以下,粉碎成粗粉,分別加6倍、4倍量量水煮沸30分鐘,提取液經300目篩網過濾,合併提取液,濃縮至相對比重1.30±0.02,取蔗糖粉適量,混和,製成握之成團、觸之即散的團塊,用搖擺顆粒機製成細顆粒,烘乾至水分6%以下,每2g裝入一個蠟/紙/PE複合膜袋中,再裝入3g綠茶,封口即可。本發明所述保健茶為單劑量包裝茶,在分裝時,顆粒和茶葉可以混合後包裝,也可以不混合分別包裝,或者先將茶葉裝入包裝袋,再將顆粒裝入包裝袋,或者相反。
所述的單劑量包裝茶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該單劑量包裝茶使用鋁塑或其他複合膜材料單劑量包裝,使用時撕開包裝,按照傳統飲茶方式衝泡飲用。
本發明方法製備的功能性茶,保留了茶的傳統使用方式和體驗,操作簡單,劑量準確,均勻性好,保證了該功能性茶的在日常連續使用時充分發揮其保健功能。
以下通過實驗對比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結合下述實施例進一步說明,但不表明對本發明權利要求的限制。
實施例1
取人參,洗淨,烘乾,破碎成粗粉,分別以6倍、4倍50%乙醇低溫回流1小時,提取液分別過濾,合併回收乙醇,真空濃縮至1.10±0.02,過濾,再真空濃縮至1.30±0.02,濃縮液加蔗糖粉適量,混和,製成握之成團、觸之即散的團塊,用搖擺顆粒機製成細顆粒,烘乾至水分7%以下,採用重量法,每2g裝入一個鋁塑膜複合袋中,然後裝入3g烏龍茶,再熱塑封口。該功能性茶具有增強免疫力功能,適用於體弱易感人群,口感好,劑量準確,使用時採用傳統飲茶方法衝飲,每次一袋。
實施例2
取紅景天,洗淨,烘乾至水分10%以下,粉碎成粗粉,分別加6倍、4倍量量水煮沸30分鐘,提取液經300目篩網過濾,合併提取液,濃縮至相對比重1.30±0.02,取蔗糖粉適量,混和,製成握之成團、觸之即散的團塊,用搖擺顆粒機製成細顆粒,烘乾至水分6%以下,每2g裝入一個蠟/紙/PE複合膜袋中,再裝入3g綠茶,封口即可。該功能性茶具有提高缺氧耐受能力、對輻射危害輔助保護功能,適用於高原、徒步和特殊行業人群,口感好,劑量準確,使用時採用傳統飲茶方法衝飲,每次一袋。
實施例3
同實施例1和實施例2,其中提取液濃縮至相對比重1.1-1.2,高速(10000rpm以上)離心過濾,噴霧乾燥,乾燥物加入適量木糖醇混勻,幹法制粒,每2g裝入一個蠟/紙/PE複合膜袋中,再裝入3g綠茶,封口即可。該功能性茶具有提高缺氧耐受能力、對輻射危害輔助保護功能,適用於高原、徒步和特殊行業人群,口感好,劑量準確,使用時採用傳統飲茶方法衝飲,每次一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