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調、空調室內機及其殼體的製作方法
2023-11-09 05:15:42 2

本實用新型涉及製冷空調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空調室內機殼體,以及包含上述空調室內機殼體的空調室內機;以及包含上述空調室內機的空調。
背景技術:
空調室內機包括送風裝置和蒸發器,而蒸發器包括第一換熱部分。由於空間和換熱的需要,蒸發器的第一換熱部分的上表面通常需要傾斜一定的角度。蒸發器表面的水,由於夾雜著灰塵等物質,當水珠凝結直徑大小預計在4mm左右的時候,會出現滾落。所以4mm左右的水珠會沿著蒸發器第一換熱部分的上表面進行滾落,由於重力加速度的作用,水珠很容易脫離蒸發器,出現漏水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避免蒸發器的冷凝水滴落漏出的空調室內機殼體。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包含上述空調室內機殼體的空調室內機。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包含上述空調室內機的空調。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調室內機殼體,其中,包括前殼,所述前殼包括構造有用於容納蒸發器的容納腔室的面框,所述面框的內壁面設有用於接住從所述蒸發器的表面滾落的冷凝水並導送回所述蒸發器的接水結構。
其中,所述接水結構與所述面框為一體成型結構。
其中,所述接水結構包括大致呈豎直方向的第一折面和與第一折面的下端連接並遠離面框的內壁面延伸的第二折面。
其中,所述第二折面的下端與所述蒸發器的間隙小於等於4mm。
其中,在所述接水結構的左端和右端分別設置有擋水部。
其中,所述第二折面斜向下延伸,且與水平面的夾角大於等於5°。
其中,所述蒸發器的表面的冷凝水的運動軌跡的延長線與所述接水結構的交叉點到所述第一折面的上端的距離大於等於4mm。
其中,在所述第一折面的上端設有遠離面框的內壁面且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折回部。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室內機,其包括上述的空調室內機殼體及蒸發器,所述蒸發器設於所述容納腔室中,該蒸發器包括第一換熱部分和以成角度的方式連接在第一換熱部分的一端的第二換熱部分,所述接水結構設於所述蒸發器的第一換熱部分的表面的冷凝水的運動軌跡的延長線上。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包含上述空調室內機的空調。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空調室內機通過在蒸發器和室內機前面板之間在第一換熱部分上表面的冷凝水的運動軌跡的對應位置處設置用於接住第一換熱部分上表面的冷凝水的接水結構,以避免蒸發器上的冷凝水滴落漏出的現象,從而保證了空調室內機的品質。此外,該結構簡單、製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空調室內機的裝配示意圖;
圖2為圖1中D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空調室內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沿圖3中的A-A的空調室內機的剖視圖;
圖5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空調室內機從另一個角度看到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C的局部放大圖;以及
圖7為圖5中B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0:送風裝置;20:蒸發器;21:第一換熱部分;22:第二換熱部分;30:接水結構;31:第一折面;32:第二折面;33:第一折回部;34:擋水部;40:面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例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徵。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彼此可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空調室內機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如圖1所示,該空調室內機包括空調室內機殼體、送風裝置10及蒸發器20,其中,該空調室內機殼體包括前殼,該前殼包括構造有用於容納蒸發器20的容納腔室的面框40,該面框40的內壁面設有用於接住從蒸發器20的表面滾落的冷凝水並導送回蒸發器20的接水結構。
具體地,如圖1和圖2所示,蒸發器20設於容納腔室中,並大致呈「U」形,且「U」形的蒸發器包括第一換熱部分21、第二換熱部分22和第三換熱部分,第二換熱部分22以成角度的方式連接在第一換熱部分21的一端,第三換熱部分23以成角度的方式連接在第一換熱部分21的另一端,其中,第一換熱部分21位於送風裝置10的上方,第二換熱部分22和第三換熱部分分別位於送風裝置10的左右兩側。由於空間和換熱的需要,蒸發器20的第一換熱部分21的上表面通常需要傾斜一定的角度。蒸發器表面的水,由於夾雜著灰塵等物質,當水珠凝結直徑大小預計在4mm左右的時候,會出現滾落。所以4mm左右的水珠會沿著蒸發器20第一換熱部分21的上表面進行滾落(其運動軌跡如圖2中的虛線所示),由於重力加速度的作用,水珠很容易脫離蒸發器,出現漏水的現象。為了避免漏水現象,在面框40的內壁面位於蒸發器20的第一換熱部分21的表面的冷凝水的運動軌跡的延長線上設有用於接住從蒸發器20的表面滾落的冷凝水並導送回蒸發器20的接水結構30。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調室內機,通過在面框40的內壁面設有用於接住從蒸發器20的表面滾落的冷凝水並導送回蒸發器20的接水結構30,可以有效避免蒸發器20的第一換熱部分21的冷凝水滾落漏出。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接水結構30可以與面框40一體成型,也可以通過粘貼的方式固定在面框40的內壁面上。
具體地,如圖2和圖4所示,該接水結構30包括大致呈豎直方向的第一折面31和與第一折面31的下端連接並遠離面框40的內壁面延伸的第二折面32。進一步地,第二折面32的下端與蒸發器20的第二換熱部分22的間隙小於等於4mm。當蒸發器20的第一換熱部分21上表面的冷凝水凝結成直徑大小預計在4mm左右時出現滾落,沿著其運動軌跡到達接水結構30的第一折面31處,然後從第一折面31流淌到第二折面32,並從第二折面32的下端進入蒸發器20的第二換熱部分22內。因為第二折面32與蒸發器20的間隙小於等於4mm,可以有效地防止冷凝水從蒸發器20的第二換熱部分22和第二折面32之間漏出。
需要說明的是,第二折面32是連續的且第二折面32應高於前面板上用於支撐過濾網的筋位,以防止冷凝水沿著該筋位漏出。
進一步地,如圖5、圖6和圖7所示,在接水結構30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擋水部34,以防止因為空調室內機長度方向上的傾斜,冷凝水沿著面框40的內壁面流出而造成漏水現象。
此外,第二折面32斜向下延伸,且與水平面的夾角大於等於5°,以防止空調室內機由於安裝導致前面傾斜,冷凝水不能及時送回到蒸發器20的第二換熱部分22內。
進一步地,為了保證接水結構30能夠完全接住從第一換熱部分21上表面滾落的冷凝水水珠,防止出現漏水現象,蒸發器20的第一換熱部分21上表面的冷凝水的運動軌跡的延長線與接水結構30的交叉點到接水結構30的第一折面31的上端的高度L1大於等於4mm,如圖2所示。
有利地,為了防止冷凝水從接水結構30的上端飛賤出去,在第一折面31的上端設有遠離面框40的內壁面且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折回部33,如圖2和圖4所示。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空調,其包括上述的空調室內機。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為了描述的簡要,在本實施例的描述過程中,不再描述與實施例1相同的技術特徵,僅說明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
在本實用新型的該實施例中,蒸發器20為V形,該V形蒸發器20包括第一換熱部分21和第二換熱部分22,第二換熱部分22以成角度的方式連接在第一換熱部分21的一端,兩者形成V型結構。第一換熱部分21位於送風裝置10的上方,第二換熱部分22位於送風裝置10的一側。由於空間和換熱的需要,蒸發器20的第一換熱部分21的上表面通常需要傾斜一定的角度。當蒸發器表面的水凝結成直徑大小預計在4mm左右會沿著蒸發器20的第一換熱部分21的上表面進行滾落,為了避免蒸發器20的第一換熱部分21的上表面上的水珠滾落後漏出,在室內機前面板40的後表面上設置了接水結構30,用於接住從蒸發器20第一換熱部分21的上表面滾落的水珠。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徵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徵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高於第二特徵。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小於第二特徵。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徵進行結合和組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