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器及其導風裝置製造方法
2023-12-04 16:55:06 2
空調器及其導風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調器導風裝置,其包括並行排布的若干柔性百葉、主動連杆、從動連杆、驅動主動連杆左右移動的驅動機構及用於限制柔性百葉左右擺動的彎曲變形的限位機構,每一柔性百葉具有入風端、背風端及位於二者之間的第一側與第二側,每一柔性百葉的入風端的第二側固定於出風口處,每一柔性百葉的背風端的第二側轉動連接於主動連杆上,從動連杆轉動連接於各個柔性百葉上並傳遞彎曲變形在各個柔性百葉之間。對於剛性百葉來說,柔性百葉及限位機構的配合可以增加向左或向右導風的範圍,滿足用戶對空調兩側的送風需求,同時彎曲的柔性百葉減小了風量損失。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應用上述空調器導風裝置的空調器。
【專利說明】空調器及其導風裝置【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空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空調器及其導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請參閱圖1和圖2,現有的家用空調室內機導風裝置主要由導風板、百葉50及驅動兩者運動的驅動裝置組成,通過導風板的上下擺動以及百葉50的左右運動實現不同位置的送風。當用戶需要把空調器送風至空調器安裝位置的左邊或右邊時,則控制百葉50擺動至最左端或最右端。這種百葉50剛性大,只能隨著驅動裝置左右擺動,因此,風經過剛性百葉50會產生較大的風阻,風量損失較大,而且這種百葉50實現向左或向右導風的範圍受限,使得百葉50左右導風的範圍無法滿足空調兩側的送風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 型實施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空調器導風裝置,旨在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百葉左右導風的範圍無法滿足空調兩側的送風需求且風量損失大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空調器導風裝置,用以安裝於空調器的出風口處,所述空調器導風裝置包括並行排布的若干柔性百葉、主動連杆、從動連杆、驅動所述主動連杆左右移動的驅動機構及用於限制所述柔性百葉左右擺動的彎曲變形的限位機構,每一柔性百葉具有入風端、與所述入風端相對的背風端及位於所述入風端與所述背風端之間的相對的第一側與第二側,每一柔性百葉的入風端的第二側固定於所述出風口處,每一柔性百葉的背風端的第二側轉動連接於所述主動連杆上,所述從動連杆轉動連接於各個柔性百葉上並傳遞彎曲變形在各個柔性百葉之間。
[0005]進一步地,所述限位機構包括限制所述柔性百葉向左擺動的彎曲變形的第一限位結構及限制所述柔性百葉向右擺動的彎曲變形的第二限位結構。
[0006]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結構和所述第二限位結構分別位於同一柔性百葉的左右兩側或分別位於不同柔性百葉的左側和右側。
[000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結構為片狀結構,所述第二限位結構為片狀結構,所述第一限位結構與所述第二限位結構均呈弧形,所述第一限位結構於所述柔性百葉向左擺動時與該柔性百葉面接觸,所述第二限位結構於所述柔性百葉向右擺動時與該柔性百葉面接觸。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結構由至少二第一片體間隔地排布成弧形,所述第二限位結構由至少二第二片體間隔地排布成弧形,所述第一限位結構的各個第一片體於所述柔性百葉向左擺動時與該柔性百葉面接觸,所述第二限位結構的各個第二片體於所述柔性百葉向右擺動時與該柔性百葉面接觸。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結構為排布呈弧狀的若干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結構為排布呈弧狀的若干第二限位柱,各個第一限位柱於所述柔性百葉向左擺動時與該柔性百葉線接觸,各個第二限位柱於所述柔性百葉向右擺動時與該柔性百葉線接觸。[0010]進一步地,所述從動連杆的數量多於一個,各個從動連杆並行且轉動連接於各個柔性百葉的第一側和/或第二側。
[0011]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搖杆及電機,所述搖杆的第一端轉動連接於所述主動連杆的一端部,與所述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固定連接於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
[0012]進一步地,所述出風口處設置有安裝板,各個柔性百葉的入風端的第二側與所述安裝板是一體成型的或所述安裝板作為一個單獨部件與各個柔性百葉連接。 [001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空調器,其包括外殼、設置於所述外殼內的換熱器及風機,所述出風口開設於所述外殼上,其特徵在於:所述空調器還包括上述空調器導風裝置。
[0014]在柔性百葉的第一次彎曲過程中,柔性百葉會受到限位柱的阻擋,而在柔性百葉與限位柱的接觸處完成第二次彎曲,此時,對於剛性百葉來說,柔性百葉及限位柱的配合可以增加向左或向右導風的範圍,滿足用戶對空調兩側的送風需求,由於,柔性百葉在導風時會發生彎曲而呈弧狀,根據康達效應,弧狀柔性百葉對氣流的導風效果更好,且風量損失減小。另外,通過從動連杆轉動連接於各個柔性百葉上,即使僅有一個柔性百葉完成第二次彎曲,也會針彎曲變形傳遞至其他柔性百葉。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現有技術提供的剛性百葉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圖1的剛性百葉在導風時的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器導風裝置的立體組裝圖。
[0018]圖4是圖3的空調器導風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0019]圖5是圖3的空調器導風裝置的俯視圖,其中示出各個柔性百葉處於未彎曲狀態。
[0020]圖6示出了圖5的空調器導風裝置的各個柔性百葉處於向右彎曲的狀態。
[0021]圖7是圖4的空調器導風裝置的局部放大圖。
[0022]圖8示出了圖4的空調器導風裝置的各個柔性百葉與出風口的連接結構圖,其中各個柔性百葉處於向左彎曲狀態。
[0023]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器導風裝置的立體組裝圖。
[0024]圖10是圖9的空調器導風裝置的俯視圖,其中示出各個柔性百葉處於未彎曲狀態。
[0025]圖11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提供的空調器導風裝置的立體組裝圖。
[0026]圖12是圖11的空調器導風裝置的俯視圖,其中示出各個柔性百葉處於未彎曲狀態。
[0027]圖13示出了應用上述各個實施例的空調器導風裝置的空調器結構圖。
[0028]上述各附圖中所涉及到的元件標號明細如下:
[0029]
【權利要求】
1.一種空調器導風裝置,用以安裝於空調器的出風口處,其特徵在於:所述空調器導風裝置包括並行排布的若干柔性百葉、主動連杆、從動連杆、驅動所述主動連杆左右移動的驅動機構及用於限制所述柔性百葉左右擺動的彎曲變形的限位機構,每一柔性百葉具有入風端、與所述入風端相對的背風端及位於所述入風端與所述背風端之間的相對的第一側與第二側,每一柔性百葉的入風端的第二側固定於所述出風口處,每一柔性百葉的背風端的第二側轉動連接於所述主動連杆上,所述從動連杆轉動連接於各個柔性百葉上並傳遞彎曲變形在各個柔性百葉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器導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機構包括限制所述柔性百葉向左擺動的彎曲變形的第一限位結構及限制所述柔性百葉向右擺動的彎曲變形的第二限位結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器導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限位結構和所述第二限位結構分別位於同一柔性百葉的左右兩側或分別位於不同柔性百葉的左側和右側。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調器導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限位結構為片狀結構,所述第二限位結構為片狀結構,所述第一限位結構與所述第二限位結構均呈弧形,所述第一限位結構於所述柔性百葉向左擺動時與該柔性百葉面接觸,所述第二限位結構於所述柔性百葉向右擺動時與該柔性百葉面接觸。
5.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調器導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限位結構由至少二第一片體間隔地排布成弧形,所述第二限位結構由至少二第二片體間隔地排布成弧形,所述第一限位結構的各個第一片體於所述柔性百葉向左擺動時與該柔性百葉面接觸,所述第二限位結構的各個第二片體於所述柔性百葉向右擺動時與該柔性百葉面接觸。
6.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調器導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限位結構為排布呈弧狀的若干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結構為排布呈弧狀的若干第二限位柱,各個第一限位柱於所述柔性百葉向左擺動時與該柔性百葉線接觸,各個第二限位柱於所述柔性百葉向右擺動時與該柔性百葉線接觸。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器導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從動連杆的數量多於一個,各個從動連杆並行且轉動連接於各個柔性百葉的第一側和/或第二側。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器導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搖杆及電機,所述搖杆的第一端轉動連接於所述主動連杆的一端部,與所述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固定連接於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器導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出風口處設置有安裝板,各個柔性百葉的入風端的第二側與所述安裝板是一體成型的或所述安裝板作為一個單獨部件與各個柔性百葉連接。
10.一種空調器,其包括外殼、設置於所述外殼內的換熱器及風機,所述出風口開設於所述外殼上,其特徵在於:所述空調器還包括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空調器導風裝置。
【文檔編號】F24F13/15GK203454360SQ201320456610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9日
【發明者】華龍, 呂豔紅 申請人:廣東美的製冷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