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叉保險鈕的製作方法
2023-11-06 07:15:47
專利名稱:撥叉保險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防盜鎖和門鎖等鎖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在鎖具中的強度增強的撥叉保險鈕。
背景技術:
目前防盜鎖和門鎖等鎖具內所用的撥叉保險鈕呈軸心設有通孔的圓柱狀,一般都由銅或鋁鋅合金鑄造而成,因此強度達不到一定的要求,易鑽、易撬,防盜性能差,不能滿足用戶要求。據此考慮採用鋼材來製成撥叉保險鈕,但是鋼材不能採用鑄造工藝,所以對撥叉保險鈕作了如下的結構改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了目前鎖具內的撥叉保險鈕強度不夠,易鑽、易撬,防盜性能差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強度增強,不易鑽、不易撬,防盜性能好的撥叉保險鈕。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本實用新型包括兩塊互相平行的塊體和設於兩塊體一側的連接件,所述的兩塊體通過所述的連接件構成一整體,所述的塊體的中心設有通孔。通過這樣的結構改進,可以把原有的撥叉保險鈕由銅或鋁鋅合金鑄造而成改為現在由鋼板一體製成,增強了撥叉保險鈕的強度。
作為優選,所述的塊體的外側設有圓形凸臺,內側為直徑小於圓形凸臺的圓形凹面。兩側的圓形凸臺正好能從鎖殼的底、蓋上的鎖孔或手柄孔處凸出,有利於撥叉保險鈕在鎖殼內的安裝,鎖孔或手柄孔口正好卡住圓形凸臺,使撥叉保險鈕能靈活旋轉。
作為優選,所述的塊體呈圓形。
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件和塊體等壁厚。便於用鋼板一體製成。
作為優選,所述的通孔為一字形通孔或十字花形通孔。
作為優選,所述的塊體的另一側還設有柄。
作為優選,所述的柄和塊體在同一平面上,並且等厚。便於用鋼板一體製成。
作為優選,所述的柄為長條形柄或側邊設有彎鉤的扇形柄。
作為優選,所述的撥叉保險鈕由鋼板一體製成。有效增強撥叉保險鈕的強度,使之不易鑽、不易撬,防盜性增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的結構改進,實現了撥叉保險鈕可用鋼板一體製成,有效增強了撥叉保險鈕的強度,使之不易鑽、不易撬,防盜性增強。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主視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展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種主視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展開示意圖。
圖中1.塊體,2.連接件,31.一字形通孔,32.十字花形通孔,4.圓形凸臺,51.長條形柄,52.扇形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1本實施例的撥叉保險鈕包括兩塊互相平行的塊體1和設於兩塊體1一側的連接件2,兩塊體1通過連接件2構成一整體,兩塊體呈圓形,兩塊體1的外側設有與之同軸的圓形凸臺4,內側為直徑小於圓形凸臺的圓形凹面,塊體1的中心設有一字形通孔31,連接件2和塊體1等壁厚。整個撥叉保險鈕由鋼板一體衝壓後拗制而成,有效增強了撥叉保險鈕的強度。
實施例2本實施例的撥叉保險鈕的兩塊體1的另一側各設有柄,設在一塊塊體上的柄為長條形柄51,設在另一塊塊體上的柄為側邊設有彎鉤的扇形柄52,塊體和設在其上的柄在同一平面上,並且等厚,兩塊體的軸心均設有十字花形通孔32。其餘的同實施例1。
權利要求1.一種撥叉保險鈕,其特徵在於包括兩塊互相平行的塊體(1)和設於兩塊體(1)一側的連接件(2),所述的兩塊體(1)通過所述的連接件(2)構成一整體,所述的塊體(1)的中心設有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撥叉保險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塊體(1)的外側設有圓形凸臺(4),內側為直徑小於圓形凸臺(4)的圓形凹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撥叉保險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塊體(1)呈圓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撥叉保險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接件(2)和塊體(1)等壁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撥叉保險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通孔為一字形通孔(31)或十字花形通孔(32)。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撥叉保險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塊體(1)的另一側還設有柄。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撥叉保險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柄和塊體(1)在同一平面上,並且等厚。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撥叉保險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柄為長條形柄(51)或側邊設有彎鉤的扇形柄(52)。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撥叉保險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撥叉保險鈕由鋼板一體製成。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撥叉保險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撥叉保險鈕由鋼板一體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在鎖具中的撥叉保險鈕,包括兩塊互相平行的塊體和設於兩塊體一側的連接件,所述的兩塊體通過所述的連接件構成一整體,兩塊體和連接件等壁厚,兩塊體呈圓形,兩塊體的外側設有與之同軸的圓形凸臺,內側為直徑小於圓形凸臺的圓形凹面,兩塊體的中心設有一字形通孔或十字花形通孔。整個撥叉保險鈕由鋼板一體衝壓後扭制而成,有效增強了撥叉保險鈕的強度,使之不易鑽、不易撬,防盜性增強。
文檔編號E05B15/16GK2816237SQ200520015039
公開日2006年9月13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21日
發明者夏士林 申請人:夏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