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液壓制動系統的活塞泵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03:08:51 1
專利名稱:汽車液壓制動系統的活塞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按照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特徵所述的活塞泵,特別是用於在汽 車液壓制動系統中產生制動壓力的活塞泵。
背景技術:
這種活塞泵的各種不同結構類型例如由DE 101 12 618 Al已知。這些已知的活 塞泵具有一個泵殼,該泵殼帶有構成在其上的容納孔。活塞泵的襯套安裝在這個容納孔中。 所述襯套對活塞進行導向,該活塞能由偏心輪驅動進行往復直線運動並且限定了容積變化 的壓縮室。經過所述活塞泵的壓力液流由閥控制。所述被輸送的壓力液經過所述泵的流出 通道流入在所述泵殼中的壓力液通道。按照圖5、8和9的實施方式示出了活塞泵,在這些活塞泵中,用於控制經過所述活 塞泵的壓力液流的多個閥中的一個閥與活塞分開地設置在閥蓋的安裝空間中。所述閥蓋將 所述泵殼的容納孔相對於外界以壓力液密封的方式封閉。這種解決方案相對於其它所示的 變形實施方式具有下列優點閥不跟隨活塞泵的運動並且由此在活塞上產生的加速度以及 減速度不影響閥的打開或者關閉特性。在按照圖5、8和9的解決方案中,泵殼的壓力液通道在閥蓋位於內部的端部的另 一邊通向所述容納孔。然而,由此產生從這個壓力液通道到所述泵殼外表面的相對較大的 軸向距離。這個很大的距離對所述泵殼的結構體積產生消極的影響。
發明內容
與之相比,依據權利要求1特徵所述的活塞泵具有下列優點泵殼側的壓力液通 道與這個泵殼外表面的距離被縮小。也就是所述壓力液通道更加靠近所述泵殼外表面中的 一個並且由此實現了所述泵殼結構空間的更好的充分利用,例如用來設置其它的、未示出 的壓力液通道或者諸如此類。總體上可以由此實現結構更緊湊的泵殼。結構體積、材料需求和質量特別是在汽車製造中由於受限制的安裝情況是主要的 競爭準則。本發明的其它優點或者有利的改進方案由從屬權利要求或者接下來的描述得出。通過權利要求2的特徵,在供使用的橫截面積最大化的背景下,可有利地設置所 述流出通道的第一和第二通道段。為了使流出通道不產生節流作用,需爭取達到儘可能大 的橫截面積。通過權利要求5所要求保護的環形凹槽還提供了下述優點。
附圖中示出了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並且在接下來的描述中對其進行詳細闡述。圖1對此以縱剖視圖示出了依據本發明設計的活塞泵,圖2以俯視圖示出了所述活塞泵的閥蓋以及,圖3為了闡明再一次以三維視圖示出了這個閥蓋。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1中所示出的活塞泵10設置在具有電子防滑控制功能的汽車制動系統的液 壓裝置中並且用於調整在至少一個車輪制動器中的制動壓力,該車輪制動器通過制動管道 連接在這個液壓裝置上。所述液壓裝置包括泵殼12和固定在其上的未示出的電子控制裝 置。所述泵殼12尤其具有容納孔14,活塞泵安裝在該容納孔中。這個容納孔14的直徑從 外向內多次縮小,並且這個容納孔14向外通向所述泵殼12的外表面16。橫向延伸的壓力 液通道18、20通向所述容納孔14。遠離所述外表面16的第一壓力液通道18構成進口並且 將壓力液供給到所述活塞泵10,而靠近所述液壓裝置外表面16的第二壓力液通道20起出 口的作用而且將處於升高的壓力下的壓力液從所述活塞泵10中排出。所述活塞泵10的襯套22被安裝到所述容納孔14中。這個襯套22構成為杯形並 且具有平坦的襯套底部M和與之一體連接的空心圓柱形襯套筒部26,所述襯套底部具有 通孔。所述襯套底部M對著所述泵殼12的外表面16。套筒形的過濾元件觀設置在所述 襯套筒部沈的與所述襯套底部相對的端部上。所述過濾元件觀延伸超出所述襯套22的 所述端部,其中所述過濾元件觀超出所述襯套22的部分的外徑和內徑縮小並且由此部分 地覆蓋所述襯套筒部26的開口橫截面。由此對可運動地容納在所述襯套中的活塞而言,所 述過濾元件觀同時用作軸向擋塊。所述活塞30由兩個活塞部件32、34組成。所述第一活塞部件32相對於所述過濾 元件觀伸出並且構成所述活塞30的驅動側。該第一活塞部件為圓柱形並且在其對著所述 襯套的端部上具有布置在中央的盲孔形的凹部。套筒形的所述第二活塞部件34部分地伸 入這個凹部中。在所述第二活塞部件34的外周上形成環繞的密封/導向部分36,該部分貼 靠在所述襯套22的內側上。這個密封/導向部分36對所述活塞30進行導向並且同時對 活塞泵10的位於所述活塞30和所述襯套底部M之間的壓縮室38進行密封。通過在壓縮 室38中存在的壓力,所述密封/導向部分36更緊地壓靠在所述襯套22的內側上。在所述壓縮室38中安裝有復位彈簧40,該復位彈簧通過一端支撐在所述襯套底 部M上並且通過另一端朝引起活塞運動的驅動元件(未示出)的方向對活塞加載。所述 復位彈簧40的活塞側的端部通過入口閥44的罐形入口閥殼體42間接支撐在所述活塞30 上。所述入口閥殼體42在周邊上具有多個通孔並且在它的內部容納了一個入口閥彈簧46。 這個彈簧將入口閥元件48壓靠在入口閥座50上,該入口閥元件在實施例中以閥板的形式 構成。所述入口閥座50構成在所述第二活塞部件34的開口端上。閥蓋52將所述容納孔14相對於外界密封。對此,這個閥蓋52被壓入所述容納孔 14中並且以形狀配合連接的方式通過填充所述泵殼材料的縫隙固定在所述容納孔中。所述 閥蓋52在其位於內部的端部上具有環繞的環形臺肩M和相對於所述臺肩沿軸向突出的具 有細窄橫截面的凸緣56。所述襯套22和所述環形臺肩M在它們的直徑方面互相協調,由 此所述閥蓋52的凸緣56包圍所述襯套22的外周。所述襯套22通過它的襯套底部M支 撐在所述閥蓋52的環形臺肩M上。在所述閥蓋52中央形成的平底沉孔58限定了所述環 形臺肩M的內徑並且形成在所述襯套22和所述閥蓋52之間的空腔。這個平底沉孔58過 渡為所述閥蓋52的盲孔形中央凹部60。出口閥彈簧62被安裝在這個中央凹部60中,該彈 簧對出口閥體64加載。一個球體用作出口閥體64,該球體與一個構成在襯套底部M上的出口閥座66共同作用。圖2以俯視圖示出了所述閥蓋52的位於容納孔內部的端面。中央凹部60位於該 端部中央,如所述,該中央凹部以後容納所述出口閥彈簧62。所述中央凹部60過渡為所述 平底沉孔58。所述向外緊接該平底沉孔的環形臺肩M具有徑向延伸的凹槽70,該凹槽與 構成在所述凸緣56內側上的第一凹部72液壓連接。這個第一凹部72平行於所述閥蓋52 的縱軸線在所述凸緣56的整個長度上延伸並且構成所述活塞泵10流出通道的第一通道段 74。沿所述凸緣56的內周形成多個這樣的第一凹部72。同樣在所述環形臺肩M上設有的環形凹槽76建立徑向延伸的凹槽70和另一個 在所述凸緣56內側上的第一凹部72之間的液壓連接。優選地該另一個第一凹部72與所 述第一凹部72相對設置。其它沿所述閥蓋52的縱軸線方向延伸的第二凹部78形成在外側上並且提供所述 活塞泵10的流出通道的第二通道段80。外側的第二凹部78具有比內側的第一凹部72更 大的軸向長度。此外,所述外側和內側的凹部72、78沿所述凸緣56的周向彼此錯開地設置 在空隙上,從而從上方看所述凸緣56具有波浪形的輪廓。這種輪廓例如可通過對所述閥蓋 52的切削加工或者成本較低地通過成形技術進行製造。所述外側的和內側的凹部72、78在 所述閥蓋52的端部通向所述泵殼12的容納孔14並且由此與活塞泵流出通道相互液壓連 接。如圖1可見,在所述泵殼12中設有壓力液通道20,該通道將由所述活塞泵10輸 送的壓力液排出。這個壓力液通道20橫向於所述容納孔14延伸並且通向這個容納孔14。 所述壓力液通道20的出口位置由於在所述凸緣56外側上的凹部78設置在所述閥蓋52的 高度上。與已知的解決方案相反,由此這個流出通道20到所述泵殼12外表面16的軸向距 離A被縮小。由於這個距離縮小,獲得用於在所述泵殼12內部布置其它必要凹部的位置, 由此所述泵殼總體上更加緊湊。圖3以立體圖再次示出了已經描述過的閥蓋52而且因此不再需要另外闡述。採 用的附圖標記對於圖3保持不變。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熟知所述活塞泵10的功能,因此接下來僅為了完整性對其 進行簡短的介紹。所述活塞泵10的活塞30由未示出的驅動元件,例如偏心輪或者凸輪,驅動進行往 復直線運動。由於這種往復直線運動,由所述襯套22和所述活塞30限定的壓縮室38的容 積改變。如果驅動元件使活塞30克服復位彈簧40的力在圖1中向左運動,所述壓縮室38 的容積縮小並且包含在其中的壓力液的壓力升高。這個壓力升高與所述入口閥彈簧46的 力一起作用,使所述入口閥元件48壓靠在所述入口閥座50上並且密封這個閥座。如果在壓縮室38中的壓力升高超過一個由所述出口閥彈簧62的設計所確定的 值,則所述出口閥元件64從出口閥座66上抬起並且所述出口閥打開。所述壓縮室38的壓 力液隨後流入由在閥蓋52中的平底沉孔58構成的在襯套22和閥蓋52之間的間隙中,並 且從那裡出發,經過所述環形臺肩M的徑向延伸的凹槽70到達在閥蓋52上的凸緣56內 側上的第一通道段72。所述壓力液經過這些第一通道段72流入所述活塞泵10的容納孔 14,在那裡轉過180°並且流經流出通道的另外的構成在所述閥蓋52外側上的第二通道段 78,流到在泵殼12中的壓力液通道20。所述壓力液流在容納孔14中的180°轉向對壓力脈動起緩衝作用,由於活塞泵的周期性驅動會產生壓力脈動。如果由驅動元件加載的活塞30到達它的下死點,它的運動方向改變並且所述壓 縮室38的容積又逐漸地擴大。相應地,此時在壓縮室38中出現負壓。這個負壓與出口閥 彈簧62共同作用,使所述出口閥元件64壓靠在所述出口閥座66上並且所述出口閥64關 閉。同時,所述入口閥元件48克服所述入口閥彈簧46的力從入口閥座50抬起並且新的壓 力液經過套筒形的第二活塞部件34流入活塞泵10的壓縮室38。兩個過程根據所述驅動元 件對所述活塞的操作周期性地重複進行。當然地,可以設想所描述的實施例的變化或者改進方案,而不偏離本發明的基本 構思。
權利要求
1.一種特別是用於在汽車液壓制動系統中產生制動壓力的活塞泵(10),所述活塞泵 具有泵殼(12)、用於該活塞泵(10)的設置在所述泵殼(1 中的容納孔(14)和向外封閉該 容納孔(14)的閥蓋(52),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閥蓋(5 上形成所述活塞泵(10)的流出通 道的多個第一通道段m和多個第二通道段(78),其中,所述第一通道段m設置在所述 閥蓋(5 的內周上,而所述第二通道段(78)設置在所述閥蓋(5 的外周上;所述第一通 道段(7 和第二通道段(78)分別在所述閥蓋(5 的位於所述容納孔(14)內部的端部上 通向所述容納孔(14)。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塞泵(10)的流出通道的一個第 二通道段(7 與所述泵殼(1 的壓力液通道00)液壓連接,其中,這個壓力液通道00) 在所述閥蓋(5 的高度上通到所述活塞泵(10)的容納孔(14)。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通道段(7 和第二通道 段(78)沿所述閥蓋(52)的周向互相錯開地設置在這個閥蓋(52)位於所述容納孔(14)內 部的端部上。
4.按照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徵在於,所述閥蓋(52)在其位 於所述容納孔(14)內部的端部上具有環形臺肩(54)和包圍這個臺肩(54)外周的軸向突 出的凸緣(56)。
5.按照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徵在於,沿所述閥蓋(52)的縱 軸線方向,所述第一通道段(72)的長度至少相當於所述凸緣(56)的長度並且所述第二通 道段(78)的長度至少相當於所述第一通道段(72)的長度。
6.按照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徵在於,所述閥蓋(52)的環形臺肩(54) 具有沿徑向延伸的凹槽(70),該凹槽通到所述活塞泵(10)的流出通道的一個第一通道段 (72)。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環形臺肩(54)上形成環形凹槽 (76),該環形凹槽與多個第一通道段(7 在液壓上互相連接。
8.按照權利要求4至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塞泵(10)的襯 套02)支撐在所述環形臺肩(54)上並且被所述閥蓋(52)的凸緣(56)包圍。
9.按照權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徵在於,所述閥蓋(52)的所述 第一通道段(7 和第二通道段(78)能夠無切削地通過成形工藝的工藝過程製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活塞泵(10),特別是用於在汽車液壓制動系統中調整制動壓力的活塞泵。為了控制壓力液流,已知結構型式的活塞泵具有安置在閥蓋(52)中的出口閥。所述活塞泵(10)的流出通道通到泵殼(12)的壓力液通道(20)中。沿所述活塞泵(10)的縱軸線方向看,這個壓力液通道(20)設置在所述閥蓋(52)的位於所述泵殼(12)內部的端部的上方。因此所述壓力液通道(20)與所述泵殼(20)的外表面(16)具有相對較大的距離(A)。本發明涉及所述活塞泵(10)的流出通道的一種特殊的設計方案,該設計方案能夠縮短所述壓力液通道(20)與所述泵殼(12)的外表面(16)之間的距離(A)。由此可以在結構空間方面優化所述泵殼(12)。
文檔編號F04B1/04GK102066751SQ200980124032
公開日2011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27日
發明者W·舒勒 申請人: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