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的製作方法
2023-11-02 10:45:37 3
專利名稱: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發光二極體為發光源的發光模塊。
背景技術:
請參閱圖1所示,其中已知的多使用冷陰極管(CCFL)41a作為背光光源用於液晶顯示器,且設置於該液晶顯示器的導光板10a側邊,且該導光板10a的底面貼附一反射板20a,該反射板20a在該導光板10a的側邊連續彎折成槽體21a,且其開口朝向該導光板10a的側邊,以使該冷陰極燈管41a設置於該導光板10a的二側邊的反射片20a的槽體21a內,並利用橡膠50a固定該冷陰極燈管41a在該反射板20a側邊的槽體21a內,因此即可利用該反射片20a的槽體21a壁面作為反射面,以使該冷陰極燈管41a的發光光線經槽體21a的三面壁面反射於開口方向,且入射於該導光板10a,並與反射片20a配合以使光線反射於同一方向。
但是,該液晶顯示器利用冷陰極管(CCFL)作為發光源仍具有下列缺點1.其中該冷陰極管內具有嚴重汙染的汞,因此當報廢后對環境傷害極大;2.該冷陰極管需利用高壓驅動,以點亮該冷陰極管,因此具有觸電危險,且從激活該冷陰極管至完全點亮需3~5分鐘,且點亮該冷陰極管的時間隨環境溫度而變化;3.該冷陰極管為玻璃管材製成,因此在製作過程中或使用中仍有破裂危險;4.該冷陰極管的電極電連接於導線仍需要以手動方式焊接加工,因此製造成本相對增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以發光二極體作為光源,利用具有散熱鰭片的框體反射發光二極體的光線及發散該發光二極體的熱量。
依據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其包括一具有多個散熱鰭片的框體、至少一軟性導熱體及至少一發光二極體發光組,該具有多個散熱鰭片的框體內側具有一槽體,該軟性導熱體貼置於該框體的槽體的壁面,該發光二極體發光組對應地貼置於該框體的槽體內的軟性導熱體上。
為了使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及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圖1為已知的液晶顯示器背光裝置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立體組合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剖視圖;圖5及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散熱鰭片的框體實施例立體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液晶顯示器背光裝置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另一實施例剖視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0a導光板10框體20a反射片11散熱鰭片21a槽體 12槽體41a冷陰極燈管20軟性導熱體50a橡膠 30發光二極體發光組31印刷電路板 34控制晶片32發光二極體 40導光板33電阻 50反射板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2至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其包括具有多個散熱鰭片11的框體10、軟性導熱體20及發光二極體發光組30,其中該軟性導熱體20附著於該具有多個散熱鰭片11的框體10內側,且使發光二極體發光組30設置於該具有多個散熱鰭片11的框體10內側的軟性導熱體20上,以利用發光二極體發光組30發出光線,並通過該框體10內側壁反射該發光二極體發光組30的光線在同一方向,且通過該軟性導熱體20傳導該發光二極體發光組30的發熱熱量在該框體10上,從而利用所述散熱鰭片11及框體10發散熱量。
請參閱圖2至圖6所示,其中該發光二極體發光組30包括條狀印刷電路板31、發光二極體32、電阻33及控制晶片34,該印刷電路板31可為軟板,且該發光二極體32、電阻33及控制晶片34電連接於該印刷電路板31的側面上;該具有散熱鰭片11的框體10為銅材或鋁材製成,該框體10可為條狀,並且為U型截面,因此所述散熱鰭片11可一體成型於該框體10外側前端面(如圖5及圖6所示),且平行於該框體10的縱向方向或垂直於該框體10的縱向方向,該框體10內側具有槽體12;該軟性導熱體20貼置於該框體10的槽體12底壁;該發光二極體發光組30的印刷電路板31的另一側貼附於該軟性導熱體20上,因此當該印電路板31導電且點亮發光二極體32時,通過該軟性導熱體20均勻傳導該發光二極體32的熱量於該框體10,並利用該框體10及其背部的散熱鰭片11發散熱量以降低所述發光二極體32的熱量,以避免所述發光二極體32的高功率發光,導致產生的熱量過高而降低其壽命及發光效率的問題,而能增進所述發光二極體32的發光效率及增長其壽命,且該散熱鰭片11增加了該框體10的散熱面積,據以有效地發散該框體10的熱量。
參閱圖7所示,該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30可用於臺式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塊上,以將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設置於該導光板40的二側邊,以引導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30的光線,並與反射板50配合以將光線導向同一方向,且該發光二極體32置於該框體10內側的槽體12底壁,並朝該槽體12的開口方向發光,以增加該發光二極體32的光使用效率,且該發光二極體32汙染性相對於已知技術的冷陰極管較低,且驅動電壓低,因此具有安全性,並激活至全亮時間短,及可利用表面粘著技術(SMT)將發光二極體32、電阻33及控制晶片34設置於印刷電路板上,因此可自動化生產,且該發光二極體32的顯色性比冷陰極管大幅提升約30%,並具有調整色彩功能,有不會破裂的優點,因此相較冷陰極管具有較佳的使用條件。
請參閱圖8所示,其中該具有散熱鰭片11的框體10內的槽體12底壁上貼附多組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30,並使多個該軟性導熱體20相對應地貼附於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30及具有散熱鰭片11的框體10間,以均勻傳導發光二極體32的熱量至具有散熱鰭片11的框體10,並通過該散熱鰭片11及該框體10散熱,且可作為照明燈源。
綜上所述,通過本實用新型的發光二極體之發光模塊,即可利用發光二極體為光源,且通過具有散熱鰭片的框體以發散發光二極體產生的熱量,以發揮發光二極體的優點,並解決了該發光二極體散熱的問題。
但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因此凡運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所要求保護的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具有多個散熱鰭片的框體,該框體內側具有一槽體;至少一軟性導熱體,其貼置於該框體的槽體的壁面;及至少一發光二極體發光組,其相對應地貼置於該框體的槽體內的軟性導熱體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其特徵在於該發光二極體發光組包括一條狀印刷電路板;及多個發光二極體,其電連於該印刷電路板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多個電阻,其設置於該印刷電路板上。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控制晶片,其設置於該印刷電路板上。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其特徵在於該條狀印刷電路板為軟板。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鰭片設置於該框體外側面。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框體的截面為U型面。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鰭片設置於該框體外側面上,且與該框體的縱向方向平行。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鰭片設置於該框體外側面上,且與該框體的縱向方向垂直。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其特徵在於該具有多個散熱鰭片的框體為銅材和鋁材其中之一製成。
專利摘要一種發光二極體發光模塊,包括具有多個散熱鰭片的框體、軟性導熱體及發光二極體發光組,其中該框體內側具有一槽體,發光二極體發光組設置於該框體的槽體內,且軟性導熱體貼置於該框體的槽體的壁面,發光二極體發光組相對應地貼置於該框體的槽體內的軟性導熱體上,以使發光二極體發光組因發光產生的熱量通過軟性導熱體傳導至具有散熱鰭片的框體,以利用具有散熱鰭片的框體發散發光二極體發光組的熱量。
文檔編號H01L23/34GK2678140SQ20032012432
公開日2005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3日
發明者汪秉龍, 陳文河, 張金彰 申請人:政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