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雙面透風繃布輥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17:00:37 1
專利名稱:大型雙面透風繃布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所屬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印染設備的部件,尤其涉及一種織物即使位於輥體上也能實現織物兩面都與空氣充分接觸的大型雙面透風繃布輥。
背景技術:
繃布輥是印染設備上必不可少的部件,用於印染時引導、傳輸織物。傳統的繃布輥呈圓筒形,其表面光滑平整,其內無通氣管路,不能在輥體表面形成氣流層。在傳輸過程中,織物張緊後密貼在繃布輥表面,織物只有一個表面能與空氣接觸,使該表面上的物質(通常為鹼性物質)與空氣反應,使織物表面形成鹼絲光,而織物的另一表面則與輥筒處於密貼狀態,無法與空氣接觸,降低織物上的物質與空氣反應的速度,影響鹼絲光形成的效果。另外,現有的繃布輥直徑比較小,運行速度比較慢,從而降低印染設備的工作效率,並有礙設備的節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大型雙面透風繃布輥,避免織物張緊後密貼在繃布輥表面,使織物的兩面在運行的全過程中都能與空氣充分接觸,且輥體直徑較大,提高織物與空氣的反應速度,進而提高印染設備的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雙面透風繃布輥,包括輥體,其特徵在於輥體中部的中空輥軸與輥體外層的打孔繃布層之間連通有複數條通氣管路,在打孔繃布層上均勻的開有吹氣孔。空氣氣流從中空輥軸的一端通入輥體,氣流在通氣管路內流動,最後從打孔繃布層上的吹氣孔向輥體外吹出,使打孔繃布層的表面形成均勻向外吹的氣流,使織物與打孔繃布層的配合面也能跟空氣充分接觸,提高織物上的物質與空氣反應的速度,減小反應時間,降低用電量,節約成本。而打孔繃布層上均勻的開有吹氣孔,而吹氣孔為複數排錯位排列的吹氣孔,有利於增加織物與空氣的充分接觸,加快反應速度。
作為優選,所述的通氣管路包括中空輥軸的內腔,與輥軸內腔連通、並與中空輥軸徑向呈放射狀排列的複數條進氣支管,與每個進氣支管端部連通的分氣管,與每個分氣管連通的若干個吹氣管,與吹氣管上開有的吹氣縫對應的吹氣孔;所述的吹氣管均布在打孔繃布層內側,且沿輥體圓周面分布。中空輥軸內的氣流通過多條進氣支管分流氣流,分氣管又將引導氣流均勻的流入各個吹氣管內,最後通過吹氣管上的吹氣縫將氣流吹向輥體表層的打孔繃布層上的吹氣孔,使輥體表面形成均勻的氣流層,防止織物與輥體相粘合,使織物的兩面都能與空氣充分接觸,確保織物各處都能與空氣充分反應,避免反應不均現象的出現。
作為優選,所述吹氣縫外罩有外擋風層,吹氣管內側設有內擋風層,內擋風層為無底擋風圓桶,其中心軸與輥體的中心軸相重合。從吹氣縫裡出來的氣流通過外擋風層的作用,氣流從外擋風層的內表面,並沿吹氣管的兩側吹向內擋風層,經內擋風層的阻擋後,再從吹氣孔吹出,內、外擋風層對氣流的流量和流速起均勻的作用,最終達到的目的是在輥體的表面形成均勻的氣流層。內擋風層為無底擋風圓桶,有利於將氣流均勻的從各個吹氣孔吹出。
作為優選,所述的外擋風層的橫截面可以是碗形或半圓形,其凹面與吹氣管之間為間隙配合。外擋風層罩在吹氣管的外側,有利於氣流能均勻的沿外擋風層內表面和與其對應的吹氣管兩側流向內擋風層,方便內擋風層進一步均勻氣流的作用。
作為優選,所述的分氣管為與輥體同軸的弧形管體,其數量為2-8個,分氣管通過分氣支管與吹氣管連通,分氣支管與吹氣管為一一對應關係,每個分氣管對應3-15個吹氣管。有利於均勻吹向輥體表面的氣流。
作為優選,所述的進氣支管、分氣管和分氣支管設置在打孔繃布層的側端。方便生產加工和安裝,同時又避免不必要的漏氣現象的出現。
作為優選,所述輥體的直徑為700mm-900mm。有利於織物與空氣的充分、快速、均勻的反應,縮短對織物加工的流程,從而減小設備的體積,降低用電量,節約成本。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特點空氣氣流從中空輥軸的一端通入輥體後,在輥體表面形成均勻向外吹的氣流,使織物與輥體的配合面也能跟空氣充分接觸,提高了織物上的物質與空氣反應的速度,有利於形成預期的鹼絲光效果,減小反應時間;又加大輥體的直徑,縮短織物的行程,從而減小設備的體積,降低用電量,節約成本。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附圖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局部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輥體、2.中空輥軸、3.打孔繃布層、4.吹氣孔、5.吹氣管、6.外擋風層、7.內擋風層、8.進氣支管、9.分氣管、10.吹氣縫、11分氣支管。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大型雙面透風繃布輥,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包括輥體1,最大直徑處的直徑為800mm。輥體1中部的中空輥軸2與輥體1外層的打孔繃布層3之間連通有複數條通氣管路,在打孔繃布層3上均勻的開有無數個錯位排布的吹氣孔4。通氣管路包括中空輥軸2的內腔,與輥軸內腔連通、並與中空輥軸2徑向呈放射狀排列的複數條進氣支管8,與每個進氣支管8端部連通的分氣管9,與每個分氣管9連通的若干個吹氣管5,與吹氣管5上開有的吹氣縫10對應的吹氣孔4。吹氣管5均布在打孔繃布層3內側,且沿輥體圓周面分布。吹氣縫10外罩有外擋風層6,吹氣管10內側設有內擋風層7,內擋風層7為無底擋風圓桶,其中心軸與輥體1的中心軸相重合。外擋風層6的橫截面可以是碗形或半圓形,或者其他形狀(其形狀只要滿足能將吹氣縫裡吹出的氣流擋住並均勻的吹向內擋風層即可),其凹面與吹氣管5之間為間隙配合。分氣管9為與輥體1同軸的弧形管體,其數量為五個,分氣管9通過分氣支管8與吹氣管5連通,分氣支管11與吹氣管5為一一對應關係,每個分氣管9對應十個吹氣管5。進氣支管10、分氣管9和分氣支管11設置在打孔繃布層3的側端。
權利要求1.大型雙面透風繃布輥,包括輥體,其特徵在於輥體(1)中部的中空輥軸(2)與輥體(1)外層的打孔繃布層(3)之間連通有複數條通氣管路,在打孔繃布層(3)上均勻的開有吹氣孔(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雙面透風繃布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通氣管路包括中空輥軸(2)的內腔,與輥軸內腔連通、並與中空輥軸(2)徑向呈放射狀排列的複數條進氣支管(8),與每個進氣支管(8)端部連通的分氣管(9),與每個分氣管(9)連通的若干個吹氣管(5),與吹氣管(5)上開有的吹氣縫(10)對應的吹氣孔(4);所述的吹氣管(5)均布在打孔繃布層(3)內側,且沿輥體圓周面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雙面透風繃布輥,其特徵在於所述吹氣縫(10)外罩有外擋風層(6),吹氣管(10)內側設有內擋風層(7),內擋風層(7)為無底擋風圓桶,其中心軸與輥體(1)的中心軸相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雙面透風繃布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擋風層(6)的橫截面可以是碗形或半圓形,其凹面與吹氣管(5)之間為間隙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大型雙面透風繃布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分氣管(9)為與輥體(1)同軸的弧形管體,其數量為2-8個,分氣管(9)通過分氣支管(11)與吹氣管(5)連通,分氣支管(11)與吹氣管(5)為一一對應關係,每個分氣管(9)對應3-15個吹氣管(5),打孔繃布層(3)上開有複數排列錯位的吹氣孔(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雙面透風繃布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氣支管(8)、分氣管(9)和分氣支管(11)設置在打孔繃布層(3)的側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大型雙面透風繃布輥,其特徵在於所述輥體(1)的直徑為700mm-90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織物即使位於輥體上也能實現織物兩面都與空氣充分接觸的大型雙面透風繃布輥。它包括輥體,輥體中部的中空輥軸與輥體外層的打孔繃布層之間連通有複數條通氣管路,在打孔繃布層上均勻的開有吹氣孔。本實用新型具有的特點空氣氣流從中空輥軸的一端通入輥體後,在輥體表面形成均勻向外吹的氣流,使織物與輥體的配合面也能跟空氣充分接觸,提高了織物上的物質與空氣反應的速度,有利於形成預期的鹼絲光效果,減小反應時間;又加大輥體的直徑,縮短織物的行程,從而減小設備的體積,降低用電量,節約成本。
文檔編號D06B23/00GK2905857SQ200620103699
公開日2007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17日
發明者孔蕾江 申請人:新昌縣亞凱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