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橋梁預製梁的鉸縫鋼筋定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10:42:01 2
專利名稱:一種橋梁預製梁的鉸縫鋼筋定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橋梁預製梁建設用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預製梁的鉸縫鋼筋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行業內對預製梁的鉸縫鋼筋一般處理方式為事先將鉸縫鋼筋按錨固長度以最貼緊鋼模板的方式進行彎折加工安裝,待混凝土澆筑後及拆模完成後在鉸縫鋼筋處將混凝土鑿除並彎出,但是有些鉸縫鋼筋與鋼模板之間緊貼不完全,即鉸縫鋼筋陷入混凝土內,在彎出時難以發現具體位置,造成難以彎出或者根本無法彎出,同時雖然可以找出鉸縫鋼筋的具體位置,但仍須採用人工將混凝土鑿除出後才能彎出,對高強混凝土來說,存在著一定難度,工作量和工作強度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對預製梁的鉸縫鋼筋進行快速定位,並快速將其進行彎出的定位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橋梁預製梁的鉸縫鋼筋定位裝置,包括定位卡板和活動封閉板;所述定位卡板包括一用於套接鉸縫鋼筋的非封閉套管、兩個分別位於套管開口處兩側的並沿套管開口的反方向延伸的弧形板、以及位於該套管與該弧形板兩側的並與套管、弧形板相垂直的隔離板;所述活動封閉板包括一平面板和兩個在該平面板的兩端分別沿同側延伸的弧形彈性片;其中,所述彈性片與所述弧形板的內壁相配合以使該彈性片發生彈性變形。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方案,所述非封閉套管的橫截面為Q形。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方案,所述兩個弧形板的端部分別向內側延伸出第一卡塊,所述兩個彈性片的端部分別向外側延伸出第二卡塊;第一卡塊與第二卡塊進行卡合接觸以防止弧形板與彈性片脫落,並且在彈性片插入弧形板內壁的過程中,所述第一卡塊與弧形板接觸並增大彈性片的彈性變形。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方案,所述套管的外壁設有至少一個螺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相對於現有技術,採用的技術方案,採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鉸縫鋼筋定位裝置,在預製梁混凝土澆築完成並模板拆除後,可以根據定裝置的位置快速準確地辯別鉸縫鋼筋的具體位置,並且可以輕鬆將定位器拉出使鉸縫鋼筋外露,保證人工彎出鉸縫鋼筋的效率。另外,鉸縫鋼筋定位裝置可以多次重複使用,節約製造成本。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預製梁的局部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鉸縫鋼筋定位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鉸縫鋼筋定位裝置的定位卡板和活動封閉板A-A面剖面分離狀態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鉸縫鋼筋定位裝置的定位卡板和活動封閉板A-A面剖面卡合狀態俯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鉸縫鋼筋定位裝置的定位卡板和活動封閉板A-A面剖面另一卡合狀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如圖I所示,在橋梁建設中,一般先將預製梁10用混凝土澆灌好,然後將多根預製梁10用起重裝置吊起。在一個橋梁上需要鋪設多根預製梁10進行組合,這樣,起重裝置在吊起預製梁10時,每次起重的重量可以大大減輕。然而,採用多根預製梁10組合成橋梁的上述方式,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將多個並排的預製梁10進行固定連接。因此,在預製梁 10的長邊兩側設置有多根預先設置的鉸縫鋼筋12。當需要將相鄰的兩根預製梁10進行固接時,將鉸縫鋼筋12向下彎折並在兩根預製梁10之間灌注混凝土,從而實現了相鄰兩根預製梁10的固接。然而,在灌注預製梁10成型的過程中,鉸縫鋼筋12往往會被混凝土遮埋而不會露於預製梁10的長邊兩端,採用人工將混凝土鑿除出後才能彎出,對高強混凝土來說,存在著一定難度,工作量和工作強度較大。因此,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鉸縫鋼筋定位裝置即是解決鉸縫鋼筋12遮埋在混凝土中後快速定位並進行彎折的裝置。如圖2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鉸縫鋼筋定位裝置,包括定位卡板20和活動封閉板30 ;其中,定位卡板20包括非封閉的套管22、兩個弧形板24、24'以及兩個隔離板23、23',非封閉套管22的橫截面為Q形,套管22用於套接鉸縫鋼筋12,弧形板24、24' 分別位於套管22開口處兩端的並沿套管22開口的反方向延伸,兩個隔離板23、23'位於套管22與弧形板24、24'兩側,並且與套管22與弧形板24、24'相垂直,當澆灌混凝土時, 兩個隔離板23、23'可以阻止混凝土從定位卡板20的兩側進入定位卡板20的內部;活動封閉板30包括平面板32和兩個弧形彈性片34、34',彈性片34、34'在該平面板32的兩端並分別沿同側延伸,平面板32與澆灌混凝土時用的模板(圖中未示出)進行面接觸,以使預製梁10的長邊兩側平整;彈性片34、34'與弧形板24、24'的內壁相配合以使彈性片 34、34'發生彈性變形,因此,定位卡板20與活動封閉板30之間產生彈性作用力,不會自然脫落,亦保證活動封閉板的平面板與鋼模板間的緊密接觸,防止澆築混凝土時被填充。如圖2至圖5所示,兩個弧形板24、24'的端部分別向內側延伸出第一^^塊26、 26',兩個彈性片34、34'的端部分別向外側延伸出第二卡塊36、36';第一^^塊26、26' 與第二卡塊36、36'進行卡合接觸以防止弧形板20與彈性片30脫落,並且在彈性片34、34'插入弧形板24、24'內壁的過程中,第一卡塊26、26'與弧形板24、24'接觸並增大彈性片34、34'的彈性變形,從而增大了卡接接觸的張緊力。在澆灌混凝土的過程中,可以避免定位卡板20與活動封閉板30脫離。當混凝土凝固成預製梁10後,預製梁10周邊的模板撤掉,即實現了預製梁10的製作。如圖2至圖5所示,上述鉸縫鋼筋12的定位裝置套接於鉸縫鋼筋12上。當撤掉模板後,就可以發現定位裝置的位置,也即是鉸縫鋼筋12的位置。為了能將多根預製梁10進行固定形成橋梁,需要將定位裝置取下以備多次使用。活動封閉板30貼緊於模板的內側, 當模板撤掉後,活動封閉板30就外露,因此,活動封閉板30較為容易取出。而由於定位卡板20嵌入於凝固後的混凝土中,將定位卡板20取出有一定的難度。優選地,在安裝定位卡板20時,預先在與混凝土接觸面塗上脫模劑,以減少拔出時的粘結力。同時定位卡板20的套管22外壁設有至少一個螺孔28,採用一帶有把手與螺釘的螺栓式連接器(圖中未示出) 旋入螺孔28內,並向後用力將定位卡板20取出。由於鉸縫鋼筋12具有三條邊,鉸縫鋼筋12的每條邊上可以預先設置至少一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鉸縫鋼筋12定位裝置,在此不限定。上述說明示出並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如前所述,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並非局限於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於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並能夠在本文所述實用新型構想範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則都應在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橋梁預製梁的鉸縫鋼筋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定位卡板和活動封閉板; 所述定位卡板包括一用於套接鉸縫鋼筋的非封閉套管、兩個分別位於套管開口處兩側的並沿套管開口的反方向延伸的弧形板、以及兩個分別位於該套管與該弧形板兩側的並與套管、弧形板相垂直的隔離板;所述活動封閉板包括一平面板和兩個在該平面板的兩端分別沿同側延伸的弧形彈性片;其中,所述彈性片與所述弧形板的內壁相配合以使該彈性片發生彈性變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橋梁預製梁的鉸縫鋼筋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非封閉套管的橫截面為Q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橋梁預製梁的鉸縫鋼筋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弧形板的端部分別向內側延伸出第一卡塊,所述兩個彈性片的端部分別向外側延伸出第二卡塊;第一卡塊與第二卡塊進行卡合接觸以防止弧形板與彈性片脫落,並且在彈性片插入弧形板內壁的過程中,所述第一卡塊與弧形板接觸並增大彈性片的彈性變形。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橋梁預製梁的鉸縫鋼筋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套管的外壁設有至少一個螺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橋梁預製梁的鉸縫鋼筋定位裝置,包括定位卡板和活動封閉板;所述定位卡板包括一用於套接鉸縫鋼筋的非封閉套管、兩個分別位於套管開口處兩側的並沿套管開口的反方向延伸的弧形板、以及兩個分別位於該套管與該弧形板兩側的並與套管、弧形板相垂直的隔離板;所述活動封閉板包括一平面板和兩個在該平面板的兩端分別沿同側延伸的弧形彈性片;其中,所述彈性片與所述弧形板的內壁相配合以使該彈性片發生彈性變形。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預製梁混凝土澆築完成並模板拆除後,可以根據定裝置的位置快速準確地辯別鉸縫鋼筋的具體位置,並且可以輕鬆將定位器拉出使鉸縫鋼筋外露,保證人工彎出鉸縫鋼筋的效率。
文檔編號B28B23/00GK202344669SQ20112039024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3日
發明者劉國智, 李志祥, 楊克紅, 洪榮南, 鄒金輝, 郭雲程, 陳德華, 黃凸嚇 申請人:廈門源昌城建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