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製作汽車底部導流板的複合材料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19:29:16 3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製作汽車底部導流板的複合材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複合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用於製作汽車底部導流板的復 合材料。
背景技術:
汽車底部導流板,使汽車底部結構光滑封閉,氣流能夠快速通過底部, 減少由於紊流導致的上升力,相當於增加了輪胎的抓地力,進而提高了整車高 速行駛穩定性。目前國外的中高檔汽車已基本上在底部加裝了底部導流板,材 質主要為金屬和纖維增強塑料。金屬材質的密度較高,不符合當前汽車輕量化 的趨勢,且金屬的強度高,比強度(極限拉伸強度與密度之比)低,不利於對 乘員廂的緩衝保護,金屬材質的導流板在惡劣環境中的耐腐蝕性較低。塑料材 質的導流板穩定性低,不能夠在廣泛的溫度範圍內保持良好的強度,耐溶性及 耐老化性有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了一種克服現有材質缺陷的用於制 作汽車底部導流板的複合材料。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用於製作汽車底部導流板的複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UP樹 脂P171—903B 47—50份,柔性樹脂P193—01 4-65份,玻璃纖維26—28份, 低收縮添加劑H814—902 43—45份,苯乙烯4一6份,BYK996 0.8-1份,501 抗氧劑0.2-0.3份,重質碳酸鈣70—110份,PBTB 1.3 —1.5份,MgO 0.8 — 1.1 份,導電碳黑粉1.5—2.5份,A1(0H)3 80—100份,硬酯酸鋅4-6份。 在本發明中,玻璃纖維的長度一般在? - mm,優選為? mm。 上述複合材料混合後需要進行熟化,熟化後成為一種預混料。該材料的熟 化溫度32—34°C ,熟化時間48—55Hr。
本發明提供的用於汽車底部導流板的複合材料在成型汽車底部導流板時,
將原材料裁剪成規定的尺寸,投入145—155t:模具中,合模固化3min,取出。 製成的汽車底部導流板與金屬和塑料材質的導流板相比其優點如下。 一、與金屬材質相比
1、 密度1.8,金屬中較輕的鋁為2.7,符合當前汽車輕量化的趨勢;
2、 強度稍低於金屬,但在車身部件中,除了乘員廂框架部分需要高強度 來抵制碰撞時變形,防止擠壓乘員外,其他部件需要的是依靠變形來吸收碰撞 的能量,對乘員廂起緩衝保護的作用;同時,比強度(極限拉伸強度與密度之 比)要高於金屬;
3、 優良的在惡劣環境中的耐腐蝕性能,底部導流板位於汽車底部,容易 受到各種油性物質及水的侵襲;
二、與塑料材質的底部導流板相比-
1、 尺寸精確,穩定性好,且在廣泛的溫度範圍內保持良好的強度;
2、 阻燃和低的發煙密度;
3、 在惡劣環境下良好的耐溶劑性;
4、 優良的耐老化性能;
5、按單位體積計材料成本低;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取UP樹脂P171—903B 48kg,柔性樹脂P193—01 5kg,玻璃纖維26kg, 低收縮添加劑H814—902 44kg,苯乙烯4kg,BYK996 0.8kg, 501抗氧劑0.2kg, 重質碳酸鈣70kg, PBTB 1.3kg, MgO 0.8kg,導電碳黑粉1.5kg, Al(OH)3 80kg, 硬酯酸鋅4kg等混合成片狀材料,在33'C熟化溫度下熟化50Hr。將上述材料 裁剪成規定的尺寸,投入145'C模具中,合模固化3min取出。所得導流板更 複合汽車對強度和比強度要求,同時具有良好的耐溶劑性和耐老化性。
實施例2
取UP樹脂P171—903B49kg,柔性樹脂P193—01 4kg,玻璃纖維28kg, 低收縮添加劑H814—902 43kg,苯乙烯5kg,BYK996 0.9kg, 501抗氧劑0.25kg, 重質碳酸鈣90kg, PBTB 1.4kg, MgOl.lkg,導電碳黑粉2.5kg, Al(OH)3 90kg, 硬酯酸鋅5kg等混合而成的片狀材料,在34""C熟化溫度下熟化55Hr。投入 15(TC模具中,合模固化3min取出。所得導流板具備與實施例1同樣的特性。
實施例3
取UP樹脂P171—903B 50kg,柔性樹脂P193—01 6kg,玻璃纖維28kg, 低收縮添加劑H814—902 45kg,苯乙烯6kg, BYK996 lkg, 501抗氧劑0.3份, 重質碳酸鈣110kg, PBTB 1.5kg, MgO l.Okg,導電碳黑粉2.0kg, Al(OH)3 100kg,硬酯酸鋅6kg等混合而成的片狀材料,在34X:熟化溫度下熟化55Hr。投入 15(TC模具中,合模固化3min取出。所得導流板具備與實施例1同樣的特性。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 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 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 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 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
1.用於製作汽車底部導流板的複合材料,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UP樹脂P171-903B 47-50份,柔性樹脂P193-01 4-6份,玻璃纖維26-28份,低收縮添加劑H814-902 43-45份,苯乙烯4-6份,BYK9960.8-1份,501抗氧劑0.2-0.3份,重質碳酸鈣70-110份,PBTB 1.3-1.5份,MgO 0.8-1.1份,導電碳黑粉1.5-2.5份,Al(OH)3 80-100份,硬酯酸鋅4-6份。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製作汽車底部導流板的複合材料,其特徵在 於,所述複合材料熟化溫度32—34"C,熟化時間48—55Hr。
全文摘要
用於製作汽車底部導流板的複合材料,由UP樹脂P171-903B、柔性樹脂P193-01、玻璃纖維、低收縮添加劑H814-902、苯乙烯、BYK996、501抗氧劑、重質碳酸鈣、PBTB、MgO、導電碳黑粉、Al(OH)3、硬酯酸鋅組成。製成的汽車底部導流板密度為1.8,符合當前汽車輕量化的趨勢;對乘員廂起緩衝保護的作用;同時,比強度(極限拉伸強度與密度之比)要高於金屬;在惡劣環境中的耐腐蝕性能優良,尺寸精確,穩定性好,且在廣泛的溫度範圍內保持良好的強度;阻燃和耐老化性能優良。
文檔編號B62D21/00GK101338078SQ20071004339
公開日2009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3日
發明者瑋 甘 申請人:上海耀華大中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