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印刷品的檢測方法及其檢測裝置製造方法
2023-12-02 12:32:01 2
一種印刷品的檢測方法及其檢測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印刷品的檢測方法及其檢測裝置,包括:獲取印刷品的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和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檢測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以判斷至少兩個防偽元素的真偽、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之間的第一相對關係的真偽,以及檢測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以判斷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真偽、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之間的第二相對關係或者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中任意一個與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中任意一個之間的第三相對關係的真偽;若所有上述各項判斷的結果均為真,則輸出印刷品為真品且是唯一的結果。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能夠通過多個特徵信息以及各特徵信息之間的關係判斷印刷品的真偽,使判斷結果更加精確。
【專利說明】—種印刷品的檢測方法及其檢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印刷品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印刷品的檢測方法及其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印刷品也變得更加的繁多,通過印刷防偽元素來確定事物的真偽也變得普遍,例如人民幣、商標以及各種票據;但是對印刷品進行仿製、偽造及克隆等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因此對印刷品的檢測顯得尤為重要。
[0003]現有技術中,對印刷品的檢測大多是檢測印刷品上的防偽元素的材質、光照下的影像、光電特性及電磁特性。
[0004]但是這些特徵信息都是作為單個獨立的存在,每一個防偽元素都以各自的獨立特徵作為檢測標準,這樣會使得仿製、偽造及克隆變得更容易,使得印刷品的特徵性和安全性大大降低。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印刷品的檢測方法及裝置,能夠使印刷品的檢測更加的準確、安全。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印刷品的檢測方法,該方法包括:
[0007]獲取印刷品的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和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檢測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以判斷至少兩個防偽元素的真偽、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之間的第一相對關係的真偽,以及檢測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以判斷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真偽、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之間的第二相對關係或者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中任意一個與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中任意一個之間的第三相對關係的真偽;若所有上述各項判斷的結果均為真,則輸出印刷品為真品且是唯一的結果。
[0008]其中,獲取印刷品的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或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包括:
[0009]分別獲取印刷品在不同預定光源照射下的影像;提取影像中的至少兩個防偽元素或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相關檢測特徵信息;判斷印刷品的至少兩個防偽元素或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真偽包括:將至少兩個防偽元素或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檢測特徵信息組合與相應的預存特徵信息組合進行匹配,若匹配則判斷為真品,否則判斷為偽品。
[0010]其中,檢測特徵信息包括:防偽元素及使用痕跡的材質、形狀、大小、角度、清晰度、線條寬度、顏色、亮度、在印刷品之中的位置、上述項目在不同預定光源依序照射下所形成的動態影像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0011]其中,作為檢測特徵信息的使用痕跡是印刷品流通到第一交易方之前,第二交易方由人工或使用工具在印刷品上留下的痕跡或印記之後,被第一交易方稱為印刷品的待檢測物品由第一交易方流通到第二交易方或第三交易方時,所檢測到的待檢測物品上的相應使用痕跡。
[0012]其中,預存印刷品信息包括:印刷品出廠時採集的空白印刷品的防偽元素和印刷品籤發時採集的承兌印刷品的使用痕跡的材質、形狀、大小、角度、清晰度、線條寬度、顏色、亮度、在印刷品之中的位置、上述項目在不同預定光源依序照射下所形成的動態影像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0013]其中,作為檢測特徵信息的使用痕跡是印刷品流通到第一交易方之前,第二交易方由人工或使用工具在印刷品上留下的痕跡或印記之後,被第一交易方稱為印刷品的待檢測物品由第一交易方流通到第二交易方或第三交易方時,所檢測到的待檢測物品上的相應使用痕跡。
[0014]其中,第一相對關係、第二相對關係、第三相對關係為相對距離、相對角度、相對大小、相對顏色、相對亮度、相對清晰度、相對精細度、相對材料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0015]其中,防偽元素包括:票號、水印、安全線、底紋、圖案、表格、文字、隱形防偽特徵及螢光纖維絲中的一個或者多個。
[0016]其中,使用痕跡包括:印章、手寫痕跡或列印痕跡;
[0017]其中,檢測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包括:除檢測印章材質、顏色和位置外還檢測印章的旋轉角度,檢測印章的旋轉角度的方法包括:確定印章的中心點;確定印章某一特徵點與中心點的連線與水平線或者垂直線之間的角度。
[0018]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印刷品的檢測方法,該方法包括:
[0019]獲取印刷品的至少一個防偽元素信息和至少一個使用痕跡信息;檢測至少一個防偽元素信息以判斷至少一個防偽元素的真偽、至少一個防偽元素與至少一個使用痕跡之間、兩個以上防偽元素之間、或兩個以上使用痕跡之間的第四相對關係的真偽;若所有上述各項判斷的結果均為真,則輸出印刷品為真品且是唯一的結果。
[0020]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印刷品的檢測裝置,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採集單元、檢測單元和輸出單元;
[0021]其中,採集單元,用於獲取印刷品的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和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檢測單元,用於檢測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以判斷至少兩個防偽元素的真偽、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之間的第一相對關係的真偽,以及檢測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以判斷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真偽、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之間的第二相對關係或者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中任意一個與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中任意一個之間的第三相對關係的真偽;輸出單元,用於在上述各項判斷的結果均為真的情況下,輸出印刷品為真品且是唯一的結果。
[0022]其中,採集單元包括:獲取單元:用於分別獲取印刷品在不同預定光源照射下的影像;提取單元:用於提取影像中的至少兩個防偽元素或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相關檢測特徵信息;
[0023]其中,檢測單元還用於將至少兩個防偽元素或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檢測特徵信息與相應的預存特徵信息進行匹配,若匹配則判斷為真品,否則判斷為偽品。
[002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區別於現有技術的情況,本發明通過檢測每個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的特徵信息、各防偽元素之間的第一關係、各使用痕跡之間的第二關係以及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之間的第三關係來判斷印刷品的真偽,不僅確定原印刷品本身的真偽性,即防偽元素本身的真偽和隨機排列的防偽元素之間的相對關係,還確定使用後印刷品的唯一性,即使用痕跡本身的真偽、使用痕跡之間的相對關係和使用痕跡與防偽元素的相對關係;由於單個防偽元素和單個使用痕跡的判斷較為容易,且各個防偽元素及使用痕跡的位置、角度、排列均具有隨機性,使得僅僅判斷單個防偽元素或使用痕跡本身的真偽並不能很好的鑑定印刷品的真偽,很容易造成誤判的情況,而本實施方式通過判斷多個隨機的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各自本身的真偽的同時判斷多個隨機的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之間的位置關係對印刷品進行鑑定,使印刷品的真偽檢測更加準確、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本發明印刷品的檢測方法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流程圖;
[0026]圖2是本發明印刷品的檢測方法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流程圖;
[0027]圖3是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白光和紅外光照射下印刷品的影像示意圖;
[0028]圖4是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紅外光和紫外光照射下印刷品的影像示意圖;
[0029]圖5是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多個防偽元素相對位置關係的示意圖;
[0030]圖6是本發明印刷品的檢測方法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流程圖;
[0031]圖7是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印章角度判斷的示意圖;
[0032]圖8是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多個印章相對位置關係的示意圖;
[0033]圖9是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多個印章相對角度關係的示意圖;
[0034]圖10是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防偽元素與使用痕跡之間第三關係的示意圖;
[0035]圖11是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以票據為例的一具體實施例的示意圖;
[0036]圖12是本發明印刷品的檢測方法的第四實施方式的流程圖;
[0037]圖13是本發明印刷品的檢測裝置的第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8]參閱圖1,本發明印刷品的檢測方法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流程圖,該方法包括:
[0039]步驟101:獲取印刷品的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和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
[0040]防偽元素可以印刷品上的螢光物質、底紋和/或安全線等標記,也可以是防偽標記、數字編號、條形碼或者二維碼等圖案;
[0041]使用痕跡可以是用戶通過手寫或者列印上的文字、標記,也可以是其他物體產生的標記,例如印章、指紋等;
[0042]其中,獲取是採用拍照、掃描、複製等方式得到印刷品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的影像;
[0043]印刷品上防偽元素有顯性的和隱形的,隱形的防偽元素要通過光、電、磁、放射、化學等方法檢查識別。有些防偽點複合了多重防偽元素以提高防偽安全性,增加模仿難度。印刷品上還有的要通過特殊光源的照射才會顯示出來,還有的需要至少兩種特殊光源混合照射才會顯示出來多重複合防偽效果,這些防偽元素在獲取前需要採用相應的特殊光源照射並且光源在照射時要注意照射的角度。
[0044]步驟102:檢測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以判斷至少兩個防偽元素的真偽、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之間的第一相對關係的真偽;
[0045]檢測防偽元素的真偽關鍵是檢測防偽元素材料的真偽;例如螢光物質,現有技術中不能分辨螢光物質是真實纖維還是畫圖,本實施方式採用激發光從不同角度照射螢光物質來檢測螢光物質的真偽,能夠分辨螢光物質的纖維材料;防偽元素一般是印刷品生產過程中添加的能起到真偽鑑別作用的材料、效果或圖樣,一般在使用印刷品前就已經在印刷品中存在。
[0046]檢測防偽元素之間的第一相對關係是指多個防偽元素之間的空間關係、角度關係、顏色關係或其他對應關係,例如兩個防偽元素的直線距離是否符合標準,兩個防偽元素的交叉重合的情況,兩個防偽元素的圖像缺口是否能完全重合,兩個形狀相同的防偽元素在相同光照下顯示不同的顏色等等,例如將兩個防偽元素設計成不規則的鋸齒狀,當時同一個印刷品上的兩個防偽元素的鋸齒狀能夠互相咬合,不是同一個印刷品上的兩個防偽元素則不能互相咬合。
[0047]步驟103:檢測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以判斷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真偽、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之間的第二相對關係或者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中任意一個與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中任意一個之間的第三相對關係的真偽;
[0048]使用痕跡可以是用戶的籤字、指紋等,也可以是加蓋的印章;鑑別方式可以是與預存本人的籤字、指紋等進行比對,判斷真偽;使用痕跡一般是印刷品生產出來之後,使用過程中在印刷品上面添加的信息。現有技術一般的物品真偽鑑別不採用檢測使用痕跡的方式,因使用痕跡有一定程度上的隨機性、易變性。
[0049]使用痕跡之間的關係最為直接的檢測痕跡之間的距離,例如很多的票據上會同時加蓋好幾個印章,為了節省時間,一般是將多個印章組合固定同時使用,這樣幾個印章之間會形成固定的距離,每個印章的旋轉角度也都會互相確定。
[0050]使用痕跡與防偽元素之間的關係可以是使用痕跡與防偽元素之間的距離,也可是是兩者重合的影像等關係。
[0051]步驟104:若所有各項判斷的結果均為真,則輸出印刷品為真品且是唯一的結果;
[0052]如果防偽元素及防偽元素之間的第一關係、使用痕跡及使用痕跡之間的第二關係、使用痕跡與防偽元素之間的第三關係均為真,則判定該印刷品為真,並且該結果唯一。
[0053]步驟105:若所有各項判斷的結果有任意一項為偽,則輸出印刷品為偽品且是唯一的結果。
[0054]區別於現有技術,本實施方式通過檢測每個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的特徵信息、各防偽元素之間的第一關係、各使用痕跡之間的第二關係以及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之間的第三關係來判斷印刷品的真偽,不僅確定原印刷品本身的真偽性,即防偽元素本身的真偽和隨機排列的防偽元素之間的相對關係,還確定使用後印刷品的唯一性,即使用痕跡本身的真偽、使用痕跡之間的相對關係和使用痕跡與防偽元素的相對關係;由於單個防偽元素和單個使用痕跡的判斷較為容易,且各個防偽元素及使用痕跡的位置、角度、排列均具有隨機性,使得僅僅判斷單個防偽元素或使用痕跡本身的真偽並不能很好的鑑定印刷品的真偽,很容易造成誤判的情況,而本實施方式通過判斷多個隨機的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各自本身的真偽的同時判斷多個隨機的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之間的位置關係對印刷品進行鑑定,使印刷品的真偽檢測更加準確、安全。
[0055]參閱圖2,本發明印刷品的檢測方法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流程圖,該方法包括:
[0056]步驟201:分別獲取票據在不同預定光源照射下的影像;
[0057]不同的預定光源包括可見光源或不可見光源;其中,可見光源包括:單色光源、至少兩種單色光源複合形成的複合光源;不可見光源包括:不同波長的紅外光源及紫外光源、至少兩種不可見光源複合形成的複合光源。
[0058]由於不同的防偽元素所採用的製作材料不相同,加入的螢光物質也不相同,因此不同的防偽元素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或者不同光源的複合光照射下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例如:
[0059]如圖3所示,相同的防偽元素在白光和紅外光源下呈現不同的狀態的影像:
[0060]圖3(a)為防偽元素在白光下的影像,圖3(b)為防偽元素在紅外光下的影像,圖3(c)為防偽元素在白光和紅外光複合光下的影像;
[0061]如圖4所示,相同的防偽元素在紅外光源和紫外光源下呈現不同的狀態的影像:
[0062]圖4 (a)為防偽元素在紅外光下的影像,圖4(b)為防偽元素在紫外光下的影像,圖4(c)為防偽元素在紅外光和紫外光複合光下的影像。
[0063]步驟202:提取影像中的至少兩個防偽元素或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相關檢測特徵信息;
[0064]特徵信息包括防偽元素及使用痕跡的材質、形狀、大小、角度、清晰度、線條寬度、顏色、亮度、在票據之中的位置、上述項目在不同預定光源依序照射下所形成的動態影像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0065]例如:採用不同的纖維材料製作防偽元素,安全線的寬度和顏色,使用兩個不同清晰度的票號,每個防偽元素採用不同的相對角度等等。
[0066]其中,隱形防偽元素在不同光照下呈現不同的圖像,當用特定組合的光源依序照射該隱形防偽元素時,就會出現動態的效果;比如在三種不同光源照射下,呈現三種不同的圖像。控制三種光源的照射順序和時間間隔,能夠依預定順序呈現變化的三種圖像,進而利用人眼視覺停留的特點,在人眼中呈現預定的動態影像。
[0067]其中,作為檢測特徵信息的使用痕跡是印刷品流通到第一交易方之前,第二交易方由人工或使用工具在印刷品上留下的痕跡或印記之後,被第一交易方稱為印刷品的待檢測物品由第一交易方流通到第二交易方或第三交易方時,所檢測到的待檢測物品上的相應使用痕跡。
[0068]步驟203:將至少兩個防偽元素或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檢測特徵信息與相應的預存特徵信息進行匹配,若匹配則判斷為真品,進行步驟204,否則判斷為偽品,進行步驟206 ;
[0069]預存特徵信息包括印刷品出廠時採集的空白印刷品的防偽元素和票據籤發時採集的承兌票據的使用痕跡的材質、形狀、大小、角度、清晰度、線條寬度、顏色、亮度、在票據之中的位置、上述項目在不同預定光源依序照射下所形成的動態影像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0070]例如:採用不同的纖維材料製作防偽元素,安全線的寬度和顏色,使用兩個不同清晰度的票號,每個防偽元素採用不同的相對角度等等。
[0071]其中,作為檢測特徵信息的使用痕跡是印刷品流通到第一交易方之前,第二交易方由人工或使用工具在印刷品上留下的痕跡或印記之後,被第一交易方稱為印刷品的待檢測物品由第一交易方流通到第二交易方或第三交易方時,所檢測到的待檢測物品上的相應使用痕跡。
[0072]步驟204:檢測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之間的第一相對關係的真偽;
[0073]由於單個的眾所周知的防偽元素的判斷較為容易,因此本發明實施方案中進行檢測的防偽元素,除了可以將單個的眾所周知的防偽元素比如水印作為本發明的防偽元素夕卜,還可以將兩個或以上不被熟知或通常不會被現有檢驗機器進行檢測的防偽元素作為本發明的防偽元素,比如紙幣或票據上的花紋、紋理。驗鈔機通常不會檢驗這些花紋或紋理,因此這些花紋或紋理之類的防偽元素具備隱藏性,即被本發明實施方式採用。且這些花紋或紋理等防偽元素的位置、角度、排列均具有隨機性,即沒有任何兩張相同的印刷品;例如,相同面值的不同人民幣上的底紋、邊框花紋均不相同。本發明實施方式巧妙利用印刷品上本身帶有的這些隱藏性、隨機性的防偽元素,並將此類防偽元素定義為隨機防偽元素,將兩個或以上此類隨機防偽元素之間的相對關係作為檢測特徵信息。比如檢測並判斷兩個隨機防偽元素之間的位置關係,該位置關係可以是任意兩個隨機防偽元素之間的距離、角度或其他相對關係。這樣,這些隨機防偽元素本來就難以被仿製者發覺並準確地找到,仿製者即使知道檢測的是此類隨機防偽元素,但印刷品上的隨機防偽元素十分繁多,無法精確定位到哪一個;即使碰巧被定位到進行檢測的一個隨機防偽元素,但仍有另外一個或以上的隨機防偽元素無法找到而無法進行仿製;再進一步,即使通過盜竊商業機密等方式獲得要檢測的所有隨機防偽元素,由於本發明實施方式並非檢測一個隨機防偽元素,而是檢測兩個或以上隨機防偽元素之間的相對關係,這種相對關係是在隨機的基礎上進一步隨機,可能性是無窮無盡。因此若沒有答案,根本無法確定。
[0074]再者,每張印刷品進行檢測的隨機防偽元素或防偽元素的區域可以是隨機的,因此每張印刷品進行檢查的隨機防偽元素均不相同,因此仿製者無法批量複製,也無法準確定位到要檢測的隨機防偽元素,進而可以確保,在實施本發明實施方式之後,能夠除了確定印刷品本身的真偽之外,還能確定該印刷品是否唯一,即是否為之前流通出去的那一張印刷品,而不會被攥改或仿製而不知。
[0075]如圖5所示,票據500包括票號501、第一防偽元素502、第二防偽元素503及安全線504,可以通過確認防偽元素之間的距離或者角度來判斷該票據的真偽;
[0076]例如第一防偽元素502與安全線504之間的垂直距離505,第二防偽元素503與安全線垂直的水平線之間的角度506。
[0077]步驟205:檢測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之間的第二相對關係或者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中任意一個與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中任意一個之間的第三相對關係的真偽;
[0078]步驟206:若所有各項判斷的結果均為真,則輸出印刷品為真品且是唯一的結果;
[0079]步驟207:若所有各項判斷的結果有任意一項為偽,則輸出印刷品為偽品且是唯一的結果。
[0080]區別於現有技術,本實施方式採用多種光源對防偽元素進行照射,特別是分別採用多種單色光源和複合光源照射以提取特徵信息,通過多種特徵信息與預存的特徵信息進行比對,判斷真偽,另外,由於單個防偽元素或單個使用痕跡的判斷較為容易,且各個防偽元素及使用痕跡的位置、角度、排列均具有隨機性,各個防偽元素之間、使用痕跡之間及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之間的關係具有不確定性,通過檢測防偽元素之間的關係、使用痕跡之間的關係及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之間的關係來判斷印刷品的真偽,確定了印刷品的唯一性,使得檢測過程更加的嚴謹,有效防止了假冒、偽造等行為,使印刷品更準確、更安全。
[0081]參閱圖6,本發明印刷品的檢測方法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流程圖,該方法包括:
[0082]步驟601:獲取印刷品的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和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
[0083]步驟602:檢測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以判斷至少兩個防偽元素的真偽、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之間的第一相對關係的真偽;
[0084]步驟603:確定印章的中心點;
[0085]步驟604:確定印章某一特徵點與中心點的連線與水平線或者垂直線之間的角度;
[0086]如圖7所示,確定印章701的中心點702,然後確定印章某特徵點703與中心點702的連線704與水平線705之間的夾角706的大小,從而判斷印章中某個特徵點的位置,即印章的旋轉角度。
[0087]步驟605:檢測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之間的第二相對關係或者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中任意一個與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中任意一個之間的第三相對關係的真偽;
[0088]如圖8所示,雖然印章al、bl、cl與印章a2、b2、c2各自大小、形狀、特徵點及特徵點的旋轉角度均一樣,即一次或者多次加蓋多個印章時為相同印章,但是其中印章bl與b2與其他印章的相對位置不同,這就違背了使用痕跡的唯一性,因此則判定為偽;
[0089]如圖9所示,雖然印章al、bl、cl與印章a2、b2、c2各自大小、形狀、特徵點均相同,即一次或者多次加蓋多個印章時為相同印章,但是印章bl、cl與b2、c2的旋轉角度不同,這就違背了使用痕跡的唯一性,因此則判定為偽;
[0090]當然,也可能將使用痕跡的位置與角度同時作為判定真偽的標準,即將圖8與圖9結合,這裡不再舉例。
[0091]如圖10所示,由於防偽元素1003可能位於印刷品的任何位置,因此印章1001很可能與防偽元素1003具有不同的位置關係,確定防偽元素1003和印章1001的位置關係也可以採用類似步驟604的方式,確定防偽元素1003的某個特徵點1004,然後確定特徵點1004與印章1001的中心點1002之間的距離和連接與水平線之間的夾角。
[0092]步驟606:若所有各項判斷的結果均為真,則輸出印刷品為真品且是唯一的結果;
[0093]步驟607:若所有各項判斷的結果有任意一項為偽,則輸出印刷品為偽品且是唯一的結果。
[0094]以票據為例,在金融機構向客戶開出票據之前沒有任何使用痕跡,這裡稱為空白票據,但該空白票據具有票號、出廠列印的表格、文字及其他多個防偽元素,例如水印、安全線、底紋、隱形圖案等,採集該空白票據上的票號、防偽元素等多個特徵信息與各防偽元素之間的關係信息並保存相應特徵信息;在金融機構向客戶開出票據進行籤字或加蓋印章指紋等操作後對該承兌票據上的籤字、蓋章或指紋等使用痕跡信息和使用痕跡信息與防偽元素之間的關係信息進行採集處理並保存相應特徵信息;在檢測承兌票據時將保存的特徵信息依次與承兌票據進行比對,即依次判斷票據的防偽元素的真偽、防偽元素之間的第一關係、使用痕跡之間的第二關係及使用痕跡與防偽元素之間的第三關係的真偽,只有同時為真時,則判斷該承兌票據為真。
[0095]具體地,第一交易方是指客戶,第二交易方是指開出票據的金融機構,第三交易方是指接收票據的金融機構。參閱圖11(a),當銀行工作人員需要給客戶甲開出10萬元標有票號a的票據A時,在填寫票據之前,銀行工作人員會先採集票據A上多個防偽元素的特徵信息與各防偽元素之間的關係信息並保存相應特徵信息作為第一信息,在銀行工作人員填寫完票據、雙方籤字蓋章後,銀行工作人員會再採集票A據上多個使用痕跡的特徵信息、各使用痕跡之間的關係信息及使用痕跡與防偽元素之間的關係信息並保存相應特徵信息作為第二信息,客戶帶走票據A ;參閱圖11 (b),當客戶乙帶著標有票號b的票據B到銀行承兌時,將票據B交給銀行工作人員,並聲稱該票據B為票據A,銀行工作人員首先檢查票據B的票號b與票據A的票號甲是否相同,在相同的前提下再對票據上的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進行檢測;銀行工作人員會先採集票據B上相應防偽元素的特徵信息與各防偽元素之間的關係信息並保存相應特徵信息作為第三信息,銀行工作人員會再採集票據B上相應使用痕跡的特徵信息、各使用痕跡之間的關係信息及使用痕跡與防偽元素之間的關係信息並保存相應特徵信息作為第四信息,然後將第三信息與第一信息比對,第四信息與第二信息比對,只有所有特徵信息全部相同時,才輸出該票據為真且唯一結果;例如,票據B的第三信息與第一信息雖然完全相同,說明票據B本身是真的,但票據B上的金額為100萬元,與第二信息中的10萬元不同,說明被人攥改過,想要騙取多出的90萬元,則輸出該票據為假的結果。
[0096]區別於現有技術,本實施方式採用多種光源對防偽元素進行照射,特別是分別採用多種單色光源和複合光源照射以提取特徵信息,通過多種特徵信息與預存的特徵信息進行比對,判斷真偽,另外,由於單個防偽元素或單個使用痕跡的判斷較為容易,且各個防偽元素及使用痕跡的位置、角度、排列均具有隨機性,各個防偽元素之間、使用痕跡之間及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之間的關係具有不確定性,通過檢測防偽元素之間的關係、使用痕跡之間的關係及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之間的關係來判斷印刷品的真偽,確定了印刷品的唯一性,使得檢測過程更加的嚴謹,有效防止了假冒、偽造等行為,使印刷品更準確、更安全。
[0097]參閱圖12,本發明印刷品的檢測方法的第四實施方式的流程圖,該方法包括:
[0098]步驟1201:獲取印刷品的至少一個防偽元素信息和至少一個使用痕跡信息;
[0099]步驟1202:檢測至少一個防偽元素信息以判斷至少一個防偽元素的真偽;
[0100]步驟1203:檢測至少一個防偽元素與至少一個使用痕跡之間、兩個以上防偽元素之間、或兩個以上使用痕跡之間的第四相對關係的真偽;
[0101]步驟1204:若所有上述各項判斷的結果均為真,則輸出印刷品為真品且是唯一的結果;
[0102]步驟1205:若所有各項判斷的結果有任意一項為偽,則輸出印刷品為偽品且是唯一的結果。
[0103]本實施方式的與上述各實施方式類似,這裡不再贅述。
[0104]區別於現有技術,本實施方式通過檢測每個防偽元素的特徵信息和檢測至少一個防偽元素與至少一個使用痕跡之間、兩個以上防偽元素之間、或兩個以上使用痕跡之間的第四相對關係的真偽,不僅確定原印刷品本身的真偽性,即防偽元素本身的真偽和隨機排列的防偽元素之間的相對關係,還確定使用後印刷品的唯一性,即使用痕跡本身的真偽、使用痕跡之間的相對關係和使用痕跡與防偽元素的相對關係;由於單個防偽元素和單個使用痕跡的判斷較為容易,且各個防偽元素及使用痕跡的位置、角度、排列均具有隨機性,使得僅僅判斷單個防偽元素或使用痕跡本身的真偽並不能很好的鑑定印刷品的真偽,很容易造成誤判的情況,而本實施方式通過判斷多個隨機的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各自本身的真偽的同時判斷多個隨機的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之間的位置關係對印刷品進行鑑定,使印刷品的真偽檢測更加準確、安全。
[0105]參閱圖13,本發明印刷品的檢測裝置的第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該裝置包括:
[0106]依次連接的採集單元1301、檢測單元1302和輸出單元1303 ;
[0107]其中,採集單元1301用於獲取印刷品的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和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
[0108]檢測單元1302用於檢測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以判斷至少兩個防偽元素的真偽、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之間的第一相對關係的真偽,以及
[0109]檢測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以判斷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真偽、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之間的第二相對關係或者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中任意一個與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中任意一個之間的第三相對關係的真偽;
[0110]輸出單元1303用於在上述各項判斷的結果均為真的情況下,輸出印刷品為真品且是唯一的結果。
[0111]該實施方式是利用以上第一實施方式、第二實施方式及第三實施方式的方法製成的裝置,其實施步驟類似,這裡不再贅述。
[0112]區別於現有技術,本實施方式通過檢測每個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的特徵信息、各防偽元素之間的第一關係、各使用痕跡之間的第二關係以及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之間的第三關係來判斷印刷品的真偽,不僅確定原印刷品本身的真偽性,即防偽元素本身的真偽和隨機排列的防偽元素之間的相對關係,還確定使用後印刷品的唯一性,即使用痕跡本身的真偽、使用痕跡之間的相對關係和使用痕跡與防偽元素的相對關係,由於單個防偽元素和單個使用痕跡的判斷較為容易,且各個防偽元素及使用痕跡的位置、角度、排列均具有隨機性,本實施方式通過判斷多個隨機的防偽元素和使用痕跡之間的位置關係對印刷品進行鑑定,使印刷品的真偽檢測更加準確、安全。
[0113]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印刷品的檢測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所述印刷品的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和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 檢測所述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以判斷所述至少兩個防偽元素的真偽、 所述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之間的第一相對關係的真偽,以及 檢測所述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以判斷所述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真偽、 所述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之間的第二相對關係或者所述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中任意一個與所述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中任意一個之間的第三相對關係的真偽; 若所有上述各項判斷的結果均為真,則輸出所述印刷品為真品且是唯一的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獲取印刷品的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或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包括: 分別獲取所述印刷品在不同預定光源照射下的影像; 提取所述影像中的所述至少兩個防偽元素或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相關檢測特徵信息; 所述判斷印刷品的至少兩個防偽元素或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真偽包括: 將所述至少兩個防偽元素或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檢測特徵信息組合與相應的預存特徵信息組合進行匹配,若匹配則判斷為真品,否則判斷為偽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測特徵信息包括: 所述防偽元素及所述使用痕跡的材質、形狀、大小、角度、清晰度、線條寬度、顏色、亮度、在所述印刷品之中的位置、上述項目在不同預定光源依序照射下所形成的動態影像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其中,所述作為檢測特徵信息的所述使用痕跡是所述印刷品流通到第一交易方之前,第二交易方由人工或使用工具在印刷品上留下的痕跡或印記之後,被所述第一交易方稱為所述印刷品的待檢測物品由所述第一交易方流通到第二交易方或第三交易方時,所檢測到的所述待檢測物品上的相應使用痕跡。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預存特徵信息包括: 所述印刷品出廠時採集的空白印刷品的防偽元素和所述印刷品籤發時採集的承兌印刷品的使用痕跡的材質、形狀、大小、角度、清晰度、線條寬度、顏色、亮度、在所述印刷品之中的位置、上述項目在不同預定光源依序照射下所形成的動態影像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其中,所述作為檢測特徵信息的所述使用痕跡是所述印刷品流通到第一交易方之前,第二交易方由人工或使用工具在印刷品上留下的痕跡或印記之後,被所述第一交易方稱為所述印刷品的待檢測物品由所述第一交易方流通到第二交易方或第三交易方時,所檢測到的所述待檢測物品上的相應使用痕跡。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相對關係、第二相對關係、第三相對關係為相對距離、相對角度、相對大小、相對顏色、相對亮度、相對清晰度、相對精細度、相對材料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所述防偽元素包括:票號、水印、安全線、底紋、圖案、表格、文字、隱形防偽特徵及螢光纖維絲中的一個或者多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使用痕跡包括:印章、手寫痕跡或列印痕跡; 所述檢測所述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包括:除檢測所述印章材質、顏色和位置外還檢測所述印章的旋轉角度,所述檢測所述印章的旋轉角度的方法包括: 確定所述印章的中心點; 確定所述印章某一特徵點與所述中心點的連線與水平線或者垂直線之間的角度。
7.一種印刷品的檢測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所述印刷品的至少一個防偽元素信息和至少一個使用痕跡信息; 檢測所述至少一個防偽元素信息以判斷所述至少一個防偽元素的真偽、 所述至少一個防偽元素與至少一個使用痕跡之間、兩個以上防偽元素之間、或兩個以上使用痕跡之間的第四相對關係的真偽; 若所有上述各項判斷的結果均為真,則輸出所述印刷品為真品且是唯一的結果。
8.一種印刷品的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採集單元、檢測單元和輸出單元,其中: 採集單元,用於獲取所述印刷品的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和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檢測單元,用於檢測所述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信息以判斷所述至少兩個防偽元素的真偽、所述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之間的第一相對關係的真偽,以及 檢測所述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信息以判斷所述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真偽、所述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之間的第二相對關係或者所述至少兩個使用痕跡中任意一個與所述至少兩個防偽元素中任意一個之間的第三相對關係的真偽; 輸出單元,用於在上述各項判斷的結果均為真的情況下,輸出所述印刷品為真品且是唯一的結果。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採集單元包括: 獲取單元:用於分別獲取所述印刷品在不同預定光源照射下的影像; 提取單元:用於提取所述影像中的所述至少兩個防偽元素或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相關檢測特徵信息; 所述檢測單元還用於將所述至少兩個防偽元素或至少兩個使用痕跡的檢測特徵信息與相應的預存特徵信息進行匹配,若匹配則判斷為真品,否則判斷為偽品。
【文檔編號】G07D7/12GK104376634SQ201410571422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3日
【發明者】李皓 申請人:深圳市聚融鑫科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