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針刀的製作方法
2023-11-01 02:45:17 1
專利名稱:鉤針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治療慢性軟組織損傷性疾病,特別是對筋膜肥厚、肌腱 增粗、關節狹窄部位等引起的關節間的纖維性粘連進行頓挫提拉,切割部分韌帶的松解治 療專用的鉤針刀,是針刀手術中的一種專用刀,屬於醫療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對於慢性軟組織損傷性疾病,特別是對筋膜肥厚、肌腱增粗、關節狹窄部位等引起 的關節間的纖維性粘連,一般不能靠自行活動來解除關節腔的粘連。而針刀松解關節周圍 軟組織,加上手法正復、復位可以解除。但由於針刀醫學是中西醫結合的一門新的學科,專 用器械缺乏,目前只能借用口腔潔齒的牙科探針對關節周圍粘連的軟組織進行松解。但因 其針體較短,鉤端無刃面,無切割作用,無法切割因變性增粗甚至鈣化等嚴重阻礙關節活動 的部分韌帶或變性軟組織,使松解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填補現有醫療器械的不足,為針刀手術中對變性增粗甚 至鈣化等變性軟組織或肌腱進行松解治療而設計一種專用的結構簡單合理,松解效果好, 使用安全方便的鉤針刀。本實用新型的鉤針刀,其結構由針杆、針鉤和針柄組成,所述針杆後端與針柄前端 呈一字形固定連接,針杆前部設有向後彎曲的針鉤,針鉤的內側設有鉤刀刃。所述針杆選用直徑為2 3mm、長度為30 70mm的不鏽鋼材料或鍍銀鋼材製成, 針鉤弧長選為5-15mm。為了便於操作,所述針柄的長度選為50 100mm、直徑選為5 IOmm的半圓柱形, 針柄的平面位置與針鉤方向一致,針柄的弧形面上設有防滑花紋。本實用新型的鉤針刀,針柄上設有防滑花紋,可增大摩擦力,便於手握用力,不滑 動,針柄的平面位置又便於掌握和控制針鉤方位,操作方便;所述針杆較長,便於刺入深部, 對淺、中、深部軟組織均可松解;由於在針杆前部設有向後彎曲的針鉤,並在針鉤的內側設 有鉤刃,便於刺入皮膚,可松解較粗大的變性軟組織。可通過頓挫提拉等手法,切割部分韌 帶,切割疤痕,分解粘連,消除水腫,解除痙攣,延長攣縮,改善血液循環,清除致痛物質,消 除對微血管和神經末稍的刺激,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松解效果好,使用安全方便等優點,是 一種松解軟組織的專用器械,為針刀手術填補了松解軟組織的專用器具的空白,適合各級 醫院和診所使用。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鉤針刀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圖中的1是針柄,2是針杆,3是鉤刀刃,4是針鉤。所述針杆2後端與 針柄1前端呈一字形固定連接,針杆2前部設有向後彎曲的針鉤4,針鉤4的內側設有鉤刀 刃3。所述針杆2選用直徑為2 3mm、長度為30 70mm的不鏽鋼材料或鍍銀鋼材制 成,針鉤4的弧長選為5-15mm。對於淺、中部軟組織松解的針杆2的長度可選短些的鉤針 刀,對於深部軟組織松解時的針杆2的長度可選長些的鉤針刀;對於松解較細的變性軟組 織時可選用針鉤4的弧長較短的鉤針刀,對於松解較粗大的變性軟組織時可選用針鉤4的 弧長較長的鉤針刀。為了便於操作,所述針柄1長度選為50 100mm、直徑選為5 IOmm的半圓柱形, 針柄1的平面位置與針鉤4方向一致,針柄1的弧形面上設有防滑花紋。本實用新型的鉤針刀,如在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時,對胭斜韌帶做松解時,先常 規消毒後,用針鉤4前端的針尖朝下刺入皮膚,緩慢進入逐漸達胭斜韌帶底部,將針鉤4內 側的鉤刀刃3置於胭斜韌帶下方後,經頓挫提拉,即可切割其部分韌帶,再拔出鉤針刀,達 到較徹底的松解目的,避免手術創傷大的情況。如配合手法,還可解除關節的強直固定和畸 形。通過針刀松解和手法整復的共同作用,還可糾正關節內外力平衡的失調,消除高應力 點,阻斷了軟組織向纖維化甚至骨化方向的發展。可通過松解纖維化了的軟組織、改善局部 血液循環而控制病情的進展。本實用新型的鉤針刀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松解效果好,使用安 全方便等優點,是一種松解軟組織的專用器械,為針刀手術填補了松解軟組織的專用器具 的空白,適合各級醫院和診所使用。
權利要求一種鉤針刀,其特徵在於由針杆、針鉤和針柄組成,所述針杆後端與針柄前端呈一字形固定連接,針杆前部設有向後彎曲的針鉤,針鉤的內側設有鉤刀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鉤針刀,其特徵在於所述針杆選用直徑為2 3mm、長度選為 30 70mm的不鏽鋼材料或鍍銀鋼材製成,針鉤弧長選為5_15mm。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鉤針刀,其特徵在於所述針柄的長度選為50 100mm、直 徑選為5 IOmm的半圓柱形,針柄的平面位置與針鉤方向一致,針柄的弧形面上設有防滑 花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鉤針刀,其結構由針杆、針鉤和針柄組成,所述針杆後端與針柄前端呈一字形固定連接,針杆前部設有向後彎曲的針鉤,針鉤的內側設有鉤刀刃。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松解效果好,使用安全方便等優點,是一種松解軟組織的專用器械,為針刀手術填補了松解軟組織的專用器具的空白,適合各級醫院和診所使用。
文檔編號A61B17/3209GK201701267SQ20102023473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4日
發明者王自平, 蔣昭霞 申請人:蔣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