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精準受阻係數的方法和系統與流程
2023-12-12 15:05:52

本發明涉及道路交通管理領域,具體是一種獲取精準受阻係數的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道路交通擁堵已成為城市「病」,從特大城市不斷向中小城市蔓延,已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目前,國內專家學者發明了各種擁堵指數計算方法,為相關部門緩解交通擁堵現狀提供數據支撐,其核心技術:一是在一個城市中選取若干條道路的不同時間段的速度參數做為一個城市全部路網的計算依據,也就是通過取樣方式獲得的局部參數的計算結果,將其整合處理後視為一個城市的全部道路擁堵現狀;二是通過取樣方式獲取道路在暢通情況下的平均車速與該道路當前情況下的平均車速之比,計算其比值即是指數,其指數值越大,說明城市越擁堵。
以上採用擁堵指數體現道路擁堵信息的方式存在如下問題:首先是道路擁堵信息來源單一,不能全面精準反映全部道路擁堵現狀,導致擁堵指數計算精度低,不能滿足緩解交通擁堵的需要。另外,擁堵指數表達形式,無法精準指導管理者消除當前正在發生的擁堵,特別是在一條道路上,有個別路口擁堵時,擁堵路口處的平均車速不能對整條道路的平均車速產生影響時,整條道路的擁堵指數仍可能顯示0-2,在管理者看來這條道路屬於暢通狀態,便不會再去關心當前擁堵路口附近的路況,不能起到及時警示當前有個別路口已經發生交通擁堵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現有技術中根據擁堵指數判斷城市道路擁堵程度,只能從宏觀上進行整體提示,而無法及時得到擁堵源頭,更加不能在某一條道路整體暢通時提示個別擁堵源頭所在位置的問題,為此提出一種能定量反映道路當前或一段時間的某一個擁堵源頭的受阻的量化數據也就是受阻係數的概念,進而提供一種獲取精準受阻係數的方法和系統,通過受阻係數來表徵區域內每一個坐標點的路況。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獲取精準受阻係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在電子地圖上確定需要計算受阻係數區域,在區域內所有信號燈控制路口的進出口位置和/或快速路上和/或普通路口之間設置坐標點,相鄰兩個坐標點之間的距離小於設定閾值,將坐標點標註到電子地圖上並為每一坐標點設置特定的編號,並為每一個坐標點設置一數據表;
通過網際網路讀取至少三組路況雲數據;
融合每一路況的雲數據得到實時路況數據,將實時路況數據按照深紅色、紅色、黃色和綠色進行分類,將分類結果標註到電子地圖上所對應的坐標點上;
針對需要計算受阻係數區域內的每一個坐標點,判斷其是否為擁堵源頭,若其為擁堵源頭則將其編號、路況數據以及其成為擁堵源頭的時刻存入與其對應的數據表中;
針對每一個擁堵源頭坐標點執行如下步驟:
若其為深紅色而下遊緊鄰坐標點為綠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一數值;
若其為深紅色而下遊緊鄰坐標點為黃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二數值;
若其為深紅色而下遊緊鄰坐標點為紅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三數值;
若其為紅色而下遊緊鄰坐標點為綠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二數值;
若其為紅色而下遊緊鄰坐標點為黃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三數值;
若其為黃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三數值;
每隔第一預設周期,將區域內變為綠色的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清零,並解除受阻係數為零的擁堵源頭的判定結果,同時將解除其擁堵源頭判定結果的時間存入與其對應的數據表中;
每隔第二預設周期,根據區域內全部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得到該區域的總受阻係數,並發送提示該區域總受阻係數的區域受阻信號;
以上,第一數值>第二數值>第三數值。
可選地,上述獲取精準受阻係數的方法中,還包括如下步驟:
每隔第三預設周期,根據確定需要計算受阻係數區域內每一坐標點成為擁堵源頭的次數得到區域內擁堵發生次數,並顯示在當前時刻該區域內擁堵源頭的數量以及擁堵源頭所在位置。
可選地,上述獲取精準受阻係數的方法中,針對需要計算受阻係數區域內的每一個坐標點,判斷其是否為擁堵源頭,若其為擁堵源頭則將其編號、路況數據以及其成為擁堵源頭的時刻存入與其對應的數據表中的步驟中,通過以下步驟判斷坐標點是否為擁堵源頭:
若坐標點上標註為深紅色且下遊緊鄰的坐標點上不是深紅色,則該坐標點確定為擁堵源頭;
若坐標點上標註為紅色且下遊緊鄰的坐標點上不是深紅色或紅色,則該坐標點確定為擁堵源頭;
若坐標點上標註為黃色且下遊緊鄰的坐標點上不是深紅色或紅色或黃色,則該坐標點確定為擁堵源頭。
可選地,上述獲取精準受阻係數的方法中,所述設定閾值在100米至150米之間。
可選地,上述獲取精準受阻係數的方法中,所述第一預設周期和/或所述第二預設周期和/或所述第三預設周期在1秒鐘至3秒鐘的範圍內。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獲取精準受阻係數的系統,包括:
坐標點設置模塊,在電子地圖上確定需要計算受阻係數區域,在區域內所有信號燈控制路口的進出口位置和/或快速路上和/或普通路口之間設置坐標點,相鄰兩個坐標點之間的距離小於設定閾值,將坐標點標註到電子地圖上並為每一坐標點設置特定的編號,並為每一個坐標點設置一數據表;
雲數據獲取模塊,通過網際網路讀取至少三組路況雲數據;
路況數據融合模塊,融合每一路況的雲數據得到實時路況數據,將實時路況數據按照深紅色、紅色、黃色和綠色進行分類,將分類結果標註到電子地圖上所對應的坐標點上;
擁堵源頭研判模塊,針對需要計算受阻係數區域內的每一個坐標點,判斷其是否為擁堵源頭,若其為擁堵源頭則將其編號、路況數據以及其成為擁堵源頭的時間存入與其對應的數據表中;
受阻係數計算模塊,針對每一個擁堵源頭坐標點執行如下步驟:
若其為深紅色而下遊緊鄰坐標點為綠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一數值;
若其為深紅色而下遊緊鄰坐標點為黃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二數值;
若其為深紅色而下遊緊鄰坐標點為紅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三數值;
若其為紅色而下遊緊鄰坐標點為綠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二數值;
若其為紅色而下遊緊鄰坐標點為黃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三數值;
若其為黃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三數值;
每隔第一預設周期,將區域內變為綠色的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清零,並解除受阻係數為零的擁堵源頭的判定結果,同時將解除其擁堵源頭判定結果的時間存入與其對應的數據表中;
受阻係數提示模塊,每隔第二預設周期,根據區域內全部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得到該區域的總受阻係數,並發送提示該區域總受阻係數的區域受阻信號;
以上,第一數值>第二數值>第三數值。
可選地,上述獲取精準受阻係數的系統中,還包括:
擁堵提示模塊,每隔第三預設周期,根據確定需要計算受阻係數區域內每一坐標點成為擁堵源頭的次數得到區域內擁堵發生次數,並顯示在當前時刻該區域內擁堵源頭的數量以及擁堵源頭所在位置。
可選地,上述獲取精準受阻係數的系統中,所述擁堵源頭研判模塊中,通過以下步驟判斷坐標點是否為擁堵源頭:
若坐標點上標註為深紅色且下遊緊鄰的坐標點上不是深紅色,則該坐標點確定為擁堵源頭;
若坐標點上標註為紅色且下遊緊鄰的坐標點上不是深紅色或紅色,則該坐標點確定為擁堵源頭;
若坐標點上標註為黃色且下遊緊鄰的坐標點上不是深紅色或紅色或黃色,則該坐標點確定為擁堵源頭。
可選地,上述獲取精準受阻係數的系統中,所述設定閾值在100米至150米之間。
可選地,上述獲取精準受阻係數的系統中,所述第一預設周期和/或所述第二預設周期和/或所述第三預設周期在1秒鐘至3秒鐘的範圍內。
本發明提供的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獲取精準受阻係數的方法和系統,在電子地圖中的需要計算受阻係數區域內,所有信號燈控制路口的進出口位置和/或快速路上和/或普通路口之間設置坐標點,相鄰坐標點之間的距離小於設定閾值,針對每一坐標點,通過網際網路讀取實時路況數據。並且,為了能夠保證得到的路況數據具有較高的精準度,至少獲取三組路況雲數據,融合每一路況雲數據得到實時路況數據。採用這種方式,能夠避免當某一路況雲數據不準確時,影響到本發明受阻係數的計算精度。根據每一坐標點的路況數據以及與其緊鄰的下遊坐標點的路況數據,能夠判斷坐標點是否為擁堵源頭,如果確定坐標點為擁堵源頭,則根據該坐標點與下遊緊鄰坐標點之間的路況數據的差異得到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相對於擁堵指數,受阻係數是將整個城市細分為多個坐標點之後,根據每一坐標點以及與之相鄰的坐標點的路況得到的,能夠更加精準的反映整個城市的所有坐標點的路況,而且還能夠通過電子地圖直觀的反映出來,提示給交通管理者,一旦發現受阻係數增加即可快速發現導致交通擁堵源頭的準確位置,可以輔助交通管理部門快速採取相應措施,將擁堵源頭消滅在萌芽狀態或縮短擁堵源頭的持續時間。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所述獲取精準受阻係數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所述在電子地圖上標註坐標點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所述獲取坐標點路況數據的原理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所述判斷坐標點是否為擁堵源頭的方法流程圖;
圖5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所述能反映道路通行能力的受阻係數的計算系統的原理框圖;
圖6為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所述能反映道路通行能力的受阻係數的計算系統的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並且下面所描述的本發明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徵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衝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獲取精準受阻係數的方法,如圖1所示,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在電子地圖上確定需要計算受阻係數區域,在區域內所有信號燈控制路口的進出口位置和/或快速路上和/或普通路口之間設置坐標點,相鄰兩個坐標點之間的距離小於設定閾值,將坐標點標註到電子地圖上並為每一坐標點設置特定的編號,並為每一個坐標點設置一數據表;如圖2所示,所述電子地圖是需要計算受阻係數區域標準電子地圖。在電子地圖標註坐標點,兩個相鄰坐標點之間的實際距離可以設定在100米至150米之間。所述坐標點可以設置於任何位置,優選設置於有信號燈控制的路口的入口處、出口處,快速路上,圖中箭頭表示行駛方向。對於電子地圖來說,其本身記錄著每一個坐標點的地理位置坐標,因此只要標註上坐標點,坐標點的地理位置坐標就是確定的。
s2:通過網際網路讀取至少三組路況雲數據。
s3:融合每一路況的雲數據得到實時路況數據,將實時路況數據按照深紅色、紅色、黃色和綠色進行分類,將分類結果標註到電子地圖上所對應的坐標點上;如圖3所示,可以獲取至少三個路況雲數據,通過對每一路況雲數據進行分析,刪除異常數據,根據保留下來的路況雲數據進行解析得到坐標點的精準路況數據。例如,讀取電子地圖上的某一坐標點所對應的3個路況雲數據的路況數據,其中2個顯示為深紅色,一個顯示為黃色,那麼該坐標點就選取深紅色為當前時刻該坐標點的路況。
s4:針對需要計算受阻係數區域內的每一個坐標點,判斷其是否為擁堵源頭,若其為擁堵源頭則將其編號、路況數據以及其成為擁堵源頭的時刻存入與其對應的數據表中;路況數據一般為某一地理坐標的深紅、紅色、黃色、綠色等路況數據。採用深紅色表示嚴重擁堵、採用紅色表示擁堵、採用黃色表示緩慢、採用綠色表示暢通。因為步驟s1中的電子地圖的坐標點的地理坐標是已知的,因此可以很方便的從網際網路上找到與該坐標點地理坐標相同的位置的路況信息,根據其處於深紅色、紅色、黃色和綠色中的哪一分類中,將坐標點的路況標註清楚。
s5:針對每一個擁堵源頭坐標點執行如下步驟:
s51:判斷擁堵源頭是否為深紅色,若是則執行步驟s52,否則執行步驟s54。
s52:判斷下遊緊鄰坐標點是否為綠色,若是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一數值,若否則執行步驟s53,所述第一數值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本實施例中選擇為1.5。
s53:判斷下遊緊鄰坐標點是否為黃色,若是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二數值;所述第二數值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本實施例中選擇為1;否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三數值,所述第三數值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本實施例中選擇為0.5。
s54:判斷擁堵源頭是否為紅色,若是則執行步驟s55,否則執行步驟s56。
s55:判斷下遊緊鄰坐標點是否為綠色,若是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二數值,否則執行步驟s56。
s56: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三數值。
s57:每隔第一預設周期,將區域內變為綠色的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清零。所述第一預設周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本實施例中可選擇1秒鐘。
s6:每隔第二預設周期,根據區域內全部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得到該區域的總受阻係數,並發送提示該區域總受阻係數的區域受阻信號。所述第二預設周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本實施例中可選擇1秒鐘。
對於作為擁堵源頭的坐標點,根據其下遊方向與之緊鄰的坐標點的路況與其路況之間的差異來確定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如果其下遊緊鄰坐標點的路況與該擁堵源頭的路況差距越大,說明該擁堵源頭對於下遊的阻力較大,因此受阻係數應該越大。例如,某一擁堵源頭為深紅色,而下遊方向與之緊鄰的坐標點為綠色的情況和下遊方向與之緊鄰的坐標點為紅色的情況,前者的受阻係數要大於後者。
本實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案,在電子地圖中的需要計算受阻係數區域內,所有信號燈控制路口的進出口位置和/或快速路上和/或普通路口之間設置坐標點,相鄰坐標點之間的距離小於設定閾值,針對每一坐標點,通過網際網路讀取實時路況數據。並且,為了能夠保證得到的路況數據具有較高的精準度,至少獲取三個路況雲數據,融合每一路況雲數據得到實時路況數據。採用這種方式,能夠避免當某一路況雲數據不準確時,影響到本發明受阻係數的計算精度。根據每一坐標點的路況數據以及與其緊鄰的下遊坐標點的路況數據,能夠判斷該坐標點是否為擁堵源頭,如果確定該坐標點為擁堵源頭,則根據該坐標點與下遊緊鄰坐標點之間的路況數據的差異得到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相對於擁堵指數,受阻係數是將整個城市細分為多個坐標點之後,根據每一坐標點以及與之相鄰的坐標點的路況得到的,能夠更加精準的反映整個城市的所有坐標點的路況,而且還能夠通過電子地圖直觀的反映出來,提示給交通管理者,一旦發現受阻係數增加即可快速發現導致交通擁堵源頭的準確位置,可以輔助交通管理部門快速採取相應措施,將擁堵源頭消滅在萌芽狀態或縮短擁堵源頭的持續時間。
進一步地,上述方案中還可以包括如下步驟:
s7:每隔第三預設周期,根據區域內每一坐標點成為擁堵源頭的次數得到區域內擁堵發生次數,並顯示在當前時刻該區域內擁堵源頭的數量以及擁堵源頭所在位置。所述第三預設周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本實施例中可選擇1秒鐘。具體地,在交通管理部門的控制中心,會設置有大屏顯示系統,可以通過顯示屏顯示受阻係數和擁堵源頭的數量及位置以提示交通管理者。本實施例中的上述方案,就可以通過顯示屏顯示區域內每一坐標點的顏色、每一坐標點是否為擁堵源頭、如果該坐標點為擁堵源頭還可以顯示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而且對於每一個坐標點來說,還能夠記錄其成為擁堵源頭的次數以及其作為擁堵源頭時的擁堵持續時間等信息。管理者能夠根據所提示的信息選擇最佳處理方案,緩解擁堵源頭所帶來的影響。
實施例2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步驟s4中,通過以下步驟判斷坐標點是否為擁堵源頭:
s41:判斷某一編號的坐標點上是否為深紅色,若是則執行步驟s42,否則執行步驟s43;
s42:判斷該編號坐標點下遊緊鄰的坐標點上是否為深紅色,若否則執行步驟s47,若是則返回步驟s3;
s43:判斷該編號坐標點上是否為紅色,若是則執行步驟s44,否則執行步驟s45;
s44:判斷該編號坐標點下遊緊鄰的坐標點上是否為深紅色或紅色,若否則執行步驟s47,若是則返回步驟s3;
s45:判斷該編號坐標點上是否為黃色,若是則執行步驟s46,否則返回步驟s3;
s46:判斷該編號坐標點下遊緊鄰的坐標點上是否為深紅色或紅色或黃色,若否則執行步驟s47,若是則返回步驟s3;
s47:確定該編號坐標點為擁堵源頭。
也就是說,如果某一坐標點為深紅色,但是其下遊緊鄰的坐標點不是深紅色則該坐標點為擁堵源頭。如果某一坐標點為紅色,但是其下遊緊鄰的坐標點不是深紅色也不是紅色,則該坐標點為擁堵源頭。如果某一坐標點為黃色,但是其下遊坐標點不是深紅色也不是紅色也不是黃色,則該坐標點為擁堵源頭。採用該判斷方式可以非常簡單快速地得到擁堵源頭所對應的坐標點,並能夠根據坐標點與地理位置坐標的對應關係確定擁堵源頭所在的具體位置,為快速消除擁堵源頭提供了保障。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獲取精準受阻係數的系統,如圖5所示,包括:
坐標點設置模塊1,在電子地圖上確定需要計算受阻係數區域,在區域內所有信號燈控制路口的進出口位置和/或快速路上和/或普通路口之間設置坐標點,相鄰兩個坐標點之間的距離小於設定閾值,將坐標點標註到電子地圖上並為每一坐標點設置特定的編號,並為每一個坐標點設置一數據表;如圖2所示,所述電子地圖是需要計算受阻係數區域標準電子地圖。在電子地圖標註坐標點,兩個相鄰坐標點之間的實際距離可以設定在100米至150米之間。所述坐標點可以設置於任何位置,優選設置於有信號燈控制的路口的入口處、出口處,快速路上,圖中箭頭表示行駛方向。對於電子地圖來說,其本身記錄著每一個坐標點的地理位置坐標,因此只要標註上坐標點,坐標點的地理位置坐標就是確定的。
雲數據獲取模塊2,通過網際網路讀取至少三組路況雲數據。
路況數據融合模塊3,融合每一路況雲數據得到實時路況數據,將實時路況數據按照深紅色、紅色、黃色和綠色進行分類,將分類結果標註到電子地圖上所對應的坐標點上;如圖3所示,可以分別從網際網路獲取至少3個路況雲數據,通過對每一路況雲數據進行分析,刪除異常數據,根據保留下來的路況雲數據進行解析得到坐標點的路況數據。例如,讀取電子地圖上的某一坐標點所對應的3個路況雲數據,其中2個顯示該坐標點為深紅色,一個顯示該坐標點為黃色,那麼該坐標點就選取深紅色為當前時刻該坐標點的路況數據。
擁堵源頭研判模塊4,針對需要計算受阻係數區域內的每一個坐標點,判斷其是否為擁堵源頭,若其為擁堵源頭則將其編號、路況數據以及其成為擁堵源頭的時刻存入與其對應的數據表中;路況數據一般為某一地理坐標的深紅、紅色、黃色、綠色等路況數據。採用深紅色表示嚴重擁堵、採用紅色表示擁堵、採用黃色表示緩慢、採用綠色表示暢通。因為步驟s1中的電子地圖的坐標點的地理坐標是已知的,因此可以很方便的從網際網路上找到與該坐標點地理坐標相同的位置的路況信息,根據其處於深紅色、紅色、黃色和綠色中的哪一分類中,將坐標點的路況標註清楚。
受阻係數計算模塊5,針對每一個擁堵源頭坐標點執行如下步驟:
若其為深紅色而下遊緊鄰坐標點為綠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一數值;所述第一數值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本實施例中選擇為1.5。
若其為深紅色而下遊緊鄰坐標點為黃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二數值;所述第二數值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本實施例中選擇為1。
若其為深紅色而下遊緊鄰坐標點為紅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三數值;所述第三數值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本實施例中選擇為0.5。
若其為紅色而下遊緊鄰坐標點為綠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二數值;
若其為紅色而下遊緊鄰坐標點為黃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三數值;
若其為黃色,則當前時刻下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加第三數值;
每隔第一預設周期,將區域內變為綠色的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清零,並解除受阻係數為零的擁堵源頭的判定結果,同時將解除其擁堵源頭判定結果的時間存入與其對應的數據表中;所述第一預設周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本實施例中可選擇1秒鐘。
受阻係數提示模塊6,每隔第二預設周期,根據區域內全部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得到該區域的總受阻係數,並發送提示該區域總受阻係數的區域受阻信號;所述第二預設周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本實施例中可選擇1秒鐘。
對於作為擁堵源頭的坐標點,根據其下遊方向與之緊鄰的坐標點的路況與其路況之間的差異來確定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如果其下遊緊鄰坐標點的路況與該擁堵源頭的路況差距越大,說明該擁堵源頭對於下遊的阻力較大,因此受阻係數應該越大。例如,某一擁堵源頭為深紅色,而下遊方向與之緊鄰的坐標點為綠色的情況和下遊方向與之緊鄰的坐標點為紅色的情況,前者的受阻係數要大於後者。
本實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案,在電子地圖中的需要計算受阻係數區域內,所有信號燈控制路口的進出口位置和/或快速路上和/或普通路口之間設置坐標點,相鄰坐標點之間的距離小於設定閾值,針對每一坐標點,通過網際網路讀取實時路況數據。並且,為了能夠保證得到的路況數據具有較高的精準度,至少獲取三個路況雲數據,融合每一路況雲數據得到實時路況數據。採用這種方式,能夠避免當某一路況雲數據不準確時,影響到本發明受阻係數的計算精度。根據每一坐標點的路況數據以及與其緊鄰的下遊坐標點的路況數據,能夠判斷坐標點是否為擁堵源頭,如果確定坐標點為擁堵源頭,則根據該坐標點與下遊緊鄰坐標點之間的路況數據的差異得到該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相對於擁堵指數,受阻係數是將整個城市細分為多個坐標點之後,根據每一坐標點以及與之相鄰的坐標點的路況得到的,能夠更加精準的反映整個城市的所有坐標點的路況,而且還能夠通過電子地圖直觀的反映出來,提示給交通管理者,一旦發現受阻係數增加即可快速發現導致交通擁堵源頭的準確位置,可以輔助交通管理部門快速採取相應措施,將擁堵源頭消滅在萌芽狀態或縮短擁堵源頭的持續時間。
優選地,如圖6所示上述系統中還包括擁堵提示模塊7,每隔第三預設周期,根據確定需要計算受阻係數區域內每一坐標點成為擁堵源頭的次數得到區域內擁堵發生次數,並顯示在當前時刻該區域內擁堵源頭的數量以及擁堵源頭所在位置。所述第三預設周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本實施例中可選擇1秒鐘。具體地,在交通管理部門的控制中心,會設置有大屏顯示系統,可以通過顯示屏顯示受阻係數和擁堵源頭的數量及位置以提示交通管理者。本實施例中的上述方案,就可以通過顯示屏顯示區域內每一坐標點的顏色、每一坐標點是否為擁堵源頭、如果該坐標點為擁堵源頭還可以顯示擁堵源頭的受阻係數,而且對於每一個坐標點來說,還能夠記錄其成為擁堵源頭的次數以及其作為擁堵源頭時的擁堵持續時間等信息。管理者能夠根據所提示的信息選擇最佳處理方案,緩解擁堵源頭所帶來的影響。
進一步地,所述擁堵源頭研判模塊4中,通過以下步驟判斷坐標點是否為擁堵源頭:
若坐標點上標註為深紅色且下遊緊鄰的坐標點上不是深紅色,則該坐標點確定為擁堵源頭;
若坐標點上標註為紅色且下遊緊鄰的坐標點上不是深紅色或紅色,則該坐標點確定為擁堵源頭;
若坐標點上標註為黃色且下遊緊鄰的坐標點上不是深紅色或紅色或黃色,則該坐標點確定為擁堵源頭。
也就是說,如果某一坐標點為深紅色,但是其下遊緊鄰的坐標點不是深紅色則該坐標點為擁堵源頭。如果某一坐標點為紅色,但是其下遊緊鄰的坐標點不是深紅色也不是紅色,則該坐標點為擁堵源頭。如果某一坐標點為黃色,但是其下遊坐標點不是深紅色也不是紅色也不是黃色,則該坐標點為擁堵源頭。採用該判斷方式可以非常簡單快速地得到擁堵源頭所對應的坐標點,並能夠根據坐標點與地理位置坐標的對應關係確定擁堵源頭所在的具體位置,為快速消除擁堵源頭提供了保障。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於磁碟存儲器、cd-rom、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發明創造的保護範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