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奶牛尿液、糞便及煙末快速製備生物有機肥的方法與流程
2023-11-01 09:35:42 1
本發明涉及有機肥製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利用奶牛尿液、糞便及煙末快速製備生物有機肥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公開號為cn106748533a的奶牛糞生物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其中,奶牛糞生物有機肥由奶牛糞、秸稈、複合菌種、複合發酵酶製備而成。所述有機肥的製備方法:將脫水奶牛糞和秸稈粉碎、混合均勻後渥堆,均勻噴灑複合發酵菌種和複合發酵酶,進行發酵,並定時通入氧氣,檢測渥堆發酵物料內部的溫度,對渥堆發酵物料進行翻堆處理,發酵完成後再進行陳化,即得。雖然該奶牛糞生物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採用多種微生物發酵奶牛糞便實現了生產生物有機肥料,但是該奶牛糞生物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存在的缺點為:
由於發酵時僅有奶牛糞和秸稈為複合菌種的生長提供有機質,因此不能給予複合菌種繁殖全面的有機質,導致複合菌種繁殖受到阻礙,降低了腐化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奶牛尿液糞便快速製備生物有機肥的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因有機質較少而導致發酵後腐化效果較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利用奶牛尿液、糞便及煙末快速製備生物有機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以質量份計的50~55份奶牛尿液和奶牛糞便、20~30份煙末(廢棄煙梗及菸葉粉碎至1mm)或其它植物秸稈、20~30份酵母營養液、5~10份枯餅以及0.1~0.3份好氧複合菌混合得到預製混合物,將預製混合物好氧發酵7~10天,製得粗輔料。
優選的是,以質量份計將製得的99.2~99.6份粗腐料、0.1~0.3份厭氧菌、0.3~0.5份牛奶混合得到再制混合物,將再制混合物厭氧發酵,厭氧發酵時再制混合物的溫度為55~60℃且溼度為30%~50%。
優選的是,製備粗輔料時控制預製混合物中碳質量與氮質量之比為20~25:1。
優選的是,預製混合物好氧發酵時ph值控制為5.5~8.5。
優選的是,預製混合物中控制水份重量佔預製混合物總重量的45%~60%。
相比於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20-30份煙末為好氧複合菌的生長增加了有機質,同時20~30份酵母營養液環境下培養的好氧複合菌內有乳酸菌,乳酸菌在有酵母營養液環境下生長極好,乳酸菌能夠有效促進發酵,加快腐化效果;
2)同時在好氧環境下發酵,有利於好氧複合菌擴繁,提高了好氧發酵的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利用奶牛尿液、糞便及煙末快速製備生物有機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以質量份計的50~55份奶牛尿液和奶牛糞便、20~30份煙末(廢棄煙梗及菸葉粉碎至1mm)或其它植物秸稈、20~30份酵母營養液、5~10枯餅以及0.1~0.3份好氧複合菌混合得到預製混合物,將預製混合物好氧發酵7~10天,製得粗輔料。
為了進一步提高腐化效果,因為好氧發酵效果有限,因此需要再在厭氧發酵情況下再次腐化,通過厭氧菌的作用再次腐化,大大提高了腐化效果,使得該有機肥使用後更加容易被植物吸收。具體地,以質量份計將製得的99.2~99.6份粗腐料、0.1~0.3份厭氧菌、0.3~0.5份牛奶混合得到再制混合物,將再制混合物厭氧發酵,厭氧發酵時再制混合物的溫度為55~60℃且溼度為30%~50%,此環境下更加有利於厭氧菌的擴繁。0.3~0.5份牛奶的加入,是為了調節再制混合物中氮在整個再制混合物中的重量佔比,使得此含氮量較高的情況下厭氧菌更加容易擴繁,增強厭氧發酵的腐化效果,同時也提高得到化肥中氮的含量,更加有利於植物生長。
為了提高好氧發酵時好氧細菌擴繁,以增加腐化效果,製備粗輔料時控制預製混合物中碳質量與氮質量之比為20~25:1,此種環境更加有利於好氧細菌的生長。
為了進一步提高好氧發酵時好氧細菌擴繁,以增加腐化效果,預製混合物好氧發酵時ph值控制為5.5~8.5,此酸鹼度條件下更加有利於好氧細菌的生長。
由於水份過多會導致後面製得的肥料乾燥麻煩,而牛奶尿液和酵母營養液中均有水份,且一般細菌比較喜歡較溼的環境生長,因此預製混合物中控制水份重量佔預製混合物總重量的45%~60%。
通過上述步驟製得的發酵好的物料為溫度逐步下降到一定程度後停止,得到肥料半成品,在使用該肥料半成品時需要再根據使用土壤的理化性質製成專用生物有機肥,此為現有技術,這裡不再贅述。
為了對上述方法製得的有機肥的效果進行驗證,首先,16個花盆,並取160顆直徑幾乎差不多的黃豆,每個花盆的土壤量一樣;然後,利用表1和表2中實施例1至實施例15的同樣重量的有機肥分別對其中15個花盆裡面的土壤進行施肥,剩餘一個花盆中沒有施肥,通過上述處理後放在有陽光的地方靜置15天,以使得有機肥分散在各自所在花盆的土壤中,避免某處有機肥量聚集;再後,在靜置15天後,在每個花盆中均埋10顆黃豆;最後,等待8天後,挖出每個花盆中黃豆,除去沒發芽的黃豆,測量每個盆中豆芽的高度以及直徑,測得結果如下表1和表2所示。表1和表2中各組分的計量單位為質量份。
表1
表2
由上表1和表2可知:
1)將實施例1至15與實施例16的試驗結果對比,可以看出,實施例1至15的豆芽平均高度和直徑均大於實施例16的豆芽平均高度和直徑,可以看出此好氧發酵和厭氧發酵雙重措施下,得到的化肥半成品效果更好;
2)將實施例2與實施例4和實施例5對比,可以看出,僅是酵母營養液的使用量不一樣,實施例5使用的酵母營養液的量最多,而實施例5與實施例2的試驗結果相差不大,說明實施例2中使用的酵母營養液的量是最合適的,比較此含量比較適合好氧細菌的擴繁,同時實施例2的效果明顯優於實施例4,不難看出在實施例4的基礎上增加酵母營養液的量是可以促好氧細菌的擴繁的,因為好氧細菌越多,那麼腐化效果就越好,最終豆芽的生長效果就越好;
3)將實施例4與實施例6和實施例7進行對比,實施例7和實施例4的試驗結果相差不是很大,不難發現實施例4和實施例7中牛奶含量是足夠的,實施例4比實施例6中牛奶的含量多,實施例4豆芽的生長效果也比實施例6好,說明牛奶的加入是能夠大大增加植物生長的;
4)將實施例4與實施例8和實施例9進行對比,僅是厭氧發酵時溼度的不同,看出實施例4的生長效果明顯優於實施例8和實施例9,因此可以看出實施例4溼度40%是最合適的,溼度過大和過小都對厭氧發酵效果由影響;
5)將實施例10至15與實施例1至實施例9,可以看出,控制了預製混合物中含碳量與含氮量之比後,豆芽的生長趨勢明顯優於沒有控制時,應該是因為原含碳量與含氮量之比並不適合於植物生產,在由含碳量與含氮量之比為20~25:1預製混合物得到的這種化肥的作用下更加適合植物生長;
6)將實施例10與實施例11和實施例12進行比較,不難發現,實施例11的生長效果是最好的,說明製作化肥過程中預製混合物含碳量與含氮量之比不能過大和過小,製作化肥過程中預製混合物含碳量與含氮量之比為22.5:1的效果更好,因為這種環境更加有利於好氧細菌的擴繁,腐化效果更好,化肥被植物吸收的效果就更好;
7)將實施例10與實施例13、實施例14以及實施例15相比,可以看出,實施例13、實施例14以及實施例15的生長效果明顯優於實施例10,說明控制好氧發酵的ph值,能夠使得好氧發酵後的腐化效果較好,同時可以看出實施例14生長效果由於實施例13和實施例15,不難發現實施例4也是生長效果最好的,說明好氧細菌比較適宜在ph值為7的環境下生長,能夠大大提高好氧發酵效果。
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