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納米智能控溫牆體供熱器及其製備方法
2023-12-01 00:50:51 2
專利名稱:一種納米智能控溫牆體供熱器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供熱器,特別是關於一種納米智能控溫牆體供熱器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室內供熱取暖常用空調、水暖、氣暖等方式,並通過安裝散熱器(片),管道進行採暖,但這種方式佔用室內不少空間,而且能耗高、費用大。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一些專家把導電材料應用於紡織材料中,製成導電纖維,導電布產品用來消除靜電和吸收電磁波,但仍有局限性,當人們把導電粒子用於聚合物中,製成一種半導電材料(見本申請人申請的中國發明專利「一種納米溫度記憶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其專利申請號200510029442.x),該半導電材料的顯著特點是電阻隨著溫度變化呈非線性變化,當該半導電材料施加一定的電壓後,該材料消耗電能而迅速發熱升溫,當溫度升高到一定值的時候,導電粒子之間距離加大,電阻急劇增加形成無窮大,近似絕緣斷電、電流減少、溫度隨著下降,導電離子之間距離減少,電阻也減少,電流又開始上升,溫度也隨之上升,通過這樣的反覆,該材料即形成了「智能化」的可控溫的「溫度記憶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1)一種供熱器;(2)一種納米智能控溫牆體供熱器的製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法來實現的1、提供導電絲面料利用機織的方法,將導電絲和棉紗或混紡紗線一齊進行編織,導電絲採用需鍍銀或鍍錫的銅導電絲,棉紗或混紡紗原料不受潮變質,無異物雜質,不需上漿和染色,織造的布面平整,導電絲不能脫邊。
2、經「納米溫度記憶材料」浸軋塗層整理將導電絲面料進行浸軋整理,要求整理前把「納米溫度記憶材料」攪拌均勻,導電絲面料需檢驗,無雜質異物,布面平整,然後浸軋塗層整理。
3、導電絲面料阻燃、絕緣塗層與隔熱防潮整理導電絲面料先經阻燃、絕緣層整理。然後將導電絲面料的一面進行鋁箔或錫箔隔熱、防潮整理。
4、在供熱器上安裝電器元件一種納米智能控溫牆體供熱器,由內向外依次包括保溫材料層、隔熱防潮層、第一阻燃絕緣層、導電絲面料層、第二阻燃絕緣層、牆體裝飾層,且各層兩端通過連接件連成一體。
按需裁剪,其中將導電絲面料層各導電絲用串連或並聯的方式形成連接,並連接導線且與電源、溫控器、溫控器開關相連接,構成迴路。
電源選用交流電或直流電。
溫控器採用電腦數碼顯示的電子溫控器。
一種納米智能控溫牆體供熱器的製備方法。
1、導電絲面料製作導電絲為鍍銀或鍍錫銅材料,直徑為0.10~0.75mm,抗拉強度為300N~1400N/mm2,導電絲在面料中的分布(徑向)8~500根/米,紗線原料為全棉或棉與化纖混紡的紗線、股線,規格為12s~30s,要求紗線、股線無雜質、異物、不受潮變質、經布機編織而成,導線不能脫邊,單位面積重量為80~550g/m2。
2、導電絲面料經「納米溫度記憶材料」塗層整理採取浸軋塗層的辦法塗前將導電絲面料檢驗並平整,去掉異物、線頭雜質。同時將粘度為100-500mpa.s,含固量5~70%的「納米溫度記憶材料」置於不鏽鋼容器中充分攪勻,然後把導電絲面料投入「納米溫度記憶材料」中均勻浸軋,時間5~10s,再經軋輥軋去多餘的液體並上機烘乾整理,門幅一致不得緯斜,烘乾溫度130℃~145℃,車速8~10m/min,上膠量>150%(按重量比)乾燥重量50~175g/m2。經浸軋塗層形成導電絲面料層。
3、阻燃絕緣塗層及隔熱複合整理先將導電絲面料兩面進行阻燃和絕緣塗層整理,經三氧化二銻或氮磷類阻燃劑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氨酯(PU)塗層整理,溫度125℃~170℃,車速8~10m/min,塗層厚度100μm~2000μm。經上述塗層整理形成第一阻燃絕緣層4和第二阻燃絕緣層6。塗層後的導電絲面料,其中一面採用鋁箔或錫箔(厚度0.05~0.20mm)進行複合而成(膠粘劑採用聚丙稀酸酯或聚醋酸乙烯類材料),粘膠厚度為30μm~150μm。經上述整理形成隔熱防潮層。在隔熱防潮層上粘上珍珠巖,形成保溫材料層。保溫材料層厚度為10~15mm,牆體裝飾層通過粘接與阻燃絕緣層複合。牆體裝飾層是通過貼裝飾紙等方式製作成。
4、在供熱器上安裝電器元件供熱器的保溫材料層、隔熱防潮層、第一阻燃絕緣層、導電絲面料層、第二阻燃絕緣層、牆體裝飾層兩端用連接件連接並用螺絲釘或其他方式連接於牆體。連接件採用龍骨連接件。按需裁剪,其中將導電絲面料層各導電絲用串連或並聯的方式形成連接,並通過導線與電源、溫控器、溫控器開關相連接,構成迴路。導電絲面料層的導電絲連有導線且與電源、溫控器、溫控器開關相連接,構成迴路。
電源電壓為110~250V,功率10~450w/m2負載電流20A,要求總線帶漏電保護開關,電源開關為單相三線(火線、零線、接地線),溫控器採用電腦數碼顯示的電子溫控器,室內溫度控制<30℃,可根據需要編程可設定一周內每天24小時不同時間段的適宜溫度,控溫靈敏度±1℃。供熱器高度和寬度根據需要而定,考慮節能高度一般<2000mm為宜。
本發明所公開一種納米智能控溫牆體供熱器,其優點表現在1、本發明工藝先進,可操作性強2、用於牆體供暖可替代空調、水暖、氣暖、不佔用室內空間、衛生整潔、使用方便、可自動控溫、阻燃、絕緣安全可靠。
3、導熱快而均勻,節能效果顯著,是空調的50%,蓄熱時間是升溫時間的4陪以上,綜合費用低,遠紅外發射率>80%,無毒無味、無汙染,有益健康。
4、可廣泛用於家庭、學校、幼兒園、醫院、賓館、商場、體育館、實驗館、會議室、花房、溫室、大棚等室內供熱採暖。
圖1是本發明一種納米智能控溫牆體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其中有牆體1、保溫材料層2、隔熱防潮層3、第一阻燃絕緣層4、導電絲面料層5、第二阻燃絕緣層6、牆體裝飾層7、連接件8、導線9、溫控器開關10、溫控器11、電源12、地平線13。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一種納米智能控溫牆體供熱器的製作請參閱圖11、導電絲面料製作導電絲為鍍銀銅材料,直徑為0.10mm,抗拉強度為300N/mm2,導電絲在面料中的分布(徑向)15根/米,紗線原料為全棉紗線,規格為12s,要求紗線無雜質、異物、不受潮變質、經布機編織而成,導線不能脫邊,單位面積重量為500g/m2。
2、導電絲面料經「納米溫度記憶材料」塗層整理採取浸軋塗層的辦法塗前將導電絲面料檢驗並平整,去掉異物、線頭雜質。同時將粘度為100mpa.s,含固量10%的「納米溫度記憶材料」置於不鏽鋼容器中充分攪勻,然後把導電絲面料投入「納米溫度記憶材料」中均勻浸軋,時間5s,再經軋輥軋去多餘的液體並上機烘乾整理,門幅一致不得緯斜,烘乾溫度130℃,車速8m/min,上膠量160%(按重量比)乾燥重量50g/m2。經浸軋塗層形成導電絲面料層5。
3、阻燃絕緣塗層及隔熱複合整理先將導電絲面料兩面進行阻燃和絕緣塗層整理,經三氧化二銻阻燃劑、聚乙烯(PE)塗層整理,溫度125℃,車速8m/min,塗層厚度100μm。經上述塗層整理形成第一阻燃絕緣層4和第二阻燃絕緣層6。塗層後的導電絲面料,其中一面採用鋁箔(厚度0.05mm)進行複合而成(膠粘劑採用聚丙稀酸酯),粘膠厚度為30μm。經上述整理形成隔熱防潮層3。在隔熱防潮層3上粘上珍珠巖,形成保溫材料層2,保溫材料層2厚度為10mm。牆體裝飾層7通過粘接與阻燃絕緣層6複合。牆體裝飾層7採用貼裝飾紙方式製作成。
4、在供熱器上安裝電器元件在牆體1內裝入套有塑料管的導線9、導線9的一端與電源12、溫控器11、溫控器開關10相連接。另一端伸入供熱器中。供熱器的保溫材料層2、隔熱防潮層3、阻燃絕緣層4、導電絲面料層5、阻燃絕緣層6、牆體裝飾層7兩端用連接件8連接。連接件8通過螺絲釘連接牆體1。連接件8採用龍骨連接件。按需裁剪,其中將導電絲面料層5各導電絲用串連或並聯的方式連接,並通過導線與電源12、溫控器11、溫控器開關相連接,構成迴路。電源12電壓為200V,功率150w/m2負載電流20A,總線帶漏電保護開關,電源開關為單相三線(火線、零線、接地線),溫控器11採用電腦數碼顯示的電子溫控器11,室內溫度控制<30℃。
實施例2一種納米智能控溫牆體供熱器的製作請參閱圖11、導電絲面料製作導電絲為鍍錫銅材料,直徑為0.75mm,抗拉強度為1400N/mm2,導電絲在面料中的分布(徑向)500根/米,紗線原料為棉與化纖混紡的股線,規格為30s,要求股線無雜質、異物、不受潮變質、經布機編織而成,導線不能脫邊,單位面積重量為100g/m2。
2、導電絲面料經「納米溫度記憶材料」塗層整理採取浸軋塗層的辦法塗前將導電絲面料檢驗並平整,去掉異物、線頭雜質。同時將粘度為500mpa.s,含固量70%的「納米溫度記憶材料」置於不鏽鋼容器中充分攪勻,然後把導電絲面料投入「納米溫度記憶材料」中均勻浸軋,時間10s,再經軋輥軋去多餘的液體並上機烘乾整理,門幅一致不得緯斜,烘乾溫度145℃,車速10m/min,上膠量180%(按重量比)乾燥重量175g/m2。經浸軋塗層形成導電絲面料層5。
3、阻燃絕緣塗層及隔熱複合整理先將導電絲面料兩面進行阻燃和絕緣塗層整理,經氮磷類阻燃劑、聚聚氨酯(PU)塗層整理,溫度170℃,車速10m/min,塗層厚度2000μm。經上述塗層整理形成第一阻燃絕緣層4和第二阻燃絕緣層6。塗層後的導電絲面料,其中一面採用錫箔(厚度0.20mm)進行複合而成(膠粘劑採用聚醋酸乙烯類材料),粘膠厚度為150μm。經上述整理形成隔熱防潮層3。在隔熱防潮層3上粘上珍珠巖,形成保溫材料層2。保溫材料層2厚度為15mm,牆體裝飾層7通過粘接與阻燃絕緣層6複合。牆體裝飾層7是通過貼裝飾紙方式製作成。
4、在供熱器上安裝電器元件在牆體1內裝入套有塑料管的導線9、導線9的一端與電源12、溫控器11、溫控器開關10相連接。另一端伸入供熱器中。供熱器的保溫材料層2、隔熱防潮層3、阻燃絕緣層4、導電絲面料層5、阻燃絕緣層6、牆體裝飾層7兩端用連接件8連接。連接件8通過螺絲釘連接原牆體1。連接件8採用龍骨連接件。按需裁剪,其中將導電絲面料層5中的導電絲用串連或並聯的方式連接,並與導線9且與電源12、溫控器11、溫控器開關10相連接,構成迴路。電源12電壓為250V,功率200w/m2負載電流20A,總線帶漏電保護開關,電源開關為單相三線(火線、零線、接地線),溫控器11採用電腦數碼顯示的電子溫控器11,室內溫度控制<30℃。
實施例3一種納米智能控溫牆體供熱器的製作請參閱圖11、導電絲面料製作導電絲為鍍銀銅材料,直徑為0.50mm,抗拉強度為1000N/mm2,導電絲在面料中的分布(徑向)300根/米,紗線原料為棉與化纖混紡的紗線規格為20s,要求紗線無雜質、異物、不受潮變質、經布機編織而成,導線不能脫邊,單位面積重量為300g/m2。
2、導電絲面料經「納米溫度記憶材料」塗層整理採取浸軋塗層的辦法塗前將導電絲面料檢驗並平整,去掉異物、線頭雜質。同時將粘度為300mpa.s,含固量50%的「納米溫度記憶材料」置於不鏽鋼容器中充分攪勻,然後把導電絲面料投入「納米溫度記憶材料」中均勻浸軋,時間7s,再經軋輥軋去多餘的液體並上機烘乾整理,門幅一致不得緯斜,烘乾溫度135℃,車速9m/min,上膠量170%(按重量比)乾燥重量110g/m2。經浸軋塗層形成導電絲面料層5。
3、阻燃絕緣塗層及隔熱複合整理先將導電絲面料兩面進行阻燃和絕緣塗層整理,經三氧化二銻阻燃劑聚丙烯(PP)塗層整理,溫度150℃,車速9m/min,塗層厚度1000μm。經上述塗層整理形成第一阻燃絕緣層4和第二阻燃絕緣層6。塗層後的導電絲面料,其中一面採用鋁箔(厚度0.20mm)進行複合而成(膠粘劑採用聚丙稀酸酯),粘膠厚度為100μm。經上述整理形成隔熱防潮層3。在隔熱防潮層3上粘上珍珠巖,形成保溫材料層2。保溫材料層2厚度為13mm,阻燃絕緣層6通過粘接與牆體裝飾層7複合。牆體裝飾層7是通過貼裝飾紙方式製作成。
4、在供熱器上安裝電器元件在牆體1內裝入套有塑料管的導線9、導線9的一端與電源12、溫控器11、溫控器開關10相連接。另一端伸入供熱器中。供熱器的保溫材料層2、隔熱防潮層3、第一阻燃絕緣層4、導電絲面料層5、第二阻燃絕緣層6、牆體裝飾層7兩端用連接件8連接。連接件8通過螺絲釘連接牆體1。連接件8採用龍骨連接件。按需裁剪,其中將導電絲面料層各導電絲用串連或並聯的方式形成連接,並連接導線且與電源12、溫控器11、溫控器開關相連接10,構成迴路。電源12電壓為250V,功率250w/m2負載電流20A,總線帶漏電保護開關,電源開關為單相三線(火線、零線、接地線),溫控器11採用電腦數碼顯示的電子溫控器11,室內溫度控制<30℃,可根據需要編程可設定一周內每天24小時不同時間段的適宜溫度,控溫靈敏度±1℃。
權利要求
1.一種納米智能控溫牆體供熱器,其特徵在於該供熱器由內向外依次包括保溫材料層(2)、隔熱防潮層(3)、第一阻燃絕緣層(4)、導電絲面料層(5)、第二阻燃絕緣層(6)、牆體裝飾層(7),且各層兩端通過連接件(8)連成一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熱器,其特徵在於導電絲面料層(5)的導電絲分別連有導線(9)且與電源(12)、溫控器(11)、溫控器開關(10)相連接,構成迴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供熱器,其特徵在於電源(12)選用交流電或直流電。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供熱器,其特徵在於溫控器(11)採用電腦數碼顯示的電子溫控器。
5.一種納米智能控溫牆體供熱器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以下步驟A導電絲面料製作;B導電面料浸軋塗層整理;C阻燃、絕緣塗層整理及隔熱防潮整理;D安裝電器元件。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納米智能控溫牆體供熱器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A步驟中的面料中原料為導電絲和紗線或股線,導電絲選用鍍銀或鍍錫銅導電絲,紗線、股線選用全棉或棉與化纖混紡材料。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納米智能控溫牆體供熱器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C步驟中阻燃劑選用三氧化二銻、氮磷類。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納米智能控溫牆體供熱器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C步驟中絕緣材料選用聚乙烯、聚丙稀、聚氨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納米智能控溫牆體供熱器,由內向外包括保溫材料層、隔熱防潮層、第一阻燃絕緣層、導電絲面料層、第二阻燃絕緣層、牆體裝飾層。供熱器的保溫材料層、隔熱防潮層、阻燃絕緣層、導電絲面料層、阻燃絕緣層、牆體裝飾層兩端用連接件連接並可安裝在所需牆體上。本發明優點表現在工藝先進,可操作性強;用於牆體供暖可替代空調、水暖、氣暖、不佔用室內空間、衛生整潔、使用方便、可自動控溫、阻燃、絕緣安全可靠;導熱快而均勻,節能效果顯著,是空調的50%,蓄熱時間是升溫時間的4倍以上,綜合費用低,遠紅外發射率>80%,無毒無味、無汙染,有益健康。
文檔編號H05B1/00GK1777340SQ20051011049
公開日2006年5月24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17日
發明者潘躍進, 吳東來 申請人:上海中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