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20:02:26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2年12月10日、申請號為201280062094.4、發明名稱為「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本發明涉及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本發明尤其涉及玉米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但不限定於此。



背景技術:

(1)在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中,沿機體橫方向並列設有利用無端轉動體向機體後方向卡止搬送收割物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

在例如專利文獻1所示的收割機的頭部中,設有左右的外部單元和中心單元的三列的單元。左右的外部單元和中心單元具備卡止搬送收割物的左右一對收集構件(相當於無端轉動體)而構成。與各收集構件相對應而具備支撐收集構件的搬送起始端側所迴繞的惰滑輪的搖動自如的惰臂、以及通過搖動操作惰臂而張緊操作收集構件的張緊裝置。

(2)在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中,具備:收割部,其具有沿機體橫方向並列的多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及支撐前述多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收割部框架,在機體橫方向上的多個部位收割收割物;以及送出部,其具有連結至前述收割部框架的後部的送出部框架,將由前述收割部收割的收割物送出至供給器,在前述收割部框架的橫向一側部從前述送出部框架向橫向外側突出的狀態下,前述收割部框架和前述送出部框架連結。

在例如專利文獻2所示的聯合收割機中,具備穀物割取頭部以及連結至穀物割取頭部的後部大致中央而將割取谷穗送給至脫谷部的供給器殼體,在內設於供給器殼體內的供給器鏈送出部的輸送軸起動力傳遞至穀物割取頭部所具備的割刃及谷穗掃入絞龍的傳遞系中設有轉矩限制器。

(3)在玉米收割機的收割預處理裝置中,具備:預處理框架,其搖動升降操作自如地連結在行駛機體的前部;多個收割裝置,其沿機體橫方向並列地支撐於前述預處理框架,並收割玉米;以及橫進給絞龍,其在前述多個收割裝置的後方支撐於前述預處理框架,將來自前述多個收割裝置的玉米沿著橫進給平臺橫進給。

在例如專利文獻3所示的收割機中,具備具有如下基本框架的基本框架而構成收割機的頭部:具有4列傳送路徑、設於各傳送路徑的兩橫向側的收集鏈、橫向地設於4列傳送路徑的後方的絞龍、位於絞龍的下方的底板。

(4)在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中,沿機體橫方向並列設有多個利用無端轉動體向機體後方向卡止搬送收割物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

在例如專利文獻1所示的收割機的頭部中,設有左右的外部單元和中心單元的三列的單元。左右的外部單元和中心單元具備卡止搬送收割物的左右一對收集構件(相當於無端轉動體)而構成。在各收集構件具備支撐收集構件的搬送起始端側所迴繞的惰滑輪的搖動自如的惰臂、以及通過搖動操作惰臂而張緊操作收集構件的張緊裝置。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第456625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261093號公報;

專利文獻3:美國專利第5117618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1)對應於背景技術(1)的課題如下。

在上述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中,在通過適用現有技術而能夠進行對無端轉動體施加張力的情況下,分別將張力施加至多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各個無端轉動體,即使使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相等,也需要分別調節施加至一方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和施加至另一方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因而實際上張力容易不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將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操作簡單地調整為相等張力狀態的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

(2)對應於背景技術(2)的課題如下。

收割預處理裝置具備:收割部,其具有沿機體橫方向並列的多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及支撐多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收割部框架,在機體橫方向上的多個部位收割收割物;以及送出部,其具有連結至收割部框架的後部的送出部框架,將由收割部收割的收割物送出至供給器,在該收割預處理裝置中,為了設置進行針對收割部的傳動轉矩的限制的轉矩限制器,如果配備成位於收割部框架、送出部框架的外部,則容易進行轉矩限制器的調整和檢查等。

然而,在容易產生針對轉矩限制器的作物的接觸的情況下,容易產生作物的纏住引起的工作不良。另外,需要防止作物的纏住的限制器外殼等的覆蓋裝置,在經濟方面不利。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僅能夠將收割部用的轉矩限制器在調整和檢查作業容易的狀態下裝備、還能夠在構造簡單地避免作物的纏住的狀態下裝備的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

(3)對應於背景技術(3)的課題如下。

在上述收割預處理裝置中,具備能夠進行橫進給絞龍引起的收割物的搬送的橫進給平臺,橫進給平臺構成為具備遍及橫進給絞龍的全長的橫方向長度及從橫進給絞龍的下方至收割裝置的後端部附近的前後方向長度,由此,考慮使橫進給平臺具備橫進給絞龍的功能,構成預處理框架。

然而,在該情況下,由於橫進給平臺為大型部件,因而存在因橫進給平臺的重量而預處理框架的重量變大、收割預處理裝置整體的重量極大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從預處理框架的面輕量化的收割機的收割預處理裝置。

(4)對應於背景技術(4)的課題如下。

在上述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中,構成為,設有對無端轉動體施加張力的張力調整裝置,不論無端轉動體的製作誤差或延伸等,而能夠進行無端轉動體的張力調整。

在作為張力調整裝置採用手動類型的情況下,即使進行張力調整裝置的操作引起的張力調整,也難以識別張力的細微的變化而難以進行微調整,在作為張力調整裝置使用自動類型的情況下,彈簧通過強力的操作力而使張力產生於無端轉動體,因而難以進行微調整,容易產生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間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差。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容易避免或抑制相鄰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彼此之間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差產生的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

用於解決上述課題的手段

(1)對應於課題(1)的解決手段如下。

一種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其沿機體橫方向並列地設有多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其利用無端轉動體向機體後方向卡止搬送收割物,在該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中,具備:

可動側支撐部件,其支撐在所述多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中的所述無端轉動體的返迴路徑相對的狀態下沿機體橫方向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中的一方的所述無端轉動體的搬送起始端側所迴繞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以及另一方的所述無端轉動體的搬送起始端側所迴繞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

固定側支撐部件,其支撐所述可動側支撐部件,使其移動自如;

張力施加裝置,其在由所述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對所述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所述無端轉動體施加張力的方向上對所述可動側支撐部件進行操作以使其相對於所述固定側支撐部件移動,遍及所述可動側支撐部件和所述固定側支撐部件而設置。

依照本構成,如果調節張力施加裝置,則可動側支撐部件通過張力施加裝置引起的張力施加操作而相對於固定側支撐部件移動操作,將一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一體地移動操作移動量,一方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張緊操作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另一方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張緊操作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通過一體地移動操作一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從而能夠使因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引起的張緊操作而產生於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移動量相等,能夠使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相等。

因此,能夠僅以操作張力施加裝置而操作簡單地將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調節為相等張力狀態,能夠順利地進行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引起的搬送。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在所述多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所述無端轉動體的長度方向上的多個部位設有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

在所述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一方的所述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和另一方的所述起始端側旋轉輪體之間,以所述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一方的所述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的返迴路徑和另一方的所述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的返迴路徑交叉的方式配備所述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所述起始端側旋轉輪體。

依照本構成,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一方的所述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的返迴路徑和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的返迴路徑交叉,因而能夠構成為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一方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和另一方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沿機體橫方向接近,能夠擴大在沿著無端轉動體的搬送路徑的部位相對的狀態下將收割物導入沿機體橫方向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搬送起始端側彼此之間的方式形成的導入口的橫向寬度。

當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的返迴路徑和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的返迴路徑交叉時,在張緊操作引起的移動量的不同產生於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之間時,有時候產生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和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在一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之間以相同或接近相同的時機移動而接觸的事態。

但是,能夠使因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引起的張緊操作而產生於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移動量相同,因而能夠避免產生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移動量的不同而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在一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之間以相同或接近相同的時機移動的事態的產生,同時,進行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調節。

因此,能夠擴大收割物導入口的橫向寬度,構成為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的返迴路徑在一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之間交叉,同時即使張緊調節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也能夠順利地進行收割物的卡止搬送而不產生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接觸。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具備沿由所述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對所述無端轉動體施加張力的方向對所述可動側支撐部件移動施力的彈簧,構成所述張力施加裝置。

依照本構成,通過彈簧引起的可動側支撐部件的移動施力,從而能夠將一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向無端轉動體的張緊側移動施力,自動地進行針對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施加。

因此,即使自動地進行針對無端轉動體的張力施加,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施加引起的移動量也相等,能夠使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相等。

當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的返迴路徑在一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之間交叉地構成時,即使自動地進行針對無端轉動體的張力施加,也一體地移動操作一對起動側旋轉輪體而用於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張緊調整的移動量相等,能夠避免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的接觸。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將移動引導所述可動側支撐部件的一對導向裝置沿機體橫方向並列而遍及所述可動側支撐部件和所述固定側支撐部件而設置。

依照本構成,能夠使被張力施加裝置移動操作的可動側支撐部件接收沿機體橫方向並列的一對導向裝置引起的導向並同時移動,能夠防止在可動側支撐部件產生左右側的移動量不同的傾斜。

因此,能夠避免在被可動側支撐部件一體地移動操作的一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產生可動側支撐部件的傾斜引起的移動量的不同,從該面起也使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相等。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使所述一對導向裝置的一方具備外周形狀為圓形的導軌和相對滑動自如地外嵌於該導軌的內周形狀為圓形的導向部件而構成,

使所述一對導向裝置的另一方具備外周形狀為圓形的導軌和相對滑動自如地外嵌於該導軌的內周形狀為矩形的導向部件而構成。

依照本構成,一方的導向裝置的導軌和導向部件通過遍及導軌的外周面的周方向上的大致整體而接觸的滑動接觸而進行可動側支撐部件的移動引導,另一方的導向裝置的導軌和導向部件通過在導軌的外周面的周方向上的一部分接觸的滑動接觸而進行可動側支撐部件的移動引導,一對導向裝置的導軌和導向部件作為整體而能夠以不產生振蕩和不良的方式滑動而順利地移動引導可動側支撐部件。

因此,以難以在可動側支撐部件產生傾斜的方式設置一對導向裝置,同時順利地進行導向裝置的導軌和導向部件的相對移動,能夠以張力不同更難以產生的良好的精度進行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調整。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在所述一對導向裝置之間配備所述張力施加裝置。

依照本構成,能夠使張力施加裝置引起的移動操作力作用於接收可動側支撐部件中的一方的導向裝置引起的移動引導的部位和接收另一方的導向裝置引起的移動引導的部位之間,能夠順利地進行張力施加裝置的移動操作引起的可動側支撐部件的移動。

所以,順利地進行張力施加裝置的移動操作引起的可動側支撐部件的移動,能夠以張力不同更難以產生的良好的精度進行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調整。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以設定所述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一方的搬送裝置框架和另一方的搬送裝置框架的機體橫方向間隔的方式遍及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搬送裝置框架而連結所述固定側支撐部件。

依照本構成,能夠使固定側支撐部件具備一對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一方和另一方的機體橫方向上的相對位置的定位的定位功能。

因此,能夠以將固定側支撐部件活用為定位裝置的簡單的構造將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機體橫方向間隔設定成規定間隔。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使所述可動側支撐部件的平面視圖中的形狀為如下形狀:支撐所述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一方的所述起始端側旋轉輪體的一側的橫向側緣沿著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搬送路徑,支撐所述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另一方的所述起始端側旋轉輪體的一側的橫向側緣沿著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搬送路徑。

依照本構成,能夠由可動側支撐部件覆蓋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搬送起始端側的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搬送路徑側部分和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搬送路徑側部分之間,使可動側支撐部件具備從其間抑制塵埃或作物進入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內部的防塵功能。

因此,能夠以將可動側支撐部件活用為防塵裝置的簡單的構造抑制塵埃或作物向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進入。

(2)對應於課題(2)的解決手段如下。

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具備:收割部,其具有沿機體橫方向並列的多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以及支撐所述多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收割部框架,在機體橫方向上的多個部位收割收割物;以及送出部,其具有連結在所述收割部框架的後部的送出部框架,將由所述收割部收割的收割物送出至供給器,

在所述收割部框架的橫向一側部從所述送出部框架向橫向外側突出的狀態下,所述收割部框架和所述送出部框架連結,

在該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中,具備:

將所述收割部的輸入軸沿機體橫向配置於所述收割部框架的背後而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所述送出部框架,

在從所述送出部框架向橫向外側突出的所述收割部框架的橫向一側部的後方,將對所述收割部進行動力傳遞的傳動機構在與位於所述輸入軸中的所述送出部框架的橫向外側的端部連動的狀態下設置,

在所述傳動機構所具備的連動部件與所述輸入軸的端部之間以使所述傳動機構與所述輸入軸連動的方式設有轉矩限制器。

依照本構成,將轉矩限制器配置於位於收割部框架和送出部框架的外部的位置,即被收割部框架的橫向一側部和送出部框架包圍而收割部框架和送出部框架成為針對轉矩限制器的導向部件的位置。

因此,能夠由轉矩限制器避免或防止收割部的破損,同時並且容易在收割部框架和送出部框架的外部進行轉矩限制器的調整或檢測作業,同時容易通過將收割部框架、送出部框架活用為導向部件的簡單的構造來避免針對轉矩限制器的作物的接觸或纏住,能夠低價地防止轉矩限制器的作物附著引起的工作不良的發生。

另外,轉矩限制器位於輸入軸的端部,能夠從送出部框架的橫向側方容易地進行轉矩限制器的調節。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將所述輸入軸貫穿設置於所述輸出部框架,所述傳動機構所連動的所述輸入軸的端部從所述送出部框架向橫向外側突出。

依照本構成,為了支撐輸入軸而能夠以不需要設於送出部框架的特別的支架的簡單的構造使輸入軸支撐於送出部框架。

因此,構造簡單地能夠進行輸入軸的支撐,從該方面出發能夠低價地獲得。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使將所述輸入軸的驅動力傳遞至所述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搬送傳動機構連結至相對於所述送出部框架而位於所述轉矩限制器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的所述輸入軸的部位。

依照本構成,能夠使朝向輸入軸的傳動機構及轉矩限制器的重量與搬送傳動機構的重量分散於送出部框架的兩橫向側,容易平衡收割預處理裝置的左右重量。

因此,對於收割機在前部施加收割預處理裝置的重力,同時能夠容易良好地操縱左右重量的平衡。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使所述傳動機構具備傳動鏈而構成,作為所述傳動機構所具備的所述連動部件而設有鏈輪,

具備以下而構成所述轉矩限制器:離合器,其遍及所述鏈輪和所述輸入軸而設置;轉矩設定彈簧,其以相對於所述鏈輪而配置在所述送出部框架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並以進入狀態對所述離合器施力的方式安裝於所述輸入軸;以及轉矩調節螺釘,其以相對於該轉矩設定彈簧而在所述鏈輪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的位置接收支撐所述轉矩設定彈簧的方式,並且以調節所述轉矩設定彈簧的施力的方式螺合於所述輸入軸的端部。

依照本構成,能夠以僅將轉矩調節螺釘螺合於輸入軸的端部的構造簡單的調節機構來調節轉矩設定彈簧的施力。

因此,能夠構造簡單地進行設定轉矩的調節,從該方面能夠低價地獲得。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將所述離合器相對於所述鏈輪的輪體部而配置於所述送出部框架定位的一側。

依照本構成,能夠使鏈輪的輪體部具備防止作物進入離合器的保護功能。

因此,能夠以將鏈輪活用為保護裝置的簡單的構造來防止離合器的作物纏住引起的轉矩限制器的工作不良。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使所述收割部具備從玉米植物體切取玉米的收割輥。

依照本構成,收割部通過將玉米從玉米植物體切取的收割方式來收割作業,因而使大的驅動負荷產生。設有作用於產生大驅動負荷的收割部的轉矩限制器,因而能夠有效地防止過大的負荷施加於傳動機構。

(3)對應於課題(3)的解決手段如下。

一種收割機的收割預處理裝置,具備:預處理框架,其搖動升降操作自如地連結在行駛機體的前部;多個收割裝置,其沿機體橫方向並列地支撐於所述預處理框架,並收割玉米;以及橫進給絞龍,其在所述多個收割裝置的後方支撐於所述預處理框架,將來自所述多個收割裝置的玉米沿著橫進給平臺橫進給,在該收割機的收割預處理裝置中,

具備以下而構成所述預處理框架:左右一對縱板狀的連結框架,其後端部轉動自如地連結至所述行駛機體;機器橫向的橫向框架,其連結至所述左右一對連結框架的前端側下部並且兩橫向端從所述左右一對連結框架向橫向外側突出;以及連結部件,從所述橫向框架向機體前方向延伸的延伸端部在連結至支撐所述多個收割裝置的機體橫向的支撐框架的狀態下位於所述橫進給平臺的下方。

依照本構成,由橫向框架連結左右一對連結框架,由連結部件連結橫向框架和支撐框架,構成預處理框架,因而能夠使橫進給平臺具備能夠進行橫進給絞龍引起的玉米的橫進給的導向功能,除此之外能夠使預處理框架為框架構造,能夠使預處理框架輕量化同時使預處理框架具備規定的強度。

因此,從預處理框架的方面出發,收割預處理裝置變輕,能夠獲得能夠通過小輸出的驅動裝置來順利地升降操作等有利的收割預處理裝置。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在所述預處理框架中具備:後縱壁板,其連結至所述左右一對連結框架的前端側並且位於所述橫進給絞龍的後側;以及左右一對橫縱壁板,其在後端側連結至所述後縱壁板的兩橫向端部及所述橫向框架的兩端部的狀態下分別位於所述橫進給絞龍的兩橫向外側,並且前端側連結至所述支撐框架。

依照本構成,通過左右一對連結框架和橫向框架和後縱壁板的連結而有效地進行後縱壁板的形狀保持,通過橫向框架和左右一對橫縱壁板和支撐框架和連結部件的連結而有效地進行後縱壁板的形狀保持,因而能夠使後縱壁板和橫縱壁板輕量化同時使預處理框架具備規定的強度。

因此,能夠使預處理框架更加輕量而更加減輕收割預處理裝置。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構成為通過分別設於所述多個收割裝置的連結部而將所述多個收割裝置分別安裝於所述支撐框架,

配備成將所述連結部件連結至所述支撐框架中的所述多個收割裝置的連結部所安裝的位置彼此之間的部位。

依照本構成,能夠使連結部件因不需要迂迴收割裝置的連結部的構造的簡單的構造而輕量同時連結至支撐框架。

因此,從該連結部件的方面出發也能夠使預處理框架輕量化而減輕收割預處理裝置。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在所述支撐框架的後方將使所述多個收割裝置分別具備的驅動外殼連動的位於所述驅動外殼之間的連動軸配置並設於所述連結部件的上方。

依照本構成,使連動軸位於支撐框架的後方,因而將收割裝置向割取框架的後端側極為靠近,安裝於支撐框架,能夠使從預處理框架的搖動軸芯至收割裝置的重心為止的距離小。通過使連動軸位於支撐框架的後方,從而即使連動軸從支撐框架向後方脫落而地面位於連動軸的下方,由於連結部件位於連動軸的下方,因而也能夠使連結部件具備防止從地面跳起的土或石碰到連動軸的保護功能。

因此,能夠使從預處理框架的搖動軸芯至收割裝置的重心為止的距離小,能夠容易進行收割預處理裝置的升降操作,同時通過將連結部件活用為保護裝置的簡單構造來抑制針對連動軸的土或石的附著或衝撞。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將所述多個收割裝置分別具備的驅動外殼配備於所述支撐框架的後方。

依照本構成,驅動外殼的重量在支撐框架的後方施加於收割裝置,因而能夠更加減小從預處理框架的搖動軸芯至收割裝置的重心為止的距離。

因此,更加容易進行收割預處理裝置的升降操作,能夠使升降操作所採用的致動器小型化。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在所述支撐框架的後方沿機體橫方向並列地設有多個託架,使所述多個收割裝置各自的驅動外殼分別載置並支撐於所述多個託架。

依照本構成,託架位於驅動外殼的下側,因而即使驅動外殼從支撐框架向後方脫落而地面位於驅動外殼的下方,也能夠使託架具備防止從地面跳起的土或石碰到驅動外殼的保護功能。

因此,能夠通過將託架活用為保護裝置的簡單構造來抑制針對驅動外殼的土或石的附著或衝撞。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使所述連結部件相對於所述連結框架而向機體前後方向並列成一直線狀地配備。

預處理框架在位於預處理裝置的後部的連結框架的後端部被行駛機體支撐,同時受到施加至位於預處理框架的前部的支撐框架的收割裝置的載荷。依照本構成,將機體側的支撐點和支撐框架連結而將載荷傳遞至機體側的支撐點的連結框架和連結部件在並列成一直線狀的狀態下強度有利地傳遞載荷,因而即使使預處理框架更加輕量化,也能夠使預處理框架發揮所需要的強度。

因此,能夠使預處理框架更加輕量而更加減輕收割預處理裝置。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將多個所述連結部件沿機體橫方向隔開間隔而並列地設置。

依照本構成,施加至支撐框架的收割裝置的載荷經由多個連結部件而施加至橫向框架,因而在橫向框架能夠使收割裝置的負荷分散於橫向框架的多個部位而支撐,即使使橫向框架輕量化,也能夠使橫向框架發揮所需要的強度。

因此,通過橫向框架的輕量化而使預處理框架更加輕量化,能夠更加減輕收割預處理裝置。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以所述連結部件彼此的機體橫方向上的間隔和與所述橫縱壁板相鄰的所述連結部件和所述橫縱壁板的機體橫方向上的間隔相等或大致相等的方式配置所述多個連結部件。

依照本構成,能夠使施加至支撐框架的收割裝置的載荷均等地分散於橫向框架的多個部位,因而即使使橫向框架更加輕量化,也能夠使橫向框架發揮所需要的強度。

因此,能夠通過橫向框架的更加輕量化而使預處理框架更加輕量化、更加減輕收割預處理裝置。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在所述預處理框架具備機體橫向的上橫向框架,其連結至所述左右一對連結框架的前端側上部,並且連結至所述左右一對橫縱壁板的後端側上部。

依照本構成,除了左右一對連結框架和橫向框架和後縱壁板和橫縱壁板和連結部件的連結之外,能夠通過上橫向框架的連結也有效地進行後縱壁板和橫縱壁板的形狀保持,使後縱壁板和橫縱壁板輕量化同時使預處理框架具備規定的強度。

因此,能夠使預處理框架更加輕量,更加減輕收割預處理裝置。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將用於所述多個收割裝置的輸入驅動力的輸入軸在所述上橫向框架的後方沿著所述上橫向框架而配備。

依照本構成,為了發揮框架功能的具備優異的強度的上橫向框架沿著輸入軸,因而能夠使上橫向框架具備避免輸入軸碰到樹木或壁等的保護機構。

因此,即使有時候在迴旋或收納等時預處理框架接觸於埂或壁等,也能夠通過將上橫向框架活用為導向裝置的簡單的構造來以難以變形或破損的方式保護輸入軸。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使所述橫向框架由鋼管構成。

依照本構成,能夠由鋼管使橫向框架輕量化。

因此,除了預處理框架的框架構造引起的輕量化,還能夠通過橫向框架的輕量化來使預處理框架更加輕量化而減輕收割預處理裝置。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鋼管為縱截面圓形的鋼管。

依照本構成,能夠將連結框架或連結部件或者為了橫向框架的連結而設於橫縱壁板的連結部以成為圓形的連結孔或圓弧形狀的連結凹部的方式形成即可而作業容易地設置

因此,能夠作業容易地製作而低價地獲得連結框架或連結部件等。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使所述支撐框架形成為縱截面形狀為矩形。

依照本構成,使連接至或沿著支撐框架的部件容易抵靠或容易沿著支撐框架的平坦的側面,容易使連接至或沿著支撐框架的部件的連結狀態或配置狀態如所規定。

因此,能夠作業容易地使連接至或沿著支撐框架的部件為規定的連結狀態或配置狀態,能夠效率良好地組裝作業。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將安裝於所述支撐框架的所述收割裝置的連結部構成為,形成為縱截面形狀為u字狀的槽形,相對於所述支撐框架而沿垂直於所述支撐框架的軸芯的方向外嵌,並且在外嵌狀態下相對於所述支撐框架以不能旋轉的方式卡合。

依照本構成,能夠使收割裝置的連結部為縱截面形狀形成為u字狀的槽形的簡單的構造,同時相對於支撐框架而僅從外周側嵌入而以不能旋轉的方式安裝。

因此,能夠相對於支撐框架而以簡單的構造的連結部操作簡單地安裝收割裝置,能夠低價地獲得並且效率良好地組裝作業。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在所述橫向框架具備缸支撐部,其支撐將所述預處理框架相對於行駛機體而升降操作的液壓缸。

依照本構成,通過為了發揮框架功能而具備優異的強度的橫向框架而支撐液壓缸,因而能夠避免預處理框架的歪斜產生同時使液壓缸的操作力作用於預處理框架。

因此,能夠使預處理框架輕量化同時使液壓缸的操作力效率良好地作用而順利地升降操作。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將所述缸支撐部構成為所述液壓缸的軸芯在行駛機體平面視圖中以相對於所述連結部件而沿著的安裝姿勢支撐所述液壓缸。

依照本構成,液壓缸的操作力在行駛機體平面視圖中在沿著連結部件的方向上相對於橫向框架而作用,因而能夠有效地避免預處理框架的歪斜產生同時使液壓缸的作用力作用。

因此,能夠使預處理框架輕量化同時使液壓缸的操作力效率良好地作用而順利地升降操作。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將所述一對液壓缸分開配置於所述橫向框架的兩橫向端側。

依照本構成,液壓泵的操作力作用於為了發揮框架功能而具備優異的強度的橫向框架的兩橫向端側,因而能夠避免起因於預處理框架的歪斜的傾斜等姿勢變化的產生同時使液壓缸的操作力作用於預處理框架的兩橫向端側。

因此,使預處理框架輕量化,同時並且由一對液壓缸升降操作,同時能夠升降操作而不使預處理框架的歪斜引起的傾斜等姿勢變化產生。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在所述連結部件,具備支撐接地臺座的臺座支撐部。

依照本構成,為了發揮框架功能而具備優異的強度的連結部件使得接地臺座被支撐,因而能夠迴避起因於預處理框架的接地反力的歪斜產生同時使用接地臺座。

因此,使預處理框架輕量化,同時能夠使收割預處理裝置的接地支撐在沒有起因於接地反力引起的歪斜產生的姿勢變化的穩定的狀態下進行。

(4)對應於課題(4)的解決手段如下。

一種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其沿機體橫方向並列地設有多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其利用無端轉動體向機體後方向卡止搬送收割物,在該收割機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中,

設有張力調整裝置,其在所述多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中的所述無端轉動體的返迴路徑相對的狀態下將張力施加至沿機體橫方向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所述無端轉動體,

具備:天平支撐體,其旋轉自如地連結所述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中的一方的支撐所述無端轉動體的搬送起始端側的一方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和另一方的支撐所述無端轉動體的搬送起始端側的另一方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以及框架側支撐體,其在所述天平支撐體搖動自如地連結的狀態下支撐於所述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框架側,

構成為,所述天平支撐體相對於所述框架側支撐體而搖動,所述一方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和所述另一方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的一方沿無端轉動體張緊方向搖動,另一方沿無端轉動體鬆弛方向搖動,由此,進行所述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調節。

依照本構成,即使通過張力調整裝置調整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即使起因於開頭中記載的張力調整裝置的特性的調整不良或無端轉動體的延伸等使得張力差產生於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天平支撐體也因無端轉動體的張力差而搖動操作,支撐高張力側的無端轉動體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向無端轉動體的鬆弛側移動,支撐低張力側的無端轉動體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向無端轉動體的張緊側移動,能夠在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不產生或不怎麼產生無端轉動體的張力差。另外,即使因在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產生搬送反力的差而在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產生張力差,天平支撐體也同樣地搖動操作,能夠在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不產生或不怎麼產生無端轉動體的張力差。

因此,能夠避免或抑制在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彼此之間產生無端轉動體的張力差,能夠順利且可靠地進行收割物的卡止搬送。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設有限制所述天平支撐體針對所述框架側支撐體的搖動角的停止裝置。

依照本構成,能夠通過停止裝置來防止因天平支撐體搖動時的慣性等而產生的天平支撐體的過剩的搖動。

因此,能夠防止因天秤支撐體過剩地搖動而容易產生的無端轉動體的從起始端側旋轉輪體的脫離。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具備以下而構成所述停止裝置:一對凸起部,其以所述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旋轉自如地連結至所述天平支撐體的方式設置;以及一對接收部,其以在所述框架側支撐體分別接收支撐將所述天平支撐體的所述一對凸起部的方式設置。

依照本構成,以起始端側旋轉輪體旋轉自如地連結至天平支撐體的方式設置一對凸起部抵接於框架側支撐體的接收部,由此,構成防止天秤支撐體的過剩的搖動的停止裝置,因而能夠以不需要將用於抵接於接收部的特別的抵接部設於天秤支撐體的簡單的構造構成停止裝置。

因此,能夠通過簡單的構造的停止裝置的採用而低價地獲得防止起因於天平支撐體的過剩的搖動的無端轉動體的脫離的裝置。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使所述框架側支撐體的所述天平支撐體定位的一側的形狀為所述天平支撐體搖動自如地連結的部位相對於具備所述一對接收部的部位而向所述天平支撐體定位的一側突出的形狀。

依照本構成,即使天平支撐體搖動自如地連結的框架側支撐體的部位與天平支撐體和天平支撐體的搖動軸芯方向重合,也能夠在具備一對接收部的框架側支撐體的部位與天平支撐體和天平支撐體的搖動軸芯方向不重合或不怎麼重合的輕而小的物件構成框架側支撐體。

因此,能夠極為輕鬆地獲得能夠通過天平支撐體的搖動而避免或抑制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差的產生。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在天平支撐體,在並列成一直線狀或大致一直線狀的配置下具備所述一方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旋轉自如地連結的連結點、所述另一方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旋轉自如地連結的連結點、搖動自如地連結至所述框架側支撐體的連結點。

依照本構成,能夠使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分別連結的一對連結點以及連結至框架側支撐體的連結點為並列成一直線狀或大致一直線狀的簡單的形狀,能夠緊湊地配備天平支撐體。

因此,能夠緊湊地獲得能夠通過天平支撐體的搖動而避免或抑制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差產生。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具備以下而構成所述張力調整裝置:

固定側支撐部件,其固定於所述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框架側;移動導向裝置,其以所述框架側支撐體沿張力施加至所述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方向移動自如地支撐的方式遍及所述框架側支撐體和所述固定側支撐部件而設置;以及張力施加裝置,其以沿張力施加至所述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方向移動操作所述框架側支撐體的方式遍及所述框架側支撐體和所述固定側支撐部件而設置。

依照本構成,框架側支撐體被張力施加機構移動操作,使得天平支撐體與框架側支撐體一同移動,一方側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以及另一方側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移動而對無端轉動體施加張力。如果在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產生張力差,則天平支撐體搖動而使支撐高張力側的無端轉動體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向張力減少側移動,使支撐低張力側的無端轉動體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向張力增大側移動,消除或減少張力差。

因此,為了進行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調整,能夠一舉地移動一方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和另一方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而迅速地進行。能夠如此地迅速地進行張力調整,同時通過天平支撐體的搖動而使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差消除或減少,能夠避免或抑制無端轉動體的張力差產生於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在所述張力施加機構,具備將所述框架側支撐體沿張力施加至所述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反向移動施力的彈簧。

依照本構成,能夠通過彈簧的施力而進行框架側支撐體的移動操作,能夠通過彈簧而自動地進行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張力調整。

因此,能夠通過彈簧而自動地進行無端轉動體的張力施加,同時能夠通過天秤支撐體的搖動避免或抑制一對無端轉動體的張力差產生,能夠順利且可靠地進行收割物的卡止搬送。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將一對所述移動導向裝置沿機體橫方向並列地設置。

依照本構成,能夠使框架側支撐部件接收沿機體橫方向並列的一對移動導向裝置引起的移動導向同時移動,能夠在框架側支撐部件防止左右側的移動量不同的傾斜產生。

因此,在移動操作框架側支撐體時,能夠以不傾斜運動的方式順利地移動而順利地進行框架側支撐體的移動操作引起的張力施加。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使所述一對移動導向裝置的一方具備外周形狀為圓形的導軌和相對滑動自如地外嵌於該導軌的內周形狀為圓形的導向部件而構成,使所述一對移動導向裝置的另一方具備外周形狀為圓形的導軌和相對滑動自如地外嵌於該導軌的內周形狀為矩形的導向部件而構成。

依照本構成,一方的移動導向裝置的導軌和導向部件通過遍及導軌的外周面的周方向上的大致整體而接觸的滑動接觸而進行框架側支撐部件的移動引導,另一方的移動導向裝置的導軌和導向部件通過在導軌的外周面的周方向上的一部分接觸的滑動接觸而進行框架側支撐部件的移動引導,由此,一對移動導向裝置的導軌和導向部件作為整體而能夠以不產生振蕩及不良的方式滑動而順利地移動引導框架側支撐部件。

因此,以在移動操作的框架側支撐部件不產生傾斜運動的方式設置一對移動導向裝置,同時順利地進行移動導向裝置的導軌和導向部件的相對移動,能夠以張力差更難以產生的良好的精度進行無端轉動體的張力調整。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使所述框架側支撐體的平面視圖中的形狀為如下形狀:機體橫方向上的一端側的橫向側緣沿著所述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搬送路徑、機體橫方向上的另一端側的橫向側緣沿著所述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搬送路徑。

依照本構成,能夠由框架側支撐部件覆蓋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搬送起始端側的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搬送路徑側部分和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無端轉動體的搬送路徑側部分之間,使框架側支撐部件具備從其間抑制塵埃或作物進入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的內部的防塵功能。

因此,能夠以將框架側支撐部件活用為防塵裝置的簡單的構造抑制塵埃或作物向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進入。

關於其他的特徵以及之後陳述的有利的效果,如果參照附圖同時閱讀以下的說明則變得明確。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基於第1實施例(以下,直到圖38相同)的玉米收割機的整體的左側面圖。

圖2是示出玉米收割機的整體的右側面圖。

圖3是示出玉米收割機的整體的平面圖。

圖4是示出玉米收割機的整體的正面圖。

圖5是示出機體框架的平面圖。

圖6是示出機體框架的前部的側面圖。

圖7是示出機體框架的前部的正面圖。

圖8是示出機體框架的前車輪支撐部的平面圖。

圖9是駕駛艙的下部的橫截面圖。

圖10是示出收割預處理裝置的前部的平面圖。

圖11是示出收割預處理裝置的收割輥配設部的平面圖。

圖12是示出收割預處理裝置的後部的平面圖。

圖13是示出收割預處理裝置的後部的縱貫正面圖。

圖14是示出收割預處理裝置的後部的縱貫側面圖。

圖15是示出收割裝置的側面圖。

圖16是示出收割裝置的縱貫正面。

圖17是示出收割裝置的起始端部的平面圖。

圖18是示出張力施加裝置的縱貫側面圖。

圖19是圖17的xix-xix截面向視圖。

圖20是示出預處理框架的立體圖。

圖21是示出預處理框架的平面圖。

圖22是示出液壓缸和接地臺座的支撐構造的側面圖。

圖23是示出液壓缸和接地臺座的支撐構造的平面圖。

圖24是示出收割預處理裝置的接地支撐狀態的側面圖。

圖25是示出關閉狀態下的搬送裝置覆蓋件的側面圖。

圖26是示出打開狀態下的搬送裝置覆蓋件的側面圖。

圖27(a)是示出搬送裝置覆蓋件的關閉狀態下的後連結裝置的側面圖,圖27(b)是示出搬送裝置覆蓋件的打開狀態下的後連結裝置的側面圖。

圖28是示出後連結裝置的正面圖。

圖29是示出前連結裝置的正面圖。

圖30是示出搬送裝置覆蓋件的關閉狀態下的前連結裝置的側面圖。

圖31是示出供給器的橫截平面圖。

圖32是示出供給器的後部、排塵風扇裝置及處理裝置的側面圖。

圖33是示出供給器的後部及排塵風扇裝置的縱貫側面圖。

圖34是示出處理裝置的縱貫側面圖。

圖35是示出殘稈處理裝置的側面圖。

圖36是傳動系統圖。

圖37是傳動齒輪外殼的截面圖。

圖38是示出轉矩限制器的平面圖。

圖39是示出基於第2實施例(以下,直到圖54相同)的收割機的整體的側面圖。

圖40是示出收割機的整體的平面圖。

圖41是示出收割預處理裝置的平面圖。

圖42是示出收割預處理裝置及供給器的縱貫側面圖。

圖43是示出傳動機構的側面圖。

圖44是示出張力調整單元的平面圖。

圖45是圖44的xlv-xlv截面向視圖。

圖46是圖44的xlvi-xlvi截面向視圖。

圖47是圖44的xlvii-xlvii截面向視圖。

圖48是示出框架側支撐體的平面圖。

圖49是示出停止單元的作用的說明圖。

圖50是示出預處理框架的立體圖。

圖51是示出分離狀態下的預處理框架的立體圖。

圖52是示出傳動部覆蓋件的縱貫後視圖。

圖53是示出鉤體處於卡合脫落過程的狀態的卡止機構的縱截面圖。

圖54是示出鉤體卡止完成的狀態的卡止機構的縱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1實施例)

以下,參照圖1~圖38,同時說明收割機的第1實施例(以下,簡稱為"實施例")。在該實施例中,將玉米收割機作為收割機的一例而示出。不過,也能夠取代以玉米作為收割對象的收割預處理裝置而利用以稻、麥等各種作物部作為收割對象的具備收割預處理裝置的收割機。

圖1是示出玉米收割機的整體的左側面圖。圖2是示出玉米收割機的整體的右側面圖。圖3是示出玉米收割機的整體的平面圖。圖4是示出玉米收割機的整體的正面圖。

如這些圖所示,玉米收割機具備以下而構成:行駛機體,其具有左右一對前車輪1、1、左右一對後車輪2、2、位於機體前部的駕駛艙3、位於駕駛艙3的後方的原動部a,構成為利用設於原動部a的發動機4驅動前車輪1而行駛,並且構成為利用動力轉向裝置對後車輪2進行操縱方向操作;收割預處理裝置b,其連結至該行駛機體的機體框架5的前部;供給器6,其從收割預處理裝置b的後部遍及行駛機體的上方而設置;回收罐7,其配備於機體框架5的後部;以及殘稈處理裝置c,其配備於行駛機體的前後輪間。

收割預處理裝置b構成為,通過左右一對液壓缸8而圍繞升降軸芯p上下地搖動操作,升降操作成位於收割預處理裝置b的前端部的接地橇9位於地面的上方附近的下降作業姿勢和接地橇9從地面高高地上升的上升非作業姿勢。玉米收割機通過在使收割預處理裝置b為下降作業姿勢的狀態下使行駛機體行駛,從而進行玉米的收割作業。具體而言,將植立在農場的玉米植物體中的莖稈以植立狀態剩餘在農場,同時收割玉米植物體中的作為種子連成棒狀成為一串的部位的玉米,通過殘稈處理裝置c破碎處理剩餘在農場的莖稈。

對行駛機體進行說明。

圖5是示出機體框架5的平面圖。圖6是示出機體框架5的前部的側面圖。圖7是示出機體框架5的前部的正面圖。如這些圖和圖1、2所示,機體框架5具備以下而構成:左右一對機體前後方向的主框架11、11;設於左右一對主框架11、11的前部的具有左右一對前側的支柱框架材料12a、12a的駕駛部框架12;設於左右一對主框架11、11的前後輪間的具有前後一對發動機支撐框架13a、13a的原動部框架13。

左右一對主框架11、11具備位於行駛機體的前部的前框架部11a、在行駛機體的後部位於比前框架部11a更高的配置高度的後框架部11b、將前框架部11a的後端部和後框架部11b的前端部連結的機體上下方向的連結框架部11c而構成。連結框架部11c具備前後一對框架材料而構成。

駕駛部框架12具備分別豎立於左右一對主框架11、11處的前框架部11a的左右一對前側的支柱框架材料12a、12a以及左右一對後側的支柱框架材料12b、12b、和連結於前後的支柱框架材料12a、12b的上端部的機體前後方向的艙支撐框架12c而構成。從左右一對前側的支柱框架材料12a、12a將支撐杆12d向機體前方上方向延伸,將支撐杆12d的延伸端連結至艙支撐框架12c的前端部。

原動部框架13具備在左右一對主框架11、11處的後框架部11b沿機體前後方向並列地框架設的前後一對機體橫方向的發動機支撐框架13a、13a、和連結前述一對發動機支撐框架13a、13a的端部的機體前後方向的連結杆13b而構成。在各發動機支撐框架13a設有發動機安裝(支架)部。

圖8是示出機體框架5的前車輪支撐部的平面圖。如該圖及圖5、6所示,左右一對前車輪1、1被連結於左右一對主框架11、11處的前框架部11a的機體橫方向的前輪支撐框架14支撐。前輪支撐框架14經由前輪驅動外殼1a而支撐前車輪1。前輪驅動外殼1a在內部具備行星減速機構,通過行星減速機構減速而將從行駛變速器15經由傳動筒15a而傳遞的驅動力傳遞至前車輪1。行駛變速器15配備於供給器6的下方。行駛變速器15被經由連結框架11d而連結於左右一對前框架部11a的支撐體15b支撐。

如圖5所示,左右一對後車輪2、2旋轉自如以及搖動操縱方向自如地支撐於機體橫方向的後輪支軸19的端部。後輪支軸19圍繞機體前後方向的滾動軸芯r上下搖動自如地支撐於從左右一對主框架11、11處的後框架部11b向機體下方向延伸的後輪支撐框架18的延伸端部,左右一對後車輪2、2通過後輪支軸19相對於機體框架5的圍繞滾動軸芯r的自如滾動而相對於機體框架5相背馳地搖動升降。對後車輪2進行操縱方向操作的動力轉向缸20以相對於後輪支撐框架18而與後輪支軸19一體地搖動的方式支撐於後輪支軸19。

如圖1~4所示,駕駛艙3配置成位於供給器6的正上方。如圖1、2、4、6所示,駕駛艙3在位於前車輪1的上方的配置高度支撐於駕駛部框架12的艙支撐框架12c。圖9是出了駕駛艙3的下部處的橫截面圖。如該圖所示,在駕駛艙3的下部後端側設有凹入部3a。凹入部3a以成為沿機體後方向及機體下方向開口的形狀的方式遍及後壁3b和底板部3c而設置。駕駛艙3配置於供給器6進入凹入部3a的配置高度。

如圖1、3、4所示,在駕駛艙3的出入口的橫向外側,設有乘降平臺21和乘降臺階22。乘降臺階22具備以下而構成:階上階梯部22a,其基部圍繞機體上下方向的搖動軸芯而轉動自如地連結至行駛機體的支撐部;以及臺階部22b,其從階上階梯部22a向下方向延伸。乘降臺階22通過圍繞搖動軸芯搖動操作從而切換臺階部22b位於前車輪1的橫向外側的使用位置和臺階部22b位於前車輪1的後側的收納姿勢。

構成為,在位於相對於供給器6而發動機4所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的行駛機體的橫向側部設有輔助作業者搭乘平臺23,輔助作業者搭乘在供給器6的搬送終端側部的發動機4所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的橫向側方而進行監視供給器6的玉米搬出狀況等的輔助作業。輔助作業者搭乘平臺23構成為,配備成前端位於乘降平臺21的後端附近,利用乘降平臺21及乘降臺階22而進行針對輔助作業者搭乘平臺23的乘降。如圖1、3所示,輔助作業者搭乘平臺23配備於發動機4用的燃料罐24的上方,具備覆蓋燃料罐24的上方的覆蓋功能。

在前車輪1和後車輪2之間沿機體前後方向並列地設有2個燃料罐24。如圖3所示,燃料罐24偏靠地配備於相對於供給器6的機體橫方向中心6a而發動機4定位的機體橫方向外側和相反的機體橫方向外側。

對原動部a進行說明。

如圖2、3、4所示,在原動部a,除了具備發動機4以外,還具備設於發動機4的機體橫方向外側的散熱器25、設於散熱器25和發動機4之間的冷卻風扇26、以及設於散熱器25的機體橫方向外側的吸氣外殼27。

發動機4以在機體側面視圖中位於供給器6的下方的配置設於前車輪1和後車輪2之間。當構成為發動機4在機體側面視圖中位於供給器6的下方時,除了構成為發動機4整體位於供給器6的下方以外,也可以構成為在發動機4的上端側的一部分相對於供給器6重合的狀態下,發動機4的下端側的大部分位於供給器6的下方。也可以構成為以後方上方向的傾斜姿勢設置供給器6、同時避免或抑制用於設置發動機4的空間從供給器6向機體前後側突出。

更詳細而言,發動機4以後端比供給器6的供給器外殼70處的後端6b(參照圖2、33)更位於行駛機體前方側的配置設置。發動機4以相對於供給器6的機體橫方向中心6a而偏靠地位於機體橫方向外側的配置並且以橫向一端側從供給器6向燃料罐24所定位的一側的相反的機體橫方向外側突出的配置設置。從供給器6向燃料罐24所定位的一側的相反的機體橫方向外側突出的發動機4的橫向一端側從左右一對主框架11、11中的燃料罐24所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的主框架11向機體橫方向外側突出。發動機4以曲軸4b成為機體橫方向的搭載姿勢經由前後一對發動機支撐框架13a、13a而支撐於主框架11的後框架部11b。發動機4的輸出軸4a從發動機本體向機體橫方向內側方向突出而位於供給器6的下方。

散熱器25通過冷卻風扇26被發動機4旋轉驅動而通過設於吸氣外殼27的除塵部的通氣孔吸引的冷卻風來冷卻發動機冷卻水,從而冷卻發動機4。在吸氣外殼27的內部的除塵部和散熱器25之間,配備油冷卻器28。油冷卻器28進行驅動例如液壓缸8等的液壓致動器的工作油的冷卻。

在原動部a中,具備:空氣清潔器30,其排氣口連接至從發動機4的吸氣歧管向機體上方向延伸的發動機側的吸氣管的延伸端部;以及預空氣清潔器32,其排氣口連接至從空氣清潔器30的吸氣口向機體上方向延伸的清潔器側的吸氣管31的延伸端部。

對收割預處理裝置b進行說明。

如圖2、3、4所示,收割預處理裝置b具備以下而構成:預處理框架35,其從機體框架5的前部圍繞升降軸芯p而上下搖動自如地延伸;收割部36,其設於預處理框架35的前部;以及送出部37,其設於預處理框架35的後部。

如圖5、12、14所示,預處理框架35具備以下而構成:左右一對連結框架(送出部框架)37a、37a,其後端部旋轉自如地連結至駕駛部框架12的前側的支柱框架材料12a所具備的左右一對支撐部40、40(參照圖6、7);以及收割部框架42,其後端部連結至左右一對連結框架37a、37a的前端部。

支點軸41的軸芯成為升降軸芯p。左右一對連結框架37a、37a成為送出部框架,其構成向供給器6送出由收割部36收割的玉米的送出部37。收割部框架42的橫向寬度設定成比左右一對連結框架37a、37a的橫向外側面彼此的間隔的長度更大,收割部框架42和連結框架37a在收割部框架42的左側和右側的橫向側部42a從連結框架37a向橫向外側突出的狀態下連結。

收割部框架42具備以下而構成:橫進給框架部46,其具有後表面側連結至左右一對連結框架37a、37a的前端部的後縱壁板46a;以及支撐框架47,其沿機體橫方向架設於構成橫進給框架部46的左右一對縱橫壁板46b、46b的前端部。

橫進給框架部46具備分別連結至後縱壁板46a的兩端部的左右一對縱橫壁板46b、46b,通過左右一對縱橫壁板46b、46b而旋轉自如地支撐橫進給絞龍44。橫進給框架部46支撐位於橫向進給絞龍44的下方的橫進給平臺46c。在橫進給框架部46的後縱壁板46a設有供給口46d。

送出部37具備左右一對作為送出部框架的連結框架37a、37a而構成。如圖14所示,左右一對連結框架37a、37a以供給口46d位於左右一對連結框架37a、37a之間的方式,並且以在收割預處理裝置b的下降作業姿勢的狀態下供給器6的投入口71進入左右一對連結框架37a、37a之間的方式配備。由此,送出部37將從收割部36的供給口46d供給的玉米送出至供給器6的投入口71。

如圖10、11、13所示,收割部36具備在收割部框架42的前部沿機體橫方向並列地設置的3個收割裝置43、以及在收割部框架42的後部沿機體橫方向設置的橫進給絞龍44而構成。

3個收割裝置43分別具備以下而構成:在收割部框架42的前部沿機體橫方向並列地設置的6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中的沿機體橫方向相鄰地定位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以及設於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下方的收割輥63。

6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搬送終止端側被支撐框架47支撐。6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中的兩橫向端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橫向外側經由前後一對連結杆49、49而被從橫進給框架部46的橫縱壁板46b向機體前方向延伸的臂框架48支撐。

如圖10、11、13所示,6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中的兩橫向端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a具備以下而構成:機體前後方向的搬送裝置框架51,其後端部被支撐於支撐框架47;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其圍繞機體上下方向的軸芯而旋轉自如地支撐於該搬送裝置框架51的前端部;終止端側旋轉輪體53,其圍繞機體上下方向的軸芯而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搬送裝置框架51的後端部;導向輪體54,其在終止端側旋轉輪體53和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之間圍繞機體上下方向的軸芯而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搬送裝置框架51;以及無端轉動體55,其迴繞於各輪體52、53、54。

6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中的除了兩橫向端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a以外的4個內側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b具備以下而構成:機體前後方向的搬送裝置框架51,其後端部被支撐於支撐框架47;圍繞機體上下方向的軸芯而旋轉自如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其具備設於該搬送裝置框架51的前端部的張力施加裝置88;終止端側旋轉輪體53,其圍繞機體上下方向的軸芯而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搬送裝置框架51的後端部;導向輪體54,其在終止端側旋轉輪體53和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之間圍繞機體上下方向的軸芯而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搬送裝置框架51;以及無端轉動體55,其迴繞於各輪體52、53、54。

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a、45b的搬送裝置框架51具備以下而構成:框架本體51b,其通過連結部51a拆卸自如地連結至支撐框架47;以及驅動外殼57,其拆卸自如地連結至連結部51a。

在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a、45b中,構成為通過驅動外殼57而旋轉自如地支撐終止端側旋轉輪體53,並且由作為收容於驅動外殼57的驅動機構的利用傘齒輪而構成的驅動機構50旋轉驅動終止端側旋轉輪體53。在兩端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a,構成為由框架本體51b旋轉自如地支撐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和導向輪體54。在內側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b中,構成為由框架本體51b旋轉自如地支撐導向輪體54。

構成一個收割裝置43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a、45b以及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b、45b的驅動外殼57成為共用於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a、45b以及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b、45b的驅動外殼57,驅動自如地支撐兩個終止端側旋轉輪體53、53。

在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無端轉動部55的長度方向上的多個部位設有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56。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無端轉動部55,由無端轉動鏈構成,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56由與無端轉動鏈的連結部件一體形成的金屬板部件構成。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終止端側旋轉輪體53以及導向輪體54由鏈輪構成。

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無端轉動部55被由驅動外殼57旋轉驅動的終止端側旋轉輪體53旋轉驅動,以沿機體後方向向搬送路徑58移動、沿機體前方向向返迴路徑59移動的方式轉動,由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56向機體後方向卡止搬送玉米。各卡止搬送裝置45在收割預處理裝置b的下降作業姿勢的狀態下,成為與搬送終止端側相比對地高度變高后上升傾斜的姿勢。

如圖11和15所示,位於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下方的收割輥63從驅動外殼57向機體前方向延伸。收割輥63具備以下而構成:掃入輥部64,其位於收割輥63的前部,具有螺旋形狀的掃入葉片64a;以及收割輥部65,其位於掃入輥部64的搬送方向更下遊側,具有帶板狀的收割葉片65a。即,構成一個收割裝置43的一對收割輥63、63由收容在驅動外殼57的驅動機構50沿旋轉方向a(參照圖16)旋轉驅動,由掃入輥部64的掃入葉片64a將進入收割裝置43的莖稈導入口45a的玉米植物體掃入導入搬送路徑58,由收割輥部65的收割葉片65a將導入搬送路徑58的玉米植物體的莖稈相對於搬送裝置框架51的框架本體51b進行下掃操作。此時,玉米由搬送裝置框架51的框架本體51b處的接收板部51c(參照圖16)從下方接收支撐,由此,收割輥63從玉米植物體的莖稈切取而收割玉米。

即,如圖10~圖15所示,在各收割裝置43的搬送裝置框架51的後端部,在連結至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的搬送裝置框架51的狀態下設置一個連結部51a,通過連結部51a而分別地將3個收割裝置43安裝在支撐框架47。

在各收割裝置43的搬送裝置框架51的後側,設有與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和一對收割輥63、63共通的一個驅動外殼57,使各收割裝置43的驅動外殼57載置在設於支撐框架47的後方的左右一對託架47a、47a的上表面部而支撐。支撐3個收割裝置43的驅動外殼57的沿機體橫方向並列的多個託架47a從連結部51a向後方向延伸,經由連結部51a而支撐於支撐框架47。如此,也可以替代採用從連結部51a延伸託架47a的構成,而採用在連結部51a的後方向面設置切口孔,託架47a從支撐框架47通過連結部51a的切口孔向後方向延伸的構成。

3個收割裝置43的驅動外殼57配置在相鄰的一對驅動外殼57、57之間,並且通過在支撐框架47的後方配置的連動軸57b連動。即,各連動軸57b經由接頭而一體旋轉自如地連結至相鄰的一對驅動外殼57、57的輸入軸57a,使相鄰的一對驅動外殼57、57的輸入軸57a一體旋轉的方式連動。

因此,收割預處理裝置b通過收割部36在機體橫方向的3處從玉米植物體收割玉米,由送出部37將收割的玉米送出到供給器6的投入口71。

即,通過覆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上方的搬送裝置覆蓋件60、61(參照圖3、13)的前端部60a、61a的細尖形狀引起的分草工具功能,將植立狀態的玉米植物體導入各收割裝置43的搬送路徑58。在收割裝置43的搬送路徑58,由搬送裝置框架51的框架本體51b的接收板部51c接收並支撐導入搬送路徑58的玉米植物體的玉米,同時由收割輥63的收割輥部65下掃玉米植物體的莖稈,收割玉米。在3個收割裝置43中,通過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無端轉動體55將收割的玉米卡止搬送到後方而送入橫進給框架部46。由橫進給絞龍44沿著橫進給平臺46c將送入橫進給框架部46的玉米橫進給至送出部37的前方,由一體旋轉自如地設於橫進給絞龍44的板狀的掃送體66(參照圖12)將來到送出部37的前方的玉米從供給器口46d送入送出部37的左右一對連結框架(送出部框架)37a、37a之間,在送出部37供給至供給器6的投入口71。

如圖10、17所示,6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中,無端轉動體55的返迴路徑59相對的狀態下沿機體橫方向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的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無端轉動體55的返迴路徑59中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56所通過的部位,和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無端轉動體55的返迴路徑59中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56所通過的部位,以在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彼此之間交叉的方式將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彼此之間設定為小間隔。即使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返迴路徑59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56所通過的部位和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返迴路徑59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56所通過的部位交叉,由於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56和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56在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彼此之間交替地移動,所以不發生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56彼此的接觸,從而能夠無故障地進行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的無端轉動體55的驅動。

即,通過減少無端轉動體55的返迴路徑59的相對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彼此的間隔,從而在收割裝置43中,能夠通過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的無端轉動體55的搬送路徑58的起始端部彼此而擴大形成在收割裝置43的前部的莖稈導入口45a的寬度。

進一步對預處理框架35進行說明。

圖20是示出預處理框架35的立體圖。圖21是示出預處理框架35的平面圖。如這些圖和圖12和14所示,預處理框架35具備以下而構成:左右一對縱板狀的連結框架37a、37a,其沿左右隔開規定間隔而並列地位於預處理框架35的後部;左右一對橫縱壁板46b、46b,其分別位於預處理框架35的前部的兩橫向側;後縱壁板46a,其位於左右一對橫縱壁板46b、46b的後端側間;上下一對機體橫方向的橫向框架38、39,其沿上下並列地位於後縱壁板46a的前側;機器橫向的支撐框架47,其位於左右一對橫縱壁板46b、46b的前端側間;以及一對連結部件34、34,其從上下一對橫向框架38、39中的下側的橫向框架38的機體橫方向上的兩處向機體前方向延伸而延伸端連結至支撐框架47。

左右一對框架37a、37a構成為,具有在後端部具有支點軸41的連結部,經由支點軸41而圍繞升降軸p轉動自如地連結至前述支撐部40。支點軸41由連結左右一對連結框架37a、37a的連結軸構成。各連結框架37a具備以下而構成:縱板形的框架本體,其設有輕量化用的切口孔37b;以及增強凸緣37c,其向內彎曲構成框架本體的金屬板的端部而設於框架本體的上下。

上下一對橫向框架38、39由鋼管構成。作為鋼管,採用縱截面形狀為圓形的鋼管。作為鋼管,也可以採用縱截面形狀為矩形的鋼管。上下一對橫向框架38、39中的下側的橫向框架38(以下稱為橫向框架38)配置成位於橫向進給平臺46c的下方。橫向框架38在兩橫向端從左右一個連結框架37a、37a向橫向外側突出的狀態下連結至左右一對連結框架37a、37a的前端側下部和左右一對縱橫壁板46b、46b的下端側後部。上下一對橫向框架38、39中的上側的橫向框架39(以下稱為橫向框架39)在兩橫向端從左右一個連結框架37a、37a向橫向外側突出的狀態下連結至左右一對連結框架37a、37a的前端側上部和左右一對縱橫壁板46b、46b的後端側上部。

後縱壁板46a配置成位於橫進給絞龍44的後側,連結至上橫向框架39、連結框架37a以及縱橫壁板46b。後縱壁板46a由分別位於供給器口46d的兩側的一對金屬板部件46t、46t構成。

左右一對橫縱壁板46b、46b配置成分別位於橫進給絞龍44的兩橫向外側。左右一對橫縱壁板46b、46b的後端側連結至橫向框架38、上橫向框架39以及後縱壁板46a的橫向端部,左右一對橫縱壁板46b、46b的後端側連結至支撐框架47的端部。左右一對橫縱壁板46b、46b具備與橫向框架38、上橫向框架39、後縱壁板46a以及支撐框架47連結的縱板形的框架本體和向內彎曲構成框架本體的金屬板的端部而設於框架本體的全周圍的增強凸緣而構成。在一方的橫縱壁板46b的後端側,設有從後縱壁板46a向後方突出的突出部,在該突出部,設有隨後說明的輸入軸164(參照圖12)所插通的貫通孔46e。在一方的橫縱壁板46b的前端側,設有隨後說明的傳動軸167(參照圖12)所插通的貫通孔46f。

支撐框架47形成為縱截面形狀為矩形。如圖12、14所示,構成為,將各收割裝置43的連結部51a形成為縱截面形狀為u字狀的槽形,能夠使連結部51a的針對支撐框架47的安裝操作簡單。

即,通過從開口將連結部51a相對於支撐框架47而沿垂直於支撐框架47的軸芯方向嵌入操作,使得連結部51a外嵌於支撐框架47,外嵌於支撐框架47的連結部51a因支撐框架47的矩形和連結部51a的u形而成為相對於支撐框架47以不能旋轉的方式卡合的狀態。通過安裝外嵌於支撐框架47的連結部51a和插通於支撐框架47的脫落防止螺栓47b而能夠防止連結部51a的脫落。

一對連結部件34、34配置成沿前後方向通過作為橫進給導向件的橫進給平臺46c的下方。一對連結部件34、34配置成連結部件34彼此的間隔d1、左側的連結部件34和左側的橫縱壁板46b的間隔d2以及右側的連結部件34和右側的橫縱壁板46b的間隔d2相等或大致相等的間隔的狀態下並列。一對連結部件34、34配置成左側的連結部件34相對於左側的連結框架37a而沿機體前後方向並列成一直線狀,右側的連結部件34相對於右側的連結框架37a而沿機體前後方向並列成一直線狀。一對連結部件34、34的延伸端側配置成位於連動軸57b的下方。一對連結部件34、34具備縱板形的本體和彎曲構成本體的金屬板的下端部而設於本體的下部的增強凸緣而構成。

一對連結部件34、34的後端側除了連結至橫向框架38以外,還連結至連結框架37a。一對連結部件34、34的延伸端側連結至支撐框架47中的收割裝置43的連結部51a所安裝的位置彼此之間的部位。一對連結部件34、34的延伸端側連結至支撐框架47的後方向側面和下方向側面。一對連結部件34、34的後端側具備抵接於作為橫進給導向件的橫進給平臺46c的背面而從下方接收支撐橫進給平臺46c的支撐部件的功能。

如圖20、21所示,在橫向框架38,具備分散配置在兩橫向端側的左右一對缸支撐部200、200。左右一對缸支撐部200、200由配置在連結框架37a的前端部和連結部件34的後端部的橫向側而連結至橫向框架38的板狀體構成。

如圖21、22、23所示,左右一對缸支撐部200、200構成為分別經由連結銷201而轉動自如地支撐升降操作預處理框架35的左右一對液壓缸8、8的收割預處理裝置側的端部。左右一對缸支撐部200、200構成為通過使相對於液壓缸8而位於與缸支撐部200相反側的連結銷201的端部由連結框架37a的前端部及連結部件34的後端部支撐的雙支持支撐來支撐連結銷201。由此,左右一對缸支撐部200、200以液壓缸8的軸芯在行駛機體平面視圖中沿著連結部件34的安裝姿勢支撐液壓缸8。連結銷201由安裝在缸支撐部200的外表面側的旋轉停止體202停止旋轉。左右一對液壓缸8、8的行駛機體側的端部構成為如圖7所示支撐於設於前輪支撐框架14的缸支撐部14a。

另外,左右一對液壓缸8、8分開配置在橫向框架38的兩橫向端側。

如圖20、21所示,在左右一對連結部件34、34的後端部設置具有銷孔203的臺座支撐部204。如圖21、22、23所示,左右一對連結部件34、34的臺座支撐部204構成為通過經由連結銷205樞軸支撐接地臺座105的基端側,從而上升收納姿勢和下降使用姿勢升降切換自如地支撐接地臺座105。各臺座支撐部204構成為通過使相對於接地臺座105而位於與臺座支撐部204相反側的連結銷205的端部由構成缸支撐部200的板狀體支撐的雙支持支撐來支撐連結銷205。

如圖24所示,如果將左右一對接地臺座105、105切換成下降使用姿勢,則收割預處理裝置b由左右一對接地臺座105、105及接地橇9以脫附姿勢接地支撐。即,能夠使從行駛機體卸下的收割預處理裝置b為設於連結框架37a的後部的支點軸41位於行駛機體的支撐部40相同配置高度的接地姿勢。

接地臺座105具備以下而構成:基部側臺座部105a,其樞軸支撐於臺座支撐部204;以及接地側臺座部105b,其構成為伸縮自如地支撐於基部側臺座部105a,由脫附自如的鎖定銷107固定到調節位置。

接地臺座105在切換成下降使用姿勢時,構成為調節成伸長狀態,並且由鎖定銷107固定,在切換成上升收納姿勢時,構成為調節成縮短狀態,並且緊湊地收納於連結部件34的橫向側。

如圖18所示,接地橇9的支撐腿110具備以下而構成:框架側腿體110a,其支撐於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搬送裝置框架51;以及橇側腿體110b,其構成為因調節長孔111的作用而滑動調節自如地支撐於框架側腿體110a,由鎖定螺釘112固定在調節位置。即,由橇側腿體110b的針對框架側腿體110a的滑動調節來進行支撐腿110的長度調節,使得接地橇9的安裝高度變化,能夠變更接地橇9引起的收割預處理裝置b的前端側的支撐高度。框架側腿體110a的經由固定側支撐部件82而支撐於搬送裝置框架51

如圖10、17所示,在無端轉動體55的返迴路徑59相對的狀態下,在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的搬送起始端側,設有張力施加裝置88。該張力施加裝置88將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的無端轉動體55張緊操作成驅動具備適當的張力的張緊狀態。

如圖17、18所示,張力施加裝置88具備以下而構成: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的一方的無端轉動體55的搬送起始端側所迴繞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另一方的無端轉動體55的搬送起始端側所迴繞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共同地支撐一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52的可動側支撐部件84;在可動側支撐部件84後方對其進行支撐的固定側支撐部件82;以及遍及固定側支撐部件82和可動側支撐部件84而設置的張力施加裝置85。

固定側支撐部件82遍及一對收割物卡止裝置45、45的搬送裝置框架51的框架本體51b而連結。固定側支撐部件82由連結螺栓固定於一對收割物卡止裝置45、45的框架本體51b。

可動側支撐部件84經由一對導向裝置83a、83b而支撐於固定側支撐部件82,受到一對導向裝置83a、83b引起的引導而相對於固定側支撐部件82向機體前後方向移動。

因此,張力施加裝置88使可動側支撐部件84受到導向裝置83a、83b引起的引導,由張力施加裝置85向機體前方側移動操作,由此,將一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52一體地沿張力施加方向移動操作,由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將張力施加至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無端轉動體55,由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將張力施加至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無端轉動體55。

一對導向裝置83a、83b,與一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52並列的方向相同沿機體橫方向並列,移動引導可動側支撐部件84,使得可動側支撐部件84不發生一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52的移動量不同的振蕩。

一對導向裝置83a、83b的導軌83a固定於固定側支撐部件82,導向部件83b、83c固定於可動側支撐部件84。導向部件83b、83c遍及設於可動側支撐部件84的下表面側的前後一對縱板部84a、84a而連結。

如圖19所示,一對導向裝置83a、83b中的一方的導向裝置83a具備以下而構成:外周形狀為圓形的導軌83a、和以圓形的內周形狀滑動自如地外嵌於該導軌83a的導向部件83b。一對導向裝置83a、83b中的另一方的導向裝置83b具備以下而構成:外周形狀為圓形的導軌83a、和以矩形的內周形狀滑動自如地外嵌於該導軌83a的導向部件83c。內周形狀為矩形的導向部件83c由固定於可動側支撐部件84的下表面側的平板和固定於可動側支撐部件84的下表面側的橫截面形狀為u字形的金屬板部件構成。通過導向裝置83b的導軌83a和導向部件83c的圓形外周與矩形內周引起的卡合,使得一對導向裝置83a、83b順利地進行可動側支撐部件84的移動引導,而不發生一對導向裝置83a、83b的導軌83a和導向部件83b、83c之間的不良。

張力施加裝置85在一對導向裝置83a、83b之間將操作力施加至可動側支撐部件84,以防止導向裝置83a、83b的不良發生同時移動操作可動側支撐部件84的方式,配置在一對導向裝置83a、83b之間。

張力施加裝置85具備以下而構成:沿機體前後方向的操作杆86,其前端部定於可動側支撐部件84的下表面側;以及彈簧87,其外嵌於操作杆86的後端側。

操作杆86的前端部由一對鎖定螺母86a、86a固定於可動側支撐部件84的後側的縱板部84a,操作杆86的後端側滑動自如地支撐於設於固定側支撐部件82的前後一對縱板部82a、82a。彈簧87位於設於操作杆86的筒形的彈簧承受體86b和固定側支撐部件82的後側的縱板部82a之間,使縱板部82a為反力部件而按壓作用於彈簧承受體86b,向機體前方側對操作杆86滑動施力。

因此,張力施加裝置85通過彈簧87經由操作杆86而對可動側支撐部件84移動施力,在張力施加側一體地對一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52移動施力。即,張力施加裝置85通過彈簧87在張力施加側對一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52移動施力,從而不論一對無端轉動體55、55產生延伸與否而以成為適當的張緊狀態的方式自動地張緊調節。

如圖17所示,使可動側支撐部件84的平面視圖中的形狀為如下形狀:支撐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中的一方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的一側的橫向側緣84b沿著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無端轉動體55的搬送路徑58,支撐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中的另一方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的一側的橫向側緣84c沿著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無端轉動體55的搬送路徑58。

即,可動側支撐部件84在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的下側覆蓋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的一方的無端轉動體55的搬送路徑58和另一方的無端轉動體55的搬送路徑58之間,具備防止玉米植物體的葉等從下方進入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的覆蓋功能。

構成收割裝置43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及一對收割輥63、63成為由驅動外殼57和連結部51a連結的單元構造。構成張力施加裝置88的固定側支撐部件82遍及相鄰的一對收割裝置43、43的搬送裝置框架51、51而連結,具備設定相鄰的一對收割裝置43、43的一方的搬送裝置框架51和另一方的搬送裝置框架51的機體橫方向間隔的間隔件功能。

即,在相鄰的一對收割裝置43、43的機體橫方向間隔不同的狀態下構成具備多個收割裝置43的其他規格的收割預處理裝置b時,作為固定側支撐部件82,採用長度不同的部件,並且作為使相鄰的一對驅動外殼57、57連動的連動軸57b,採用長度不同的軸,由此,能夠構成將單元構造的收割裝置43以規定的機體橫方向間隔並列地連結、收割裝置43的機體橫方向間隔不同的其他規格的收割預處理裝置b

如圖3所示,覆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的上方的4個搬送裝置覆蓋件60、61中的兩外端的搬送裝置覆蓋件60具備僅與6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中的兩外端的一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相對應的小橫向寬度而構成。4個搬送裝置覆蓋件60、61中的內側的2個搬送裝置覆蓋件61具備與構成收割裝置43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相對應的大橫向寬度而構成,成為與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共通的覆蓋件。

如圖25所示,內側的搬送裝置覆蓋件61通過遍及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後端部內和搬送裝置框架51側而設置的後連結裝置90、以及遍及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前部內和搬送裝置框架51側而設置的左右一對前連結裝置95、95而脫附以及搖動開閉自如地支撐於搬送裝置框架51。

如圖27和28所示,後連結裝置90具備以下而構成:由連結板部91a固定於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內表面側的覆蓋件側卡合體91、和由安裝板92a固定於相鄰的一對驅動外殼57、57的門形的框架側支撐體92。

覆蓋件側卡合體91具備從連結板部91a的兩端部分別延伸的左右一對卡合體本體91b、91b而構成。在各卡合體本體91b,在前後側設有鉤部93a、93b所形成的凹入部93,構成為在凹入部93相對於框架側支撐體92的橫向杆部92b滑動及轉動自如地卡合。

如圖29、30所示,左右一對前連結裝置95、95具備以下而構成:固定於設於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內部的橫梁部件99的卡止銷96;以及設於搬送裝置框架51的框架本體51b的機體上下方向的支撐筒部97。支撐筒部97具備通過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升降操作而卡止銷96的頂端部96a所卡合脫落的銷孔97a。卡止銷96通過頂端部96a的細尖形狀引起的導向功能而順利地卡入銷孔97a。在卡止銷96的頂端部96a卡入銷孔97a的情況下,構成為,在從支撐筒部97向下方突出的頂端部96a的突出部位,安裝有脫附自如的脫落防止銷98,進行防止卡止銷96的從支撐筒部97起的脫落。

圖26是示出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打開狀態的側面圖。圖27(b)是示出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打開狀態下的後連結裝置90的側面圖。如這些圖所示,如果上升操作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前端側,則左右一對卡合體本體91b、91b在凹入部93相對於橫向杆部92b而轉動同時滑動,搬送裝置覆蓋件61通過搖動支點上升搖動並打開由橫向杆部92b支撐的覆蓋側卡合體91的部位。如果搬送裝置覆蓋件61成為打開狀態,則左右一對卡合體本體91b在前側的鉤部93a卡合至橫向杆部92b,進行防止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脫落。

圖25是示出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關閉狀態的側面圖。圖27(a)是示出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關閉狀態下的後連結裝置90的側面圖。如這些圖所示,如果下降操作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前端側,則左右一對卡合體本體91b、91b在凹入部93相對於橫向杆部92b而轉動同時滑動,搬送裝置覆蓋件61通過搖動支點下降搖動並關閉由橫向杆部92b支撐的覆蓋側卡合體91的部位。如果搬送裝置覆蓋件61成為關閉狀態,則左右一對卡合體本體91b在後側的鉤部93a卡合至橫向杆部92b,進行防止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脫落。

如果上升操作關閉狀態的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前端側而左右一對前連結裝置95的卡止銷96從支撐筒部97脫落,則沿機體後方向移動操作搬送裝置覆蓋件61,由此,框架側支撐體92的橫向杆部92b從左右一對卡合體本體91b、91b脫落,解除後連結裝置90引起的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針對預處理框架側的連結。

在打開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情況下,構成為通過使用裝備在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內部的左右一對臺座杆100、100,從而能夠保持搬送裝置覆蓋件61的打開狀態。

左右一對臺座杆100、100以上升收納姿勢和下降使用姿勢搖動切換自如地樞軸支撐於橫梁部件99。如圖26所示,在將左右一對臺座杆100、100切換成下降使用姿勢的情況下,由搬送裝置框架51的框架本體51b的彎曲部使形成於框架本體51b的上表面的階部卡止於臺座杆100的頂端部,由此,左右一對臺座杆100、100將搬送裝置覆蓋件61頂起支撐為打開狀態。

左右一對臺座杆100、100通過由遍及左右一對臺座杆100、100的基部連結的連動杆101一體地升降的方式連動。左右一對臺座杆100、100由安裝於一方的臺座杆100的基部的收納彈簧102搖動施力成上升收納姿勢。

在外側的搬送裝置覆蓋件61,具備與內側的搬送裝置覆蓋件61所具備的前連結裝置95、後連結裝置90以及臺座杆100相同構成的前連結裝置、後連結裝置以及臺座杆,能夠與內側的搬送裝置覆蓋件61同樣地搖動開閉並且能夠保持為上升打開姿勢,進而能夠脫附。省略外側的搬送裝置覆蓋件60的前連結裝置、後連結裝置以及臺座杆的說明。

對供給器6進行說明。

如圖1、2、3、4所示,供給器6以比機體後方側(搬送方向下遊側)位於機體上方側的後上方傾斜的姿勢配備。供給器6配備於行駛機體的橫方向上的中央部。供給器6配備成沿機體前後方向通過駕駛艙3的下方的左右一對前側的支柱框架材料12a、12a之間即行駛變速器15的上方的左右一對前車輪1、1之間。供給器6的前端部支撐於從前輪支撐框架14延伸的支架73,供給器6的中間部支撐於從後側的支柱框架材料12b延伸的支架74。供給器6的後端部支撐於配置在發動機4的後方而豎立於機體框架5的左右一對支柱75、75。

圖3是示出供給器6的橫截平面圖。如該圖和圖32、33所示,具備在機體前後方向上長的供給器外殼70和驅動轉動自如地設於該供給器外殼70的內部的供給器傳送器72而構成。

供給器外殼70具備底板70a和左右一對橫向側板70b、70b和頂板70c,構成為縱截面形狀為矩形的筒狀。在供給器外殼70的前端部(搬送起始端側)的上表面側設有投入口71(參照圖14)。投入口71通過從供給器外殼70向上方向突出的縱板71a形成為朝向預處理框架35的供給器口46d而開口。在供給器外殼70的內部,將搬送引導板70d與底板70a及頂板70c平行或大致平行地設置。

供給器傳送器72具備以下而構成:左右一對無端轉動體78,其被迴繞於經由旋轉支軸76而旋轉自如地支撐於供給器外殼70的搬送起始端部內的左右一對起始端側輪體76a、76a以及經由輸入軸77而旋轉自如地支撐於供給器外殼70的搬送終止端部內的左右一對終止端側輪體77a、77a;以及搬送板78a,其在無端轉動體78的長度方向上的多個部位安裝於左右一對無端轉動體78、78。

輸入軸77經由分開配置於供給器外殼70的兩橫向外側的左右一對張力調整體79、79而支撐於供給器外殼70的橫向側板70b。即,左右一對張力調整體79通過遍及張力調整體79和固定於供給器外殼70的支撐體70e而安裝的調節螺釘79a旋轉操作,從而利用設於張力調整體79的安裝螺栓孔的長孔形狀的作用滑動調節而沿無端轉動體78的長度方向移動調節輸入軸77,進行無端轉動體78的張力調節。

供給器傳送器72被由輸入軸77旋轉驅動的左右一對終止端側輪體77a、77a旋轉驅動,將從收割預處理裝置b供給至投入口71而進入供給器外殼70的搬送起始端部內的玉米通過供給器傳送器72而沿著搬送引導板70d的上表面側搬送至供給器外殼70的內部,從設於供給器外殼70的後端部(搬送終止端部)的收割物放出口70f向後方向放出。

如圖33所示,在供給器6的搬送終止端部的下方,設有排塵風扇裝置120。排塵風扇裝置120具備風扇外殼121和在風扇外殼121的內部經由旋轉支軸122而旋轉自如地設置的旋轉風扇123。

排塵風扇裝置120經由設於風扇外殼121的兩橫向外側的安裝板124而支撐於左右一對支柱75、75和供給器外殼70。旋轉支軸122以行駛機體橫向的姿勢旋轉自如地支撐。

排塵風扇裝置120通過由旋轉支軸122旋轉驅動旋轉風扇123,從而將風扇外殼外的空氣從設於風扇外殼121的橫向側壁的吸氣口吸引至風扇外殼內而產生排塵風,將產生的排塵風從風扇外殼121的送風口121a向後方供給至供給器6的收割物放出口70f,通過排塵風向後方向吹飛並除去從收割物放出口70f放出的玉米中混入的葉屑等的塵埃。

如圖32、33所示,將處理裝置130連結至供給器6的後部。

圖34是示出處理裝置130的縱貫側面圖。如該圖及圖32、33所示,處理裝置130具備以下而構成:前端部連結至作為供給器外殼70的後端部位的形成收割物放出口70f的部位70r的處理外殼131、設於位於處理外殼131的內部的供給器6的收割物放出口70f更後方處的一對掃入旋轉體132、132、以及配備於一對掃入旋轉體132、132的後方的切細處理部135。處理外殼131在供給器6的後端6b(供給器外殼70的後端)進入處理外殼131的內部的狀態下連結至供給器外殼70。

因此,處理裝置130將通過供給器6而混入玉米並搬送的稈體主要切細處理並向後方放出。

即,由供給器傳送器72搬送的玉米針對從收割物放出口70f放出,因收割預處理裝置b的玉米收割時的切稈等而混入玉米並搬送的稈體受到搬送板78a引起的擠出,從收割物放出口70f向後方突出。一對掃入旋轉體132、132通過配置於處理外殼131的橫向外側並安裝於一對掃入旋轉體132、132的旋轉支軸133的端部的齒輪連動機構140(參照圖31)的作用而被沿逆旋轉方向旋轉驅動。因此,將從收割物放出口70f向後方突出的稈體通過一對掃入旋轉體132、132接收而向後方送出並供給至切細處理部135。

切細處理部135將由掃入旋轉體132供給的稈體通過在處理外殼131的內部旋轉驅動的旋轉刃136和配置於旋轉刃136的旋轉區域的外側附近而固定於處理外殼131的內部的固定刃137切細,通過旋轉刃136的旋轉引起的放出作用,將切細稈體沿著配備於旋轉刃136的旋轉區域的外周圍的放出導向體138而移送至排出口131a並從排出口131a向後方上方向放出。從排出口131a飛散的切細稈體受到位於排出口131a的上方的傾斜導向板139引起的引導而向後方下方向退出。

如圖34所示,一對掃入旋轉體132、132具備以下而構成:分開並一體旋轉自如地設於旋轉支軸133的兩端部的一對旋轉板132a;以及在沿旋轉板132a的周方向隔開規定間隔而並列的狀態下遍及一對旋轉板132a、132a而安裝的多條掃入杆132b。一對掃入旋轉體132、132保持一方的掃入旋轉體132的掃入杆132b和另一方的掃入旋轉體132的掃入杆之間在掃入旋轉體132彼此之間相對的相位關係並同時旋轉

如圖3、31所示,齒輪連動機構140安裝於一對掃入旋轉體132、132的旋轉支軸133的輔助作業者搭乘平臺23所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的端部。齒輪連動機構140具備以下而構成:一體旋轉自如地設於一方的掃入旋轉體132的旋轉支軸133的齒輪141;以及在與該齒輪141咬合的狀態下一體旋轉自如地設於另一方的掃入旋轉體132的旋轉支軸133的齒輪142。

如圖34所示,放出導向體138具備以下而構成:構成位於放出導向體138的旋轉刃旋轉方向上遊側的部分的上遊側導向部138a;以及構成位於放出導向體138的旋轉刃旋轉方向下遊側的部分的下遊側導向部138b。

上遊側導向部138a固定於處理外殼131。構成為,通過將用於將下遊側導向部138b定位於處理外殼131的緊固螺釘138c替換成從設於處理外殼131的多個螺釘孔138d選擇的螺釘孔138d,從而能夠沿旋轉刃旋轉方向變更下遊側導向部138b的安裝位置。即,構成為,通過下遊側導向部138b的位置變更,從而能夠變更排出口131a的大小和切細稈體的排出方向。

在處理外殼131的頂板部,由蓋體131b開閉自如地設有用於內部的檢查和清掃的作業開口。蓋體131b構成為通過針對處理外殼131的脫附而開閉。

如圖3、31所示,將處理裝置130的處理外殼131的橫寬度w1設定成比收容供給器外殼70的供給器傳送器72的傳送器收容部70g處的橫寬度w2更小。即,構成為,齒輪連動機構140相對於收容供給器外殼70的傳送器收容部70g處的橫向端70t1而引退並位於處理裝置130的橫寬度方向上的內側,並且處理外殼131的輔助作業者搭乘平臺23所定位的一側的橫向端131t相對於收容供給器外殼70的傳送器收容部70g處的輔助作業者搭乘平臺23所定位的一側的橫向端70t2而引退並位於處理裝置130的橫寬度方向上的內側。

構成為,齒輪連動機構140遍及全寬度相對於傳送器收容部70g的橫向端70t1而引退於處理裝置130的內側。將其代替,也可以構成為,齒輪連動機構140的橫寬度方向上的僅一部分相對於傳送器收容部70g的橫向端70t1而引退於處理裝置130的內側。

對殘稈處理裝置c進行說明。

如圖1、2所示,殘稈處理裝置c配備於行駛機體的前車輪1和後車輪2之間的部位即後框架部11b的下方的部位。

圖35是示出殘稈處理裝置c的側面圖。如該圖所示,殘稈處理裝置c具備以下而構成:經由作用左右一對搖動支撐體144、144而支撐於機體框架5的處理外殼145、旋轉驅動自如地設於處理外殼145的內部的旋轉切碎器146以及旋轉自如地設於旋轉切碎器146的後方的鎮壓輥147。處理外殼145具備處理裝置機體的功能。

左右一對搖動支撐體144從機體框架側圍繞後述的機體橫向的對轉軸162的軸芯而上下搖動自如地延伸,以在延伸端部支撐殘稈處理裝置c的整體的方式連結至處理外殼145。左右一對搖動支撐體144、144具備上下一對搖動支撐臂144a、144b而構成。

殘稈處理裝置c通過由具備提升缸148a的操作機構148搖動升降操作左右一對搖動支撐體144、144,升降操作於使得鎮壓輥147接地,旋轉切碎器146接近地面的下降作業位置和鎮壓輥147和旋轉切碎器146從地面升高上升的上升作業位置。

如圖35所示,操作機構148除了具備提升缸148a之外,還具備以下而構成:經由機體橫向的旋轉支軸148b而上下搖動自如地支撐於設於後框架部11b的支撐部11e的左右一對提升臂148c、148c;以及在處理外殼145的兩橫向端側分別連結至左右一對提升臂148c、148c的一對下提鏈148d、148d。提升缸148a由液壓缸構成。提升缸148a的一端側連結至從旋轉支軸148b一體旋轉自如地延伸的操作臂148e。

因此,操作機構148由提升缸148a搖動操作操作臂148e而旋轉操作旋轉支軸148b,由此,搖動操作左右一對提升臂148c、148c而上提及下提操作處理外殼145,由此,搖動升降操作左右一對搖動支撐體144、144。

傳動齒輪外殼180固定到從原動部框架13延伸的支架184。當殘稈處理裝置c升降操作時,輸入軸178圍繞相對於作為殘稈處理裝置c的升降軸芯的對轉軸162的軸芯而偏倚的輸出軸180b的軸芯而搖動升降,但輸出軸180b的搖動升降使得傳動帶183圍繞樞軸支軸185a使張緊臂185抵抗張緊彈簧186搖動而傳動帶183的張力變化。因此,殘稈傳動機構177能夠進行圍繞殘稈處理裝置c的對轉軸162的軸芯的搖動升降。

對回收罐7進行說明。

如圖1、2所示,回收罐7在位於供給器6的後端部的下側的狀態下配備於供給器6的後方。

回收罐7圍繞傾斜軸芯z搖動自如地支撐於豎立於機體框架5的後端部的支柱150,通過遍及設於回收罐7的橫向側部的缸託架151和設於機體框架5的託架152而安裝的傾斜缸153,由此,搖動操作回收姿勢和排出姿勢。回收罐7如果為回收姿勢,則具備收割物接收斜槽7a的開口7b成為沿機體上方向位於供給器6的收割物放出孔70f的下方的姿勢。回收罐7如果為排出姿勢,則開口7b成為沿機體下方向位於支柱150的後方的姿勢。

支柱150和傾斜缸153配備於回收罐7的兩橫向側。支柱150通過遍及支柱150的上端部和託架152而安裝的傾斜姿勢的輔助支柱154而增強。

對傳動系進行說明。

圖36是傳動系統圖。如該圖所示,構成為通過行駛傳動機構160而將發動機4的輸出軸4a的驅動力傳遞至行駛變速器15的輸入軸16。行駛傳動機構160具備遍及發動機4的輸出軸4a和行駛變速器15的輸入軸16而迴繞的多條傳動帶160a而構成。行駛變速器15的輸入軸16從變速器橫向地突出。

構成為,通過對轉傳動機構161而將發動機4的輸出軸4a的驅動力傳遞至對轉軸162,通過連結至對轉軸162的一端部的收割傳動機構163而將對轉軸162的驅動力傳遞至收割預處理裝置b的輸入軸164的一端部,並且構成為,通過連結至對轉軸162的一端部的供給器傳動機構173而將對轉軸162的驅動力傳遞至供給器6的輸入軸77,通過連結至對轉軸162的另一端部的殘稈傳動機構177而將對轉軸162的驅動力傳遞至由殘稈處理裝置c的旋轉切碎機146的旋轉支軸構成的輸入軸178。

如圖1、2所示,對轉軸162沿機體橫向配備於發動機4的下方。如圖35所示,對轉軸162配備於後框架部11b的下方的連結框架部11c的後側。對轉傳動機構161連結至對轉軸162的機體橫方向中央部。對轉傳動機構161具備迴繞於發動機4的輸出軸4a和對轉軸162的多條傳動帶161a而構成。

如圖2所示,構成為將對轉軸162配備成相對於收割預處理裝置b的輸入軸164而位於機體後方向並且相對於供給器6的輸入軸77而位於機體前方向,對轉軸162和輸入軸164與輸入軸77的位置關係在機體上下方向視圖中成為對轉軸162進入輸入軸164與輸入軸77之間的位置關係。因此,與將對轉軸162配備於供給器6的輸入軸77的更後方的情況相比,能夠使供給器傳動機構173的傳動距離相同,同時縮短收割傳動機構163的傳動距離。

如圖1、2所示,構成為將對轉軸162與殘稈處理裝置c同樣地配置於前車輪1和後車輪2之間,對轉軸162和殘稈處理裝置c的間隔變小,殘稈傳動機構177的傳動距離變短。

收割傳動機構163連結至位於對轉軸162的與發動機4定位的一側相反的機體橫向端側的端部,相對於供給器6而配備於發動機4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

如圖12、36所示,收割傳動機構163具備以下而構成:傳動上遊側的傳動機構163a,其具備迴繞於對轉軸162和旋轉自如地支撐於支點軸41的端部的中間傳動體168的傳動鏈169;傳動下遊側的傳動機構163b,其具備作為相對旋轉自如地設於輸入軸164的連動部件的鏈輪171以及迴繞於該鏈輪171和中間傳動體168的傳動鏈170;以及轉矩限制器172,其遍及鏈輪171和輸入軸164而設置。如圖2所示,中間傳動體168配備成相對於對轉軸162而位於機體前方側,並且相對於收割預處理裝置b的輸入軸164而位於機體後方側,進而位於比對轉軸162更高的配置高度。

收割預處理裝置b的輸入軸164成為收割部36的輸入軸。如圖12所示,該輸入軸164通過連結至轉矩限制器172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的端部的橫供給器傳動機構165而與橫進給絞龍44的旋轉支軸44a連動。輸入軸164通過連結至轉矩限制器172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的端部的搬送傳動機構166而與各收割物搬送裝置45以及各收割輥63的驅動機構50連動

如圖12、24、36所示,橫進給驅動機構165具備迴繞於輸入軸164和橫進給絞龍44的旋轉支軸44a的傳動鏈165a而構成。

搬送傳動機構166具備迴繞於輸入軸164和針對驅動外殼57的傳動軸167的傳動鏈166a而構成。如圖12所示,傳動軸167一體旋轉自如地連結至3個驅動外殼57中的橫向端的驅動外殼57的輸入軸57a。相鄰的一對驅動外殼57的輸入軸57a彼此通過連動軸57b連結。因此,輸入軸164的驅動力通過搬送傳動機構166而傳遞至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和各收割輥63的驅動機構50

如圖31、32、36所示,供給器傳動機構173具備以下而構成:上遊側傳動機構部173a,其具備迴繞於對轉軸162和排塵風扇裝置120的旋轉風扇123的旋轉支軸122的傳動鏈174;以及下遊側傳動機構部173b,其具備迴繞於旋轉風扇123的旋轉支軸122和供給器6的輸入軸77的傳動鏈175。

因此,對轉軸162的驅動力通過供給器傳動機構173的上遊側傳動機構部173a而傳遞至排塵風扇裝置120的旋轉風扇123。

如圖2所示,在機體側面視圖中,以旋轉風扇123的旋轉支軸122位於接近將對轉軸162的軸芯和供給器6的輸入軸77的軸芯連結的直線l的位置的方式,配備對轉軸162、輸入軸77和旋轉支軸122。輸入軸77和旋轉支軸122和對轉軸162的位置關係構成為在接近一直線狀的狀態下成為並列位置關係。因此,能夠縮短上遊側傳動機構部173a以及下遊側傳動機構部173b的傳動距離,使供給器傳動機構173成為傳動距離短的緊湊的機構。代替構成為旋轉風扇123的旋轉支軸122位於接近直線l的位置,也可以構成為旋轉風扇123的旋轉支軸122位於直線l之上。

上遊側傳動機構部173a與收割傳動機構163同樣地連結至位於對轉軸162的與發動機4定位的一側的相反的機體橫向端側的端部,相對於供給器6配備於發動機4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下遊側傳動機構部173b連結至供給器6的輸入軸77的輔助作業者搭乘平臺23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的端部,相對於供給器6配備於輔助作業者搭乘平臺23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

如圖32、36所示,構成下遊側傳動機構部173b的傳動鏈175迴繞於由掃入旋轉體132的旋轉支軸133構成的處理裝置130的輸入軸。傳動鏈176迴繞於處理裝置130的輸入軸(旋轉支軸133)和旋轉刃136的旋轉支軸136a。

因此,旋轉風扇123的旋轉支軸122的驅動力通過傳動下遊側傳動機構部173b而傳遞至處理裝置130的掃入旋轉體132。輸入軸(旋轉支軸133)的驅動力通過傳動鏈176而傳遞至旋轉刃136。

殘稈傳動機構177連結至相對於對轉傳動機構161而位於收割傳動機構163及供給器傳動機構173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的對轉軸162的部位。更詳細而言,殘稈傳動機構177連結至收割傳動機構163及供給器傳動機構173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的對轉軸162的端部。

如圖35、36所示,殘稈傳動機構177構成為將對轉軸162的驅動力輸入作為殘稈傳動機構177的輸入軸180a的傳動齒輪外殼180的輸入軸180a,將該輸入軸180a的驅動力經由傳動帶183而傳遞至殘稈處理裝置c的輸入軸178

如圖37所示,傳動齒輪外殼180的輸入軸180a構成為經由連結裝置181而連結至對轉軸162。連結裝置181通過相對於對轉軸162和輸入軸180a而由花鍵構造卡合及脫離的筒體構成。因此,連結裝置181通過成為滑動操作於輸入軸180a側而遍及對轉軸162和輸入軸180a而外嵌的狀態,從而將輸入軸180a切換成針對對轉軸162的一體旋轉自如的連結狀態。連結裝置181通過成為滑動操作於對轉軸162側而從輸入軸180a脫落的狀態,從而將輸入軸180a切換成針對對轉軸162的分離狀態。將輸入軸180a切換成針對對轉軸162的連結狀態的連結裝置181通過將脫附自如的定位銷182安裝於連結裝置181,從而根據針對傳動齒輪外殼180的端面的連結裝置181的端面以及針對對轉軸162的端面的定位銷182來定位於規定的安裝位置,維持輸入軸180a針對對轉軸162的連結狀態。

即,在從行駛機體卸下殘稈處理裝置c的情況下,從對轉軸162脫離殘稈傳動機構177的輸入軸180a,由此,能夠將殘稈傳動機構177遍及整體而從行駛機體卸下。

傳動齒輪外殼180具備:一體旋轉自如地設於輸入軸180a的輸入側齒輪180c、以及在咬合於輸入側齒輪180c的狀態下一體旋轉自如地設於輸出軸180b的輸出側齒輪180d。因此,傳動齒輪外殼180將通過輸入軸180a從對轉軸162輸入的驅動力變換成旋轉方向為逆旋轉方向的驅動力而從輸出軸180b傳遞至殘稈處理裝置c。

將發動機4的輸出軸4a從發動機4沿機體橫向內側方向突出設置,將行駛傳動機構160和對轉傳動機構161配備成位於供給器6的下方。

收割傳動機構163以及供給器傳動機構173中的上遊側傳動機構部173a配備成相對於供給器6而位於發動機4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的行駛機體橫向側方。供給器傳動機構173中的下遊側傳動機構部173b配備成相對於供給器6而位於輔助作業者搭乘平臺23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

如圖12所示,作為收割預處理裝置b的輸入軸164的收割部36的輸入軸164沿機體橫向配置於收割部框架42的背後。更詳細而言,輸入軸164沿著上橫向框架39配備於上橫向框架39的後方。輸入軸164旋轉自如地支撐於連結框架37a。更詳細而言,輸入軸164在將連結框架37a沿機體橫方向貫通的狀態下支撐於連結框架37a。將構成收割傳動機構163的傳動下遊側的傳動機構163b配置於從連結框架37a向橫向外側突出的收割部框架42的橫向側部42a的後方,使傳動下遊側的傳動機構163b與輸入軸164中的向連結框架37a的橫向外側突出的端部164a連動,使轉矩限制器172位於收割部框架42的橫向側部42a的背後所定位的位置即由收割部框架42的橫向側部42a和作為送出部框架的連結框架37a包圍的位置。

如圖12、38所示,轉矩限制器172配置於相對於鏈輪171的輪體部171b而連結框架37a定位的一側。轉矩限制器172具備以下而構成:遍及鏈輪171的凸起部171a和輸入軸164的端部164a而設置的離合器190、在相對於鏈輪171而連結框架37a定位的一側的相反側的位置外嵌於輸入軸164的轉矩設定彈簧191、以及螺合於輸入軸164的端部的轉矩調節螺釘192。

離合器190具備以下而構成:一體旋轉自如地設於鏈輪171的凸起部171a的傳動側離合器體190a、以及一體旋轉自如地設於輸入軸164的被動側離合器體190b。離合器190構成為通過鏈輪171針對輸入軸164的滑動而設於傳動側離合器體190a的離合器爪和設於被動側離合器體190b的離合器爪以卡合脫落的方式咬合。

即,轉矩限制器172在收割部36的驅動所需的傳動轉矩為基於轉矩設定彈簧191的設定轉矩以下的情況下,維持離合器190通過基於轉矩設定彈簧191的進入施力而進入的狀態,允許由傳動機構163b向輸入軸164的傳動。轉矩限制器172在收割部36的驅動所需的傳動轉矩超過基於轉矩設定彈簧191的設定轉矩的情況下,離合器190為了驅動負荷而抵抗基於轉矩設定彈簧191的進入施力並自然地切換成切斷狀態,斷絕從傳動機構163b向輸入軸164的傳動。

轉矩限制器172通過轉矩調節螺釘192的旋轉操作而變更調節彈簧接收體193的安裝位置,由此,以離合器190切換成切斷狀態時的驅動負荷增減的方式變更由轉矩設定彈簧191設定的設定轉矩。

構成轉矩限制器172的離合器190構成為,配備於相對於構成鏈輪171的輪體部171b而連結框架37a定位的一側,具備輪體部171b防止針對離合器190的莖稈的進入的保護功能。

[第一實施例的其他實施例]

(1)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具備6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而構成3個收割裝置43的示例,但不限定於此。將其代替,也可以具備比6個更少的數目或更多的數目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而實施。另外,也可以具備比3個更少的數目或更多的數目的收割裝置43而實施。

(2)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構成為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的無端轉動體55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56在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彼此之間交叉的示例,但也可以構成為以下而實施:較寬地設定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彼此的間隔,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5、45的無端轉動體55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56在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彼此之間不交叉。

(3)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自動式地構成將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通過彈簧87而向張緊側自動地移動操作的張力施加裝置88的示例,但也可以手動式地構成並實施通過利用人為操作自如的螺釘機構移動操作可動側支撐部件84從而將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2向張緊側移動操作的張力施加裝置。

(4)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在導向裝置83a具備內周形狀為圓形的導向部件83b、在導向裝置83b具備內周形狀為矩形的導向部件83c的示例,但也可以在導向裝置83b也具備內周形狀為圓形的導向部件而實施。

(5)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具備殘稈處理裝置c的示例,但也可以在收割預處理裝置b(收割部36)設置將植立狀態的莖稈在植株基部切斷的切斷裝置而實施。

(6)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具備回收罐7的示例,但也可以具備處理來自供給器6的玉米的脫谷裝置或脫皮裝置而實施。

(7)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具備前車輪1和後車輪2作為行駛裝置的示例,但具備履帶行駛裝置作為行駛裝置而實施。

(8)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將收割部36的輸入軸164貫通設置於送出部框架(連結框架37a)的示例,但也可以採用配置於送出部框架的上方,且支撐於從送出部框架延伸的支撐部的構成而實施。

(9)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具備一對連結部件34的示例,但也可以具備僅一個或3個以上連結部件34而實施。

(10)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將連結部件34彼此的間隔d1和連結部件34與橫縱壁板46b的間隔d2相等地設定的示例,但也可以採用連結部件34彼此的間隔d1和連結部件34與橫縱壁板46b的間隔d2不同的配置構成而實施。

(11)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連結部件34相對於連結框架37a而並列成一直線狀的示例,但也可以採用連結部件34和連結框架37a在機體橫方向上位置偏移的配置構成而實施。

(12)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具備上橫向框架39的實施例,但也可以構成為省略上橫向框架39而通過後縱壁板46a發揮連結左右一對連結框架37a、37a的前端側上部的強度。

(13)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託架47a從連結部51a延伸的構成,但也可以構成為以下而實施:在連結部51a設置切開口,託架47a從支撐框架47通過連結部51a的切開口而向後方向延伸。

(14)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在農場以植立狀態剩餘玉米植物體的莖稈而收割玉米的構成的示例,但也可以構成為以下而實施:割取莖稈,從割取的莖稈收割玉米。

(第二實施例)

以下,參照圖39~圖54,同時說明基於第2實施例(以下,簡稱為"實施例")的收割機。在該實施例中,將玉米收割機作為收割機的一例而示出。不過,也能夠取代以玉米作為收割對象的收割預處理裝置而利用以稻、麥等各種作物部作為收割對象的具備收割預處理裝置的收割機。

圖39是示出玉米收割機的整體的側面圖。圖40是示出收割機的整體的平面圖。如圖39、圖40所示,該收割機具備以下而構成:行駛機體,其具有左右一對前車輪301、301、左右一對後車輪302、302、位於機體前部的駕駛艙303、位於駕駛艙303的後方的原動部a,構成為利用設於原動部a的發動機304驅動前車輪301而行駛,並且構成為利用動力轉向裝置對後車輪302進行操縱方向操作;收割預處理裝置b,其連結至該行駛機體的機體框架305的前部;供給器306,其從收割預處理裝置b的後部遍及行駛機體的上方而設置;回收罐307,其配備於機體框架305的後部;以及殘稈處理裝置d,其配備於行駛機體的前後輪間。

該收割機通過左右一對液壓缸308的圍繞升降軸芯p上下搖動操作收割預處理裝置b,成為前端部位於地面的上方附近的下降作業姿勢而使行駛機體行駛,由此,進行玉米的收割作業。即,由收割預處理裝置b將植立在農場的玉米植物體中的種子連成棒狀成為一串的部位的玉米收割,通過供給器306將收割的玉米搬送至行駛機體側,供給器306將從搬送終止端部吐出的玉米回收至回收罐307而儲存,進行基於收割預處理裝置b的玉米的收割而通過殘稈處理裝置d破碎處理剩餘在農場的莖稈。

對行駛機體進行說明。

行駛機體的機體框架305具備以下而構成:左右一對機體前後方向的主框架305a、305a;連結至左右一對主框架305a、305a的前部的駕駛部框架305b;連結至左右一對主框架305a、305a的中間部的原動部框架305c;以及連結至左右一對主框架305a、305a的後部的罐框架305d。

駕駛艙303在前表面具備前玻璃321,在側部具備開閉自如的門322。如圖40所示,在駕駛艙303的門322的外方設有主階梯326。在該主階梯326的外端位置,具備以前後方向姿勢的搖動支軸為中心而搖動自如地具備輔助階梯327。在駕駛艙303的左橫向側,設有乘降用的舵324。

舵324以機體上下方向的姿勢變更軸323為中心而姿勢變更自如地支撐於駕駛部框架305b。舵324具有在夾在兩側的側板的位置臺階狀地具備多個階梯的一般的構造。舵324構成為自如地姿勢變更於向駕駛艙303的橫向外側的突出的使用姿勢、沿著行駛機體的前後方向的收納姿勢以及成為這些的中間的中間姿勢。

對收割預處理裝置b進行說明。

如圖39、圖40、圖41所示,收割預處理裝置b具備以下而構成:預處理框架f,其從設於機體框架305的支撐框架部305e圍繞升降軸芯p而向前方上下搖動自如地延伸;3列收割搬送路徑(相對於搬送路徑)358,其沿機體橫方向並列地形成於預處理框架f的前部;6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其以各一個位於各收割搬送路徑358的兩橫向側的方式沿機體橫方向並列地設置;以及6個收割輥332,其以各一個位於各收割搬送路徑358的兩橫向側的方式沿機體橫方向並列地設置,從3條種植條的玉米植物體收割玉米而供給至供給器306。

即,收割預處理裝置b將植立於農場的玉米植物體導入3個收割搬送路徑358,通過夾著收割搬送路徑358而定位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345以及一對收割輥332、332而從各收割搬送路徑358導入的玉米植物體收割玉米,將來自3個收割搬送路徑358的玉米通過橫進給絞龍335的左右的螺旋葉片335a、335a而沿著橫進給板壁346(參照圖42)橫進給,將通過該橫進給而到達供給器306的前方的玉米通過一體旋轉自如地設於橫進給絞龍335的中間部的板狀的掃送體335b而從設於橫進給板壁346的送出口346a(參照圖50)向後方送出而送入供給器306的投入口306a(參照圖42)。如圖42及50所示,橫進給板壁346具備位於橫進給絞龍335的後側並且具備送出口346a的後板壁部(後縱壁板)346b和位於橫進給絞龍335的下方的底板壁部(橫進給平臺)346c而構成。

6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中的各個具備以下而構成: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其位於收割搬送路徑358的起始端部;終止端側旋轉輪體353,其位於收割搬送路徑358的終止端部;導向輪體354,其位於收割搬送路徑358的途中;以及無端轉動體355,其由迴繞於這些輪體352、353、354的無端卡止搬送鏈構成。

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無端轉動體355通過將來自發動機304的驅動力傳遞至支撐終止端側旋轉輪體353的驅動外殼357而驅動終止端側旋轉輪體353從而被旋轉驅動。即,無端轉動體355以位於收割搬送路徑358的部位向機體後方側移動、位於返迴路徑359的部位向機體前方側移動的方式被終止端側旋轉輪體353旋轉驅動

各收割輥332配備於無端轉動體355的位於收割搬送路徑358的部位的下方。各收割輥332從驅動外殼357向機體前方側驅動旋轉自如地延伸,被來自發動機304的傳遞至驅動外殼357的驅動力旋轉驅動。

如圖42、圖43所示,將來自發動機304的驅動力傳遞至驅動外殼357及橫進給絞龍335的傳動機構g構成為,具備中繼鏈輪400,其旋轉自如地支撐於將預處理框架f的基部轉動自如地連結至支撐框架部305e的連結軸341,傳遞來自發動機304的驅動力,通過傳動鏈401將該中繼鏈輪400的驅動力傳遞至機體橫向的預處理輸入軸402,將預處理輸入軸402的驅動力通過迴繞於傳動鏈401所連結的一側的相反側的端部的傳動鏈403而傳遞至橫進給絞龍335的驅動鏈輪404以及驅動外殼357的輸入鏈輪405。如圖41所示,驅動外殼357的輸入鏈輪405連結至3個驅動外殼357中的一個驅動外殼357的輸入軸357a,相鄰的一對驅動外殼357、357的輸入軸357a彼此通過連結軸357b而一體旋轉自如地連結,能夠針對6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進行發動機驅動力的傳遞。

即,如果將玉米植物體導入收割搬送路徑358,則在收割搬送路徑358的兩橫向側轉動的一對收割輥332通過在周面一體旋轉自如地具備的收割葉片體而使拉力向下方繼續地作用於莖稈,使從莖稈延伸的串狀的玉米接觸位於收割搬送路徑358的分離板351(參照圖41)的上表面,使該玉米通過分離板351的後上方傾斜而以向上方撕碎的形態從莖稈分離。在收割搬送路徑358的兩橫向側轉動的一對無端轉動體355、355將從莖稈分離的玉米通過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356而向後方卡止搬送並送入橫進給絞龍335。

如圖41所示,遍及6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中的無端轉動體355的返迴路徑359在相對的狀態下沿機體橫方向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345的搬送起始端側彼此而設置單一的張力調整裝置380,構成為通過該張力調整裝置380而進行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345的無端轉動體355的張力調整。

圖44是示出張力調整裝置380的平面圖。圖45是圖44的xlv-xlv截面向視圖。圖46是圖44的xlvi-xlvi截面向視圖。如圖44、圖45、圖46所示,張力調整裝置380具備以下而構成:帶板形狀的天平支撐體381,其將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345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經由支軸352a而旋轉自如地支撐;作為可動側支撐部件的框架側支撐體384,其將天平支撐體381經由支軸381a而搖動自如地支撐;固定側支撐部件382,其將框架側支撐體384經由左右一對移動導向裝置(導向裝置)383a、383b而支撐;以及作為張力施加裝置的張力施加機構385,其遍及固定側支撐部件382和框架側支撐體384而設置。從固定側支撐部件382向機體下方向延伸的接地體309在從行駛機體卸下收割前處理裝置b時,在接地板309a與地面接地而接地支撐收割前處理裝置b。

天平支撐體381構成為,具備將機體上下方向的筒體安裝並設置於相對於支軸381a而分別位於兩端側的一對位置的一對凸起部381b,在一方的凸起部381b經由支軸352a而旋轉自如地支撐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在另一方的凸起部381b經由支軸352a而旋轉自如地支撐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天平支撐體381在並列成一直線狀或大致一直線狀的狀態下配備:作為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連結的連結點的支軸352a的軸芯352b、作為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連結的連結點的支軸352a的軸芯352b、以及作為框架側支撐體384的連結的連結點的支軸381a的軸芯381c。

圖48是示出框架側支撐體384的平面圖。如圖44、圖45、圖46、圖48所示,框架側支撐體384構成為,具備將機體上下方向筒體安裝並設置於機體前方側的機體橫方向中間部處的突起部384b,在該突起部384b經由支軸381a而搖動自如地支撐天平支撐體381。在框架側支撐體384的天平支撐體381連結的部位的下表面側,設有左右一對增強肋384c、384c。各增強肋384c的一端側連結至突起部384b。

在框架側支撐體384設有在機體前方向端面的部位構成的左右一對接收部384d、384d,具備該左右一對接收部384d、384d和天平支撐體381的前述左右一對凸起部381b、381b而構成停止裝置st,構成為通過該停止裝置st而限制天平支撐體381的針對框架側支撐體384的搖動角。

圖49是示出停止裝置st的作用的說明圖。如該圖所示,停止裝置st伴隨著天平支撐體381相對於框架側支撐體384而向一方進行搖動,一方的接收部384d接收作用於從一方的凸起部381b的天平支撐體381向下方突出的位置,將天平支撐體381的搖動角限制為不產生一方的無端轉動體355的針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的脫離。未圖示,但停止裝置st伴隨著天平支撐體381相對於框架側支撐體384而向另一方進行搖動,另一方的接收部384d接收作用於從另一方的凸起部381b的天平支撐體381向下方突出的位置,將天平支撐體381的搖動角限制為不產生另一方的無端轉動體355的針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的脫離。

如圖44、圖48所示,構成為,使框架側支撐體384的天平支撐體381定位的一側的形狀為天平支撐體381搖動自如地連結的部位(具備突起部384b的部位)384e相對於具備前述一對接收部384d、384d的部位384f而向天平支撐體381定位的一側突出的形狀,具備框架側支撐體384的接收部384d的部位384f和天平支撐體381不怎麼沿機體上下方向重合的狀態下能夠連結框架側支撐體384和天平支撐體381。

如圖44、圖48所示,使框架側支撐體384的平面視圖中的形狀為如下形狀:機體橫方向上的一端側的橫向側緣384g沿著作為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無端轉動體355的搬送路徑的收割搬送路徑358、機體橫方向上的另一端側的橫向側緣384g沿著作為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無端轉動體355的搬送路徑的收割搬送路徑358。

即,構成為由框架側支撐體384將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無端轉動體355的收割搬送路徑側部分和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無端轉動體355的收割搬送路徑側部分之間覆蓋。

固定側支撐部件382遍及構成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搬送裝置框架350和構成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搬送裝置框架350而固定,經由搬送裝置框架350而固定於預處理框架f。

如圖44、圖47所示,一對移動導向裝置383a、383b沿與一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352並列的方向相同的機體橫方向並列而配備,以沿機體前後方向移動的框架側支撐體384的機體橫方向上的一端側和另一端側的移動量不使較大地不同的振蕩在框架側支撐體384產生的方式移動引導框架側支撐體384。

一對移動導向裝置383a、383b分別具備以下而構成:後端側固定於固定側支撐部件382的導軌383a和以導軌383a滑動自如地內嵌的方式構成而固定於框架側支撐體384的導向部件383b、383c。各移動導向裝置383a、383b的導軌383a連結至設於固定側支撐部件382的下表面側的前後一對縱片部382a、382b。各移動導向裝置383a、383b的導向部件383b、383c連結至設於框架側支撐體384的下表面側的前後一對縱板部384a、384a。

如圖47所示,一對移動導向裝置383a、383b的導軌383a由外周形狀成為圓形的方式形成的棒狀部件構成。一方的移動導向裝置383a的導向部件383b由內周形狀成為圓形的方式形成的筒體構成,另一方的移動導向裝置383b的導向部件383c由內周形狀成為矩形的方式形成的筒體構成。內周形狀成為矩形的導向部件383c由固定於框架側支撐體384的下表面側的平板和固定於框架側支撐體384的下表面側的橫截面形狀為u字形的金屬板部件構成。

因此,一對移動導向裝置383a、383b通過一方的移動導向裝置383b的導軌383a和導向部件383c的圓形外周和矩形內周的卡合,從而順利地移動引導框架側支撐體384而在一對移動導向裝置383a、383b任一者中都不發生導軌383a和導向部件383b、383c的不良。

張力施加機構385以在一對移動導向裝置383a、383b之間將操作力施加至框架側支撐體384、防止移動導向裝置383a、383b的不良發生同時移動操作框架側支撐體384的方式配置在一對移動導向裝置383a、383b之間。

張力施加機構385具備前端部固定於框架側支撐體384的下表面側的機體前後方向的操作杆386和外嵌於操作杆386的後端側的彈簧387而構成。

操作杆386的前端部通過一對鎖定螺母386a、386a而固定於框架側支撐體384的後側的縱板部384a,操作杆386的後端側經由筒形的彈簧接收體386b而滑動自如地支撐於設於固定側支撐部件382的前側的縱片部382a的支撐孔,滑動自如地支撐於設於固定側支撐部件382的後側的縱片部382b的支撐孔。彈簧387配置在固定側支撐部件382的後側的縱片部382b和外嵌於操作杆386的彈簧接收體386b之間而外嵌於操作杆386,通過使縱片部382b為反力部件而按壓作用於彈簧接收體386b從而向機體前方側對操作杆386滑動施力。

因此,張力施加機構385通過彈簧387經由操作杆386而對框架側支撐體384移動施力,從而將一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352一體地向張力施加側移動施力。

因此,張力調整裝置380通過利用張力施加機構385的彈簧387對框架側支撐體384的移動施力將天平支撐體381向機體前方側移動施力並將一對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352向無端轉動體355的張緊側移動施力,從而將張力自動地施加至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345的無端轉動體355。

另外,張力調整裝置380當在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無端轉動體355和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無端轉動體355產生張力差時,通過張力差使天平支撐體381搖動而使高張力側的無端轉動體355迴繞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向鬆弛側(後方側)移動,使低張力側的無端轉動體355迴繞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向張緊側(前方側)移動而消除或減少張力差。

以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返迴路徑359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356所通過的部位和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返迴路徑359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356所通過的部位交叉的方式將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345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彼此之間設定為小間隔。即使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返迴路徑359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356所通過的部位和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返迴路徑359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356所通過的部位交叉,由於以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356和另一方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356在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彼此之間交易地移動的方式配備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356,因而不發生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356彼此的接觸,能夠無故障地進行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345的無端轉動體355的驅動。

由此,使無端轉動體355的返迴路徑359相對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345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彼此的間隔為小間隔,在收割預處理裝置b中能夠擴大由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345的無端轉動體355的收割搬送路徑358的起始端部彼此形成的莖稈導入口345a(參照圖41)的開口。

對預處理框架f進行說明。

圖50是示出預處理框架f的立體圖。如該圖所示,預處理框架f具備以下而構成:左右一對縱板狀的連結框架312、312,其在後端部具備轉動自如地連結至機體框架305的支撐框架部305e的連結軸341;上下一對機體橫向的橫向框架313、314,其連結至左右一對連結框架312、312的前端部;左右一對縱板狀的橫壁框架(橫縱壁板)315、315,其後端側分別連結至橫向框架313、314的兩橫向端部;機器橫向的支撐框架316,其遍及左右一對橫壁框架315、315的前端部而連結,支撐6個收割物卡止搬送機構345的搬送裝置框架350;以及左右一對縱板狀的增強框架317、317,其作為連結下側的橫向框架314和支撐框架316的中間部彼此的連結部件而增強支撐框架316。在左右一對連結框架312、312,設有輕量化用的貫通孔312a。在左右一對連結框架312、312及一方的橫壁框架315,設有預處理輸入軸402插通的軸孔320。在左右一對橫壁框架315、315,設有旋轉自如地支撐橫進給絞龍335的絞龍支撐孔318。在一方的橫壁框架315,設有傳動至驅動外殼357的傳動孔319。遍及左右一對橫壁框架315、315以及上下一對橫向框架313、314而連結橫進給板壁346。

將左右一對橫壁框架315、315連結至橫向框架313、314,並且分割自如地構成:構成具備絞龍支撐孔318的後側橫壁框架部的分割橫壁框架315a和構成支撐框架316所連結的前側橫壁框架部的分割橫壁框架315b,構成為通過設於支撐框架316的連結託架316a(參照圖51)而將支撐框架316脫附自如地連結至左右一對增強框架317、317,將預處理框架f構成為能夠分離成連結至機體框架305的方式構成並且支撐橫進給絞龍335的方式構成的後側框架部和支撐6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方式構成的前側框架部。

圖51是示出分離狀態下的預處理框架f的立體圖。如該圖所示,預處理框架f通過解除左右一對橫壁框架315、315的2個分割橫壁框架315a、315b的連結螺栓引起的連結,解除支撐框架316的連結託架316a和增強框架317的連結螺栓引起的連結,從而分離成具備連結軸341和橫進給絞龍335的後側框架部和具備6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的前側框架部。

對將具備橫進給絞龍335的驅動鏈輪404及驅動外殼357的輸入鏈輪405的傳動部的橫向外側覆蓋的開閉自如的傳動部覆蓋件390(參照圖39)進行說明。

圖52是示出傳動部覆蓋件390的縱貫後視圖。如該圖所示,傳動部覆蓋件390構成為通過設於傳動部覆蓋件390的上部的鎖定機構391和設於傳動部覆蓋件390的下部的卡止機構395而脫附自如地安裝於橫壁框架315的後側的分割橫壁框架315a。

卡止機構395具備固定於設於傳動部覆蓋件390的內表面側的支撐部390a的鉤體396和以位於鉤體396的頂端部的鉤部397卡合脫落的方式構成而設於分割橫壁框架315a的卡止部398而構成。

使卡合脫落於分割橫壁框架315a的卡止部398的鉤部397所具備的凹入部397a的形狀為入口和內部之間變細的縮放形狀,使鉤部397的凹入部397a背後的形狀為卡合脫落臺階部397b和鎖定臺階部397c高度不同地並列的臺階形狀。

圖53是示出鉤體396處於卡合脫落過程的狀態的卡止機構395的縱截面圖。如該圖所示,通過使鉤體396以位於比基端側更低的位置的方式為相對於分割橫壁框架315a而傾斜的姿勢,使得鉤部397在卡合脫落臺階部397b的部位通過卡止部398的貫通孔398a,能夠使鉤體396相對於卡止部398而卡合脫落。

圖54是示出鉤體396卡合的狀態的卡止機構395的縱截面圖。如該圖所示,在鉤體396卡合於卡止部398的狀態下,鉤部397在凹入部397a的入口和內部之間的較細處沿機體內外方向夾著分割橫壁框架315a,能夠抑制傳動部覆蓋件390的機體橫方向上的振蕩,鉤部397的鎖定臺階部397c進入卡止部398的貫通孔398a,鎖定臺階部397c和凹入部397a底部的間隔的大小與貫通孔398a的大小之差不怎麼大,因此,能夠抑制傳動部覆蓋件390的機體上下方向上的振蕩。

鎖定機構具備從分割橫壁框架315a向橫向外方向突出設置的杆構成的保持件392和設於傳動部覆蓋件390的鎖定機構本體393而構成。鎖定機構本體393具備以下而構成:固定於傳動部覆蓋件390的基部393a、形成為卡合脫落於保持件392的延伸端部的鉤形狀而搖動自如地支撐於基部393a的卡止體393b、以及以從傳動部覆蓋件390的外表面側搖動操作的方式配備於基部393a的手柄393c。手柄393c以通過搖動操作而搖動操作卡止體393b並相對於保持件392卡合脫落的方式與卡止體393b連動。手柄393c能夠作為用於將傳動部覆蓋件390相對於分割橫壁框架315a而脫附操作的把手而使用。

對供給器306進行說明。

如圖42所示,供給器306遍及前端側的驅動鏈輪376和後端側的從動鏈輪(未圖示)而迴繞供給鏈372,在該供給鏈372以設定間隔具備多個搬送板373,將這些內置於供給器外殼370而構成。

如圖39所示,供給器306具備設於供給器外殼370的搬送終止端部的下側的送風裝置e。送風裝置e具備旋轉驅動自如地設於風扇外殼378的內部的多個送風翼體(未圖示),通過送風翼體的旋轉,從風扇外殼378的側面吸引風扇外殼378的外部的空氣而使分選風產生,將產生的分選風從風扇外殼378的送風口送出。從送風裝置e送出的分選風從內側向外側脫出供給器306的吐出口306b,利用風壓將從供給器306的吐出口306b混入玉米而吐出的葉的一部分和稈體的一部分等的塵埃吹飛而分選玉米。

從供給器306的搬送終止端部起,引導管360向回收罐307的上方延伸。引導管360構成為縱截面形狀成為向下開口的槽形的管狀,將從供給器306的吐出口306b吐出的塵埃流動引導至來自送風裝置e的分選風以及延伸端部,從位於延伸端部的機體橫向外方向的開口361排出至機體橫向外側。

對回收罐307進行說明。

如圖39所示,回收罐307具備位於供給器306的吐出口306b的後方的機體上方向開口307a,回收並儲存從供給器306吐出而落下至機體上方向開口307a的玉米。回收罐307圍繞機體橫向的傾斜軸芯q轉動自如地支撐於從機體框架305向上方向突出設置的支撐構造體310。回收罐307通過位於兩橫向側的傾斜缸310a而圍繞傾斜軸芯q轉動操作,切換機體上方向開口307a位於引導管360的下方的儲存姿勢和切換機體上方向開口307a向下地成為機體後方側的排出姿勢。引導管360構成為在回收罐307切換操作儲存姿勢和排出姿勢時,與回收罐307的轉動連動而相對於相對於供給器306上升搖動操作並轉動的回收罐307而上升退避。

[實施例2的其他實施例]

(1)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在張力調整裝置380具備天平支撐體381的示例,但也可以構成為在張力調整裝置380不具備天平支撐體381而天平支撐體381和張力調整裝置380分別作用於無端轉動體355而實施。

(2)在上述實施例中,作為張力調整裝置380,示出了採用構成為通過彈簧387而自動地進行張力施加的裝置的示例,但也可以採用構成為通過人為操作自如的螺釘機構等而人為地進行張力施加的裝置而實施。

(3)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構成為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345的無端轉動體355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356在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彼此之間交叉的示例,但也可以構成為以下而實施:較寬地設定相鄰的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345的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彼此的間隔,一對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345的無端轉動體355的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356在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彼此之間不交叉。

(4)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在一方的移動導向裝置383a具備內周形狀為圓形的導向部件383b、在另一方的移動導向裝置383b具備內周形狀為矩形的導向部件383c的示例,但也可以在一對移動導向裝置383a、383b都具備內周形狀為圓形的導向部件而實施。

(5)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具備殘稈處理裝置c的示例,但也可以在收割預處理裝置b設置將植立狀態的莖稈在植株基部切斷的切斷裝置而實施。

(6)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具備回收罐307的示例,但也可以具備處理來自供給器306的玉米的脫谷裝置或脫皮裝置而實施。

(7)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具備6個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而構成3條割部的收割預處理裝置b的示例,但也可以具備比6個更少的數目或更多的數目的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5而構成收割預處理裝置b而實施。

(8)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具備前車輪301和後車輪302作為行駛裝置的示例,但具備履帶行駛裝置作為行駛裝置而實施。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也能夠取代以玉米作為收割對象的收割預處理裝置而利用以稻、麥等各種作物部作為收割對象的具備收割預處理裝置的收割機。

附圖標記說明

6供給器;8液壓缸;35預處理框架;36收割部;37送出部;37a送出部框架(連結框架);38橫向框架;39上橫向框架;42收割部框架;42a橫向一側部;43收割裝置;44橫進給絞龍;45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46a後縱閉板;46b橫縱壁板;46c橫進給平臺;47支撐框架;47a託架;51搬送裝置框架;51a連結部;52起始端側旋轉輪體;55無端轉動體;56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57驅動外殼;57b連動軸;58搬送路徑;59返迴路徑;63收割輥;82固定側支撐部件;83a導向裝置;83b導向裝置;83a導軌;83b導向部件;83c導向部件;84可動側支撐部件;84b橫向側緣;84c橫向側緣;85張力施加裝置;87彈簧;105接地臺座;163b傳動機構;164輸入軸;164a輸入軸的端部;166搬送傳動機構;170傳動鏈;171連動部件(鏈輪);172轉矩限制器;190離合器;191轉矩設定彈簧;192轉矩調節螺釘;200缸支撐部;204臺座支撐部;306供給器;308液壓缸;312連結框架;314橫向框架;315橫縱壁板;316支撐框架;317連結部件;335橫進給絞龍;345收割物卡止搬送裝置;346b後縱壁板;346c橫進給平臺;350搬送裝置框架;352起始端側旋轉輪體;352b連結點;355無端轉動體;356收割物卡止搬送突起部;358搬送路徑;359返迴路徑;380張力調整裝置;381天平支撐體;381b凸起部;381c連結點;382固定側支撐部件;383a移動導向裝置;383b移動導向裝置;383a導軌;383b導向件;383c導向件;384框架側支撐體(可動側支撐部件);384d接收部;384e部位;384f部位;384g橫向側緣;385張力施加機構(張力施加裝置);387彈簧;b收割預處理裝置;d1連結部件彼此的間隔;d2連結部件和橫縱壁板的間隔;f預處理框架;st停止裝置。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