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09:26:31
專利名稱:一種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壓縮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
背景技術:
典型的渦旋壓縮機分為立式安裝渦旋壓縮機和臥式安裝渦旋壓縮機,立式安裝渦旋壓縮機和臥式安裝渦旋壓縮機不能兼容通用,因其內部潤滑系統與安裝方式有關,對於立式安裝渦旋壓縮機不能臥式安裝,對於臥式安裝渦旋壓縮機不能立式安裝,否則會造成渦旋壓縮機不能正常工作,現有技術的渦旋壓縮機亟待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克服現有技術的立式安裝渦旋壓縮機和臥式安裝渦旋壓縮機不能兼容通用的缺陷。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包括渦旋壓縮機殼體,在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內設置有電機支架、定盤,還包括隔離板、回油管、洩油裝置,在所述定盤的下側設置所述隔離板,所述回油管的一端靠近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的底部,其另一端連接所述電機支架的側壁,所述回油管貼近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的側壁,所述洩油裝置設置在所述電機支架上。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中所述洩油裝置設為單向閥。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中所述隔離板與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焊接。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中所述隔離板與所述定盤之間設置密封墊。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中所述隔離板上設置至少一個通孑L。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中所述通孔圍繞所述隔離板的中心對稱設置。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中在所述回油管上設置過濾裝置。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中所述過濾裝置設置於所述回
油管的一端。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中所述回油管靠近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底部的一端與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的軸線的垂線,以及所述單向閥的埠與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的軸線的垂線,在正投影平面上呈120度角度。
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中在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的外壁上設置定位塊,以保證渦旋壓縮機安裝時,所述回油管離安裝面的距離最短。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在渦旋壓縮機殼體內設置隔離板,進行潤滑油與製冷劑的分離,通過在渦旋壓縮機殼體內設置回油管,將分離後的潤滑油重新注入到電機支架與動盤背板之間的封閉區域,實現對軸承的潤滑,通過洩油裝置保持電機支架與動盤背板之間的封閉區域的壓力平衡,對回油管進行特殊設置以保證渦旋壓縮機無論是立式安裝還是臥式安裝都能將分離後的潤滑油重新注入到電機支架與動盤背板之間的封閉區域, 從而實現渦旋壓縮機的立式安裝和臥式安裝完全兼容,本發明大大推進了渦旋壓縮機技術的進步。
本發明包括如下附圖 圖1為本發明示意圖2為本發明隔離板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隔離板的側視圖; 圖4為本發明單向閥示意圖5為本發明渦旋壓縮機殼體內不同壓力區域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回油管埠與單向閥埠設置角度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發明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包括渦旋壓縮機殼體11,在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11內設置有電機支架12、定盤13,還包括隔離板14、 回油管15、洩油裝置16,在定盤13的下側(渦旋壓縮機立式安裝時的相對位置),或左側(渦旋壓縮機臥式安裝時的相對位置)設置隔離板14,回油管15的一端靠近渦旋壓縮機殼體11 的底部,其另一端連接電機支架12的側壁,回油管15貼近渦旋壓縮機殼體11的側壁,洩油裝置16設置在電機支架12上。隔離板14與渦旋壓縮機殼體11焊接。隔離板14與定盤 13之間設置密封墊。隔離板14上設置至少一個通孔141。通孔141圍繞隔離板14的中心對稱設置。回油管15上設置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設置於回油管15的一端。如圖4所示,洩油裝置16設為單向閥。單向閥中設置過濾器161。單向閥包括彈簧162、鋼球163,彈簧162所需的預緊力由中壓腔的壓力決定。當中壓腔壓力大於彈簧162 預緊力,推開鋼球163,實現洩油。如圖5所示,渦旋壓縮機工作時(電機啟動後),電機帶動渦旋壓縮機的動盤17轉動,將經過壓縮的製冷劑推出定盤13的出氣孔,整個渦旋壓縮機殼體內部形成三個壓力腔,Pl壓力腔、P2壓力腔、P3壓力腔,由於動盤17、定盤13的結構及其相對運動,使壓力P3> 壓力P2>壓力PI。即P3為高壓腔,P2為中壓腔、Pl為低壓腔。製冷劑與潤滑油的高壓混合體經定盤13的出氣孔推出後進入P3壓力腔,經過與隔離板14的碰撞,實現油、氣的分離,分離後的潤滑油積存在渦旋壓縮機殼體11的底部,由於P3壓力腔高壓的關係,潤滑油經回油管15重新注入到P2壓力腔,隨著P2壓力腔內的壓力不斷增大,P2壓力腔的壓力大於彈簧162預緊力時,單向閥開始將P2壓力腔內的潤滑油排出,排出的潤滑油與製冷劑的混合體又經定盤13的出氣孔推出,如此形成了混合一分離一注油一排油一混合的循環。P2壓力腔範圍包括動盤17背板面與電機支架12之間的區域,P2壓力腔使動盤17 背板面形成一定的背壓,使動盤17板面兩側壓力基本相等,並且動盤17背面壓力略大於動盤17底面壓力,保證動盤17始終緊貼定盤13運行,減小或消除齒頂與齒底面的軸向洩漏。 P2壓力腔內潤滑油的另一個作用是潤滑軸承,保證渦旋壓縮機的軸承得到充分的潤滑。在渦旋壓縮機殼體11的外壁上設置定位塊18,以保證渦旋壓縮機安裝時,回油管 15離安裝面的距離最短。如圖6所示,回油管15靠近渦旋壓縮機殼體11底部的一端151與渦旋壓縮機殼體11的軸線的垂線,以及單向閥的埠 164與渦旋壓縮機殼體11的軸線的垂線,在正投影平面上呈120度角度。本領域技術人員不脫離本發明的實質和精神,可以有多種變形方案實現本發明,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可行的實施例而已,並非因此局限本發明的權利範圍,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權利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包括渦旋壓縮機殼體,在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內設置有電機支架、定盤,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隔離板、回油管、洩油裝置,在所述定盤的下側設置所述隔離板,所述回油管的一端靠近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的底部,其另一端連接所述電機支架的側壁,所述回油管貼近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的側壁,所述洩油裝置設置在所述電機支架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洩油裝置設為單向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隔離板與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焊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隔離板與所述定盤之間設置密封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隔離板上設置至少一個通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通孔圍繞所述隔離板的中心對稱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回油管上設置過濾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裝置設置於所述回油管的一端。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回油管靠近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底部的一端與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的軸線的垂線,以及所述單向閥的埠與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的軸線的垂線,在正投影平面上呈120度角度。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的外壁上設置定位塊,以保證渦旋壓縮機安裝時,所述回油管離安裝面的距離最短。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立式安裝與臥式安裝兼容的渦旋壓縮機,包括渦旋壓縮機殼體,在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內設置有電機支架、定盤,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隔離板、回油管、洩油裝置,在所述定盤的下側設置隔離板,所述回油管的一端靠近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的底部,其另一端連接所述電機支架的側壁,所述回油管貼近所述渦旋壓縮機殼體的側壁,所述洩油裝置設置在所述電機支架上。
文檔編號F04C18/02GK102269167SQ20111024108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2日
發明者曾名勃, 陳冬長 申請人:陳冬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