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烤、熱風乾箱的製作方法
2023-08-13 00:55:31 4
專利名稱:烘烤、熱風乾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烘烤、熱風乾箱,主要用於石油地質錄井取得巖樣的烘烤和
風乾,屬於常規的烘烤、風乾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石油地質錄井現場常用的烘烤、熱風乾箱,尤其是大功率的烘乾箱存在整體 笨重、烘烤、風乾工效低、能耗高、難以充分利用熱能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烘烤、熱風乾箱,通過對其結構的改進設計,在烘 烤箱、熱風乾箱體的外殼與內部烘烤、熱風乾工作室之間,構建一個熱交換循環區,對進入 烘烤、熱風乾工作室的空氣進行充分循環預熱,使進入烘烤、熱風乾工作室的空氣溫度達到 4(TC以上。使其既能減小烘乾箱整體體積、減輕重量、降低保溫材料成本,又能節能減排、提
高熱能工效。 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即一種烘烤、熱風乾箱,由外殼、保溫層和工作 室殼體構成,保溫層均勻包覆在外殼的內表面,工作室殼體嵌裝在外殼體內,其特徵在於外 殼體保溫層與工作室殼體之間留有空間,該空間是外熱交換循環區,外熱交換循環區內沿 熱循環方向裝有若干塊導流反射板,外交換循環區底端一側沿熱循環方向裝有外循環風 扇,工作室殼體底部裝有單向進氣孔閥,外熱交換循環區與工作室之間由單向進氣孔閥相 連通,工作室殼體內靠近單向進氣孔閥的上端裝有進氣隔板,進氣隔板將工作室殼體分隔 成工作室和內熱交換區,進氣隔板上部裝有加熱源,工作室殼體內底部的進氣隔板的末端 沿熱循環換方向裝有內循環風扇,內排氣管從外殼頂部穿過保溫層與工作室殼體頂部,連 通到工作室內,外進氣管從外殼頂部穿過保溫層連通外熱交換循環區,外殼體一側裝有門 體,門體對面一側頂部裝有後熱交換區頂封板和後熱交換區垂直封板固定工作室殼體,頂 封板與垂直封板間留有循環風口。 外殼和工作室殼體均呈六面長方體。外殼與工作室外周之間留有相距10 — 15釐 米,該空間是外熱交換循環區。 保溫層由超薄玻璃棉、石棉、鋁箔、錫箔構成。 熱循環方向可以是順時針,也可以是逆時針的,導流反射板安裝時須按照預先設 計好的導流方向。 後熱交換區垂直封板可長,也可短些;後熱交換區垂直封板短,則加大循環風口 , 此時可在外熱交換循環區加裝若干加強軸流扇。 本實用新型烘烤、熱風乾箱的工作室底部的進氣隔板的長度為工作室殼體底部長 度的2/3至4/5。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在烘烤箱、熱風乾箱體的外殼與內部烘烤、熱風乾工作室 之間,構建一個熱交換循環區,對進入烘烤、熱風乾工作室的空氣進行充分循環預熱,使進入烘烤、熱風乾工作室的空氣溫度達到4(TC以上。解決現有烘烤、熱風乾箱工作效率低、能 耗高、燥聲大、熱能利用不充分的缺陷。
圖1是本實用新型烘烤、熱風乾箱的剖面構造圖 圖1中外殼1、保溫層2、工作室殼體3、外進氣管4、內排氣管5、導流反射板6、外 循環風扇7、內循環風扇8、進氣隔板9、加熱源10、單向進氣孔閥11、工作室12,內熱交換區 13,外熱交換循環區14。 圖2是圖1的Al-A2剖視圖 圖2中外殼1、工作室殼體3、外進氣管4、工作室12、外循環風扇7、外熱交換循 環區14、後熱交換循環區頂封板15、門體16、後熱交換循環區垂直封板17、後熱交換循環區 循環風口 18。 圖3是加大循環風口並加裝加強軸流扇的烘烤、熱風乾箱的剖視圖 圖3中外殼1、工作室殼體3、外進氣管4、工作室12,外循環風扇7、外熱交換循 環區14,後熱交換循環區頂封板15,門體16,後熱交換循環區垂直封板17,後熱交換循環區 循環風口 18,加強軸流扇19。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給予進一步說明,如圖1中所示,本 實用新型的烘烤、熱風乾箱,由外殼1、保溫層2和工作室殼體3構成,保溫層2均勻包覆在 外殼1的內表面,工作室殼體3嵌裝在外殼1體內,其特徵在於外殼體保溫層2與工作室殼 體3之間留有空間,該空間是外熱交換循環區14,外熱交換循環區14內沿熱循環方向裝有 六塊導流反射板6,外熱交換循環區14底端一側沿熱循環方向裝有外循環風扇7,工作室殼 體3底部裝有單向進氣孔閥ll,外熱交換循環區14與工作室12之間由單向進氣孔閥11相 連通,工作室殼體3內靠近單向進氣孔閥11的上端裝有進氣隔板9,進氣隔板9將工作室殼 體分隔成工作室12和內熱交換區13,進氣隔板上部裝有加熱源IO,工作室殼體內底部的進 氣隔板9的末端沿熱循環換方向裝有內循環風扇8,內排氣管5從外殼1頂部穿過保溫層2 與工作室殼體3頂部,連通到工作室內12,外進氣管4從外殼1頂部穿過保溫層2連通外熱 交換循環區14,如圖2所示,外殼體1 一側裝有門體16,門體16對面一側頂部裝有後熱交 換區頂封板15和後熱交換區垂直封板17固定工作室殼體3,頂封板與垂直封板間留有循環 風口 18。 外殼1和工作室殼體3均呈六面長方體。外殼與工作室外周之間相距10至15釐 米,該空間是外熱交換循環區19。 保溫層2由超薄玻璃棉、石棉、鋁箔、錫箔構成。 圖1中熱循環方向是順時針的,導流反射板須按照順時針方向安裝。 如圖3所示加大循環風口時,在外熱交換循環區加裝三個加強軸流扇19。 本實用新型烘烤、熱風乾箱的工作室底部的進氣隔板9的長度為工作室殼體3底
部長度的4/5。
權利要求一種烘烤、熱風乾箱,由外殼(1)、保溫層(2)和工作室殼體(3)構成,保溫層(2)均勻包覆在外殼(1)的內表面,工作室殼體(3)嵌裝在外殼(1)體內,其特徵在於外殼體保溫層(2)與工作室殼體(3)之間留有空間,該空間是外熱交換循環區(14),外熱交換循環區(14)內沿熱循環方向裝有導流反射板(6),外熱交換循環區(14)底端一側沿熱循環方向裝有外循環風扇(7),工作室殼體(3)底部裝有單向進氣孔閥(11),外熱交換循環區(14)與工作室(12)之間由單向進氣孔閥(11)相連通,工作室殼體(3)內靠近單向進氣孔閥(11)的上端裝有進氣隔板(9),進氣隔板(9)將工作室殼體分隔成工作室(12)和內熱交換區(13),進氣隔板上部裝有加熱源(10),工作室殼體內底部的進氣隔板(9)的末端沿熱循環換方向裝有內循環風扇(8),內排氣管(5)從外殼(1)頂部穿過保溫層(2)與工作室殼體(3)頂部,連通到工作室內(12),外進氣管(4)從外殼(1)頂部穿過保溫層(2)連通外熱交換循環區(14),如圖(2)所示,外殼體(1)一側裝有門體(16),門體(16)對面一側頂部裝有後熱交換區頂封板(15)和後熱交換區垂直封板(17)固定工作室殼體(3),頂封板與垂直封板間留有循環風口(18)。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熱風乾箱,其特徵在於外殼(1)和工作室殼體(3)均呈六 面長方體。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熱風乾箱,其特徵在於熱循環方向是順時針方向。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熱風乾箱,其特徵在於熱循環方向是逆時針方向。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熱風乾箱,其特徵在於進氣隔板(9)的長度為工作室殼體 (3)底部長度的2/3至4/5。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熱風乾箱,其特徵在於在外熱交換循環區加裝加強軸流扇。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熱風乾箱,其特徵在於外熱交換循環區(14)內沿熱循環 方向裝有導流反射板(6),導流反射板置於烘烤、熱風乾箱的頂層和兩側的外熱交換循環區(14) 的空間。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熱風乾箱,其特徵在於外熱交換循環區(14)內沿熱循環 方向裝有導流反射板(6)六個。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熱風乾箱,其特徵在於外殼(1)與工作室殼體(3)外周之 間相距10至15釐米。
10.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烘烤、熱風乾箱,其特徵在於進氣隔板(9)的長度為工作室殼 體(3)底部長度的4/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烘烤、熱風乾箱,主要用於石油地質錄井取得巖樣的烘烤和風乾,本實用新型由外殼、保溫層和工作室殼體構成,在烘烤箱、熱風乾箱體的外殼與工作室殼體之間,構建一個熱交換循環區,外熱交換循環區內沿熱循環方向裝有若干塊導流反射板和外循環風扇對進入烘烤、熱風乾工作室的空氣進行充分循環預熱,使進入烘烤、熱風乾工作室的空氣溫度達到40℃以上。解決現有烘烤、熱風乾箱工作效率低、能耗高、噪聲大、熱能利用不充分的缺陷。
文檔編號F26B3/02GK201463475SQ200920110248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20日
發明者杜東莘 申請人: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鑽探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