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系統及導航方法與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06:35:16 1
專利名稱:導航系統及導航方法與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導航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導航系統及導航方法與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人們在擁有汽車的同時,越來越關注使用汽車時的用戶體驗。現有的車載設備已經能夠提供給用戶很多服務,包括音樂、視頻、圖片等多媒體需求的服務,以及實時路況信息、目的地地圖等行車導航方面的服務等。尤其是車載導航系統的使用越來越普及,藉助導航系統的語音提示可以引導用戶駕車,尤其當行駛在陌生的城市時,通過導航系統能夠幫助用戶方便快捷地到達目的地。
導航電子地圖(可簡稱為電子地圖或導航地圖),又稱為導航電子地圖資料庫,其主要內容包括以道路網絡為骨架的地理框架信息、疊加於其上的社會經濟信息以及靜態/動態交通信息。導航系統要求能支持地圖匹配、路徑規劃、路徑引導、地圖顯示和相關興趣點查詢的導航數據。
由於導航系統只能以固定的比例尺(顯示比例)顯示局部電子地圖以及經過導航演算後獲得的引導路徑,且在不同比例尺下顯示的內容豐富程度也不相同,而在導航過程中,不同的地方(如距離路口距離的不同)對於信息的關注度不同,特別是當車輛行駛到轉向、分岔、高速入口等道路路口前,需要對後續行進方向進行直觀的提示,雖然通常導航系統會在行駛到上述道路路口前進行語音導航提示,但在電子地圖上卻不一定能夠以合適的比例尺將上述道路路口的特徵以及周邊相關信息直觀、清楚地展示給用戶,例如在比例尺較小時,難以體現出道路路口的細節信息。而傳統的導航系統中,在導航過程中比例尺是沒有變化的,如果用戶希望更改比例尺需要自己手動操作,這樣一方面影響了用戶導航體驗,另一方面,在開車過程中,分心去調整比例尺無疑會對行駛安全造成不良影響。
相關技術還可參考公開號為CN 101387521A的中國專利申請,該專利公開了一種根據車輛行駛速度來調整導航地圖比例尺的方法,其雖然可以實現自動調整導航地圖比例尺,但是比例尺的大小受行駛速度的影響,不能直觀地展現用戶希望看到的導航地圖。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導航系統及導航方法與裝置,實現在引導過程中自動調整電子地圖的顯示比例,確保下一個機動路口始終能夠適當地顯示於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內。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技術方案提供一種導航方法,包括:
基於導航請求進行導航路徑演算以獲得引導路徑;
以所述引導路徑進行導航過程中,檢測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所述機動路口是指與導航過程中的提示信息相匹配的道路路口;
獲取電子地圖的各級顯示比例對應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以確定每一級顯示比例下所述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
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使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
可選的,所述當前位置為匹配到所述引導路徑的當前位置,所述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為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在所述引導路徑上的距離。
可選的,若檢測到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小於或等於預設閾值,觸發對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的調整。
可選的,所述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使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包括:逐級放大或縮小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直至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
可選的,所述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使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包括:將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設置為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的對應的顯示比例。
可選的,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包括:將所述下一個機動路口顯示於所述可視範圍內。
可選的,所述可視範圍與導航裝置的顯示屏的尺寸規格相關聯。
可選的,所述導航過程中的提示信息包括:語音提示、文字提示、圖像提示和視頻提示中的至少一種。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技術方案還提供一種導航裝置,包括:
路徑演算單元,適於基於導航請求進行導航路徑演算以獲得引導路徑;
檢測單元,適於以所述引導路徑進行導航過程中,檢測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所述機動路口是指與導航過程中的提示信息相匹配的道路路口 ;
可視範圍確定單元,適於獲取電子地圖的各級顯示比例對應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以確定每一級顯示比例下所述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
調整單元,適於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使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還提供了一種包括上述導航裝置的導航系統。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在以引導路徑進行導航過程中,通過檢測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並獲取電子地圖的各級顯示比例對應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以確定每一級顯示比例下所述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自動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使當前顯示比例下的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從而能夠實現在引導過程中自動調整電子地圖的顯示比例,確保下一個機動路口始終能夠適當地顯示於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內,由此提高了導航效率、保證行車安全以及增強了用戶的導航體驗。
圖1是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導航方法的流程示意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中以引導路徑進行導航的示意圖3至圖4是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的示意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導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為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詳細的說明。在以下描述中闡述了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能夠以多種不同於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明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發明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
的限制。
圖1是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導航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所述導航方法包括:
步驟S101,基於導航請求進行導航路徑演算以獲得引導路徑;
步驟S102,以所述引導路徑進行導航過程中,檢測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所述機動路口是指與導航過程中的提示信息相匹配的道路路口 ;
步驟S103,獲取電子地圖的各級顯示比例對應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以確定每一級顯示比例下所述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
步驟S104,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使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中以引導路徑進行導航的示意圖。下面結合圖1和圖2,以具體實施例對上述導航方法作詳細說明。
本實施例中,以車載導航系統(包括車載導航裝置)為例實施所述導航方法,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為其他的導航裝置,例如具備導航功能的手機、多媒體終端等。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在車載導航系統中,通常以現有的城市地圖作為背景,然後把車輛通過衛星定位獲得的信息(例如車輛所處的經緯度信息、車輛的航向信息等)疊加顯示在背景圖(電子地圖)上。導航過程中,由於車輛始終在道路上行駛,因此現有的電子地圖資料庫中的道路網絡數據可以提供道路信息,而用其他信息作為背景顯示。
首先執行步驟S101,基於導航請求進行導航路徑演算以獲得引導路徑。具體地,當用戶需要查詢從一個位置到另一個位置的行車路線時,會將車輛的起始位置(或稱為當前位置)和終點位置(或稱為目的地位置)輸入車載導航系統,當然,車輛的當前位置也可以通過衛星定位(例如全球定位系統(GPS, Global Position System))直接獲取,不需要用戶手動輸入。啟動查詢後產生導航請求,車載導航系統接收到所述導航請求後,基於所述導航請求(包括起始位置和終點位置的信息)進行導航路徑演算,演算後獲得從起始位置到終點位置的行車路線,該行車路線即稱為引導路徑。導航系統是以所述引導路徑對車輛的行駛進行導航的。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引導路徑不止一條,因為經過車載導航系統演算後,所得出的行車路線的方案並非唯一的,一般可以計算出多條行車路線,而最終呈現給用戶的則為相對最優的行車路線的方案。當然,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設定條件參數,例如行車距離最短、行車時間最短、行車費用最少等,對於不同的條件參數,得出的引導路徑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關於導航路徑演算的技術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在此不再贅述。
獲得所述引導路徑後,執行步驟S102,以所述引導路徑進行導航過程中,檢測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所述機動路口是指與導航過程中的提示信息相匹配的道路路口。
通過導航路徑演算獲得所述引導路徑後,車載導航系統會根據所述引導路徑所包含的信息(主要為各路段的信息,包括路段名稱、路段長度、路段方向、路段間的連接關係等)生成引導界面(或稱為導航界面),通過所述引導界面能將引導路徑直觀、清楚地展示給用戶,具體實施時,所述引導界面是通過車載導航裝置的顯示屏進行展示的。
車載導航系統以所述引導路徑進行導航過程中,在轉彎、分岔、高速出入口、輔道出入口等非封閉或非直行的路段經常需要用戶進行行駛方向的判斷,車載導航系統也會在行駛到上述情況下的道路路口前對行進的方向發出提示信息,例如最常見的語音導航提示,當然,導航過程中的提示信息除了包括語音提示,還可以包括文字提示、圖像提示、視頻提示等。因此,導航過程中的提示信息是與上述情況下的道路路口的信息相匹配的,本發明實施方式中,將與導航過程中的提示信息相匹配的道路路口稱為機動路口。由上述描述可知,並非所有的交叉路口都能稱為機動路口。第一,所述機動路口一定是位於所述引導路徑上的道路路口 ;第二,所述機動路口是與所述提示信息相匹配的。需要說明的是,若引導路徑上的某段道路是直行的,位於該段直行道路上的路口一般不會存在對應的提示信息,所以通常位於該段直行道路上的路口不能稱為所述機動路口。
下面結合圖2對所述機動路口舉例說明。圖2示出了導航過程中的引導界面20,在引導界面20中,左下角標示了當前顯示比例(比例尺I),以粗線表示引導路徑,其中a、b、c分別是在不同的時間點用戶駕駛的車輛在所述引導路徑上的3個當前位置,當然,在實際實施時,在某個時間點,引導界面中的引導路徑上的該車輛的當前位置僅存在I個,但為了表示出車輛當前位置的變化,因此在圖2中示出了對應3個不同時間點的3個當前位置。當車輛行駛到a這個位置,位於其前方的A路口由於是直行道路上的路口,本實施例中不存在與該路口對應的提示信息,所以A路口不是當前位置a的下一個機動路口,而從弓I導路徑上可以得知,在B路口車輛會轉彎向西行駛(向右轉彎),則對應B路口必定會存在提示信息,例如在行駛到B路口前,導航裝置會發出諸如「前方多少多少米右轉」的語言提示,所以B路口是當前位置a的下一個機動路口,當然也是當前位置b的下一個機動路口。同理,當車輛在B路口右轉後行駛到c這個位置,C路口是當前位置c的下一個機動路口。
由於導航過程中的提示信息通常是基於所述引導路徑所包含的信息(路段名稱、路段長度、路段方向、路段間的連接關係等)生成的,因此,在生成提示信息之後,便能夠獲得所述弓I導路徑上的所有機動路口。
本實施例中,所述當前位置為匹配到所述引導路徑的當前位置,所述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為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在所述弓I導路徑上的距離。
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地圖匹配是一種通過軟體方法和相應的匹配電路,校正定位(例如GPS定位或者航位推算定位)誤差的技術,即將其他定位方法獲得的車輛位置或行駛軌跡,與車載的電子地圖資料庫中的道路數據相比較、匹配,找到車輛所在的道路,計算出車輛在道路上的位置,進而校正定位誤差,因而能夠極大地提供車輛的定位精度,減少定位誤差。
具體實施時,可以通過車載導航系統具有的衛星定位裝置(例如GPS定位裝置)GPS衛星傳送的車輛定位信息,所述車輛定位信息中包括用於確定車輛位置的經緯度坐標、行駛方向(航向)、車輛的行駛速度等信息。基於車輛定位信息中的經緯度坐標便能夠確定車輛的當前位置信息,不過該當前位置信息並未匹配到所述引導路徑,因此,還需要將車輛當前位置匹配到車輛當前行駛的道路上,即匹配到所述引導路徑上。
本實施例中,將車輛當前位置匹配到所述引導路徑後,進而能夠通過所述引導路徑獲得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如圖2所示,由於B路口是當前位置a的下一個機動路口,a與B之間的距離即為當前位置a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同理,b與B之間的距離即為當前位置b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c與C之間的距離即為當前位置c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由於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均可以認為是引導路徑上的某個點,而引導路徑上的路段長度是已知,因此從所述引導路徑便能夠獲得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
本實施例中,需要實時獲取車輛的當前位置信息,並以此實時檢測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在後續步驟中,根據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對電子地圖的顯示比例進行調整,確保下一個機動路口始終能夠適當地顯示於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內,因此需要確定出不同顯示比例下的所述可視範圍。
即執行步驟S103,獲取電子地圖的各級顯示比例對應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以確定每一級顯示比例下所述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
對於電子地圖的顯示,通常具有多種顯示比例,按照顯示比例的大小形成多個級別的比例尺。在同樣圖幅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地圖表示實地範圍越小,內容越詳細,精確度越高,在電子地圖上顯示的像素點之間的距離所表示的實際距離越小,用於展示引導界面的顯示屏的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也越小;比例尺越小,則表示的實際範圍越大,內容越簡單,精確度越低,在電子地圖上顯示的像素點之間的距離所表示的實際距離越大,用於展示引導界面的顯示屏的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也越大。
本實施例中,可以通過導航引擎的應用程式接口(API, Application ProgramInterface)獲取電子地圖的各級比例尺對應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例如,在第I級比例尺下對應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是100公裡,在第2級比例尺下對應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是50公裡,在第3級比例尺下對應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是10公裡......,以此類推,直至獲取到所有比例尺對應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
獲取到電子地圖的各級顯示比例對應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後,就可以此確定出每一級顯示比例下所述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所述可視範圍是指在某個顯示比例下,車輛當前位置的前方在屏幕上能夠向用戶顯示的範圍。對於相同的屏幕大小,並且車輛當前位置在屏幕所處的位置相對一致的情況下,顯示比例越大,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越小,但所顯示的信息越詳盡,反之,顯示比例越小,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越大,但所顯示的信息越簡略。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可視範圍還與導航裝置的顯示屏的尺寸規格相關聯。在同一顯示比例下,導航裝置的顯示屏的尺寸越大,能夠顯示的範圍也就越大,車輛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也會越大,反之,導航裝置的顯示屏的尺寸越小,能夠顯示的範圍也就越小,車輛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也會越小。
確定出每一級顯示比例下所述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後,便能夠基於檢測到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判斷在哪個顯示比例下能夠將機動路口合適地顯示於所述可視範圍內,若當前顯示比例不能將機動路口合適地顯示於所述可視範圍內,則需要縮小或放大顯示比例,即對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進行自動調整。
檢測到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以及確定所述可視範圍後,執行步驟S104,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使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
本實施例中,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包括:將所述下一個機動路口顯示於所述可視範圍內。當然,除了能夠將所述下一個機動路口顯示於所述可視範圍內,還需要滿足以恰當的顯示比例進行顯示。比如說,由小到大依次存在第I級別比例尺、第2級別比例尺、第3級別比例尺,若當前顯示比例為第3級別比例尺,而在第3級別比例尺下,難以使下一個機動路口顯示於所述可視範圍內,而車載導航系統通過計算後發現,第I級別比例尺下和第2級別比例尺下,均能夠使下一個機動路口顯示於所述可視範圍內,則所述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使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具體是指將顯示比例調整為第2級別比例尺,因為此時第2級別比例尺才是恰當的顯示比例。
圖3至圖4是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的示意圖。下面結合圖2以及圖3、圖4對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進行說明。
仍參閱圖2,假設車輛在當前位置a,B路口是當前位置a的下一個機動路口,檢測到當前位置a與下一個機動路口(B路口 )的距離,在比例尺I下,能夠將B路口合適地顯示於可視範圍內。
再假設車輛行駛到當前位置b,則B路口是當前位置b的下一個機動路口,檢測到當前位置b與下一個機動路口(B路口)的距離,在比例尺2下能夠合適地顯示於可視範圍內,而在其他更大的比例尺下則難以將B路口顯示於可視範圍內,此時則會將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調整為比例尺2。將當前顯示比例調整為比例尺2後,所述引導路徑所在的引導界面20顯示的內容如圖3所示。當然,在車輛駛向B路口的過程中,還可以進一步放大當前的顯示比例,使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B路口的距離相適應。
同理,假設車輛在B路口轉彎後行駛到當前位置C,則C路口是當前位置c的下一個機動路口,檢測到當前位置c與下一個機動路口(C路口)的距離,在比例尺3下能夠合適地顯示於可視範圍內,而在其他更大的比例尺下則難以將C路口顯示於可視範圍內,此時則會將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調整為比例尺3。將當前顯示比例調整為比例尺3後,所述引導路徑所在的引導界面20顯示的內容如圖4所示。需要說明的是,由於車載導航系統在導航過程中,通常以車輛的前方為視角,因此,在B路口轉彎後向西方向行駛,仍顯示車輛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此時,指向標記發生變化。當然,在車輛駛向C路口的過程中,還可以進一步放大當前的顯示比例,使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C路口的距離相適應。
若車輛在C路口轉彎後向北行駛,判斷出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較遠,則需要縮小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
在具體實施時,所述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使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包括:逐級放大或縮小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直至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如果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距離較遠,則逐級縮小電子地圖的比例尺,使機動路口仍然在可視範圍內;而如果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距離較近,則逐級放大電子地圖的比例尺,使地圖能顯示更多細節信息。通過逐級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的方式,可以使電子地圖所顯示的內容實現平滑過渡,不會使用戶感覺太突兀。
當然,在具體實施時,也可以不採取逐級調整當前顯示比例的方式,所述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使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也可以包括:將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設置為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的對應的顯示比例。通過直接將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調整至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的顯示比例,可以更快地實現將下一個機動路口顯示於所述可視範圍內,避免了逐級調整當前顯示比例時數據的加載量大的問題,能使導航效率更高。
需要說明的是,在某些情況下,一般並不會對當前顯示比例進行頻繁調整,例如,當用戶行駛在高速道路上,那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用戶都不太會碰到轉彎等情況,車輛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較大,在某個顯示比例下就能始終將下一個機動路口合適地顯示於所述可視範圍內,此時不需要對當前顯示比例進行調整。因此,本實施例提供的導航方法還包括:若檢測到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小於或等於預設閾值,觸發對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的調整。即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縮小至一定範圍內,才觸發對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下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是否與所述可視範圍相適應的判斷。如此,可以避免車載導航系統大量重複的無謂計算,降低了系統的運算負載。
綜上,通過本實施例提供的導航方法,能夠實現在導航過程中自動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確保下一個機動路口始終能夠適當地顯示於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內,使用戶能夠及時了解機動路口相關信息,及時對行駛方向、速度等改變作出準備,由此提高了導航效率,用戶無需手動調整當前顯示比例,也保證了行車安全以及增強了用戶的導航體驗。
對應於上述導航方法,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導航裝置。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導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5所示,所述導航裝置包括:路徑演算單元101,適於基於導航請求進行導航路徑演算以獲得引導路徑;檢測單元102,與所述路徑演算單元101相連,適於以所述引導路徑進行導航過程中,檢測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所述機動路口是指與導航過程中的提示信息相匹配的道路路口 ;可視範圍確定單元103,適於獲取電子地圖的各級顯示比例對應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以確定每一級顯示比例下所述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調整單元104,與所述檢測單元102、可視範圍確定單元103相連,適於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使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
本實施例中,所述當前位置為匹配到所述引導路徑的當前位置,所述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為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在所述弓I導路徑上的距離。
本實施例中,所述導航裝置還包括觸發單元105,與所述檢測單元102、調整單元104相連,適於在檢測到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小於或等於預設閾值時,觸發對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的調整。
本實施例中,所述導航裝置還包括提示單元106,與所述路徑演算單元101、檢測單元102相連,適於提供所述導航過程中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括:語音提示、文字提示、圖像提示和視頻提示中的至少一種。所述提示單元106基於所述路徑演算單元101演算出的引導路徑中的相關信息,能夠安排在轉向、分岔、駛入高速道路等道路路口進行提示信息的展示,而與所述提示信息對應的道路路口即為機動路口,所述檢測單元102便能夠從提示單元106獲取到所述機動路口的相關信息(尤其是判斷出哪個道路路口為下一個機動路口),進而能對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進行檢測。
具體實施時,所述調整單元104在調整顯示比例時,可以逐級放大或縮小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直至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也可以將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直接設置為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的對應的顯示比例。本實施例中,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具體包括:將所述下一個機動路口顯示於所述可視範圍內。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可視範圍與導航裝置的顯示屏的尺寸規格是相關聯的。
此外,本實施方式中,還提供了一種包括上述的導航裝置的導航系統。所述導航裝置及導航系統的具體實施可參考上述導航方法,在此不再贅述。
綜上,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導航系統及導航方法與裝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以引導路徑進行導航過程中,通過檢測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並獲取電子地圖的各級顯示比例對應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以確定每一級顯示比例下所述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自動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使當前顯示比例下的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從而能夠實現在引導過程中自動調整電子地圖的顯示比例,確保下一個機動路口始終能夠適當地顯示於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內,由此提高了導航效率、保證行車安全以及增強了用戶的導航體驗。
本發明雖然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並不是用來限定本發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發明技術方案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導航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基於導航請求進行導航路徑演算以獲得引導路徑; 以所述引導路徑進行導航過程中,檢測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所述機動路口是指與導航過程中的提示信息相匹配的道路路口; 獲取電子地圖的各級顯示比例對應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以確定每一級顯示比例下所述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 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使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航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當前位置為匹配到所述引導路徑的當前位置,所述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為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在所述引導路徑上的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航方法,其特徵在於,若檢測到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小於或等於預設閾值,觸發對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的調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航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使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包括:逐級放大或縮小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直至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航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使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包括:將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設置為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的對應的顯示比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航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包括:將所述下一個機動路口顯示於所述可視範圍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航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可視範圍與導航裝置的顯示屏的尺寸規格相關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航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導航過程中的提示信息包括:語首提不、文字提不、圖像提不和視頻提不中的至少一種。
9.一種導航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路徑演算單元,適於基於導航請求進行導航路徑演算以獲得引導路徑; 檢測單元,適於以所述引導路徑進行導航過程中,檢測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所述機動路口是指與導航過程中的提示信息相匹配的道路路口 ; 可視範圍確定單元,適於獲取電子地圖的各級顯示比例對應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以確定每一級顯示比例下所述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 調整單元,適於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使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導航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當前位置為匹配到所述引導路徑的當前位置,所述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為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在所述引導路徑上的距離。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導航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觸發單元,適於在檢測到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小於或等於預設閾值時,觸發對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的調整。
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導航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整單元逐級放大或縮小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直至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
13.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導航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整單元將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設置為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的對應的顯示比例。
14.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導航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包括:將所述下一個機動路口顯示於所述可視範圍內。
15.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導航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可視範圍與導航裝置的顯示屏的尺寸規格相關聯。
16.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導航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提示單元,適於提供所述導航過程中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括:語音提示、文字提示、圖像提示和視頻提示中的至少一種。
17.一種導航系統,其特 徵在於,包括權利要求9至16任一項所述的導航裝置。
全文摘要
一種導航系統及導航方法與裝置,所述導航方法包括基於導航請求進行導航路徑演算以獲得引導路徑;以所述引導路徑進行導航過程中,檢測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所述機動路口是指與導航過程中的提示信息相匹配的道路路口;獲取電子地圖的各級顯示比例對應每屏幕像素所代表的距離,以確定每一級顯示比例下所述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調整電子地圖的當前顯示比例,使所述可視範圍與檢測到的當前位置與下一個機動路口的距離相適應。本發明技術方案能實現在引導過程中自動調整電子地圖的顯示比例,確保下一個機動路口始終能夠適當地顯示於當前位置前方的可視範圍內。
文檔編號G01C21/36GK103185600SQ20111045721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0日
發明者鹿培信 申請人:上海博泰悅臻電子設備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