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保養水稻側深施肥排肥器及施肥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00:22:21 2

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尤其涉及一種易保養水稻側深施肥排肥器及施肥機。
背景技術:
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減少環境汙染。水稻田的施肥機械不同於旱田施肥機械,水稻田施化肥時,稻田的環境潮溼,容易使得化肥潮解,堵塞排肥器和輸肥管,施肥機需要每天清掃,所以,水稻的施肥機械一直發展緩慢。目前水稻的側深施肥機存在不少問題,如:水平型孔圓盤式的結構太複雜,製造成本高,維修不方便;一些外槽輪式排肥器的上殼體和下殼體採用螺栓固定連接,或把上殼體固定在機架上,只能打開下殼體,取出槽輪清掃。實際中,在高速插秧機上打開下殼體的操作很不方便;有的施肥機直接採用六方軸穿過外槽輪的空心軸、帶動外槽輪轉動。在清掃外槽輪時,槽輪不能直接從上殼體和下殼體中取出,清掃工作很難。嚴重影響了側深施肥技術在水稻生產的推廣。所以,水稻生產中急需一種結構簡單、每日對化肥清掃方便的施肥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易保養水稻側深施肥排肥器及施肥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易保養水稻側深施肥排肥器,它包括相連的下殼體和上殼體,上殼體上連接有肥料箱,所述下殼體上開有一個出肥口和一個進風口,出肥口和進風口相通;所述下殼體和上殼體之間安裝有排肥機構,所述排肥機構包括從動齒輪、槽輪軸和槽輪,槽輪軸支承在下殼體上,從動齒輪固定在槽輪軸的一端,槽輪套裝固定在槽輪軸上;所述下殼體上具有一對同軸線安裝的下殼體襯套座,下殼體襯套座內安裝有襯套,襯套沿下殼體襯套座內孔周向固定,其中一個襯套上安裝有主動齒輪軸,主動齒輪軸上固定有主動齒輪,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嚙合傳動;與主動齒輪軸同軸線安裝有離合驅動機構,所述離合驅動機構的一個端面與主動齒輪的端面相配合;所述下殼體內安裝有清肥刷,所述清肥刷的刷面與槽輪接觸;所述上殼體上具有卡鉤,下殼體上具有卡片,卡鉤與卡片可拆卸地相連,所述下殼體上鉸接有鎖緊卡,所述上殼體上具有卡槽,所述鎖緊卡與卡槽相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主動齒輪軸為一個空心軸,所述離合驅動機構包括六方軸、牙嵌離合器和離合器轉軸,所述六方軸與主動齒輪軸同軸線安裝,六方軸上設有牙嵌離合器,所述六方軸上套設有離合器彈簧,離合器彈簧放置在相鄰的離合器之間,或離合器彈簧的一端與六方軸相連,離合器彈簧的另一端抵住牙嵌離合器,所述牙嵌離合器上設有環槽,所述離合器轉軸上具有凸起,凸起設置在環槽中、與環槽側壁抵接,所述主動齒輪的端面上具有牙嵌,該牙嵌與牙嵌離合器相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上殼體上安裝有控肥機構,所述控肥機構包括調節板拉杆、調節板、調節板限位軸;所述調節板拉杆滑動穿過上殼體上,調節板限位軸橫架在上殼體內,調節板限位軸的側壁與上殼體的內壁之間具有間隙,所述調節板從下往上穿過所述間隙,其下端與調節板拉杆鉸接。
進一步的,所述上殼體上安裝有刻度板,其上開有滑槽,滑槽邊具有肥料量刻度,調節板拉杆穿設在滑槽內。
進一步的,所述上殼體上開有卸肥口,所述卸肥口位於送肥機構和控肥機構之間,所述卸肥口鉸接有卸肥板軸,卸肥板軸上固定安裝有卸肥板。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水稻側深施肥機,包括動力機、機架和若干安裝在機架上的權利要求所述的施肥器排肥器,所述機架安裝在動力機上,各個離合驅動機構同軸相連,通過槽輪驅動電機驅動,所述進風口與安裝在機架上的風機相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主動齒輪軸為一個空心軸,所述離合器驅動機構包括六方軸和離合器轉軸,所述六方軸與主動齒輪軸同軸線安裝,六方軸上滑動套設有牙嵌離合器,所述六方軸上套設有離合器彈簧,離合器彈簧布置在相鄰兩個牙嵌離合器之間,處於壓縮狀態;所述牙嵌離合器上設有環槽,所述離合器轉軸上具有凸起,凸起設置在環槽中、與環槽側壁抵接,所述主動齒輪的端面上具有牙嵌,該牙嵌與牙嵌離合器相配合;各個離合器驅動機構上的六方軸均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機架包括上機架和下機架,所述上機架鉸接在下機架上;
所述上機架由上機架左擋板、上機架後橫梁、上機架前橫梁、中間支板、上機架右擋板固定連接而成;
所述下機架包括風管、下機架前下梁、下機架後下梁、下機架左端板、下機架右端板、若干個隔板、拉杆、離合器前支架、離合器後支架;下機架前下梁和下機架後下梁的左端通過下機架左端板固定連接,下機架前下梁和下機架後下梁的右端通過下機架右端板固定連接,若干個隔板固定在下機架前下梁和下機架後下梁之間,下機架左端板、下機架右端板和隔板之間相互平行;隔板的上部開有隔板凹槽,當上機架蓋在下機架上時,上機架前橫梁放在隔板凹槽內;下機架左端板、下機架右端板、隔板上開有軸承孔,且這些孔位於同一軸線,軸承安裝在這些孔內;拉杆分別與隔板、下機架左端板和下機架右端板固定連接;離合器前支架與下機架前下梁固定連接,離合器後支架與下機架後下梁固定連接,離合器前支架和離合器後支架上部的均開有圓孔,圓孔位於同一軸線,離合器轉軸支承在離合器前支架和離合器後支架的圓孔上;風管穿過隔板、其兩端分別與下機架左端板和下機架右端板固定連接;所述機架上安裝有風機,所述風管的一端封堵,另一端與風機的出風口相連通,風管上開有若干個與下殼體進風口相對應的孔,並通過管道連接;
所述上機架前橫梁上安裝有若干個機架上鎖扣;下機架左端板、下機架右端板和隔板上分別安裝有機架下鎖扣,機架上鎖扣和機架下鎖扣配合連接;
所述上殼體固定在上機架上,所有施肥器排肥器的六方軸依次固定連接,六方軸支撐在軸承上;
在下機架上安裝有槽輪驅動電機,六方軸通過聯軸器與槽輪驅動電機相連。
本發明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當下機架固定時,上機架可以繞上、下機架的轉動點向上翻起,隨之打開上殼體,可以方便的從上部取出槽輪、清肥刷,對排肥器進行清掃。
2、下殼體後部左右設置了兩個下殼體襯套座,使用時只要一個。可以根據施肥機牙嵌離合器的安裝位置,確定使用哪一個下殼體襯套座。如果牙嵌離合器在左側,就用左側的下殼體襯套座;如果牙嵌離合器在右側,就用右側的下殼體襯套座,這樣可以減少下殼體模具的投入。
3、下殼體襯套座的襯套內孔與六方軸之間留有間隙,可以減少六方軸的安裝精度。
4、採用電機驅動六方軸,帶動所有的排肥器總成同步工作,而且安裝方便。
5、槽輪軸支撐在軸套上的結構,可以方便清掃軸與其孔之間的雜物。
6、一個排肥器設置一個出肥口可以方便的關閉一行秧苗的施肥,同時,減少模具的初次投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施肥排肥器的爆炸圖;
圖2是本發明的下殼體後部結構圖;
圖3是本發明的施肥排肥器上、下殼體安裝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上殼體的調節板安裝圖;
圖5是本發明的施肥排肥器的驅動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的施肥機總裝圖;
圖7是本發明的機架結構爆炸圖;
圖8是本發明的機架安裝圖;
圖中:1、下殼體,2、主動齒輪軸,3、主動齒輪,4、牙嵌離合器,5、襯套,6、下殼體襯套座,7、卡片,8、牙嵌,9、從動齒輪,10、槽輪軸,11、上殼體上部,12、上殼體卡鉤,13、上殼體,14、上密封,15、肥料箱,16、調節板拉杆,17、軸套,18、槽輪,19、槽輪卡簧,20、油封,21、卸肥板,22、卸肥板軸,23、刻度板,24、刻度盤螺釘,25、鎖緊卡,26、下密封,27、鎖緊卡連接座,28、離合器轉軸,29、離合器彈簧,30、六方軸,31、凸起,32、上機架,33、下機架,34、離合器後支架,35、軸承,36、進風口,37、風管,38、前下梁,39、拉杆,40、下機架左端板,41、軸承孔,42、下機架連接孔,43、後下梁,44、加強板,45、隔板,46、上機架連接孔,47、上機架左擋板,48、上機架連接螺栓,49、上殼體連接螺栓,50、上機架後橫梁,51、上機架前橫梁,52、中間支板,53、上機架右擋板,54、下機架右端板,55、離合器前支架,56、連接銷,57、風機機架,58、風管孔,59、出肥口,60、調節板,61、下殼體隔板,62、調節板限位軸,63、卸肥口,64、清肥刷,65、聯軸器,66、槽輪驅動電機,67、電機機架,68、下機架右端板,69、隔板凹槽,70、機架上鎖扣,71、機架下鎖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
圖1為施肥排肥器的爆炸圖,圖中,襯套5安裝在下殼體襯套座6內;主動齒輪軸2是一個空心軸,主動齒輪3固定連接在主動齒輪軸2的端部,主動齒輪軸2安裝在襯套5內;牙嵌離合器4的牙嵌與主動齒輪3端面的牙嵌連接;槽輪18與槽輪軸10通過花鍵連接;在槽輪軸10上靠近槽輪軸齒輪9一側順序安裝骨架油封20、軸套17、槽輪18、軸套17和骨架油封20、槽輪卡簧19,並通過槽輪卡簧19把骨架油封20、軸套17、槽輪18、軸套17和骨架油封20沿軸向固定在槽輪軸10上;槽輪軸10上的兩個軸套17安裝在上殼體13和下殼體1之間的圓孔內;所述槽輪18為一圓柱體的側壁上均勻開有凹槽的槽輪,為了方便加工槽輪18上的凹槽,槽輪18的一端面加工通透,另一個端面不加工通透,通過將軸套17緊貼槽輪18的加工通透的一端面,使得凹槽能夠裝盛肥料。下殼體1與上殼體13的連接表面間設置下密封26;上密封14設置在肥料箱15和上殼體13之間;肥料箱15的下部套在上殼體13的上部,並通過螺釘連接;刻度盤23通過刻度盤螺釘24連接在上殼體13上;卸肥板21通過卸肥板軸22與上殼體13連接。
如圖2所示,下殼體1的後部設置兩個下殼體襯套座6,且成對稱布置,使用時只要一個,可以根據施肥機牙嵌離合器的安裝位置,確定使用哪一個下殼體襯套座。如果牙嵌離合器在左側,就用左側的下殼體襯套座;如果牙嵌離合器在右側,就用右側的下殼體襯套座,這樣可以減少下殼體模具的投入。在下殼體襯套座6的外端面設有1~3個凸起,襯套5的凸緣上開有1~3個槽,其數量與下殼體襯套座6的凸起數量一樣,且凸起可以插入槽內;襯套5安裝在下殼體襯套座6內,不能轉動。
如圖3所示,所述上殼體13上具有卡鉤12,下殼體1上具有卡片7,卡鉤12與卡片7可拆卸地相連,所述下殼體1上鉸接有鎖緊卡25,所述上殼體13上具有卡槽,所述鎖緊卡25與卡槽相配合。下殼體1和上殼體13的後部通過上殼體上部11連接在一起;上殼體的前面設置卸肥口63,卸肥口63內設置卸肥板21;清肥刷64安裝在下殼體1內,刷毛面向槽輪18;下殼體1的下部設置一個進風口36和一個出肥口59,兩者之間貫通,由於是一個出肥口59,可以方便地停止某一排肥器的工作。
如圖4所示,所述上殼體13上安裝有控肥機構,所述控肥機構包括調節板拉杆16、調節板60、下殼體隔板61、調節板限位軸62;上殼體13內設置下殼體隔板61,兩個調節板60分別安裝在下殼體隔板61的兩側,穿過調節板限位軸62的底部;所述調節板拉杆16滑動穿設在上殼體13上,調節板限位軸62橫架在上殼體13內,調節板限位軸62的側壁與上殼體13的內壁之間具有間隙,所述調節板60從下往上穿過所述間隙,其下端與調節板拉杆16鉸接,所述調節板60為薄鋼片,可折彎。由於所述上殼體13上安裝有刻度板23,其上開有滑槽,滑槽邊具有肥料量刻度,用於顯示肥料的下落量,調節板拉杆16穿設在滑槽上,通過推拉調節板拉杆16調節肥料的下落量。
如圖5所示,六方軸30安裝在牙嵌離合器4的六方孔內;離合器彈簧29套在六方軸30上,牙嵌離合器4的牙嵌與主動齒輪3端面的牙嵌8連接;離合器轉軸28安裝在牙嵌離合器4中的環槽內;離合器轉軸28具有凸起31,凸起31與環槽的側壁抵接,通過旋轉離合器轉軸28實現牙嵌離合器4沿六方軸30的軸線來回滑動,進行實現牙嵌離合器4和主動齒輪3的離合;主動齒輪3與從動齒輪9嚙合傳動;鎖緊卡25的下部與鎖緊卡連接座27鉸接連接,其上部卡住下殼體1的中部;
如圖6所示,肥料箱15套在上殼體13的上部,並通過螺釘連接;上殼體13通過上殼體連接螺栓49固定在上機架32上;風管37固定在下機架33上;牙嵌離合器4安裝在六方軸30上,襯套5安裝在下殼體襯套座6內;六方軸30穿過下殼體襯套5的孔,其與襯套5的內孔具有一定的間隙,可以減少六方軸的安裝精度;六方軸30固定在軸承35的內圈上;六方軸軸承35安裝在軸承孔41上;離合器轉軸28安裝在離合器後支架34上部的孔內;離合器彈簧29穿過六方軸30,安裝在左、右牙嵌離合器4之間;通過連接銷56把下機架33和上機架32鉸接連接;槽輪驅動電機66安裝在電機機架67上;聯軸器65把六方軸30和槽輪驅動電機66固定連接在一起。
如圖7和8所示,所述機架包括上機架32和下機架33,所述上機架32上開有上機架連接孔46,下機架33上開有下機架連接孔42,連接銷56穿過上機架連接孔46和下機架連接孔42實現上機架32和下機架33的鉸接;
所述上機架32由上機架左擋板47、上機架後橫梁50、上機架前橫梁51、中間支板52、上機架右擋板53連接而成,上機架左擋板47、上機架後橫梁50、中間支板52、上機架右擋板53通過焊接而成;上機架前橫梁51與上機架左擋板47、、中間支板52和上機架右擋板53均通過上機架連接螺栓48固定連接。
所述下機架33包括風管37、下機架前下梁38、下機架後下梁43、下機架左端板40、下機架右端板68、若干個隔板45、拉杆39、離合器前支架55、離合器後支架34;下機架前下梁38和下機架後下梁43的左端通過下機架左端板40固定連接,下機架前下梁38和下機架後下梁43的右端通過下機架右端板68固定連接,若干個隔板45固定在下機架前下梁38和下機架後下梁43之間,下機架左端板40、下機架右端板68和隔板45之間相互平行;隔板45的上部開有隔板凹槽69,當上機架35與下機架33和在一起時,上機架前橫梁51放在隔板凹槽69內,減少上機架35的高度;上機架前橫梁51嵌在隔板凹槽69內;下機架左端板40、下機架右端板68、隔板45上開有軸承孔41,且這些孔同軸,軸承35安裝在這些孔內;拉杆39分別與隔板45、下機架左端板40和下機架右端板6固定連接;離合器前支架55與下機架前下梁38固定連接,離合器後支架34與下機架後下梁43固定連接,離合器前支架55和離合器後支架34上部的均開有圓孔,圓孔位於同一軸線,離合器轉軸28支承在離合器前支架55和離合器後支架34的圓孔上;風管37穿過隔板45、其兩端分別與下機架左端板40和下機架右端板6固定連接;加強板44與下機架左端板40、下機架右端板6、隔板45和前下梁38、後下梁43固定連接;所述機架上安裝有風機,所述風管37的一端封堵,另一端與風機的出風口相連通,風管37上開有若干個與下殼體進風口36相對應的孔,並通過管道連接。
所述上機架前橫梁51上安裝有若干個機架上鎖扣70;下機架左端板40、下機架右端板6和隔板45上分別安裝有機架下鎖扣71,機架上鎖扣70和機架下鎖扣71配合連接;
所述下殼體1固定在下機架33上,所有施肥器排肥器的六方軸30依次固定連接,六方軸30支撐在軸承35上;
在下機架33上安裝有槽輪驅動電機66,六方軸30通過聯軸器65與槽輪驅動電機66相連。
在實際加工過程中,所有的六方軸30可以加工成一根六方軸,該整根六方軸通過槽輪驅動電機66驅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水稻側深施肥機,包括動力機、機架和若干安裝在機架上的施肥器排肥器,所述機架安裝在動力機上,各個離合驅動機構同軸相連,通過槽輪驅動電機66驅動,所述進風口36與安裝在機架上的風機相連。動力機可以採用插秧機,機架安裝在插秧機底盤上。
水稻側深施肥機的操作過程如下:首先旋轉卸肥板軸22,使卸肥板21堵住卸肥口,將肥料放置到肥料箱15中,開動插秧機,槽輪驅動電機66也相應啟動,從而帶動六方軸30轉動,轉動離合器轉軸28,實現牙嵌離合器4和主動齒輪3的離合;當牙嵌離合器4和主動齒輪3的嚙合時,牙嵌離合器4將六方軸30的動力傳遞給主動齒輪3,主動齒輪3再把動力傳遞給與其嚙合的從動齒輪9,進而帶動槽輪軸10轉動,槽輪18跟隨槽輪軸10轉動,通過調節調節板拉杆16,控制肥料的下落量,肥料下落到槽輪18,由於槽輪18上均勻開有槽孔,所以,落入槽孔內的肥料相對比較均勻,當裝有肥料的槽孔轉動到下方時,肥料落入進風口36和出肥口59之間,在氣流的作用下肥料吹出出肥口59,從而完成了施肥的過程。
當上鎖扣70和下鎖扣71扣緊時,可以把上機架32和下機架33連接緊密;當需要清掃槽輪時,打開上鎖扣70和下鎖扣71,就可以把上機架32繞連接銷56轉動,相對下機架33向上翻動上機架32;此時,還要把搬動兩個鎖緊卡25,把兩個鎖緊卡25處於打開狀態,使得上殼體13可以繞卡片7轉動,打開上殼體13。這時,可以取出槽輪軸10和清肥刷64,對槽輪18和下殼體1進行清掃。本發明採用上開式,即上殼體13固定在上機架32上,上殼體13可以繞卡片7轉動打開,採用這樣的方式,可以方便的從上部取出槽輪、清肥刷以及對排肥器進行清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