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鋼複合管全自動翻邊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14 02:49:27 2

本發明涉及一種翻邊裝置,具體涉及玻璃鋼複合管全自動翻邊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玻璃鋼複合管的翻邊一般採用立式翻邊機,使用時用卷揚機豎直吊起玻璃鋼複合管,然後通過油進行加熱,由於管端加溫需要浸入200℃的甘油鍋內加溫,致使管材內壁附著油垢,鍍鋅的鋼製接頭外部變色,管材整體外觀不好;另外,由於管材豎直放置,這樣高度為16米,一般廠房無法滿足要求,影響使用,而且上料時,需要人工通過小推車上管、下管,操作不便,人為調整翻邊,合格率低,工作效率也低,需要多個人工同時操作,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另外由於加熱時為熱油,安全性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佔用空間小,能降低工作人員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能使管材的內外壁保持整潔、乾淨,安全可靠,合格率高的玻璃鋼複合管全自動翻邊系統。
其技術方案是:玻璃鋼複合管全自動翻邊系統,包括機架、翻邊機、加熱箱和輸送架,所述翻邊機和加熱箱設置在機架上,所述輸送架上依次設有管材定位裝置、加熱輔助裝置和翻邊輔助裝置,
所述管材定位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擋板和多個均勻排列在輸送架上的第一傳送輥,所述第一傳送輥與擋板位置相對應;
所述加熱輔助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多個加熱傳送輥、用於沿管材圓周表面轉動的轉輥和設置在轉輥上方與轉輥相配合的壓輥,所述壓輥通過氣缸設置在機架上,所述轉輥通過傳動裝置與電機連接,所述加熱傳送輥與轉輥和加熱箱位於同一條直線上;
所述翻邊輔助裝置包括設置在輸送架上的多個第二傳送輥、管材夾緊器、用於向翻邊機方向移動管材的主動輥和設置在主動輥上方與主動輥相配合的從動輥,所述從動輥通過氣缸設置在機架上,所述主動輥通過鏈條與電機連接,所述第二傳送輥、管材夾緊器、主動輥和翻邊機位於同一條直線上;
所述多個第一傳送輥、多個加熱傳送輥和多個第二傳送輥之間的距離相同,且相互平行設置;
所述輸送架上還設有用於將管材升降和左右移動的託架裝置。
所述輸送架上還設有用於調節輸送架高低的輸送架升降裝置。
所述託架裝置包括設置在輸送架下方的導軌,所述導軌上滑動設有與導軌配合的導軌架,所述導軌架上垂直固定有升降氣缸,所述升降氣缸的頂部安裝有與輸送架平行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用於將支架沿導軌移動的左右移動氣缸,所述支架上分別垂直設有第一支撐架和第二支撐架,所述第一支撐架與第二支撐架之間的距離與翻邊機和加熱箱之間的距離相同,所述第一支撐架和第二支撐架的頂端分別設有V形託管架和推拖管架。
所述推託管架包括V形託管架和設置在V形託管架頂部一側的延伸部和位於延伸部下方的推管部。
所述機架上設有用於將加熱箱前後移動的加熱軌道。
所述加熱傳送輥為設置在輸送架上的4個弧形排列的在管材圓周滾動的輥子。
所述輸送架升降裝置為多個設置在輸送架底部的絲槓和與絲槓相配合的電機。
所述管材夾緊器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導向柱和沿導向柱上下移動的上壓頭和下壓頭,所述上壓頭和下壓頭通過氣缸驅動。
所述翻邊機包括與管材內徑相適配的翻邊模和直徑大於翻邊模的翻邊部,所述翻邊部內設有冷卻腔。
所述輸送架的兩側分別設有上料輸送帶和下料輸送帶。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優點:佔用空間小,能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能使管材的內外壁保持整潔、乾淨,安全可靠,合格率高,能實現連續自動化生產,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是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圖1託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託架裝置的動力傳動示意圖;
圖4是機架部位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翻邊機;3.加熱箱;4.輸送架;5.擋板;6.第一傳送輥;7.加熱傳送輥;8.轉輥;9.壓輥;10.第二傳送輥;11.主動輥;12.從動輥;13.導向柱;14.上壓頭;15.下壓頭;16.導軌;17.導軌架;18.升降氣缸;19.支架;20.左右移動氣缸;21.第一支撐架;22.第二支撐架;23. V形託管架;24.推拖管架;25.延伸部;26.推管部;27.翻邊模;28.翻邊部;29.上料輸送帶;30.下料輸送帶;31.輸送架升降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4,玻璃鋼複合管全自動翻邊系統,包括機架1、翻邊機2、加熱箱3和輸送架4。輸送架4上依次設有管材定位裝置、加熱輔助裝置和翻邊輔助裝置。翻邊機2和加熱箱3設置在機架1上,翻邊機2、加熱箱3與擋板5相互之間的距離相同,同時,多個第一傳送輥6、多個加熱傳送輥7和多個第二傳送輥10之間的距離相同,且相互平行設置,這樣方便設置託架裝置的位置,實現全自動連續工作。
其中,管材定位裝置包括擋板5和第一傳送輥6。擋板5設置在機架1上,多個第一傳送輥6均勻排列在輸送架4上,第一傳送輥6與擋板5位置相對應且在同一條直線上。先將管材輸送至第一傳送輥6上,並使其一端與擋板5接觸,這樣能對管材進行定位,方便通過託架裝置將其運送至下一工序。
而加熱輔助裝置包括加熱傳送輥7、轉輥8和壓輥9,加熱傳送輥7與轉輥8和加熱箱3位於同一條直線上。其中,加熱傳送輥7為多個,均勻分布在輸送架4上,加熱傳送輥7為設置在輸送架4上的4個弧形排列的輥子,通過加熱傳送輥7可以帶動管材沿其圓周表面滾動。使用時,壓輥9通過氣缸下移,將管材通過壓輥9和轉輥8固定住,這時啟動電機,電機帶動轉輥8轉動,從而使轉輥8和壓輥9帶動管材轉動,便於對管材的翻邊端進行均勻加熱,提高受熱效果。通過加熱輔助裝置在加熱管材的過程中,不斷地轉動管材,使管材圓周方向上受熱更加均勻。轉管要正反轉周期進行,是為了防止單向轉動有螺旋力造成軸向位移,影響管材加熱長度。每當更換翻邊管材的規格時,都必須啟動升降電機,調節轉管裝置的高低位置,使壓緊氣缸下壓時,轉動輪能壓緊管材但不會把管材壓變形而且能帶動管材旋轉不打滑。
如圖1所示,翻邊輔助裝置包括第二傳送輥10、管材夾緊器、主動輥11和從動輥12,第二傳送輥10、管材夾緊器、主動輥11和翻邊機2位於同一條直線上。第二傳送輥為多個,均勻分布在輸送架4上,主動輥11和氣缸帶動的從動輥12相結合,能使管材向翻邊機2方向移動,根據需要將其翻邊端送入翻邊機2內,並通過管材夾緊器對管材進行固定,從而實現翻邊。
其中,如圖4所示,管材夾緊器包括設置在機架1上的導向柱13和沿導向柱13上下移動的上壓頭14和下壓頭15,所述上壓頭14和下壓頭15通過氣缸驅動。通過管材夾緊器能對管材端部進行固定,從而便於翻邊。
輸送架4上還設有用於將管材升降和左右移動的託架裝置,其中,託架裝置包括設置在輸送架4下方的導軌16,在支架19與輸送架4的一側之間還有左右移動氣缸20,這樣通過導軌架17可帶動支架19在導軌16上移動,在導軌架17上垂直固定有升降氣缸18,升降氣缸18的頂部安裝有與輸送架4平行的支架19,通過升降氣缸19能帶動支架19上下升降。
支架19上分別垂直設有第一支撐架21和第二支撐架22,第一支撐架21和第二支撐架22均為多個,成排排列。第一支撐架21與第二支撐架22之間的距離與翻邊機2和加熱箱3之間的距離相同,第一支撐架21和第二支撐架22的頂端分別設有V形託管架23和推拖管架24,而推託管架包括V形託管架和設置在V形託管架頂部一側的延伸部25和位於延伸部下方的推管部26。
輸送架4上還設有用於調節輸送架4高低的輸送架升降裝置31,輸送架升降裝置31為多個設置在輸送架底部的絲槓和與絲槓相配合的電機。輸送架升降裝置31使輸送架4的升降更加方便快捷。每當更換翻邊管材的規格時,都必須調整輸送架4的高度,使管材的中心軸線與加熱箱3和翻邊機2的中心軸線一致。輸送架升降裝置31主要由一臺電機驅動,經過蝸輪減速箱減速後,再經過蝸杆傳動和鏈條傳動,同時驅動輸送架4底部四個角的四根升降絲杆旋轉,再通過升降絲杆和升降螺母的螺旋副作用,使絲杆的旋轉運動轉化為輸送架4的升降運動。
機架1上設有用於將加熱箱3前後移動的加熱軌道。當然需要設置行程開關,使用時,通過轉輥8和壓輥9對管材固定後,加熱箱3沿加熱軌道向前,使管材待翻邊端進入加熱箱3內進行加熱,自動化操作,降低工作人員負擔。
上述的翻邊機2包括與管材內徑相適配的翻邊模27和直徑大於翻邊模27的翻邊部28,所述翻邊部28內設有冷卻腔。使用時,翻邊模27伸入管材內腔,然後液壓缸繼續推動翻邊機2向前移動,通過翻邊部28對管材端部進行擠壓翻邊,同時,通過向冷卻腔內注入製冷劑,可對翻邊進行冷卻固型,提高工作效率。
在輸送架4的兩側分別設有上料輸送帶29和下料輸送帶30。上料輸送帶29將管材輸送至第一傳送輥6上進行定位,翻邊完成後,通過推管部26送入下料輸送帶30,實現自動化操作。
本發明採用plc控制,各項指標更易控制,質量合格率得到大幅提高,均達到99.9%以上,基本全部合格。
工作原理:
管材通過上料輸送帶29輸送至輸送架4上,通過第一傳送輥6和擋板5對其翻邊端進行定位,然後通過託架裝置沿軌道左右移動,將管材運送至加熱傳送輥7上,加熱箱3前移,使管材的一頭置於加熱箱3內進行加熱,轉輥8和壓輥9帶動管材轉動,經過一定時間後(通常為翻邊機2的翻邊周期),加熱箱3後退,轉輥8和壓輥9打開,託架裝置沿軌道左右移動將管材運送至翻邊工位上即第二傳送輥10,然後通過主動輥11和從動輥12調節管材的位置,使其向翻邊機2方向移動,並通過管材夾緊器對管材夾緊固定後,翻邊機2在油缸的推動下向管材移動,裝在翻邊機上的翻邊模同時插進管內進行翻邊,同時向模具內部通冷卻液進行冷卻。冷卻一段時間後,夾緊塊重新夾緊管材,翻邊模抽芯,翻邊車後退脫模。管材夾緊器鬆開管材,主動輥11和從動輥12壓住管材把它退出管材夾緊器。當下一根管材通過託架裝置移動至加熱傳送輥7上時,同時推拖管架24將第二傳送輥10上的管材推送至下料輸送帶30上,這樣重複進行,可實現自動化加工。
本發明能提高產量,大幅減低勞動強度,減少操作人員,現在只需1人操作,並且自動上管、下管。設備杜絕了甘油煙氣的排放,保護環境;加熱箱電加熱提高了管材外觀的整潔度;適合擺放於一般高度的廠房內,且與前加工工序設備更好的銜接,使整個布局更能滿足標準化生產。
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的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變化後的內容仍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